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肖宁为了路上安全,就女扮男装,腰间佩剑,以防万一。寻常女子扮男人,总有些娇柔之态,容易被人看穿。她却是现代女性的内核,穿了男装更加释放天性,颇有些飒爽之风。
“您过奖!”肖宁谦逊回礼,行的是男子拱手礼。
“令兄胆识过人,此次立下大功,他日必是军中主将。何况,徐家变卖家业,带十万两银来投王爷,那是王爷都感怀的义举啊……”
肖宁让人夸得都不好意思,“哪里哪里,应该的,应该的,王爷才是为了家国大义,不惜此身。我等抛家舍业,也是甘愿。”
两个人客气一阵后,肖宁知道了中年文士姓崔,单名一个沐,是王爷的一个幕僚,如今在这边管着些杂事,人称崔管事。
崔管事安排了徐家人先暂住在一处被弃的院落里,除了供徐家人休息的院落修整过,其他地方也还是破败的。
崔管事连连抱歉,向徐夫人赔不是,徐夫人倒是不在意,本来决定了追随王爷的时候,就知道没有安稳日子过了。好在徐大郎父子很快也会过来,一家人总会团圆。
修整一日,崔管事就来找肖宁说话,“王爷传信过来,说徐娘子乃是当世奇女子,为此次共襄盛举立下大功……”
“没有没有。”肖宁赶紧摆手,她有种不祥的预感,古人怎么说来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奸,倒是不大可能,盗,她家已经献上几乎全部家业,也没什么可惦记的了。
崔管事依然笑着,恭维着,“徐娘子太过谦逊了,就鄙人所知,您家里当初因为主战被罚没了家业。后来的产业是徐夫人和徐娘子制香得来的,徐家香铺声名远播,您家里那些沉香、檀香、柏香、玉兰香、桂花香、茉莉香、倒流香……在北边儿诸国王公贵族里,也是备受欢迎啊!现如今北方诸国皇室贵族也开始享受,好些人从南边买了徐家的香,到北边儿卖呢。”
听他如数家珍,肖宁心里就更觉不妙了,她试探着问,“其实,这些香方献给王爷,也是可以的。”
崔管事连忙摇手,“误会啊,误会!王爷岂是贪图下属财物之人!鄙人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请讲。”
“听说,徐家生意其实都是姑娘在管?”
“也不是,我们一家人一起管理,我也出了一点力。”虽然不知道对方来意如何,谦虚点总没错。
崔管事继续吹捧,“徐娘子了不得呀!徐家香铺可是南边儿的第一香铺,连皇后都召见进宫呢。才几年功夫,徐娘子就积累了十万两银的家业,实在是女中豪杰!”
“不是我,不是我。”肖宁连忙否认,“做生意,我娘我哥是最劳苦的,而且,这些家业有些是祖业,我们家也没有那么会赚钱的。”
崔管事一脸不信,“徐娘子这就拿我当外人了!徐家抄没家产,哪有祖业?”
“其实,还是有些祖业的,有些外人不知的祖产,没被抄没了去。”肖宁努力想让崔管事相信,她家已经是没什么了。
“好好,就当是祖业。”崔管事也很好说话,但他话锋一转,说道,“徐娘子既有如此赚钱的本事,就不该浪费了。王爷马上举事,正需要人才的时候,依着王爷的意思,咱们在北边儿要成立一个度支部,我想举荐娘子做这度支部的主管!”
啥?
“度——支——部?”肖宁有些反应不过来,“是用度的度?支出的支?”
“正是!”崔管事笑眯眯地说。
完蛋!
肖宁终于明白崔管事,或者说那位王爷还惦记什么,是她的辛苦和智慧,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
这王爷可真有资本家潜质。
说的好听是招揽人才,说的不好听,就是剥削啊!
剥削阶级,对啊,在古代,王公贵族可不就是剥削阶级嘛!
崔管事起身向肖宁行了大礼,吓得肖宁赶紧跳起躲开,“使不得,使不得!”
两人一顿扯皮,肖宁死活不当这个主管!开玩笑!什么度支部,一听就是日后筹划钱粮的地方,这么大的关系,可担待不起!
而且,若是今后王爷所需的钱财都要从这里伸手,肖宁感觉自己,离头秃不远!怕是得鞠躬尽瘁死后而已了。
最后两人妥协的结果,崔管事做了度支部总管,肖宁做了副总管。但是这崔沐如今身兼数职,好些事情都要他张罗,可能平日里经常不在,所以实际干活儿的,还是肖宁。
当然崔管事也给肖宁拨了些得力的人,都是他四处网罗来的,有惯常经商的掌柜伙计,还有些奇人异士。
崔沐在这些人中早建立了威望,但是肖宁刚来,需要立威。崔沐把这些各路人士集中起来,介绍新任的度支部副主管给他们人士,还把徐家的贡献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大家知道副主管是徐家香铺的实际管理者,便恭维一番;知道劫军饷震动朝廷的是副主管亲哥,就惊叹一番;等知道副主管家砸锅卖铁带十万两银投了王爷,更又惊叹一番。
他们也明白,不管这女扮男装的副主管是否真能赚到银子,就凭是王爷心腹的妹子,是曾经的世家女,徐家又因主战而被贬斥过,这女子就适合做这个副主管,这是王爷的铁杆亲信啊!
度支部暂时事情不忙,肖宁就帮着徐夫人把香品铺子先开起来,从南边陆续跑来的掌柜伙计们到了,就开始想法做些赚钱的生意。
崔沐说得不错,北边现在胡人不同部族开始内斗,他们建立了不同的国家,游牧民族开始学习汉人的管理方式。
现在他们明白,打江山易,坐江山难,何况这些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也不懂如何管理农耕社会。只好再把汉人中的有识之士请回来,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也要鼓励商业。
于是,汉人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而汉族商人在北方各国间游走,带来交换的物资,也开始变得受欢迎。尤其是从南边贩运来的稀罕东西,在北方各国皇室贵人们中间很受欢迎,能卖出好价钱。
肖宁和徐夫人开起了好几个铺子,专做些赚钱的买卖,有崔沐派的好手跟着,倒也不惧盗匪抢劫。毕竟这些人原是从军队出来的,作战勇猛、训练有素,可不是一般土贼能应对的。
当南边的皇帝知道端阳王剿匪胜利的消息,还等着得胜还朝的队伍归来,好好赏赐一番。但是却迟迟等不回人来,下面的人来报,说队伍却不见了踪影。
朝堂上有人开始怀疑端阳王谋反,但是,皇帝不信,王妃和小郡主还在宫中呢,端阳王怎么就谋反了,更何况,也不见端阳王回京逼宫啊!
太后也是心急如焚,毕竟,那是她另外一个亲儿子,立下赫赫战功,却为了避嫌受尽委屈的好儿子。
太后把皇帝骂了又骂,甚至还误会皇帝趁机除掉了亲弟弟。
直到有人传来在北边的消息,端阳王带兵拿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各地汉人纷纷来投,领了土地,开始安居乐业。皇帝和满朝文武才算明白,端阳王不是反了,而是跑了!
皇帝清醒过来才发现,跟随弟弟的将领们的家眷早就以各种借口离开了。
朝中有文臣武将支持北伐的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建议,干脆给端阳王一个封号,“征北大将军”,既然有人能战胜胡人,那就说明收复河山有望!
皇帝想了几日,驳斥了这些人,“我们与胡人签订了盟约,就该信守承诺,岂能背信弃义!这不是给胡人南下攻打的理由吗?几场胜仗如何?那是胡人未曾料到,胡人男女老少都会骑射,征战勇猛,所向披靡,大家都见过的。好了,国家要安定,不能再让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此事不要再提。”
北方的胡人派来了使臣,质问皇帝因何背信弃义,皇帝就说,端阳王谋反,已不是丽国的臣子。
一言既出,皇城内外一片哗然!
如今大家都知道,端阳王借着剿匪,渡江北伐去了。确实有欺君之罪,而且,也有人怀疑,兴许那突然冒出来的匪徒,也是端阳王的安排的,毕竟,这样就有军饷了。
可是,毕竟端阳王收复失地也是事实,在皇帝不许北上的情况下,他这样也是不得已。虽然人们从前不敢说,但是,收拾旧河山,毕竟是多数人的心愿。尤其是那些在北方还有家人的,也是盼望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一家团圆。
端阳王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而且胡人杀害了很多国人,当初逃难过来的北方人,都见过胡人烧杀掳掠,也是恨之入骨。端阳王几次大声,替大家报了仇,杨了国威,大快人心!
可就在这个时候,明明是民族英雄却被皇帝定位叛国贼子。很多人心里不服气。皇帝派人弹压后,朝堂上没了声音,民间也不敢再公开议论,但是在人民心里,端阳王就是救世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