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把桌椅送到大队摆放杂物的屋子之后,唐清书便和宋余淮一起回了宋家。
知道晚上唐清书要过来,宋母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晚饭。
往年安排上工的时候,基本都是大差不差的,所以大家我其实心里都有数,让大家好好询问一下,其实也就是走个过程。
按照往常的过程来看,他们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但是没有想到今天饭都已经做好了好一会儿了,还没见两个人的人影。
就在宋母等不住,想出门去看看的时候,唐清书和宋余淮进来了。
看着他们进来,宋母忍不住问了一声。
“是大家伙对分工有什么意见吗?怎么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往年不是都挺快的吗?”
宋余淮把情况大概说了一下,“其实大家伙也就是问了一下上工该干什么而已,知道和去年分工差不多之后,就没怎么问了,主要是因为明知青感觉自己分的活实在太重,所以想换个轻松点的活,但是大家伙都不愿意跟她换,所以在那儿闹了好一会,这才耽误了些时间。”
说起来他到现在都不明白,明言闹那么一顿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后什么结果也都没改变,还是要去干那些活儿,还惹得村里人对她印象都变得更差了。
要是真的对分工有意见的话,她提前就应该想了解一下,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后再过来说要换分工,而不是这样鲁莽的就过来要给她换一个稍微轻松点的活,不换就百般不乐意,好像所有人都要让着她一样。
其实因为之前人参的事,大家对他们的印象就已经够差了,如果这次要是好好说的话,说不定村里还有人愿意跟她换一下。
但是她态度那么差,说话的语气也不好,自然也就没人愿意跟她换了。
宋母询问了一句,“明知青?是那个叫明言的知青?”
宋余淮点了点头,“对,就是她。”
知道自己没记错人之后,宋母又看向了唐清书。
“清书,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你刚刚下乡的时候,知青点是不是就有一个知情老找你的麻烦,是不是就是这个明知青,我记得你搬到家里来住之后,她好像也找过你好几次麻烦是不?”
虽然说之前对明言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因之前唐清书的缘故,所以或多或少也了解过不少,对她也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了。
后面也稍微接触过两回,但是也都没详细了解过,就也没怎么在意。
倒是没有想到,她今天竟然还闹了这么一场。
唐清书也应了下来,“对,就是她,刚刚下乡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我们两个关系一直都不太好,也闹腾了好几次,后面搬到婶子家来住之后才稍微好了一点,不过每次去知青点是会忍不住拌几句嘴。
上次闹完之后,其实我们两个已经井水不犯河水挺长时间了,这次估计她就是觉得自己活干的太重了,所以想稍微换个轻松点的,她身上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要是不是上工的话,又养活不了自己,所以才在那闹腾。”
听了这番话,宋母还是感觉有些纳闷儿。
“那要是感觉养活不了自己的话,就老老实实去上工呗,一天天的光想着换活儿,咋她就那么事儿呢,人家谁都没意见。
不过之前我老是听她动不动说自个就要回城了,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现在城里有新政策了?知青都能回城了?”
现在全国各地下乡的知青不少,但是从来没听说过除了工农兵大学生外,还有别的回城方法。
但是明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而且还说过好几遍了,怎么看也不像是假的,难不成是真的有什么回城的方法了?
可是也不应该啊,要是真的能回城的话,那她为什么还要在这因为上工的事斤斤计较呢?
还是说回城的时间还没确定,所以她才需要上工来养活自己,那要是真的能回城的话,是不是村里其他知青也都能回去?那唐清书会回去吗?
想到这里,宋母忍不住看了宋余淮一眼。
虽然说他们两个现在在处对象,但是唐清书毕竟是城里来的知青,就算是家庭有点坎坷,家里也没什么亲人了,但是那毕竟是城里,不是乡下能比的了的。
察觉到她的眼神,唐清书便立马知道宋母是在想什么了。
其实自从跟宋余淮处对象之后,唐清书就总能隐隐的感觉到宋母好像是在担心什么。
但是具体是在担心什么,她又说不上来。
不过到了现在,她想她明白是在担心什么了。
“婶子,知青回城哪有那么容易啊,而且现在城里只要是没有工作的年轻人都要下乡,我们都没啥工作,要是现在让我们回城了,那不是给城市添加负担吗,所以短时间肯定回不去。”
听到这话,宋母稍微放心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试探的问了问。
“那要是真的能回城的话,清书你想回城吗?”
宋余淮有些着急,立马打断了她。
“娘,你现在说这些干什么?要是真能回城的话,那我肯定支持清书回去。”
喜欢一个人是希望她能变得更好,虽然他很喜欢唐清书,也不想跟她分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她还给不了唐清书更好的生活。
回到城里之后,她的生活回比在这儿更幸福,他也不想一直把她困在这个村子里。
要是真的有回城机会的话,他也希望唐清书能回去。
虽然心里会有些伤心难过,但是还是希望她能更好。
想着想着,宋余淮也有些伤感了。
宋母也沉默下来,没有再说话。
这些她也知道,乡下比不上城里,但是要是唐清书就这样走了的话,那她儿子可咋办啊?!
看他们都有些伤感,唐清书忍不住叹了口气。
“婶子,余淮,你们就别瞎想了,我在城里也没啥亲人了,现在在这儿也盖了房子,我想就算是知青回城,我也应该不会跟着一会儿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