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古代奋斗日常> 39、买炭火

39、买炭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宋小鱼懂得她的为难,念书这事也不是她自己就能决定的。杜清这孩子没了爹娘,只能跟着爷奶、叔婶过活。
    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最终究竟能不能读上书,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送走了有些失魂落魄的田婶子,宋小鱼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她这次是有些自私了,别人的家事她本该管的,但杜清这孩子她实在是喜欢,所以便忍不住多为他打算一些。
    这段时间杜家刚挣了一些银子,如果不趁着这个时机提出来,以后就会更加难了。特别是等邓氏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孙辈变多了,也就不怎么值钱了,到时候杜清这孩子会更可怜的。
    田婶子的精力也难免会分到别的孙辈身上,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现实。
    去念上几年书,也不一定非要走上科举这条路,这样至少自己能够立起来了。
    宋小鱼想了一会子也就不再想了,这事也不是她能决定的,多想也是无益。她端着瓷盆进了西屋,男人正坐在床沿上做鞋呢,“田婶子送来的红枣糕,你尝尝看。”
    她把瓷盆递到段惟一面前,“那个,其实田婶子送了不少呢,只是我刚刚一个没忍住多吃了些,现在就剩两个了。”宋小鱼越说越不好意思,自己真是太嘴馋了。
    “没事。”段惟一放下手里做了一半的布鞋,“我吃一块就行了,不怎么饿。”他捏了一块在手里,剩下的那块推给了宋小鱼。
    宋小鱼才不信呢,他们今儿个晌午就吃了半块肉夹馍,而男人的胃口又大,怎么会不饿。
    “你都吃了吧,我已经吃了挺多了,咱们明日去镇上时再买点回来就是了。”她又把瓷盆推了过去。
    听她这样说,段惟一才没说什么,他把那两块红枣糕吃下去,去院子里洗了洗手,便回来继续做鞋。
    他之前没做过鞋,这是第一次做,虽然做的有些不熟练,但也能成形了。现在天越来越冷,已经不是初秋时那会子了,穿着草鞋走在外面都有些冻脚。
    还是要尽快把布鞋赶出来的好。
    现在手头的这双是给小鱼做的,他想着先让小鱼能够穿上,免得天天一双脚都冻得通红。
    其实早该做了的,只是最近两人每天都在忙活生意的事,空闲的时候不多,下午回来了还要补一会子的觉,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
    而且再加上他是第一次做鞋,做的也有些慢,所以才拖到现在都没有做好。
    段惟一继续在西屋里做鞋子,宋小鱼则去了灶屋,现下也差不多五六点钟了,马上就该做晚饭了,她想着先去灶屋把菜切好,饭煮好,待会男人只要炒个菜就行了。
    她的厨艺在一点一点的进步,还记得第一次煮饭的时候,她还把稀饭熬成了浓稠的米饭,但经过几个月的熏陶,她已经get了煮饭的技能点,每次煮的粥还算不错。
    只是在炒菜方面,她还是学不会。之前她炒过几次菜的,只是每次炒出来的菜都乌漆嘛黑的,要不然就是粘在了锅上,而且味道也差得不行。
    她每次学着炒菜,灶屋里的烟都特别大,呛人的不行。段惟一看她都快把厨房给烧着了,赶紧把她“请”出了厨房,之后也不再让她碰锅铲了。
    可能炒菜这方面真的需要天赋,宋小鱼觉得自己就没这个技能,煮饭和切菜她练一练还能做的差不多,但炒菜真的恕她无能为力啊!
    也不知道再练练会不会好上一些,但关键是男人已经不让她再炒菜了。
    把茄子用井水洗干净,削了皮切成丝,她的刀工是越来越好,感觉每一根茄子丝都切的一般粗细。宋小鱼很是满意。
    把切好的菜收进瓷盆里放好,她又把粗粮掏干净,放在铁锅里熬着,等到稀饭熬好了,再喊段惟一来炒菜就行了。
    家里还有些粗面饼子没有吃完,也就是前几天做的,吃起来虽然有些硬,但待会放在铁锅里煎一煎就好了,方便的很。
    晚上吃完饭,两人把菜和肉切了切就回屋里歇觉了,明儿个要去碧石镇,要更早的起来忙活的。
    面也已经活好了,等凌晨起来正好可以做饼子。
    去碧石镇的第一天,生意意料之中的好,宋小鱼大概算了算,差不多挣了有五百多文,将近六百文呢!
    如果能干上一个月的话,又是十几两银子入账了。但他们最终还是没干满一个月了,因为碧石镇很快也有人开始卖肉夹馍了,而且因着那人是碧石镇本地的,好像家里就在镇上,离摆摊的地方也不远。
    镇上挺多人都认识他的,宋小鱼他们的生意渐渐变差,最终只做了二十天就不做了。
    这二十天他们一共赚了八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呢!这八两银子大多都是刚开始那几天挣的,后来就挣的少了。
    一晃又是将近一个月过去了,两人自从碧水镇回来,便没再去做什么小生意。一是之前太熬了,想着把作息给养回来。之前一直都是凌晨一两点就起来,这样很耗心神的。
    二是宋小鱼最近也没有啥好点子,厨艺什么的她又不精通,想着做些别的,却暂时没啥想法。
    歇上一段时间也挺好的,之前实在是太熬人了。
    两人算了算他们手头的银子,之前买地剩下的那二十六两,买秧苗、喝汤药花了十四两,这就还剩下十二两。后来买黏土花了二两,在木匠那里花了两百文,再加上平日里的吃喝,还有其他零零总总的花用,一共还剩下八两银子。
    他们在碧水镇挣了十四两银子,曹三赔了他们五两银子,这一共就是十九两银子了,还有在碧石镇上挣的八两银子,把这些加在一起,差不多是三十五两银子。
    其实之前罗氏的那个事儿,李村长后来在村子里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而且还让罗氏一家赔他们银子,宋小鱼没要。本来她也没对他们造成什么经济损失,虽然她来镇上跟他们抢生意,但最终也没抢过啊!
    最重要的一点是,宋小鱼不想再和罗氏有什么瓜葛了,她看到她都觉得恶心,也不想碰她的钱,谁知道那钱是怎么来的?
    而且如果她收了银子,那罗氏之后还不知道要耍什么心眼子呢!宋小鱼虽然不怕她,但她总是像个苍蝇一样朝她眼前凑,这样真的很令人作呕。
    有了三十五两银子的存款,宋小鱼挺高兴的,兜里有钱才能心中不慌啊。现下可以提高一下生活质量了,前段时间他们一直在忙生意的事,每天的吃喝都挺凑活的。
    只是也不能太大手大脚,因着两人准备多存点钱把屋子推倒重建,最好能盖个砖瓦房,再不济盖个石头房也成啊。
    他们现在住的土坯房子既不结实还总是泛潮,虽然现在梅雨季已经过去了,但南方多雨,碧水镇时不时的就会下上一场雨,两人之前每日出门卖肉夹馍的时候,时不时的就会被淋一次。
    后来每次出门都带上蓑衣,这才好上了一些,若不然都得被淋病。
    这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真淋病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宋小鱼不知道盖一个砖瓦房需要多少银子,但仅仅三十多两肯定不够的,不过也不着急,他们也不会一直坐吃山空,以后还会继续想法子挣钱的。
    过年的那段时间银钱肯定很好赚,到时候镇上的人流量也大,几乎每天都可以跟逢大集的时候媲美,不,那时候的人流量肯定比逢集的时候还要大。
    只是宋小鱼还没想到要做什么,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但最终能不能想出好的点子,还是未可知的。
    日子一日日的过去,很快就入冬了,段惟一已经把薄被子拆了,又加了许多棉花进去,这样盖着就不会冷了。
    过冬的衣裳、鞋子也都做好了,他给宋小鱼和他自己分别做了两套棉衣,他们现在手里有余钱,也不需要太俭省。而且做两套也不算多,也只是刚刚刻印替换穿罢了。
    棉鞋他共做了四双,宋小鱼两双,他两双。其中的一双被他做成了棉靴,但做好后他就有些后悔了。
    他们现在是在南方啊,冬天也不太会穿到棉靴的,南方几乎不会下雪,冬天虽然也冷,但却是那种湿冷。
    不过既然做了就做了吧,南边的冬天虽然不会下雪,但还是会下雨的,棉靴也不是完全派不上用场。
    近来无事,宋小鱼也开始跟着段惟一学做针线了,不过她手笨,学了许久连双袜子都做的歪扭七八的。
    这不是要入冬了吗,男人最近在做棉袜,宋小鱼来了兴趣,便跟着学起来。袜子算是女红里比较简单的了,很多姑娘家刚刚接触女红,都会从袜子做起。
    宋小鱼看着段惟一做起来还挺简单的,便非要缠着他学,她想学,段惟一自然没有不教的道理。
    只要小鱼开心就好了啊!他看她也只是一时兴起,估计做个几天就不想做了。
    他心里也是不希望小鱼学会的,这些东西他都会,不需要小鱼去学的。而且他希望小鱼永远都有需要他的时候,如果哪一天小鱼不再需要他了,他真的不知道要如何自处了。
    他不敢想。
    还真让段惟一给说对了,宋小鱼确实是一时兴起,但她最后还是完完整整的把一个袜子做出来了,虽然做的很丑。
    针脚很乱,袜子边缘处也做得歪歪扭扭的,不过宋小鱼还是很高兴,至少可以穿啊!反正都是穿在鞋子里面,别人也看不到,做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的,只要保暖就好了!
    她就是这样想的开!
    就做了一双袜子,宋小鱼就罢手不干了,做袜子真的好累啊,她的十个手指头都快被戳成血窟窿了,段惟一也不舍得她再碰针线了,“做这一双袜子就够了,有个体验就成。以后要做什么有我呢。”
    段惟一忍住想要上前吹一吹的冲动,虽宋小鱼说道,“你的手伤着了,这些日子都不要碰水了,家里的活有我就行,不要担心。”
    宋小鱼不在意的摆摆手,“没事的,不就被针扎了几下吗,我哪里就那么娇气了?”
    她甩了甩手,不过确实有点疼呢,以前她的手很粗糙,手心上都是厚厚的茧子,但现下家里就他们两个人,活计变少了,男人也会跟她一起分担,再加上她已经涂了一段时间的脂膏了。
    每次抹脸的时候,宋小鱼都会顺带着把双手也涂一涂,久而久之,她的手就变的细腻光滑多了。
    当然她说的细腻光滑是跟以前相比,其实双手还是有些粗糙的,毕竟之前吃了太多的苦了,也不是养几个月就能养回来的!
    不过这几个月下来,变化还是很显著的,宋小鱼想着坚持涂下去,皮肤一定会恢复白嫩的。
    其实她最在意的不是嫩,而是白,这盒面脂还真有些效果,她自己每天会照镜子,所以也没发现什么变化,但前几日田婶子在门口碰到她,说她比以前白了一些。
    宋小鱼高兴的不行,有效果就好,坚持还是有用的嘛!
    “那你这几日少做一些活,剩下的我来做就行了。”段惟一坚持道。
    “行吧。”既然男人愿意照顾她,那她这几日就好好享受呗。
    家里入冬的东西还没完全准备好,段惟一这几日正在做缝褥子,之前缝的褥子还是太薄了,冬天的话躺在上面还是会冷。
    前几日两人去镇上的时候,他又买了一些棉花回来,想着把秋天睡的褥子拆开,再加一些棉花进去。
    宋小鱼见男人又开始缝褥子,便回了东屋,屋子里有些冷,这里不像是北地可以烧火炕,整个东屋都湿冷湿冷的。
    她想着过几日去镇上买一些炭火回来,要不然这个冬天也是难捱。
    前段时间稻谷就成熟了,宋小鱼和段惟一忙了许久才把稻谷收了上来,等到割完稻谷,两个人都瘦了一大圈,段惟一看着小鱼瘦巴巴的样子,心里酸涩的不行,每次一农忙就会把人给熬的瘦一圈。
    他去镇上割了一些肉在家里放着,反正现在天儿也冷了,买来的肉也能放的住。
    两人狠狠的补了一段时间,才渐渐的把肉给养回来了,“咱们的地有点多,要不以后请人来做吧。”他们就两个人,还是太熬了一些。
    宋小鱼想了想,只回了句“再说吧”,如果有钱就请人做呗,她虽然有着一身的力气,但又不代表她不会累啊,谁会上赶着去折腾自己啊!
    他们两个人种这十几亩地确实有些太熬了,像田婶子家里,有五六个劳动力呢,他们家的地也是十几亩,这都还累的不行呢。
    可想而知宋小鱼他们得累成什么样子。
    收上来的粮食两个人卖了一部分,反正他们就两个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而且趁着现在刚割上来赶紧卖了,别放着放着就放成陈稻了,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当季稻和陈稻的价格可是差了好些呢,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争取今年年底能多挣一些钱,这样等到来年再农忙的时候,他们就能请人来做活了。
    又过了几日,等段惟一把褥子赶出来了后,两人就准备去镇上买炭火了,他们也不准备买多贵的,有普通的黑炭就行,虽然肯定会呛得慌,但宋小鱼只求暖和,至于呛不呛的,这个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能过一个暖和的冬天就行。
    两人在去镇上之前,宋小鱼还去找了田婶子,她问她要不要一起去买,这样买的多了还能便宜一些。
    田婶子犹豫了一会也准备去买一些,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彭郡,彭郡虽然处于南方,但地理位置不是特别靠南边,所以这里的冬天还是很冷的。
    今年挣了一些银钱,再加上卖粮食的钱,他们家里也有一些余钱了,买吧,她一个老婆子受点冻没什么,但没得让儿女、孙子也跟着她一起挨冻。
    她家小闺女杜若自从入冬就直念叨冷冷冷,刚来南边都不习惯啊!以前在北地的时候,虽然冬天也冷,但屋子里面整日整日的烧着火炕,一进屋就跟进了火炉似的,哪里还会冷呢?
    “行,我跟你一起去。”现在杜家还没分家,所以家中的银钱都在她手里攥着,“小鱼你等我一下,我去拿钱去。”
    田婶子从家门口出来时,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尾巴,宋小鱼侧过身看了看,是田婶子的小闺女,杜若。
    杜若看到宋小鱼连忙跑过去挽住她的胳膊,“小鱼姐,真是太谢谢你了!”
    “嗯?怎么就谢我了?”宋小鱼有些不解。
    杜若晃了晃她的手臂,“当然是因为买炭火的事啊,我都在家里跟我娘提了好多次,她就是不去买,还是你说话管用啊!这不,你一叫,我娘就回去拿银子了!”
    田婶子朝杜若啐了一口,“真是个死妮子,你是老天派来折磨我的吧,连小杜清都不如,人家杜清才几岁,都不喊冷。就你,在家里天天喊,也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炭火这种东西的,明明咱们之前在北地也没碰见过,平日里都是烧柴禾。”
    杜若被骂了也不生气,她笑道,“杜清那是正常的孩子吗,你干嘛拿他跟我比,我知道炭火当然是因为见过啊!就小鱼姐旁边拿一家,我之前去过他们家里一趟,他们家屋里就有炭盆,可暖和了呢!”
    “就是那个秀才家?”
    “嗯。”杜若点点头,“就是他们家,不过娘你别总是秀才秀才的说,那都是前朝的事了,现在已经改朝换代了,谁知道还考不考的上。”
    田婶子听了作势就要上来打杜若,“你个死妮子说什么呢,嘴里也没个把门的,有些话关上门在家里说行,这可是在外头,万一被人家给听去了,到时候考不上秀才都得赖你!”
    杜若连忙朝宋小鱼身后躲,“小鱼姐,你快救我!”
    宋小鱼一边笑一边在前面拦着,“好了好了婶子,杜若还是个孩子呢,你跟她计较做什么。”
    田婶子停了手里的动作,狠狠的瞪了杜若一眼,“还什么孩子,再过两年就要嫁人了,这还什么都不懂呢,这以后可怎么办呢,我想想就发愁。我都不敢让她嫁人,就这个样子,嫁去谁家都得结仇,谁家能受得了这个搅家精呢!”
    田婶子半真半假的说着,杜若也不跟她生气,只朝着她撇了撇嘴,宋小鱼冷眼瞧着,估计平日里也没少听这种话吧。
    她笑道,“这还不是婶子你宠的?”
    她这话可没说错,虽然杜若平日里也没少做活,但能养成这样的性子,肯定是在有爱的氛围中长大的,宋小鱼真的挺喜欢小姑娘的性格的。
    “呸,我宠她,我还敢宠她?再宠都要蹬我脸上来了,这一天天的......”
    几人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的到了镇上,但一般都是宋小鱼、田婶子和杜若在说,段惟一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着,不怎么开口。
    田婶子的心思比较细,她怕段惟一一直插不上话,刚开始时不时的会和他说上两句,但段惟一每次都一本正经的回答,田婶子听了两次也就受不了了,这说的是啥意思啊,文绉绉的。
    她真的听不了这种话。
    宋小鱼在一旁看的直捂嘴笑,段惟一也察觉出了田婶子的不自在,他摸了摸鼻子,不再说话了。
    到了碧水镇,几人也没急着去买炭火,而是先在街上随意的逛逛,现在刚好是腊月初一,镇上已经有卖年货的了,只是还不多。
    田婶子说等过了腊八,人就慢慢的上来了,到时候估计小摊都能把路堵得死死的,行人走路都会很困难。
    宋小鱼的眼神扫过路两旁的一个个小摊,马上就到年关了,她还是没想好做什么生意,过年时的人流量多大啊,她真的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这几日好好的想一想吧,如果真能想出个好点子,趁着过年做它一两个月的生意,他们明面盖房子的钱估计就能挣出来了。
    近来他们要花银钱的地方不多,因着之前种的萝卜白菜都已经成熟了,而他们就两个人,这些菜够他们吃好一段时间了。
    平日里也不需要再去镇上买菜了,只买肉、猪下水时需要花银钱。
    但他们吃肉也不是多频繁,还是贵啊!不过猪下水很便宜,两人倒是常常会买来吃。
    只要能吃上点荤腥,宋小鱼也就不嫌处理猪下水麻烦了,段惟一的厨艺好,每次炒菜的时候又舍得下重料,所以虽然只是不值钱的猪下水,但做出来还是很好吃。
    路两旁有卖炒花生、炒瓜子的,杜若缠着田婶子要买,田婶子起先还不愿意,但后来被杜若缠的没法子了也就松了口。
    宋小鱼原本在想着做小生意的事,有些微微的走神,她回过神来后也拉着段惟一走上前去。这小摊还挺大的,瓜子、花生、松子仁、核桃、杏仁......东西也挺多的。
    田婶子只称了一些花生,杜若犹觉不满,追着田婶子要买瓜子,但田婶子却没再惯着她,“买点花生香香嘴就行了,你还想吃瓜子?真以为家里多有钱啊,行了行了,我给你说啊,这花生你也不能海吃,这可是留着过年的时候吃的呢。”
    “你要是给吃完了,到了年底我可不再买了啊!”田婶子狠狠瞪了杜若一眼,“你这个馋嘴的,早知道就不买那么早了,回家我就给锁起来,要是让你找到,一天就能给吃干净。”
    杜若“哼”了一声,她趁着田婶子不注意从袋子里抓出一小把花生出来,等田婶子反应过来,她已经笑着跑远了。
    “你这个死妮子,有本事待会别往我跟前凑。”
    宋小鱼看着两人吵吵闹闹的觉得很有趣,她把越跑越远的杜若喊回来,“杜若,赶紧回来吧,别跑太远。”
    现在镇上人不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拐子啥的,她一个小姑娘家的,还是不要自己一个人乱跑,不安全。
    等杜若回来后,宋小鱼才把视线转移到这些年货上,“咱们买些什么?”她问段惟一。
    段惟一看着宋小鱼,眼神温柔,“你看着买,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反正咱们有银子。”
    宋小鱼歪着头想了想,“那就称一些花生和瓜子吧,南瓜子也要上一些,真的很香。你还有没有想吃的?”
    “再拿一些松子仁吧。”
    “好。”
    两人买了不少的炒货,估计够吃到过年的吧,毕竟他们家人不多。
    这么些炒货,花了将近有一两银子呢,田婶子买的那些花生才花了一百文钱左右,可见宋小鱼买了有多少。
    不过这马上就到过年了,两人也没想着太过俭省,想吃什么就去买,没得太亏待自己。
    宋小鱼付了银子,从装瓜子的袋子里抓了两把递给田婶子和杜若。
    “婶子,杜若,来你们尝一尝。”
    田婶子也没跟她客气,他们两家已经很熟,没得再这样假意客套,她接过来道,“小鱼你花钱怎么那么大手大脚的,虽然之前做生意挣了点银钱,但该省的还是要省啊。”
    杜若早跑一旁去嗑瓜子了,宋小鱼一边拉着她不让她乱跑,一边说道,“我知道的婶子,这不是因着过年吗,我们平日里也不这样的。”
    她知道田婶子是为了他们好,所以听到这种话也不觉得烦。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消费观念不同也没啥的。
    从卖炒货的小摊离开后,几人又继续朝前走去,这街上卖炭火、炭盆的摊子还不少呢,宋小鱼大概数了数,光她看到的就有四五个了吧。
    而且他们才逛了一大半,前面都还没逛呢。
    又遇到了一家卖炭火的,宋小鱼停下来问了问价,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比前面几家都要便宜一些。
    “婶子怎么说,是在这里买,还是再去前面逛逛?”
    田婶子想了想,道,“还是再去前面看看吧,如果没有比这家便宜的,咱们就再回来。”她平日里精打细算惯了的。
    “行。”
    等从街头逛到结尾,几人又看到了一家卖炭火的小摊,宋小鱼拉着段惟一走上前去,“这炭火怎么......”
    那个“卖”字还没说出口,宋小鱼就愣住了,咦,这人怎么有些眼熟啊?
    “哎,是你们啊!你们这段时间怎么不摆摊了,我之前问了那个卖粗茶的,她说你们不干了。”
    宋小鱼起先还想不起他是谁,但他一开口,她就听出来了,这不是曹三吗?
    他长得健壮,声音也很粗犷,听起来很有辨识度。
    他穿着一件青色的棉袍子,正站在摊子前和摊主说着话。
    “镇子上太多家卖肉夹馍的了,而且还有人开了店,想干也干不下去了。我们本也没打算长期做这个。”段惟一说道。
    曹三听罢直接走到他们跟前作了个揖,“说来也有我的原因,当时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带着弟兄们闹上一场,肯定对你们的生意产生影响了吧。”
    田婶子和杜若见他们好像认识,一直在说话,便没有走上前去。
    现在是腊月初,早上的时候还飘了一场雨下来,不过现在已经停了。一阵风吹来,宋小鱼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她裹了裹身上的粗布棉裙,笑道,“没有没有,我们本来就没打算干多长时间,那件事也没对我们的生意产生啥影响。本来就干不下去了,镇上太多卖肉夹馍的了。”
    “说起这个,我总觉得对不住你们。镇上那家肉夹馍店你们应该知道吧,那家店是我一个兄弟开的,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真是对不住对不住。”
    竟然还有这样巧的事?段惟一冲曹三一拱手,“曹兄,其实有没有那家店,对我们的影响有不大,我们二人本就没打算干长久,这门生意易学,谁都能做,而且我们也才来碧水镇,没什么根基,所以一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
    “况且那铺子也不是曹兄你开的,千万不要说对不住,我们真的是受之有愧。”
    曹三一笑,摆了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事总也还是有我的原因在的。我曹三从不亏钱别人,这样吧,你们那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去码头那里找我,如果有想做的小生意什么的,我能帮的绝对会帮的。就当我欠你们一个人情。”
    看着两人身上背着的竹筐,他道,“对了,你们是来买炭火吗的对吗?”
    说完他又冲着一旁卖炭的摊主道,“王二,你给他们装些碳,多装一些,银钱的话我到时候结给你。”
    那个叫王二的人脸一板,道,“曹哥,你还跟弟弟我客气什么,你之前帮了我多少啊,做弟弟的一直也没能回报什么,来来来,把你们的筐拿过来,我给你们装,绝对不收你们一个铜板。”
    宋小鱼面色复杂了一瞬,说实话之前收那五两银子都有些多了,这怎么还免费给他们送炭火,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还是别了吧,虽然曹三有钱,但总不能一直占他的便宜,她受之有愧啊!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我们自己付银钱买就行了,当时的事你已经给过我们银子,说真的五两银子都给多了。”
    段惟一也没同意,“曹兄,之前的事已经翻篇了,咱们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就行了,真的不能再占你的便宜了,该多少银子就多少银子,你若是不让我们付钱,那我们就去别处买了。”
    曹三面上有些不高兴,“你们啊,真是。。。。。。”他叹了口气,“行吧行吧,那我也不勉强了,你们以后有啥困难一定要去码头找我啊,就报‘曹三’就行。”
    他说完又低着头对王二说了些什么,王二会意,冲着他点了点头。
    最终宋小鱼他们还是占了曹三的便宜,虽说是该多少银子就给多少银子,但王二最后给他们算银子的时候,生生给他们便宜了一大半下去。
    那时候炭火都已经装在竹筐里了,两人也不好再给倒出来。
    他们又不是不知道价,之前都是一路走一路问价的,这么些炭火在别的摊子都得花一两银子,但王二才收了他们不到四百文,最后走的时候还在他们的竹筐里塞了些品质好的碳,而且还送了个炭盆。
    宋小鱼和段惟一怎么推都推不掉。
    而且王二不光给他们便宜了,就连田婶子也跟着沾了光。田婶子买的炭没有他们多,她只买了一竹筐的碳,王二也只收了她二百文钱。
    炭火可是很贵的啊,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天儿一冷,炭的价钱就上来了。
    除了家里有些余钱的,寻常农家谁敢这些大手大脚的花钱买炭火?也就是他们今年挣了些银子,才想着花些银钱好好过个冬。
    其实在彭郡这里,如果不过不买炭火也不是过不下去,熬一熬这个冬天也就过去了,只是滋味肯定不怎么好受罢了。
    “小鱼,你们和刚才那两个人认识?”田婶子身上背着竹筐,神情还有些恍惚。
    不声不响的就帮她省了一半的银钱呢,这手笔还真的不小。
    “算是认识吧。”宋小鱼把之前发生的事大概与她说了说,田婶子听罢朝一旁呸了呸,“什么玩意,这罗氏真不是个好东西。说来村长当时就做的不错,就该把罗氏做的那些事都说给村里人听听,就这种人,她既然敢做这些事,就不要怕自己的名声变坏。”
    自从那件事之后,罗氏在西山村的名声已经差到家了,而且不仅仅是在西山村,她的臭名声都传到隔壁的几个村了。
    “人家都说咱们北地的人心里藏奸,都是一肚子坏水,都是这罗氏做出来的孽。就应该让村长把她给逐出村去!”西山村周围的几个村子住的都是本地人,也不能说一个北地的都没有,一个村子里有那么几户吧,不多。
    “把咱们北地的名声都给败坏了。”
    宋小鱼听了后微微摇摇头,“这些话婶子不用放在心上,这是有心人想要挑事呢,你没见村长都没管吗,没必要陪着他们在那里上蹿下跳。”
    田婶子点点头,“是这个理,咱们北地的人到底怎么样,也不是靠他们那一张嘴说出来的。”
    “婶子能这样想就很好。”
    买好了炭火,已经差不多都晌午了,几个人都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杜若缠着田婶子说要去旁边的馄饨店里喝馄饨,田婶子有些不同意,“咱出门前都带了干粮的,没得多花那几文钱。”
    杜若不依,“娘,不就那几文钱吗,也不贵。”
    田婶子气的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还就几文钱?你知不知道挣钱有多难,咱家的银钱也都是一文钱一文钱攒起来的,你以为容易?”
    田婶子是真觉得自家闺女越来越不懂事了,不过因着现在是在街上,她也没太说她,“行吧,我给你五文钱,你去吧,我在外面等你。”
    杜若接过铜板兴冲冲的就朝馄饨店跑去,田婶子则从怀里掏出粗面饼子啃起来。她的腰间还挂着一个水葫芦,她一边吃一边喝着水,要不然这干硬的饼子也咽不下去。
    宋小鱼有些看不下去了,段惟一也扯了扯她的袖子,让她过去看一看。
    她看看田婶子,转过头对男人说道,“你去那个小店要个三碗馄饨,我待会就过去。”
    “好。”段惟一了然,他复又看了宋小鱼一眼,便转身去了。
    宋小鱼走过去拉着田婶子的胳膊道,“婶子,陪我去店里吧,你也累了一上午了,只啃这粗面饼子怎么能成。”
    田婶子把口中的粗面饼子咽下去,“小鱼,你自己去吧,婶子我吃这些都吃惯了的,以前逃荒的时候更是什么都吃过。我又不像你们这些年纪小的,容易嘴馋。”
    “不是嘴馋不嘴馋的事,你为这个家整日操劳,难道连喝一碗馄饨都不行?我已经让段惟一去点了,今天我请婶子喝。”宋小鱼一边说一边拉着田婶子朝前走。
    作者有话要说:等了一个月的汉服终于到啦,明天还有一套要到,开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 横推两界:从唯心武道开始 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逆天邪神终局之战 与前夫和离夜,将军在我榻上贪欢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吞噬九重天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超级上门女婿 序列:吃神者 官家天下 望女成凤?和亲爹甜蜜双排! 人在精灵刷词条,养成妖皇沙奈朵 长生仙葫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从拒妖关打铁开始肝成武圣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开始 春庭昭昭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