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史事讲将1> 第六章 《五经杂录》——薛蕙

第六章 《五经杂录》——薛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薛蕙,字君采,号西原先生,明朝大臣,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世宗以生父为皇考,招致世宗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宁王朱宸濠叛乱,史称‘宸濠之乱’,虽然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定叛乱,武宗仍然隐瞒战功,而自封“镇国公”以平乱为由,开始南巡。薛蕙因谏武宗皇帝南巡,受廷杖夺俸,引疾归里,薛蕙将牡丹从洛阳、许州引种至亳州。
    世宗即位,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世宗以生父为皇考,招致世宗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院检讨,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
    薛蕙,是明代中期著名诗人,其文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前七子派的文学;二是与六朝派的文学;三是罢职后无意为文时期的文学。其中,薛蕙与王廷相、何景明、杨慎、高叔嗣、孔天允交往最深,可以说王廷相是薛蕙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启蒙人,何景明是薛蕙的文学知己,杨慎是薛蕙的文学和政治同道,高叔嗣是薛蕙文学学术上的忘年知己,孔天允则是传播其神韵说的重要环节。因此,薛蕙是明代中期主流文坛向前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在与以上诸人交往的过程中,薛蕙有选择性地吸收养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一是师法汉魏;二是诗尚俊逸;三是兼重才学。薛蕙解勘归家,思想上发生巨大转变,弃文从道,潜入心性之学,文学观点和创作风尚也随之变化。将文艺置于学问之次,认为质胜于文,其诗作也呈现出平淡的风格。
    然而薛蕙内心一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重道轻文,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诗人的本能,却让他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执著探讨。在《论诗》中提出“神韵说”,成为将“神韵”一词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的第一人。此说核心概念为“清、远”,具体表现括为三点:一、意象或意境都具有清、幽、朗、淡、空、静、远等特点,内质自然可爱,色调素淡,气氛幽静;二、题材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三、作者与审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纵深感,意境具有感发性,让人心游玄远,似触及悠深的宇宙意识。
    “神韵说”是薛蕙诗学思想的统摄与核心,也是他对文学领域的重大贡献,经孔天允等人传播为清代“神韵说”提倡者王士祯所见到,二人的“神韵说”有同有异,但精神实质相同,所以薛蕙在神韵诗论史上应占据重要一席。
    薛蕙,一生著有《西原集》10卷,《补遗》1卷,《五经杂录》、《大宁斋日录》五卷、《老子集解》、《庄子注》、《考功集》、《约言》和《西原遗书》二卷。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向仙王借了个脑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农业狂魔 旧爱难缠 美人棺 错嫁随军,禁欲大佬一胎多宝! 恶毒孕妻有空间,七零大佬掐腰宠 娱乐神豪,开局一个无忧传媒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乌龙山修行笔记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阴脉先生 军火商奶爸,带娃清扫娱乐圈 步步生骄 朕真的不务正业 我将以女友形态出击 什么邪法?我这是正儿八经的正法 这个杀手是赘婿 七姊妹山迷雾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