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纪少青听说生病的妻子被接回娘家养病还是满意的,他要读书,家里有个病人,整天请大夫熬药影响他专注心神。何况,妻子还是个善妒不懂事的,自家亲妹子都容不下。
滕静怡和自己已经双宿双飞,何况还是她亲妹子,论理,滕静初就该欢喜地认下,操持一场郑重的婚礼,把妹子接进门,娥皇女英,如何不好?又不是外人。
因为妻子小家子气,至今还不肯同意妹妹进门,纪少青也很生气,但是,他是个斯文人,好歹也是举人老爷,怎么能跟女人置气。
于他而言,冷脸相对,就是最好的法子了。他相信,只要他冷着妻子,对方总会知道好歹的。
这女人嫁进自己家里,就是纪家的人,自该一心为了纪家好,以往她虽笨拙,不如母亲心意,也不如她妹妹漂亮伶俐会说话,可总算还知道安守本分。
可是,在她妹妹要进门这件事上,却突然犯了糊涂,莫名倔强起来。本来,纪少青一直想当然地觉得,就算是妻子有嫉妒心,总该能容得下自己的亲妹妹。何况,娶了别的女人回来,说不定淘气,妻妾争宠,可是亲姐妹应该没什么题啊,滕静初她是怎么了?平日里看着她对妹子还不错的,真是看不出来。
“她回娘家养病也好,院子里全是药汤味,闻着不舒服。”
儿子这么说,乌氏就冷笑,“你听见我说什么了吗?她回去就算了,把青霜也带走了!谁伺候咱们?一会儿谁做饭?明天早晨起来谁打扫啊?”
纪少青从来不管庶务,他想不到这些。听母亲这么一说,他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没人干活了。“那母亲去把人要回来就是了,这个滕静初也真不像话,自己回去就算了,还带走丫头,不为别人考虑!”
“她就是故意的!只因不愿意接妹妹进门,她就给你老娘我脸色看!”乌氏对着儿子控诉,“可谓娘不能去要人。因为,……”她扭捏着说道,“今天亲家公来接女儿,我懒得出去应付,就装病躺着。要是为娘今天去要人,岂不说明为娘在扯谎?”
“你……”纪少青听了,也是无语。怎么老娘干出这尴尬事。这该如何?让他去要个婢女?多丢脸面!他刚中了举人,正是要爱惜羽毛的时候,怎能做这种让人笑话的事情。
可是老娘不去,自己也不去,那家里不就没有使唤的人了吗?
“娘,儿子不是给了您一千两吗?买个丫头不费什么。”纪少青中了举,来讨好的不少。有人直接就给银子,说是资助,求个缘分。他心领神会,便收下了。这是结交之意,为的是以后自己做了官,那人能用得着。互惠互利的事,他没必要拒绝。
甚至还有大财主暗地里示意,只要他休妻娶财主的女儿,便能给数千两银子的嫁妆,另外还有良田五百亩。
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是,纪少青的老师听说了,就提醒他,“考上功名就休妻,这是要被言官参奏的。停妻再娶也不能。你才中了举人,还没到进士。为师听说最近打你主意的人不少,你可要清醒些。不要因小失大。”
罢了。为了功名前程,有些事情只得放弃了。
妻子虽是秀才之女,奈何无才无德无貌,性情还沉闷寡淡,实在无味得很。不说母亲为了自己的功名不许滕静初缠着自己,便是母亲没有说这话,自己也不大喜欢她。夫妻很少在一处,多数时候,一个睡卧房,一个睡书房。
不过,夫妻不和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妻子寡淡无趣,纪少青完全没有沉迷女色,基本每天都睡书房,心无旁骛地读书。二十多岁考上举人,那也是不多见的。
“儿子将来有的是前程,母亲就买个奴婢吧。”纪少青觉得母亲对自己很好,就是节俭日子过惯了,有些吝啬。但这也是为家里好。
乌氏可不干,“家里已经有青霜了!就三个主子,这么个小院子,犯不上用两个丫头!而且,平日里,不是还有媳妇嘛!那就等于有两个干活儿的人了。哪里还需要再买!多买个丫头,那可不是出几两银子的事儿,养奴婢不得供吃穿啊。而且,没必要啊!我告诉你,若不是媳妇自己带过来的陪嫁丫头,为娘连一个奴婢都不留,有媳妇不就行了嘛!反正她女工都该会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做饭打扫,这些都不费力的。不然娶媳妇为什么呀!”
虽则能认同母亲的话,妻子不该闲着,可是如今自己是举人老爷了,不是那穷酸秀才了,家里连个使唤奴婢都没有,实在不像样。
可是,母亲这样,他也无法,银钱都交给她了,她自己舍不得花,那有什么办法。
纪少青苦恼了一阵也就丢开了,反正这些庶务是女人的,让母亲去操心吧,“我去读书了。”
乌氏眼看晚饭时分到了,实在没脸去亲家那里要人,只好自己去做了饭,她舒服日子过惯了,偶尔做顿饭,十分憋屈。
吃饭时候,乌氏都说,“你赶紧想个法子,莫非你媳妇病不好,还都让你老娘做饭不成?”
纪少青吃着夹生饭,皱了眉,“娘,你当家,你说了算。”他才不傻呢,现在正冷着妻子呢,这要是去丈人家里,总得客气些,礼数不能错,那岂不是活像跟妻子低头了?
不过,想到去了丈人家,能见到正情浓的小姨子滕静怡,他还是乐意的。
纪少青在晚饭后就跑了一趟丈人家,说是看望妻子,但实际上是为了看小姨子。滕静怡虽然跟她姐姐是同父同母,但不知为何,就是聪明伶俐多了,也漂亮多了,更重要的是,小丫头对他这个姐夫深情款款,不忍辜负。不像妻子连说情话都不会,像个木头!
而且,妻子只认得几个字,小姨子却是个才女,还会作诗,两人在一起,谈论诗词,十分相投。所谓红颜知己,便是如此。
肖宁早早就睡下了,她猜到自己带走了青霜,婆家没人干活了,说不定晚上会来要走青霜,于是,她就早早睡下,青霜就睡在榻上。等母亲拍门的时候,肖宁就喊了一声,“我睡下了。正难受呢。”
“女婿来了!”母亲赵氏高兴地说着。
她本想着,女儿就这样会来,婆家会不会不高兴,没想到女婿晚上就追来了,看来夫妻关系没有她想得那么差。
可女儿却不知好歹,睡了?就算是病着,女婿来探病,就是爬不起来了,让婢女开开门,叫女婿看一眼也好,可她还拿捏上了!怪不得女婿不喜欢她!讨人厌的性子!还好家里还有伶俐的小女儿能拴住女婿的心。
她可是听说了,自打女婿中了举子,那来讨好的可不少,送钱、送女人的都有,还有那富户想招他做女婿呢。赵氏当初听到这传言的时候,小心肝儿都吓得乱颤,连他丈夫滕秀才都有些不安。
赵氏想着,之前丈夫还敲打过小女儿,不许她老找姐夫说话,自那传言之后,丈夫都不多话了。看来他也是想通了。
“哼!不知好歹的丫头,从小就是死性子!”赵氏从来没想过,正是她对大女儿的怨气才导致了现在的一切。
刚生下长女的时候,她丈夫有些不快,虽也安慰她,“先开花后结果也是一样的。”可是那失望之情,也是溢于言表。而且,当时,赵氏婆婆还在,做奶奶的一见不是孙子,就冷脸相对,连月子都不想伺候。
后来赵氏没出了月子,就被她婆婆催着下地干活儿。老太太对自己的孙女倒是比对儿媳好些,一个乖巧不爱哭的小孙女让老太太还是有些喜欢了。
儿媳做活计,老太太就帮着照顾孙女,也处出些感情来。有时候,老太太抱着孙女训斥儿媳,无辜的孩子用天真的眼神看着母亲,赵氏心里本来就嫌弃女儿不是儿子,后来便更讨厌了。
月子里没养好,三年后才又开怀,这次虽然又生了个女儿,但是,境遇却完全不同。小女儿出生后,很快就传来喜报,滕老爷中了秀才!
于是,老太太和滕老爷都觉得小女儿是带来好运的孩子。这次,老太太亲自照顾月子,赵氏终于感觉到了在婆家有了些地位。
自然,老太太怀里的宠儿就换成了滕静怡。而渐渐长大的滕静初就变成了家里的小丫头。不仅老太太再不宠着她,母亲更是拿她当了全家的使唤奴婢和妹妹的老妈子。她第一次做的针线就是给妹妹缝的小袜子。
两姐妹在截然不同的待遇下长大,自然养成了不同的心性。被压抑的沉默寡言,被宠爱的活泼开朗。
妹妹做什么都是对的,姐姐做什么都是错的,原主会被母亲无理挑剔,连笑一下都会被骂不庄重,这样的情况下,是人都会选择把自己藏起来,别让人看到,否则又要被骂了。
她有时候也想不通,家里也有粗使丫头,为什么娘亲非要把她当奴婢使唤。可赵氏告诉她,“女子不比男子,总要嫁人的,你多学些,多做些,将来嫁了人,不让婆家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