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晚明风华> 第216章 乌素梁海!

第216章 乌素梁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6章乌素梁海!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人喊马嘶,犹如一条大河滚滚西流。
    一万五千骑兵分为四队。前队三千骑,距离大队十馀里,为大军向导开路。
    后队三千骑殿后,距离大队也有十馀里。
    右队五千骑,全部是辽东骑兵,以李如松兄弟率领,距离大队十馀里,为右翼屏障。
    剩下的四千骑兵,跟随步兵前进,护卫辐重运输和主帅。
    大军连绵数十里。
    三千多车营兵,将几百辆战车布置为一个巨大空心车阵,每辆战车只间隔一丈,犹如一座移动的城池。
    两万多步兵丶几万辆辐重马车,包括朱寅的指挥车,全部在空心车阵的中间。
    最外面是骑兵拱卫,再是车营的环卫,步兵和辐重十分安全。
    如果蒙古骑兵进攻,四万大军步丶骑丶车丶火器配合,全部是骑兵的敌军很难啃得动。
    没有四五万骑兵,根本拿这四方明军没辙,
    可是如今已经不是俺答汗和黄台吉时期了,很多部落不听号令,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好几万骑兵。
    更别说,大明金国和察哈尔部的「北元可汗」,一直相互兼并,彼此防备。
    漠北π哈良部也和大明金国是敌人。
    俺答汗活着的时候,他们尚且不服。更别说俺答汗死了十年。
    特务们会利用这种矛盾,散布虚假消息,挑拨离间,合纵连横。
    这种情况下,朱寅不信顺义王还能快速调集重兵对付明军。
    就算王城真的会出兵,一时半会也无法调集太多兵马。等到王城聚集了几万骑兵,他已经渡过黄河,杀入了河套。
    兵贵神速!
    土默特蒙古顺义王的王城青城(呼和浩特),距离大同边墙虽然有两百里,
    可是只要出了大同边墙,就是顺义王的直属领地。
    这一片原属汉土的丰州地区,已经成为青城王廷辖下的一个个「板升」。
    所谓板升,是蒙古人对汉人「百姓」的音译。
    蒙古贵族常常南下掠夺明朝人口,带回草原成为奴隶。几十年前的俺答汗,
    更是攻入山西丶河北,一次性掠夺三十多万汉人。
    后来又爆发了庚戌之变。俺答汗亲率十万铁骑破古北口南下,围困北京。距土木堡之变百年后,蒙古贵族第二次包围北京。
    俺答汗攻不下固若金汤的北京城,只能在城外京郊大肆烧杀抢掠。明将仇鸾不但不敢和蒙军交战,还趁机令部下辫发冒充蒙军抢劫。
    大明君臣就躲在北京城,眼睁睁看着蒙古兵在城外遥凶。严嵩说鞑子抢够了就会回去,老道士只能花钱纳贡,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最后俺答汗满载而归。
    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好几次被蒙古丶女真打到北京城耀武扬武,大肆烧杀抢掠,人口十室九空。
    京畿地区的百姓倒了血霉,摊上这种守国门的天子。
    俺答汗将掠夺来的大量汉人,编为一个个的板升,成为专门安置汉人奴隶的庄园,为王廷耕田种地丶养蚕纺织丶种植果树。
    双方议和之后,每年送钱给蒙古。俺答汗还要明朝以亲王待遇补发俸禄,派人去大同来要钱。郑洛很无奈的拒绝说:「中国养不了天下万国。」
    朱寅收回思绪,取出岱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不远处的庄园,发现很多汉人奴隶在劳作。
    朱寅不禁神色冷峻。蒙古诸部有多少汉人奴隶?
    其他地方不知道,仅在这个土默川地区,就有十几万汉人奴隶,上百个「板升」庄园,实际上形成了大片的农奴村寨。
    这些农奴庄园和村寨,都被分给蒙古贵族。领主们对板升中的农奴,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这麽多汉人奴隶,大多数都是抢来的。少部分是逃入塞外的白莲教徒丶明朝的逃兵叛军丶不堪压榨边地农民。
    俺答汗之前,蒙古诸部只能有一个可汗,那就是驻扎察哈尔的北元可汗。
    可是因为俺答汗掌控了右翼三万户,成为蒙古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察哈尔的北元可汗被迫封自己的堂兄为「土谢图彻辰汗」。
    之后,凡是万户级别的蒙古贵族,都有了称汗的资格,于是蒙古世界出现了诸汗并立的现象。
    蒙古诸部的战斗力是什麽时候不行的?是俺答汗被洗脑,抛弃信奉长生天的萨满教,皈依喇嘛黄教之后。
    皈依黄教之后,大批蒙古贵族出家当喇嘛。甚至有一次,一千多蒙古贵族,
    集体剃度出家。
    到了明末,整个蒙古世界普遍信奉喇嘛教。蒙古上到贵族,下到牧马和奴隶,最常说的不再是「长生天保佑」,而是「佛爷慈悲」。
    俺答汗想通过黄教,维护自己的统治。却没有想到蒙古人带来了什麽。
    阴山之下,归化城(青城)。
    古时,这里叫敕勒川。
    青城是草原上最大的城池,仿效元大都建造。当年俺答汗有心称帝,将归化城的王宫修建的金碧辉煌。
    可惜,龙飞塞外的俺答汗将青城修建成草原明珠,他也不是真正的蒙古大汗(北元可汗)。
    归化城外,不仅仅是水草丰美的牧场,还有很多「板升」庄园。不但牛马成群,毡帐如云,也处处能看到麦田丶水田丶桑园。
    这一日,几个骑士从南而来,直接进入王宫,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数方明军从大同出塞,望西边去了!
    顺义王扯力克和和忠顺夫人三娘子得知,都有点不敢相信。
    明军大举出塞?大明汗要做什麽?
    正在寺庙礼佛的三娘子,当即扔掉佛珠说道:
    「这是汗王(扯力克)惹下的祸患呀。他一直认为大明是个软弱的羔羊,要用他稚嫩无力的爪子,威胁大明汗。」
    「两年前,他去青色的海,怂那些狼子野心的贵族,挑畔大明点燃汉人的怒火,结果怎麽样呢?大明汗停了互市,还要用兵了。」
    「可怜而无能的人,一定会无助的着自己的头发哭泣的啊。难道他不知道,他既不是他的祖汗,也不是他的父汗麽?」
    青城最尊贵的的女主人,此时很是生气。
    她戴着高高的害害冠,在佛堂黯淡的灯光下,影子拉的很长,却没有一丝颤动。
    佛珠滚落在地,蹦到佛龛下面,惊动了里面伺机偷窃香油的老鼠,「吱」的一声溜走了。
    三娘子冷冷看着佛像,神色讥讽的说道:
    「西边的吐番人说你多麽多麽的有用,可是你的用处在哪里呢?我们蒙古人自从信了你,除了供养三宝,又得到了什麽?你甚至无法阻止,老鼠偷窃你的香油。」
    三娘子十分貌美,哪怕已经年过四旬,仍然风韵犹存,风情方种。汉人曾经写诗赞扬她:「半醉屠苏脸颊冷,桃花一片带春寒。」
    她是俺答汗丶黄台吉丶扯力克祖孙三代的妻子。祖死嫁子,子死嫁孙。
    三娘子是蒙古贵族中少有的近汉派,对中原文化十分仰慕,多次亲自入关进贡,和宣大总督郑洛也算好友,经常通信。
    扯力克继位之后,已经无法控制右翼三万户了。
    要不是三娘子还有威信,右翼三万户早就瓦解,投向察哈尔王廷了。
    三娘子正说到这里,住在翰耳朵的扯力克就匆匆赶到了。
    这是个长着络腮胡子的男人,喜欢穿着喇嘛的袈裟,胸口挂着黄教的法器。
    乍一看,也不知道是蒙古人还是吐番人。
    「我美丽的可敦,亲爱的阿啊,」扯力克用手抚胸,「我难道不是土默特元鲁斯的主人了吗?为什麽你不告诉我,好几万人的明军出关,离开了他们安全的城池?」
    三娘子冷冷看着小自己二十岁的丈夫,清清楚楚的看着一只虱子,从他的胡子里爬出来。
    但是显然,年轻的顺义王感知到了。他动作熟练的抬手捉了胡须上的虱子,
    扔到嘴里咯嘣一声嚼碎,然后摘下缀满宝石的华丽瓦楞帽,摩着光秃秃的头顶。
    他细长的眼睛神色不善的盯着三娘子,嘴里嘟嘟囊。
    扯力克没有父祖的能力,还不满妻子对明朝的恭顺,他对于妻子和自己分享大权也很是不满。
    「汗王,我也是才知道消息。来给我报信的马,并不比你的信使多一双翅膀」
    扯力克有点不相信,「我的可敦啊,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汉地的那个老头子大官人,不是你的朋友吗?这麽大的事情,老头子大官人为何要瞒着你?」
    他多少有些惊慌。如今诸部对他阳奉阴违,他能调动的最多只有三四方铁骑,而且还需要大半个月的工夫集结。
    青城能立刻出动的骑兵,只有一万多骑。
    可是明军,据说有好几万。
    三娘子冷笑:「为什麽?还不是因为你!汗王啊,你难道不知道,明军是冲着鄂尔多斯去的?他们没有来青城,却去了西边,那是要报复支持哮拜的部落。
    南边来的商人告诉我,大明汗想收了河套。」
    「什麽?」顺义王一愣,「是为了河套?那就让他们去吧!」
    三娘子蛾眉一皱,!「你为何要这麽想?
    顺义王道:「有不止一个人密报我,说我的好堂叔,鄂尔多斯的台吉,暗中联络卫特拉部(瓦刺),想要夺取我的位置,他们支持哮拜,是因为哮拜也投靠了卫特拉人,这群狼羔子!」
    三娘子沉默不语。她担心的不是明军。因为她很清楚,明军最多只会惩罚鄂尔多斯部,拿下河套而已。
    她担心的是东边不安分丶一直想报复的左翼三万户,担心的是察哈尔王廷!
    她肯定,王廷看到青城衰落,一定会打着统一蒙古帝国的旗号西征。毕竟察哈尔那位,才是名义上的蒙古共主。
    她得到的消息是,汗廷打算借兵女真,对青城动手。
    她的确要尽快集结兵马,但不是要和明军死磕,而是要应对西边的卫特拉人和东边的察哈尔人。
    「我们不能对明用兵,先忍一忍。」三娘子说道,「兵马要尽快集结,汉人对青城没有野心,黄金家族的其他族人,可就不一定了。」
    顺义王笑道:「真是一家人啦,我们想到一起去了。那就不管明军,就让他们去收拾鄂尔多斯人!」
    「等到鄂尔多斯台吉走投无路来投奔我,就直接吞并他的部众。」
    三娘子没有说话,看着扯力克的目光,就像看一个白痴。
    朱寅率领明军大规模出塞,进行在「大明金国」,
    没错,名义上以顺义王为共主的蒙古右翼三万户,其实是一个国。
    国号是「大明金国」。大明金国的都城,就是仿效元大都建造的归化(青城呼和浩特)。
    大明金国,按照蒙古语法的习惯,翻译过来是「伟大光明的黄金国。」
    朱寅想到「大明金国」的国号,还是感到怪异。
    明军出塞,对付大明金国?
    河套蒙古名义上属于这个大明金国。只是王城对河套蒙古的管辖也很弱了。
    对于朱寅来说,这是收复河套的绝好机会!
    当然,朱寅是欺负龙飞塞外的俺答汗死了,俺答汗的儿子黄太吉也死了。否则,他根本不会冒险收复河套。
    朱寅没有骑马,因为还不到时候,他需要保持体力朱寅坐在一辆双马高车上,两边是最近亲的骑马护卫。兰察丶毛文龙丶梅赫丶丁红缨等,再外面是三百六十名家兵。
    小黑穿着一身轻便的狗甲,犬坐在朱寅脚下,默默看着前后左右的人马,有点懒洋洋的。
    车轼之上,停着一只铁铸般的猛禽,正是猎隼飞虎。
    朱寅带着它,当然是侦查敌情用的。每隔一段时间,飞虎就展翅高飞,在附近高空盘旋,俯视周围的树林丶山谷。
    戚继光丶商阳和朱寅同乘一车。商阳看着滚滚大军意气风发的说道:
    「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跟着主公出塞,收复河套故地啊。汉朝卫将军出云中已经年过二十,主公出云中才十五啊。」
    「等主公收回河套,功业德望谁人能比?回朝叙功,最少也能加两级,可能还会封爵啊。」
    「昔日有卫青破白羊娄烦。今日有主公破鄂尔多斯。在下先为主公贺。」
    朱寅笑道:「昼明兄恭贺的太早。我军出塞不久,我还没有到河套呢,谈何已破鄂尔多斯?」
    虽然还算谦虚,可朱寅心中却豪气干云。宁夏之乱是收回河套的最好机会,
    这个机会就在他的手里。
    河套!
    卫青河套大捷,所破的白羊丶娄烦二部匈奴,就在河套地区。
    失去汉唐传统的河套草原,不仅仅是失去一块战马来源那麽简单。河套的战略位置也很重要。河套不在手里,宁夏不宁,长安不安。
    明朝什麽时候失去河套?从朱老四开始,
    太祖和建文时期,明朝控制着河套,设立了东胜卫,迁移军民守卫。
    朱老四造反篡位后,开始放弃河套。同时为了奖励朵颜三卫,将大宁卫的地盘送给蒙古人。
    从此,明朝北边防线全面内缩。秦汉长城在黄河之北的阴山,不仅拥有河套,还拥有阴山。明朝长城却萎缩到黄河之南数百里。
    蟋蟀天子丶好圣孙弃疆万里,完全放弃了河套。
    土木堡之变,祸根之肇始,就在这对祖孙身上。
    嘉靖之前,明朝虽然失去了河套,可时不时还趁着河套的蒙古部落去其他地方游牧之机,派兵出塞,去河套搞破坏,也就是所谓的「搜套」。
    可是到了嘉靖朝,「搜套」的习惯也停了。河套地区更是成为蒙古右翼三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部的本部所在。
    嘉靖时期,夏言丶曾铣等人,都曾经上书老道土,出兵收复河套地区,也就是长期的「复套之议」。
    只爱修仙炼丹的老道士,一次次拒绝。主张「复套」的大臣,下狱的下狱免职的免职。
    绝大多数的朝臣也都是讨厌开疆的保守派,收复河套之议就微不足道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朱寅为了收复河套,很早就暗中授意朝中党羽丶同道丶虎牙特务制造舆论,
    要求朝廷收回河套。
    金钱外交的力量下,支持复套舆论的人越来越多。内阁有沈一贯,司礼监有田义。
    这一次宁夏叛乱,河套蒙古又支持叛军,复套派会更加占据上风。
    不然的话,之前朱寅临走前在内阁谈起应对战略,王锡爵也不会同意他的冒险。
    所以,朱寅根本不担心朝廷事后会治他「擅启边」之罪。
    他只担心打不赢。
    戚继光忽然说道:「我军快到大青山了,右边就是山,左边是河,我军沿着山河之间行军,就会更加安全。」
    朱寅知道,这里是北方胡人的猎场,单于丶可汗的林苑。但因为是山河之间,最窄处只有十几里,蒙古人的骑兵难以展开,也就威胁不到明军的两翼,明军就可大胆行军。
    除非,蒙古人放弃骑兵优势,那怎麽可能?
    又是两天之后,前方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巨大湖泊大军丶黄河丶草原丶蓝天丶阴山丶湖泊,壮美如画。
    乌梁素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仙家 一人之下,重振三一玄门 洪荒:吾乃冥河,六道轮回我来化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舍弟诸葛亮 当路人体验女主剧本 弑神仙尊 修仙:我靠截胡躺赢!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没钱修什么仙? 星河之上 帝国血脉 神话解析,知道剧情的我无敌了 文明试炼:从打造科幻天庭开始 从现代养生开始武道通神 大明不行,我行! 仙府种田 玩家重载 从今天开始逐鹿天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