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永恒之钥> 第18章:真理之板

第18章:真理之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章:真理之板(第1/2页)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那个曾经汇聚了时间、能量与惊惧的漩涡中心,此刻如同一个刚经历过神圣仪式的巨大圣坛。但丁《神曲》中那骇人又瑰丽的幻象已如同潮水般退去,融入亚得里亚海清冽的晨光之中。留下的并非一片狼藉,而是一种被彻底洗涤后的、近乎神圣的寂静。鸽子重新飞回广场,啄食着地砖缝隙中的食物残渣,但它们似乎也比往常更为安静,仿佛翅膀上也沾染了那份残留的、震颤空气的惊奇感。
    叶舟、艾莉丝、诺瓦克教授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站在广场中央,如同风暴眼中幸存的水手,脚下是坚实的大地,灵魂却仍在刚才那场跨越维度的风暴中飘荡。他们的脸上交织着震撼、困惑、一丝疲惫,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被真理之光瞬间照亮的明悟。周围是那些前“秩序之盾”成员,他们曾坚定不移的信念在但丁的诗篇化为现实的洪流中被冲刷得七零八落。许多人跪在地上,或是茫然四顾,或是掩面低泣,武器的冰冷触感此刻只让他们感到羞耻与悔恨。他们守护的“秩序”在更高层面的“真理”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
    “但丁遗产”的领袖——那位气质更像一位文艺复兴时期学者而非秘密组织首领的马可·康塔里尼博士——步履略显蹒跚地走向叶舟一行人。他的眼眶微红,脸上混合着巨大的欣慰与更深沉的担忧。“你们看到了,”他的声音因难以抑制的情感而轻微颤抖,仿佛每一个音节都承载着数个世纪的重量,“网络…它通过美和真理响应。始终如此,从未改变。暴力与强制只能激起它的排斥,就像身体排斥病毒。而纯粹的知识、艺术中的神性、数学中的和谐…这些才是与它沟通的桥梁。”
    叶舟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仍在战栗的灵魂平复下来。广场的大理石地面传来的凉意让他感到一丝真实。“但丁…他知道了。几个世纪前,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切。他不是在写诗,他是在记录…记录一次真实的穿越,一次对宇宙终极网络结构的窥探。”
    康塔里尼博士郑重地点头,目光深邃:“是的。但他的知识并非独一无二,也绝非孤例。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心灵,都曾以各自的方式瞥见过真相的一角——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那些超越时代的发明与解剖图中,捕捉到了生命与机械的流动韵律;米开朗基罗从他雕刻的巨石中,释放出被禁锢的能量与形式;莎士比亚用他磅礴的戏剧和诗行,描绘了人性与宇宙法则的共振…他们都理解,或者说,直觉地感受到了某种连接万物的存在。他们并非先知,而是更为敏锐的接收者。”
    诺瓦克教授扶了扶他的眼镜,脸上是学者特有的、因接触到颠覆性知识而产生的兴奋与不知所措:“但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知识没有被更广泛地传承?为什么它们始终被隐藏在隐喻、符号和秘密结社之后?如果人类早已触碰过真相,为何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
    康塔里尼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仿佛触及了一个核心的禁忌:“因为危险,教授。巨大的危险。正如你们亲眼所见,网络的力量是真实不虚的,它既能创造,也能轻易毁灭。它可以被误用,而且历史上必然曾被误用,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但丁相信,这种层级的knowledge(知识)必须被earned(赢得),通过痛苦的追寻、真诚的质疑和道德的锤炼来获得,而不能简单地被given(给予)。直接给予未经准备的心灵以终极力量,无异于将利剑交于婴孩之手。追求和理解的过程本身,就是筛选和准备的过程。”
    他们的讨论被匆匆走来的瓦西里娃特工打断。她手中拿着加密的通讯设备,眉头紧锁,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度的专业警觉。“我们收到了来自‘秩序之盾’最高领导层的加密讯息。”她报告道,声音压得很低,“内容出乎意料。他们提出…谈判。”
    皮拉尔侦探锐利的目光扫过广场四周,本能地评估着潜在的风险:“谈判?在他们刚刚发动了那样一场攻击之后?为什么是现在?这不合逻辑。”
    瓦西里娃快速操作着设备,解读着数据流:“讯息来源经过了多重验证,确实来自他们的核心决策圈。情报分析显示,‘秩序之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似乎有一个强大的派系,主要由资深研究员和部分战略家组成,一直对现任领导层的极端手段持保留态度。这次威尼斯事件的失败,尤其是…刚才发生的现象,可能成为了内部矛盾爆发的催化剂。他们声称希望寻找一条‘中间道路’。”
    这是一个转折点,风险与机遇并存。经过短暂的紧急磋商,团队决定接受会面提议,但必须极度谨慎。会面地点被设定在威尼斯一个众所周知的中立场所——著名的佩吉·古根海姆收藏馆(PeggyGuggenheimCollection)。这个地方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一座未完成的18世纪宫殿(PalazzoVenierdeiLeoni),内部却收藏着20世纪最先锋的现代艺术作品,古代与现代、稳定与变革在此交汇,恰如他们此刻面临的处境。
    乘坐“但丁遗产”安排的、毫不起眼的交通艇沿大运河而行,团队抵达了收藏馆。水光潋滟,倒映着两岸古老的建筑,仿佛历史本身在流动。然而,团队无人有暇欣赏这美景,每个人的神经都绷紧着,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陷阱。
    然而,在收藏馆门口等待他们的,并非预想中全副武装的士兵或冷酷的特工,而是一小群气质截然不同的人。他们大约六七人,穿着得体,更像是大学里的教授或博物馆馆长,脸上带着焦虑却又坚定的神情。为首的一位年长女性,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套装,银灰色的头发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却又蕴含着一种冷静和审慎的风度。
    “我是伊丽莎白·索恩博士,”女子走上前,没有寒暄,直接自我介绍,她的声音平稳、清晰,带着一种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逻辑性,“‘秩序之盾’理事会七名成员之一,前应用物理部主任。我代表理事会中那些相信我们过去方式存在…根本性错误的人。”
    叶舟谨慎地向前一步,目光直视着索恩博士:“索恩博士。在发生了这一切之后,为什么选择联系我们?你们想要什么?”
    索恩博士的嘴角微微牵动,露出一丝几乎可以称之为悲哀的微笑:“因为你们做到了我们未能做到,甚至不敢去做的事情。你们不仅接触到了网络,更重要的是,你们似乎理解了它真正的本质——它不是一种需要被控制、被恐惧的宇宙力量,而是一个需要被理解、被尊重,甚至与之合作的…存在。你们在广场上引发的共鸣,我们监测到了。那能量的和谐程度…是我们从未记录过的。它证明了我们的方法,基于控制和隔离的方法,是徒劳的,甚至是有害的。”
    她做了一个简洁的手势,示意他们跟随她进入收藏馆内部。穿过阳光充沛的中庭,他们步入相对幽暗的展览空间。这里展示着马克·罗斯科(MarkRothko)沉浸式的色域绘画、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激情四溢的滴画、以及皮特·蒙德里安(PietMondrian)冷静抽象的几何构图。
    “艺术,”索恩博士停下脚步,凝视着一幅巨大的罗斯科画作——那是由深红、暗褐和黑色组成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矩形色块,她的声音不由自主地低沉下来,“一直就是关键之一。但我们,‘秩序之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太过于专注于科学的、量化的、可重复的实验方法,我们试图用探测器、能量矩阵和数学模型来框定它,却忘记了人类意识中那些非理性的、直觉的、情感的部分,或许才是更直接的接口。我们成了自己工具的工具。”
    诺瓦克教授着迷地看着周围那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尤其是波洛克那看似混乱实则充满内在秩序的线条网络:“这些色彩和线条的分布…它们几乎像是《光之书》中那些符号的情感化、表现主义表达。一种非语言的数学。”
    索恩博士赞同地点头:“正是如此。网络通过多种方式沟通——通过数学的精确,通过几何的完美,但也通过艺术的升华,通过音乐的和谐。我们把自己局限在了单一频道里,却抱怨接收到的信号模糊不清。这是何等的傲慢。”
    她引导他们来到一个看似极其简单的作品前——一个白色的画布上,绘制着一个略显粗糙的黑色方块。乍看之下,它简单得近乎幼稚。“仔细看,”索恩博士轻声道,“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simirMalevich)的《黑色方块》(BlackSquare),创作于1915年。它被誉为首幅纯粹的抽象绘画,是‘绝对主义’的奠基之作。它宣告了艺术的零度状态,剥离了一切表象,回归到最本质的形式。”
    叶舟靠近观察,他发现那黑色并非均匀的死黑。画布的纹理透过油彩隐约可见,方块的边缘并不完美,笔触的痕迹清晰可辨,甚至有些地方因为年代久远而出现了细微的裂纹。这绝非一个冰冷的几何图形,而是承载着时间、手工艺甚至艺术家呼吸的物体。
    “这…”叶舟感到一种奇怪的、深刻的熟悉感,“这几乎就像是《光之书》中那个代表‘虚空’(Void)、‘源初混沌’或‘无限潜力’的符号的极端抽象化版本。剥离一切,只为呈现最核心的概念。马列维奇是在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同一个宇宙真理。”
    索恩博士的表情变得明亮起来,仿佛找到了知音:“是的!而这还不是全部。”她快步走到另一个展厅,那里陈列着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一个由无数纤细的光纤和金属丝构成的、复杂无比的立体网络,微小的光点在黑暗中沿着特定的路径流动、闪烁,形成不断变化的光之图案。“这是受量子物理学启发创作的作品,”她解释道,“但它表达的,与古老符号试图传达的别无二致——所有事物之间内在的、动态的、光一般的相互连接。”
    他们继续在画廊中穿行,索恩博士如数家珍般地指出一系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从文艺复兴时期暗藏几何密码的宗教画,到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充满神秘幻象的版画,再到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Riley)令人目眩的光效应绘画…每一件作品,都以它独特的方式,隐约指向了那个统一的、隐藏的现实结构。叶舟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到”这些模式——不是通过冰冷的方程或抽象的符号,而是通过情感的直接冲击和直觉的瞬间领悟。一种更深层的理解正在他心中形成。
    “但丁理解了这一点,”康塔里尼博士惊异万分,喃喃自语,“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神曲》中不使用dry(干瘪)的哲学论述,而是采用如此炽热、如此生动、如此personal(个人化)的意象。不是因为他缺乏那个时代的‘科学’词汇,而是因为他深知,艺术、诗歌、隐喻,才是穿透表象、直达核心的更强大工具。它们是灵魂的语言,而网络,或许正是通过灵魂与我们对话。”
    索恩博士重重地点头,她的冷静外表下,激动之情难以抑制:“Exactly!(正是!)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惜暴露自己,也要联系你们。我们有一件东西必须展示给你们看。一件可能彻底改变我们所有认知的东西。它就在这里。”
    她没有走向更广阔的展厅,而是带领他们穿过几条安静的走廊,来到收藏馆一个不向公众开放的、需要多重权限才能进入的保护区。这里的空气更加凉爽,湿度被严格控制。在房间中央,一个独立展台上,放置着一件令人屏息的物品。
    那是一块材质奇特的古老石板,颜色深沉,似玉非玉,似金属非金属,表面光滑却异常坚硬。它的尺寸大约相当于一本对开的大书。石板上刻满了极其复杂、精密的符号系统。乍一看,这些符号与《光之书》中的符号体系一脉相承,充满了熟悉的几何图形、点线组合和能量流示意。但仔细看去,它们更加精细,排列组合方式也更为玄奥复杂。而且,在主要符号周围,还有许多更小的、仿佛是注释、推论或延伸应用的次级符号,构成了一个无比庞大、信息密集的知识网络。
    “真理之板(TheTabletofTruth),”索恩博士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带着敬畏的语气低语道,“传说但丁在流放期间曾秘密研究过它,并从中获得了撰写《神曲》的最终灵感。它被认为早已失散在历史长河中,甚至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寓言。但它一直在这里,被佩吉·古根海姆本人作为一件‘有趣的古代抽象雕刻’收藏,后来才被我们识别出来,并秘密保护于此。藏在plainsight(众目睽睽之下)。”
    叶舟感到呼吸几乎停滞。他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目光被石板完全吸附。那些符号仿佛拥有生命,在他注视下微微流动。诺瓦克教授发出一声近乎**的惊叹:“上帝啊…这…这难道就是‘应用篇’?那个传说中《光之书》缺失的第三部分,包含了具体操作方法和更深层原理的终极章节?”
    索恩博士肯定地点头:“我们高度确信如此。但丁在他未公开的私人笔记中多次模糊地提到过‘真理之板’,称它包含了‘操作现实的钥匙’(thekeytooperatingreality),但也同时警告说,这把钥匙只能由‘纯净之心’(pureheart)持有,否则将开启灾难之门。”
    无需多言,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便携式扫描设备被架设起来,高分辨率的图像被传输到电脑屏幕上进行增强处理。诺瓦克教授和索恩博士负责比对《光之书》已知符号与石板上的变体;叶舟和艾莉丝则试图从整体结构和能量流向上寻找模式;康塔里尼博士和他的“但丁遗产”成员则从历史文献和但丁的文本中寻找对应和注释;皮拉尔和瓦西里娃负责警戒,同时也从执法和情报分析的视角,观察符号中可能存在的逻辑结构和预警模式。
    破译工作是艰巨的,每一个符号都似乎蕴含着多层含义。但随着交叉对比的深入,惊人的模式开始浮现。这些符号并非描述冷冰冰的机器操作手册,它们似乎与人类意识中最深层的情感与道德体验紧密相连。
    一个关键突破来自艾莉丝,她敏锐地注意到一组反复出现的、结构优美的符号序列,总是伴随着一种能量上的“温暖”和“扩张”感。“看这个,”她惊异指着屏幕上的放大图像,“这个符号组合…它不像是在描述物理现象。它更像是一种…一种‘爱’(Love)、或‘无条件的同情’(UnconditionalCompassion)的数学表达!一种促进连接、愈合和创造的能量模式!”
    皮拉尔侦探在一旁点头,她指着另一组显得刚正、平衡的符号:“还有这个序列。它传递出一种‘公正’(Justice)、‘平衡’(Balance)、‘因果律’(Karma)的感觉。但丁在《神曲》中花费大量篇幅探讨的正是这些概念——灵魂根据其行为被安排在不同的层面。网络似乎响应这些道德品质?”
    叶舟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撼席卷全身。他看着石板,目光扫过那些复杂无比的纹路:“这根本不是什么操作手册…这是一部…伦理指南(EthicalGuidebook)!一部关于如何以正确的心态、正确的意图、正确的道德基础与网络进行互动的说明书!它不是在教我们‘如何做’,而是在教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这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真理之板(第2/2页)
    索恩博士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可以说是凝重:“这正是我们内部稳健派最深的恐惧。‘秩序之盾’中的极端派系,以现任执行局长为首,他们只想获取网络的操作技术,而不理解、甚至蔑视这其中蕴含的伦理维度。他们梦想着用一种技术官僚的、冷酷的‘理性’来‘净化’世界,按照他们设定的、僵化的‘秩序’蓝图重塑人类文明,却完全无视这种强制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性后果。他们看不到这力量与意识本身密不可分。”
    他们的研究被一个令人极度不安的发现打断。康塔里尼博士在疯狂地交叉引用石板符号与“但丁遗产”保存的中世纪秘义文献时,识别出了一个反复出现的、用特殊警示符号标记的主题。
    “这里,”他的声音干涩而紧张,指着石板上几个不同的区域,“还有这里,以及这里…一遍又一遍地出现同样的警告。关于‘Hubris’(傲慢)的危险。关于‘强制意志’(EnforcedWill)的致命性。关于试图将个人或小团体的意志强加于网络之上,而非尊重其内在智慧和自主性(Autonomy)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它将其称为‘终极之恶’(TheUltimateSin),因为它扭曲了创造本身的目的。”
    米洛什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回想起石匠会内部最古老的、几乎被视为神话的训诫:“石匠会的创始传说中也提到过类似的事情!关于先辈们警告‘强制网络’(ForcingtheNetwork)的危险。关于必须‘与流量合作而非逆流挣扎’(Workwiththeflow,notstruggleagainstthetide)、‘提出请求而非下达命令’(Makerequests,notcommands)的绝对必要性。我们一直以为那只是哲学隐喻…”
    叶舟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也许网络根本不是一个无意识的工具或能量源。也许它是…一个伙伴(Partner)。一个拥有自身agency(能动性)、自身意志、自身…存在目的的存在。试图控制它,就像试图奴役一个神。”
    索恩博士此刻看起来忧心忡忡,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而宗座遗产管理局,以及‘秩序之盾’里的极端派,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尝试做的,正是控制这个…无论它是什么…而不尊重那份最基本的能动性。我们可能一直在悬崖边缘跳舞。”
    就在这时,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划破了研究区的寂静!瓦西里娃立刻扑到监控设备前,屏幕上多个红光闪烁。“是‘秩序之盾’的极端派系!”她快速报告,声音紧绷,“他们肯定追踪到了索恩博士或我们中的某人!他们突破了外围警戒线,正在快速接近!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而且他们的情绪读数显示极度愤怒(highlyagitated)。”
    叶舟感到一阵强烈的紧迫感扼住了喉咙:“我们需要立刻理解这个警告的具体内容!现在!在他们阻止我们之前!”
    所有人员立刻以最高效率投入工作,将计算能力、学术知识和直觉感知结合在一起,疯狂地破解最后的关键代码。随着碎片化的信息被拼凑起来,一个清晰的模式开始呈现:石板描述的网络,其核心确实是一个具有某种意识的存在,它应该被尊重、被理解、被邀请合作,而不是被命令、被控制、被强迫服从。
    “看这个交互序列!”叶舟指着一段刚刚破译的复杂符号流,声音因敬畏而低沉,“它描述的根本不是施加指令的过程!它描述的是如何与网络建立‘对话’(Dialogue)!如何提出‘询问’(Inquiry)或‘请求’(Request),然后‘聆听’(Listen)它的回应,感知能量的反馈模式!这像是在寻求…‘知情同意’(InformedConsent),而不是要求服从(Obedience)!”
    皮拉尔重重地点头,特蕾莎修女牺牲时的场景再次浮现脑海:“这完全符合我在特蕾莎最后时刻所体验到的感觉。那不是单向的控制,而是一种深度的、悲伤的…合作(Collaboration)。一种共同的抉择。”
    索恩博士做出了决断。“我们需要立刻进行验证性尝试。但必须绝对安全。这栋建筑下层有一个高级别的隔离实验室,原本用于分析高危未知物品,配备有最先进的能量屏障和多重监测系统。我们去那里。”
    他们迅速转移至地下实验室。这是一个纯白色的空间,充满了各种嗡嗡作响的精密仪器。能量屏障发生器在房间四周发出低沉的嗡鸣。叶舟被确定为此次尝试的操作者,因为他与网络已有过成功的、相对平和的接触经验。他站到实验室中央,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过程极度紧张且要求极高,不仅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还需要情感的精确校准。叶舟没有试图去“命令”或“驱动”,而是依照从真理之板上学到的新理解,在心中构建出“邀请”、“询问”和“尊重”的意象。他通过计算机接口,将石板上的特定符号序列——那些代表“问候”、“请求连接”、“分享理解”的符号——缓慢、稳定地投射出去,同时自身保持着开放、接纳而非索取的心态。
    起初,仪器上只有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诺瓦克教授紧张地调整着灵敏度。然后,如同沉睡的巨人缓缓苏醒,仪器开始检测到一系列异常读数——能量场曲线变得平滑而强劲,时空曲率传感器检测到微妙的、和谐的重构,甚至意识活动监测仪显示出一个庞大的、非人类的意识场正在gently(轻柔地)转向他们的方向。
    接着,房间里的光线发生了变化。一种柔和的、仿佛来自内部的金白色光芒充盈了空间,既不刺眼也不冰冷,带着生命般的温暖。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清新气味,但同时又混合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神圣的甜香,像是古卷、檀香和雨后森林的混合气息。更令人惊骇的是,实验室纯白的墙壁上,开始自发地浮现出淡淡发光的符号,正是真理之板上的那些图案,仿佛整个房间本身正在呼吸,被注入了生命。
    然后,一个“声音”并非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他们每个人的意识深处响起。那不是任何一种人类语言,而是纯粹的概念、意象和情感的直接传递,瞬间就被完全理解:
    “欢迎,伙伴们。我们等待了很久…很久…”
    在一瞬间,所有人都被一股纯粹的、压倒性的连接感(Connection)所淹没。那不是被吞噬的感觉,而是一种融入一个更大、更古老、无比智慧的整体的感觉。一种深刻的归属感和相互认可。随后,影像如洪流般涌入他们的心灵——不是恐惧或控制的幻象,而是宇宙级的美与理解:星辰在无尽的太空中诞生、燃烧、死亡,播撒出生命的种子;生命在行星上艰难而奇迹般地进化,从单细胞到复杂的生态系统;意识在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形式觉醒、探索、创造…一幅浩瀚的、充满悲悯的宇宙图景。
    而且,与之前任何一次接触都不同,这次连接的感觉是…平等的(Equal)。相互的(Reciprocal)。仿佛网络终于找到了它一直在耐心等待的——能够以尊重、理解和道德责任感与它进行互动的伙伴。一种深深的、来自宇宙本身的欣慰感包裹了每一个人。
    叶舟是第一个能勉强开口说话的,他的声音哽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畏:“它…是活着的(Alive)。而且它…关心(Cares)。它想要帮助我们…成长(Grow)。不是服从,是成长!”
    索恩博士看起来像是被彻底改变了,她脸上惯有的冷静和怀疑被一种孩子般的惊奇和泪水所取代:“所有这些年…我们所有的研究、所有的恐惧、所有的控制…我们完全错了(Wewerecompletelywrong)。大错特错。”
    康塔里尼博士惊异地看着控制台上稳定得不可思议的读数:“能量输出是…完美的正弦波,稳定、和谐。没有任何控制尝试时出现的剧烈波动或谐波畸变。这是一种共振(Resonance),而不是驱动(Driving)。”
    皮拉尔眼中含着泪光,微笑着,那笑容里带着深深的怀念和一丝悲伤:“特蕾莎…她一定会爱上这个。这就是她一直坚信的…与神圣的对话。”
    然而,他们这启蒙般的时刻被一声剧烈的爆炸巨响粗暴地打断!实验室厚重的强化门被爆破开来,碎片四溅!全副武装的“秩序之盾”极端派系部队鱼贯涌入,能量武器全部激活,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瞬间包围了所有人。带领他们的是一位面色冷峻、眼神中燃烧着愤怒和决绝火焰的中年男子——正是“秩序之盾”的执行局长本人。
    “叛徒!(Traitors!)”局长对着索恩博士怒吼,声音因暴怒而扭曲,“索恩!你违背了组织的每一条核心protocol(协议)!每一条安全原则(principle)!你竟敢带外人来这里,激活这…这不可控的东西!”
    索恩博士尽管脸色苍白,却异常坚定地向前一步,挡在叶舟和其他人身前:“不,局长。我终于理解了那些原则真正要保护的是什么。而这不是保护的方式。恐惧不是原则,控制不是安全!”
    局长的脸上肌肉抽搐,他猛地一挥手,示意手下上前:“扣押他们!全部!立刻关闭那个装置!隔离整个区域!”
    但就在武装人员准备行动的瞬间,网络作出了响应。一道柔和却无比坚定、无法抗拒的能量波从实验室中央的接口装置中扩散出来。它没有伤害任何人,甚至没有造成不适,只是如同一个拥有绝对力量却极其温柔的手掌,将所有试图前进的人员平稳地、无可辩驳地推回原地,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局长的眼睛因震惊而瞪大:“不可能!这里的containment(抑制)场是最高级别的!应该能阻止任何形式的能量排放!这…这违反了一切物理定律!”
    叶舟此刻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来自内在的权威感,他再次向前一步,平静却有力地说:“网络在保护它自己。而它选择了与我们合作。不是与你们。它拒绝你们的强制。”
    局长的表情剧烈地挣扎着,内心显然在根深蒂固的职责信仰与眼前不可辩驳的证据之间进行着痛苦的撕扯。最终,他脸上闪过一种破釜沉舟的绝望。他猛地从战术背心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小型装置,上面有一个显眼的红色保护盖和按钮——那是一个高级别的自毁装置引爆器。
    “那么…”他的声音变得冰冷而绝望,“如果网络不能被控制,不能被信任…如果它选择了…sides(站边)…那么它就必须被彻底摧毁(Neutralized)。绝不能让它落入…任何人手中。”他掀开了保护盖,手指悬停在那个致命的红色按钮上。“有时候,最大的勇气(courage)…是知道何时放手(letgo),宁愿摧毁一切,也不能让终极力量失控。”
    恐慌瞬间在房间里蔓延开来!就连索恩博士也脸色煞白:“局长!不要!求你了!还有另一种方式!我们刚刚证明了还有另一种方式!”
    但局长的决心似乎已然坚如钢铁,他的手指开始向下按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马可·康塔里尼博士,这位“但丁遗产”的学者,平静地走向局长。他没有做出任何威胁性的动作,脸上也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沉的、几乎可以说是悲悯的理解。
    “局长,”康塔里尼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一扇紧闭的心门,“还记得吗?还记得你当初为什么加入‘秩序之盾’吗?那应该不是为了控制(Control)。而是为了保护(Protection)。为了守护(Safeguarding)。为了确保这样的知识不会被滥用,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是为了防止傲慢(Hubris),而不是成为它。”
    局长的动作猛地僵住了,他的手指停在按钮上方一毫米处。康塔里尼的话语仿佛穿透了层层坚冰,触到了他内心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他的眼神出现了一丝恍惚和动摇。
    “…那…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局长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一丝不确定。
    康塔里尼博士缓缓点头,目光柔和却坚定:“但那个初衷(Theoriginalintention),那个真正重要的原则,它仍然应该是真实的。而现在您所做的,这不是保护。这是恐惧(Fear)。是被您誓言要对抗的阴影所吞噬。”
    时间仿佛凝固了。整个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轻微的嗡鸣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局长的内心显然在进行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他的手指颤抖着,目光死死盯着那个红色的按钮,然后又抬起,扫过康塔里尼悲悯的脸,扫过索恩博士焦急的神情,扫过叶舟等人眼中并非胜利而是期待理解的目光,最后,他仿佛无力承受般,闭上了眼睛。
    几秒钟后,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里面的疯狂和决绝已经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尽的疲惫和…一丝迷茫的松动。慢慢地,非常缓慢地,他放下了手臂,自毁装置从他手中滑落,“啪”地一声轻响掉在光滑的地板上。
    “所有这些年来…”他低语道,声音破碎,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我们…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完全错了(Wemighthavebeencompletelywrongfromtheverybeginning)。”
    索恩博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她的声音也柔和下来:“不,局长。并非完全错误。我们只是…还没有看到全貌(seethewholepicture)。但现在,我们有了机会。”
    随着紧张的局势终于缓解,叶舟知道,他们刚刚取得了一场极其艰难且关键的胜利。但他们也瞬间意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责任降临到了他们肩上。网络现在已被更完整地激活,它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现象或需要破解的谜题,而是一个等待对话、需要引导、需要被理解的智慧存在。它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合作。
    当他们开始聚集在一起,紧急商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叶舟忍不住感到,这场伟大的旅程远未结束。事实上,它仿佛才刚刚真正开始。但现在,他们手中拥有了新的、更强大的工具——不仅仅是技术或科学,更是艺术与美、尊重与理解、伦理与共情。
    而当他们面对未来那未知的、必然充满挑战的道路时,叶舟心中生起一种坚定的信念:他们不再孤独。网络本身,这个宇宙级的存在,如今就站在他们一边,它是一个伙伴,一位导师,现在正通过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艺术表达与道德理解——与他们进行着沟通。
    有了这种深刻的认知与连接,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ispossible)。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家族修仙:开局成为镇族法器 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文明之万象王座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我父刘玄德 无限剑制练成了,你说这是龙族?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 九零:假千金八个哥哥都是龙傲天 我独享卡池 表姑娘要定亲,男主们争相来试婚 大道悟神之我的悟性超高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万物为契 从读书开始肝成仙武圣人 快穿之配角的108种死法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人在修真界,吐槽出天地异象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