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枯枝断裂的轻响从身侧传来,极其细微。
但帝王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
南宫玄羽猛地勒马,鹰隼般的目光,瞬间锁定了声音来源。
一片嶙峋的乱石后面,似乎有一抹极其纯净的银光一闪而逝。
……
沈知念的营帐内暖香浮动,隔绝了外头的肃杀。
芙蕖将一盏温热的参茶,轻轻放在小几上。
远处传来的号角,还有如闷雷滚过的马蹄杀伐之声,透过厚厚的锦帐,变得模糊而遥远。
沈知念端坐在软榻上和自己对弈,指尖捻着一枚温润的玉质黑棋,轻轻......
夜色如墨,沈知念独坐宸贵妃宫中,烛火摇曳,映得她眉眼深沉。芙蕖轻步走入,低声禀报:“娘娘,锦衣卫传回消息,太子被押入天牢后,闭口不言,任凭严刑拷打,始终不肯吐露幕后之人。”
沈知念微微蹙眉,指尖轻轻敲击案几,半晌才道:“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
芙蕖心头一震:“娘娘的意思是……背后之人身份极尊?”
“不止。”沈知念抬眸,目光冷冽如霜,“而是他知道,一旦开口,便再无退路。”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传我命令,命锦衣卫继续施压,同时放出风声,让朝臣以为太子已招供,牵涉甚广。我要看看,谁会最先跳出来。”
芙蕖领命而去。
沈知念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皇帝昨日在乾清宫的神情。
那是一抹从未有过的疲惫与动摇。
他终究还是对太子心存一丝情分。
可她不能心软。
这一局棋,若不将敌人彻底铲除,终有一日,他们会反扑而来。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流言四起。
众臣纷纷猜测太子谋逆背后另有主使,甚至有人暗指此事与兵部尚书尉迟敬之有关。而尉迟敬之却表现得异常镇定,仿佛这一切与己无关。
沈知念坐在宫中,听闻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果然来了。
她当即召见秦骁:“你亲自去盯住尉迟府,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
“是。”秦骁领命离去。
午后,皇帝召见沈知念于御书房。
殿内气氛凝重,皇帝神色阴沉,手中握着一封密信。
沈知念步入殿中,恭敬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皇帝抬眸看了她一眼,缓缓开口:“朕昨夜彻查旧档,发现一件蹊跷之事。”
沈知念心中一凛,面上却不显:“请陛下明示。”
皇帝将手中密信递给她:“这是先皇临终前留下的遗诏副本,其中提及,‘若太子非朕亲生,当速废黜,另择贤者立储’。”
沈知念接过密信,指尖微微收紧。
果然如此。
她强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语气平静:“陛下,此事若属实,那太子之位本就存疑。尉迟敬之引荐道士入宫,恐非偶然。”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问:“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
沈知念抬头望向他,目光坚定:“陛下,如今最重要的是稳住朝局,避免动荡。臣妾建议,暂且封锁消息,待查明真相后再作决断。”
皇帝点头:“朕也正有此意。”
沈知念微微欠身:“臣妾愿为陛下分忧。”
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情绪复杂,最终只是轻轻叹息:“朕知道。”
夜色渐深,沈知念回到宫中,刚坐下不久,芙蕖匆匆来报:“娘娘,锦衣卫传来急讯,尉迟敬之今夜秘密出府,前往城南一座偏僻宅院。”
沈知念眼神一冷:“立刻派人跟踪,务必查明他在与谁密会。”
芙蕖应声而去。
沈知念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
子时三刻,秦骁悄然归来,神色凝重:“娘娘,属下亲眼所见,尉迟敬之在那座宅院中,与一名黑衣人密谈。那人蒙面,身份不明,但看其举止,绝非凡俗之辈。”
沈知念眉头紧锁:“可曾听到他们谈话内容?”
秦骁摇头:“属下潜伏在外,只能隐约听到几个字……‘时机已到’、‘北狄援军’、‘东宫变故’。”
沈知念心头一震。
北狄援军?
她猛然意识到,这场政变的背后,恐怕不只是朝中权臣那么简单,而是牵扯到了北狄势力!
她立即下令:“调集暗卫,严密监视尉迟府及那座宅院,若有异动,立刻上报。”
“是。”秦骁领命而去。
沈知念站在殿中,掌心微凉,思绪飞转。
她必须赶在敌人动手之前,将一切扼杀在萌芽之中。
否则,不仅她多年谋划付诸东流,连整个大胤王朝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一道密令,交予贴身侍女:“即刻送往锦衣卫统领处,命其彻查北狄细作与尉迟党羽之间的往来书信。”
侍女领命离去。
沈知念缓缓闭上双眼,心中默念:这一战,不容有失。
而她,也早已无所畏惧。
因为从踏入这深宫那一刻起,她便明白……
要么赢,要么死。
她别无选择。
三日后,沈知念在宸贵妃宫中接见了一名神秘访客。
此人乃锦衣卫密探,身穿黑袍,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娘娘,属下奉命调查北狄细作与尉迟敬之的往来,终于在一间废弃驿站中找到了一封密信。”他低声禀报,双手呈上一封沾满尘土的信笺。
沈知念接过,展开一看,脸色骤然一沉。
信中赫然写着:“北狄援军将于七日内抵达雁门关外,届时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京城防线。东宫已按计划行事,太子虽被擒,然局势未改。请速派使者前往漠北,商议后续事宜。”
沈知念的手指微微颤抖,心中已有定论。
原来,太子不过是颗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北狄!
她迅速冷静下来,沉声道:“立刻将此信抄录三份,一份送入御书房,一份交予兵部尚书张怀义,一份由你亲自护送至边关大将军手中。”
黑衣人拱手应命:“属下遵命。”
待人离去后,沈知念独自坐在殿中,良久未曾言语。
她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大胤的命运。
翌日清晨,皇帝召集群臣议事。
沈知念随同入殿,只见殿中气氛凝重,群臣窃窃私语。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冷峻:“昨夜,朕收到一封密信,揭露了北狄与朝中叛贼勾结的阴谋。朕宣布,即日起,全国戒严,关闭所有边境关卡,加强防御,并派遣使者前往漠北,警告北狄不得妄动。”
话音落下,群臣哗然。
有人惊惧,有人愤怒,也有人面色阴沉,显然心思各异。
沈知念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尉迟敬之身上。
他依旧神色自若,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但她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散朝之后,沈知念被皇帝单独留下。
御书房内,皇帝神色复杂地望着她:“你早就猜到了吧?”
沈知念垂眸:“臣妾只是顺着蛛丝马迹推断,并不敢确定。直到今日,证据确凿,才敢向陛下禀报。”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轻声道:“朕一直以为,太子是他母亲唯一的血脉,也是先皇后留给朕最后的情分。可现在看来,或许朕错了。”
沈知念缓缓跪下:“陛下,无论过去如何,当下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确保江山社稷不受威胁。”
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缓缓点头:“你说得对。”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似在回忆什么。
沈知念没有打扰,静静等待。
良久,皇帝转身,目光坚定:“朕决定,亲自前往边关巡视,震慑北狄。”
沈知念猛地抬头:“陛下不可!此举太过危险,若陛下亲赴前线,万一发生意外,朝廷将陷入混乱。”
皇帝却笑了笑:“正因为如此,朕才更要去。朕要让他们知道,朕,依旧是这个国家的君主,不容挑衅。”
沈知念咬唇,最终低头:“臣妾愿随陛下同行。”
皇帝怔了怔,随即轻笑:“你啊……总是这样,不肯让我一个人面对。”
沈知念抬起头,目光坚定:“臣妾誓死追随陛下。”
皇帝凝视她许久,终是点头:“好,那就一起去。”
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已然迫近。
而他们的命运,也将在这场风暴中紧紧交织。
夜幕降临,沈知念回到宸贵妃宫中,窗外寒风呼啸,吹得烛火摇曳不定。
她披上外袍,缓步走向庭院。
芙蕖跟在身后,轻声道:“娘娘,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沈知念停下脚步,望着漆黑的夜空,低声道:“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能不能赢?”
芙蕖愣了一下,随即坚定道:“奴婢相信娘娘,一定能赢。”
沈知念微微一笑,笑意却有些苦涩:“我也希望如此。”
她闭上眼,感受着夜风拂过脸颊,仿佛能嗅到战火的气息。
她知道,这一战,不仅仅是她与敌人的较量,更是她命运的转折点。
她不再是那个被人利用、任人摆布的女子。
她是沈知念,是大胤王朝真正的女主人。
也是,唯一能陪皇帝走到最后的人。
风声呼啸,星辰黯淡。
但她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因为她知道??
这一战,她输不起,也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