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城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说你在乡下待不下去,你就可以回去的,知青上山下乡本来就是政策,大家伙也都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才到这儿来的,是为了建设乡村来的。
每一年都有新的知青上山下乡,但是能回城的寥寥无几。
唐清书既然选择了在村里修房子,那其实就已经做好了在村里常住的准备了。
而且现在村子里面氛围还挺好的,她也是村子里面的医生,大家伙对她态度也都很好,一直在这待下去,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
之前在末世的时候,什么糟糕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样的考验没有经受过,跟那些比起来,现在完全可以说是很幸福了。
就算是真的想要回城,那也要等到高考来了,通过高考考回城里去。
现在形式太糟糕了,回到城里面反而处处受到束缚,还不如在村里面呆着,比起来还稍微自由一点。
而且她现在也没有工作,回到城里要是没有人安排的话,凭自己想找到一个工作很难,现在厂子里面基本也都不招工了,花钱买工作也困难的很,况且现在的时候把房子都已经卖了,要是回去的话,还都得重新处理。
还有粮食关系,这些东西处理起来也都很麻烦,在村里事情反而还能更少一些。
宋母和宋余淮听到唐清书这些话,心里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虽然说刚刚宋余淮已经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知道唐清书回到城里对她才是更好的,但是这会儿听到他愿意留下来,心里还是控制不住的喜悦。
“清书,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吗?但是村里什么样都比不上城里,在城里你也不用上工。”
看他口是心非,唐清书也佯装思考起来。
“嗯,你这样说,好像也确实挺有道理的,这过两天都要上工了,我之前还没接触过这些农活,说不定一时之间还适应不了呢,要是回城里的话,说不定就不用接触这些了。
之前我还觉得你可能会舍不得我,再加上我还在这修了房子,所以就还不如留下来,但是既然你也是这样想的,觉得回城对我更好的话,那我还是想想办法,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能回城里吧。”
听到她这样说,宋余淮立马着急了。
宋母也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对着唐清书就解释。
“清书,你别听那臭小子胡说,他也就是口上说说而已,要是你真的会成了的话,那他都不知道得哭成什么样。”
唐清书若有所思的看了宋余淮一眼,忍不住询问道。
“是这样吗?要是我回城的话你真的会伤心吗?”
宋余淮立马点了点头,“对不起,我刚刚不应该口是心非,我就是觉得回城里对你会更好一点,所以刚刚才会说那些话的,但是其实我说出去就有点后悔了,我舍不得你,不想让你回城里,我想让你留在这,但是你是自由的,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听着他这番话,唐清书忍不住笑了笑。
他怎么这么纠结啊,既想让她留在这,心里又觉得回城里会对她更好一点,但是要是她真的回城的话,他又感觉舍不得。
“好了,不想让我回去的话,你就直说呗,我本来也没打算回去,而且现在回正常是那么容易的,没有点关系哪能回去,而且我在城里也没工作,也没什么亲戚,也没有什么人替我打点,我回去干啥啊。
相比起来,我还是更愿意待在这,这里有你,还有婶子他们,我还在这儿有了自己的家,我觉得在这儿呆着也很幸福。
所以你就别瞎想了,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别听别人说了回城心里就一直担心这件事,我今天可以给你个准话,如果要是真的有回城机会的话,那我希望是我们两个一起去城里。”
听到这话,宋余淮心里莫名有些安心,又有些窃喜。
唐清书规划的未来里有他!
看它半天没说话,唐清书也没在说什么,而是看向了宋母。
“婶子,你饭都做好了啊,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宋母心情也好得很,招呼唐清书过来坐下。
“知道你今天要过来,专门做了你爱吃的烧茄子,快坐下吃饭。”
唐清书笑着过去坐下,“婶子,队长叔呢?不用等他吗?”
“不用等,过两天就要上工了,他今天去找村支书商量点事,让咱们不用等他了。”
快要开始上工了,大队长这几天都忙得很,时不时就去找村支书商量点事。
每年都是这个样子的,上工前这几天他们是最忙的,要把所有事情都给规划好了,省的到时候上工了之后手忙脚乱的。
今天在戏台那宣布完事情之后,大队长就已经跟宋母说过了,今天晚上不回来吃饭了,直接去了村支书家里。
所以说大队长跟村支书关系很好,但是现在粮食还是宝贵的很,所以大队长去村支书家的时候,还是带着自己的口粮去的。
现在串门子,要是要在对方家里吃饭的话,其实大家伙儿一般也都是会带上口粮的,现在大家家里粮食有些自己都不够吃,自然也就都不太好意思吃别人家里的粮食了。
哪怕是关系好的,不带着自己的口粮上门,也还是或多或少会带一些别的东西过去。
这会儿宋余淮也已经从刚刚的喜悦中回过神儿来了看他们都坐下了,也就跟着坐下来吃起了饭。
吃完饭之后,宋母就拉着唐清书去试之前给她改的那些衣服了。
宋余淮给唐清书买的那些衣服,有些不太合适,就拿过来让宋母帮忙改了改,这会儿倒是全都改好了。
唐清书去屋里换上了,出来给他们看了看。
宋母满意的点了点头,“好看,别说这臭小子眼光还不错,挑的衣服穿上就是好看。”
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唐清书也有些赞同。
“确实好看,而且样式也都很新,婶子改的也好,穿上很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