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夜色温柔,芮小丹的别墅里,灯光昏黄。
芮小丹和丁元英的关系,在经历了最初的试探、欧阳雪的刁难以及日常的细腻相处后,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男女之情,达到了一种灵魂深处的契合与温暖。
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情感积累到了顶点,一种混合着爱意、崇拜与某种母性怜惜的复杂情绪,在芮小丹心中汹涌澎湃。
她靠在丁元英并不宽阔却让她感到无比安心的肩膀上,突然抬起头,眼眸在灯光下亮得惊人,带着一种近乎任性的,却又无比认真的神情,轻声说道:
“元英,送我一件礼物吧。”
丁元英微微一怔,看着怀中女子异常郑重的脸色,温和地问:“你想要什么?”
他以为她会要一件首饰,或是一次旅行。
芮小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那个贫瘠的王庙村方向。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渴望:
“给我在王庙村写一个神话吧!一个脱贫致富的神话。”
这个请求,如同天外惊雷,让丁元英瞬间僵住。
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愕然。
王庙村?脱贫致富?神话?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重若干钧。
这远非风花雪月,而是要将他的智慧、能力投入到一个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泥潭之中。
这违背了他来古城隐居的初衷,也与他看透世事,不愿再多牵绊的性情相悖。
而且扶贫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脱贫致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拒绝。
理性告诉他,这近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牵扯的精力、风险、人情世故,将无比巨大。
然而,当他低头,对上芮小丹那双眼睛时......
那里面没有一丝玩笑,只有全然的信任,炽热的期待,以及一种将他视为能够创造奇迹的“神”般的纯粹信仰。
此时他所有理性的权衡,所有拒绝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份沉甸甸的、以终身幸福为依托的信任,这份将他从落魄困顿中“拯救”出来的深情,让他无法,也不忍心说出一个“不”字。
感情,在这一刻压倒了一切理智的算计。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芮小丹几乎以为他要拒绝时,才听到他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那叹息里充满了无奈,却又带着一丝认命般的宠溺。
“好。”只有一个字,却重如承诺。
他轻轻推开芮小丹一些,眼神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审慎:“不过,神话不是靠空想就能写出来的。我得先去王庙村实地看看,找村民们仔细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地基不打牢,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得到丁元英的应允,芮小丹欣喜若狂,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牵线人冯世杰。
冯世杰又第一时间通知了叶晓明。
当冯、叶二人得知丁元英这位被他们视为“高人”的存在,竟然真的答应要去王庙村考察,并有可能出手指点时,两人的反应近乎狂喜。
冯世杰激动得在修车行里直搓手,来回踱步:“太好了!太好了!丁老师终于肯出手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芮警官有办法!咱们王庙村有希望了!”
叶晓明更是兴奋地推了推眼镜,眼神发光:“丁老师要是肯指点,那绝对不一样!他那脑子,看问题的角度,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王庙村这事,说不定真能成!”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贫困的王庙村在丁元英的“魔法”点化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一种巨大的希望和期待,笼罩着他们,也让这个关于“神话”的请求,从恋人间的私语,正式踏入了现实的轨道。
丁元英这艘原本打算永远停泊在安静港湾的孤舟,被情感的浪潮推动着,即将驶向一片未知而汹涌的海域。
丁元英的王庙村之行,看似只是简单的走访和询问,但他那双洞察世情的眼睛,却已像最精密的扫描仪,将王庙村的贫困根源、人力资源、地理位置优劣乃至村民的心理状态,都剖析得一清二楚。
一个依托现有资源、嫁接市场需求的初步计划,已然在他脑海中清晰勾勒出来。
在他那俯瞰众生的思维层面,为王庙村设计一条脱贫路径,确实如同高段棋手布局,看似复杂,实则脉络清晰,堪称“轻而易举”。
然而,计划落地需要土壤,更需要能抵御风雨的骨架。
丁元英比任何人都清楚,创业维艰。
尤其是在王庙村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即将面临的困难、压力乃至明枪暗箭,绝非冯世杰的热情和叶晓明的技术所能承受。
他们缺乏资本,更缺乏在残酷商海中搏击风浪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于是,丁元英找到了苏宁。
在“宁静致远”那间静谧的茶室里,他毫无保留地阐述了自己的构想,然后坦诚地指出了关键弱点:“冯世杰有乡土情结,肯出力;叶晓明懂技术,有钻研精神。这都是好的。但他们俩,扛不住事。初期连像样的启动资金都?
不出来,后面一旦遇到风浪,最先垮掉的很可能就是他们。”
他看向苏宁,目光深邃而诚恳:“所以,我想请你加入。以你的名义进行投资,作为控股股东。同时,前期也需要你为冯、叶二人垫付他们应付的股本。需要你来做这根定海神针。”
“好!我就当这个冷酷无情的资本好了。”
“哈哈,就是这个道理!还是感觉和你说话最轻松。”
“前几天,那个冯世杰也来找我了,当我提醒他需要考虑风险的时候,却是一副完全不以为然的态度。”
“没错!这就是我不加入的原因!他们会把我当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接着更令人玩味的事情出现了,丁元英明确表示,自己在这个即将成立的公司里,不占任何股份,不取分文报酬,只做一个置身事外的“高级顾问”。
他将自己的角色,严格限定在出谋划策的“高参”位置,将所有商业利益和风险,都清晰地划给了苏宁。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个嗅觉灵敏却动机不纯的人物刘冰,也挤了进来。
刘冰是叶晓明的朋友,在古城开了一家小音像店,为人精明算计,唯利是图。
他听叶晓明眉飞色舞地描述丁元英如何“神通广大”,又听说有大老板苏宁要投资,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暴富机会,死活要加入。
但私下里,刘冰却满腹怀疑,他曾亲眼见过丁元英变卖唱片的窘迫,怎么也无法将那个落魄的中年人和“高人”联系起来。
于是他偷偷的拉着叶晓明嘀咕:“晓明,你说这丁元英,之前穷得都要卖唱片了,能有多大本事?别是忽悠人的吧?可别把咱们都带沟里去!”
“你要是担心可以不加入,又没人逼迫你。”
“这……………”然而,刘冰又极度害怕错过这班“财富快车”,这种矛盾心理促使他决定:“不管了,先跟着你们凑个热闹,看看风向再说!”
叶晓明和冯世杰虽然对刘冰的品性有所了解,但碍于情面,也觉得多个人多份力量,主要是觉得刘冰能凑点小钱,所以在经过一番犹豫后,最终还是向丁元英和苏宁提出了让刘冰加入的请求。
听到这个请求,苏宁和丁元英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掠过一丝了然甚至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神色。
不过,他们俩没有多问,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便点头同意了。
因为他们都明白,丁元英设计的这条通往“神话”的道路,绝非坦途,而是一场需要在刀尖上跳舞的冒险,过程必定“惊险刺激”。
以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人的眼界,心性和能力,根本不可能走完全程。
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如同丁元英后来那句精准的预言......
“趴在井沿上看一眼”,见识一下外面的广阔天地,过过眼瘾,然后在真正的风浪袭来时,因为恐惧、短视或自私,最终掉回井底。
同意刘冰加入,并非认可他,而是丁元英和苏宁都清楚,这个看似不稳定的因素,恰恰是这盘大棋中,用来检验人性,承担特定角色的一枚注定会被牺牲的棋子。
王庙村扶贫公司的雏形,就在这样各怀心思,实力与风险并存的情况下,悄然搭建了起来。
一场关于理想、财富、文化属性与人性考验的大幕,即将拉开。
资金、人员、场地等基础条件初步具备后,丁元英脑海中那个“杀富济贫”的计划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这个计划的精髓,在于要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切入看似固若金汤的音响市场,从那些早已成名,资本雄厚的品牌(富)口中,为王庙村(贫)夺下一块肉来。
他将破局点,选在了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音响展示会。
这是一个面向全球业内人士和高端用户的平台,是打响名号,一鸣惊人的最佳战场。
但这步棋,需要精准而有力的落子。
于是丁元英才会找到一直看不透的苏宁,他的方案清晰而大胆:第一,请苏宁以其个人或旗下公司的名义,作为王庙村项目公司的控股股东和法人代表。
这不仅是利用苏宁的资金实力,更是借助他如今在商界已然树立起的声望和信誉,为这个初生牛犊披上一件坚固的铠甲,震慑潜在的对手,并为后续可能发生的商业博弈增加重量级筹码。
第二,他策划了一个“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迂回策略。
他请芮小丹利用计划中的探亲假,前往德国探望母亲。
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王庙村生产,经过他和叶晓明严格调校的顶级音箱样品,带入欧洲。
目的是利用欧洲这个现代音响技术的发源地和评价体系最为严苛的市场,来为产品进行“认证”。
如果能获得欧洲专业机构或资深发烧友的认可,再借助媒体传播回国内,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和品牌溢价,将远超在国内自吹自擂。
与此同时,看着芮小丹为这次欧洲之行忙碌准备,一个更深远的想法在丁元英心中浮现。
他深知芮小丹的聪慧、悟性和行动力,远非一个基层刑警的岗位所能完全施展。
他看到了她身上更大的潜力,认为她若能脱离体制的束缚,投身到更广阔的商业或文化领域,必将有更大的作为。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丁元英郑重地向芮小丹提出了建议:“小丹,这次去欧洲,是个契机。你有没有考虑过,回来之后......辞职?”
芮小丹闻言十分惊讶:“辞职?为什么?我做警察做得很好啊。”
丁元英试图用他的逻辑说服她:“你的能力,不应该被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公务体系里。外面的世界更大,更需要你这样的智慧和魄力。比如,你可以真正参与到王庙村这个项目中来,或者去做一些更有创造性,影响力更大的
事情。”
然而,芮小丹有着自己坚定不移的价值观。
她对警察这个职业有着深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维护正义、保护百姓是她的人生信条。
在她看来,这并非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追求。
“元英,我明白你的好意。”芮小丹摇了摇头,眼神清澈而坚定,“但我和你不一样。你追求的是道理,是规律,可以超然物外。但我需要扎根在地上,我的价值就在这身警服里。破获一个案子,帮助一个百姓,带给我的踏实
和满足,是金钱和所谓的‘更大作为’无法替代的。”
这场关于人生选择的谈话,最终因为价值观的根本不同而无果。
丁元英未能说服芮小丹。
在芮小丹位于古城的那处静谧别墅里,月色如水银泻地,透过窗棂洒满房间。
两人相拥窗前,芮小丹即将启程前往欧洲。
静谧中,她依偎在丁元英怀里,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轻声说道:
“元英,我知道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那个‘神话”的礼物。我很感激,真的。但对我来说,最大的“神话”,不是王庙村能赚多少钱,而是......我遇到了你。你让我知道,原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如此广阔和强大。这就够
了。”
她顿了顿,声音更加轻柔,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所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无论王庙村这件事成与不成,你都是我的丁元英。我只要你平安,快乐,别太累着。”
这番情人间的密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最深的理解与疼惜。它超越了事业成败,直抵情感的本质。
丁元英听着,心中百感交集。
他一生孤傲,看透世情,却在这一刻,被怀中这个女子最纯粹的爱意深深触动。
他紧紧拥抱着她,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无声的感动。
这份情意,比他正在谋划的任何“神话”,都更显得珍贵和真实。
“元英,我怎么感觉你很信任那个苏宁?”
“他很不简单!真实的实力应该不次于我。”
“不会吧?他这么年轻,难道是二代子弟?”
“不知道!他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看不透的人。”
“那他会不会破坏王庙村的扶贫计划?”
“恰恰相反!他的存在才能让这个扶贫计划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