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
洛阳城内,曹操独坐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他手中握着陈群自西域传回的急报,反复阅读,眉头紧锁。信中提及那支神秘军队不仅装备精良、纪律森严,且其旗帜上绘有一只展翅雄鹰,与史书所载罗马军团标志极为相似。
“若真是罗马人亲至,此事非同小可。”曹操喃喃自语,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他虽久经战阵,但面对一个来自西方的强大帝国,局势已不再是他一人所能掌控。
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郭嘉步入书房,拱手道:“主公深夜未眠,莫非为西域之事忧心?”
曹操点头,将信递予郭嘉。片刻后,郭嘉亦神色凝重,沉声道:“若此军真为罗马所遣,其目的绝非单纯通商。他们或许已在暗中布局,欲借三国纷争之际,谋取更大利益。”
曹操目光深沉,缓缓道:“然则我今正与蜀吴周旋,北方又有巴图尔蠢蠢欲动,实难再分兵西顾。依你之见,当如何应对?”
郭嘉思索片刻,答道:“以臣之见,当先稳住蜀吴,使其不至于趁机生乱。其次,应速派使者前往西域,探明敌情,并设法与当地部族结盟,共抗外敌。此外,还需加强河西走廊防线,以防敌人长驱直入。”
曹操颔首,随即命人召荀?、程昱等人入府议事。
与此同时,建业城内,孙权亦在密议之中。他召集鲁肃、周瑜、诸葛瑾等心腹谋士,商讨当前局势。
“魏军遭袭,蜀汉尚未表态,而如今又闻西域有异族大军压境,此局愈发复杂。”孙权低声道,“若曹操果真陷入两线作战,江东或可从中取利。”
周瑜却摇头道:“主公不可轻举妄动。若西域真有强敌来犯,曹操必会倾尽全力抵御。届时若我东吴贸然出兵,反易成众矢之的。”
鲁肃亦附和道:“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固江东,同时密切观察魏蜀动向。若能借机与西域势力建立联系,或可在将来占据更有利之地。”
孙权沉思良久,最终下令暂缓军事行动,转而加强沿海防御,并派遣使者秘密前往成都,试探刘备意图。
而在成都,刘备亦于白帝城召见诸葛亮与庞统。
“魏吴皆已有所动作,我益州若不早作打算,恐被排除于大局之外。”刘备语气凝重。
诸葛亮道:“主公所虑极是。然当前不宜主动挑起战端,反倒可借此机会与魏修好,换取时间巩固内部。至于西域局势,臣已命庞统先行潜入,联络诸部,若能说服其中一部与我结盟,则未来便可多一助力。”
庞统微微一笑,道:“臣已拟定计划,若能成功策反乌孙一部,便可切断巴图尔与黑风部之联系,使其孤立无援。”
刘备听罢,点头道:“如此甚好。望诸位各司其职,助我益州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数日后,三方各自派出使节,展开新一轮外交博弈。
曹魏方面,贾诩受命前往成都,试图与刘备达成暂时和解;同时,张辽亦接到密令,准备亲自率军深入大漠,追查巴图尔行踪。
就在各方动作频频之际,雁门关前线再次传来警讯??一支规模不明的骑兵部队已越过长城,进入并州境内!
李典紧急调兵布防,同时飞骑快马向洛阳求援。然而,这支骑兵如鬼魅般穿梭于山林之间,屡次避开魏军主力,造成极大混乱。
与此同时,西域方向亦传来新的变故??陈群抵达敦煌后,发现当地驻军已被一支身披金甲的异族军队包围。据逃出的斥候回报,那正是传说中的罗马军团!
消息传至洛阳,曹操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性远超预想。他立即下令张辽暂缓北伐计划,转而率军西进,驰援敦煌;同时,他亦命贾诩加快与蜀吴谈判进程,务必在局势彻底失控前稳定内部局势。
历史的齿轮已然加速转动,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在酝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新的战争、新的联盟、新的秩序即将诞生。而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天下,究竟是和平共处,还是战火重燃?
敦煌城外,黄沙漫天,烈日炙烤着大地。城墙之上,守军紧张地巡视着四方,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陈群站在城头,遥望远方滚滚尘烟,神情凝重。他身旁的张辽则沉默不语,目光如刀,扫视着前方那支逐渐逼近的敌军。
“文远,敌军有多少?”陈群低声问道。
“至少五千以上。”张辽答道,“看他们的行军节奏,应是正规军团,而非游牧部落。”
话音刚落,敌军阵列中忽然响起一阵号角,紧接着,数百名身披金甲的骑兵率先冲出,直扑城门而来。
“放箭!”陈群一声令下,弓弩齐发,箭雨如瀑,瞬间覆盖敌军前锋。然而,那些罗马骑兵竟毫不退缩,迅速变换阵型,以盾牌抵挡箭矢,继续冲锋。
“果然训练有素。”张辽冷哼一声,随即转身对身旁副将道:“传令下去,弓弩手轮番射击,务必拖延敌军进攻节奏。另派人去通知城内守军,做好巷战准备。”
副将领命而去,而陈群则皱眉道:“若敌军强行攻城,我们最多只能坚守三日。若援军不到,恐怕……”
“援军不会来了。”张辽淡淡道,“主公已命我率军西进,而洛阳此刻也无力再调兵支援西域。我们必须靠自己守住敦煌。”
陈群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便恢复镇定:“既然如此,那就拼死一战吧。”
就在此时,敌军阵中忽然亮起一面金色旗帜,随后,一队全身披挂重甲的士兵缓缓推进,手中抬着巨大的撞锤,显然是要破城而入。
“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张辽眯起双眼,“必须阻止他们靠近城门。”
说罢,他翻身上马,抽出长枪,高声喝道:“我亲率五百精骑出城迎敌!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击,待我引开敌军注意力后,方可发动反击!”
陈群还想劝阻,但张辽已纵马而出,身后五百骑兵紧随其后,气势如虹。
敌军显然没料到魏军竟敢主动出击,一时之间阵型微乱。张辽抓住时机,率军直冲敌军侧翼,长枪横扫,瞬间斩杀数名敌将。
“杀!”他怒吼一声,鼓舞士气,魏军士卒奋勇向前,与敌军激烈交锋。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双方伤亡惨重。张辽身先士卒,连斩十余名敌将,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然而,敌军数量实在太多,魏军渐渐力竭,被迫退回城下。
“将军!”一名副将满脸焦急地冲上前,“敌军攻势太猛,我们快要撑不住了!”
张辽喘着粗气,抬头望向城墙,只见敌军已经推着撞锤逼近城门,轰隆巨响不断传来,仿佛整座城池都在震动。
“不能再拖了。”他咬牙道,“传我命令,打开城门,全军出击!”
陈群闻言大惊:“将军,此举太过冒险!敌军人数众多,若全军出击,恐有覆灭之险!”
“若不主动出击,等待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张辽冷冷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说罢,他再度跨上战马,率领剩余的两千守军冲出城门,直面敌军主力。
这一战,注定成为敦煌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役。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魏军将士奋勇拼杀,誓死守护家园。而张辽更是如战神一般,所向披靡,连斩敌军数十员将领。
然而,敌军终究数量庞大,魏军渐渐被包围。张辽左臂被敌军长矛刺伤,鲜血直流,但他依旧不肯退缩,依旧奋战在第一线。
“将军,快撤!”一名亲卫大声呼喊。
张辽却只是冷笑一声:“我张辽,岂能临阵脱逃?今日,要么胜,要么死!”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号角声,紧接着,一支身穿魏军铠甲的骑兵从山谷间疾驰而出,旗帜猎猎,赫然是徐晃所率援军!
“援军到了!”陈群激动地喊道。
原来,徐晃在接到曹操命令后,日夜兼程赶往西域,恰好在此关键时刻赶到战场。
敌军见援军到来,顿时阵脚大乱,攻势减缓。张辽抓住机会,指挥残军配合援军展开反攻,一举击溃敌军主力。
战斗持续至黄昏,敌军最终狼狈撤退,留下满地尸首与兵器。
敦煌之战,魏军虽损失惨重,但成功守住了这座边陲重镇,挫败了敌军的战略意图。
夜幕降临,张辽坐在营帐中,望着手中的地图,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他喃喃道。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洛阳,曹操收到了敦煌之战的捷报,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张辽果然不负所托。”他低声说道,“只要守住西域,我们便还有翻盘的机会。”
然而,他也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