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宋小鱼站在廊下伸了个懒腰又回了堂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堂屋里怎么都是水啊,她支棱着耳朵仔细的去听,“啪嗒”,“啪嗒”。
有水滴在地上的声音。
堂屋漏水了?
她抬起头朝上看去,果然,堂屋的屋顶一直在往下滴着水,现在的水流不怎么大,应该是因着雨停了的缘故。
看着这满屋满地的水,也能看出屋顶漏雨还挺严重的。自从选了这处房子,宋小鱼一直都挺满意的,也不是说特别满意吧,但也算是能说得过去。
但她今儿个第一次有了后悔的感觉,这满屋子的水,真的很让人崩溃啊,幸亏东屋没漏水,而堂屋也没啥贵重的东西。
宋小鱼先没管屋顶的事,她去院子里拿了个木盆来,想着先把堂屋里的水给舀干净了,要不然都要没法走路了,屋里的地本来就不平,坑坑洼洼的,因着漏水的缘故,放眼往下,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水坑。
她任命的清理着,不多时段惟一也起来了,他好像没睡好,眼下青黑一片,看着堂屋的景象,他倒是没怎么惊讶。
段惟一身上穿着那件玄色的棉布衣裳,他把袖子撸一撸,就要去院子里拿木盆。
“别去拿了,我刚拿了两个进来。”宋小鱼把木盆递给他,问,“你昨天没睡好吗?”
“嗯,西屋漏水了。”段惟一看起来有些倦意,他不停的揉着眼睛,嘴上也打着哈欠。
?西屋漏水?
宋小鱼怔了一下,随即就去西屋看了看,这满地的景象,也不比堂屋好多少。
因着正屋三间屋的地,都是坑坑洼洼的那种,西屋也都是一个个的小水坑。而且最严重的就是靠窗户的那片地方。
本来那个地方是放竹床的,现在竹床被移开了,移到了屋子中间的位置,宋小鱼注意了一下,发现中间的位置漏水不是很严重,但竹床还是不可避免的被打湿了,床上的草垫子和席子什么的都被拿下来靠在了墙角处。
满屋的地方,也就那里是不漏水的。
宋小鱼走到堂屋,“你晚上怎么睡的?”
“原本一直没睡,后来实在困的不行,就歪在竹床上睡着了。”
宋小鱼注意到他的头发有些潮湿,身上的衣裳也有几块水渍,她的面色有些不好,“西屋漏水,你不知道来东屋吗?”
“自己的身子永远不知道注意,你这淋了一夜的雨,又冒着雨睡了一觉,身子还不得得风寒?”
“你看看你这一身,湿漉漉的,怎么说我们也是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吧,而且以前也不是没在一张床上睡过。东屋的床又那么大,难道还睡不开我们两个人?”
宋小鱼越说越生气,昨儿个这男人还跟她说,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身子的,这还一天都没到呢,就这个样子了。
之前男人那个奄奄一息的样子,被她好不容易给救起来了,虽然身子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了,感觉已经好全了,但其实内里有没有好完全,他们谁也不能确定。
她本就想着,等忙完这一阵,就带段惟一去镇上的医馆里看一看,让郎中给把把脉,身子有什么亏空,就抓点药熬了喝了,补一补身子。
而且不光是段惟一,她的这幅身子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样,宋小鱼想着就算没啥大问题,但小的隐患也肯定是有的,毕竟原主长时间被宋家那三人磋磨,磋磨了十几年,就算底子再好,也得被熬坏了。
段惟一抿了抿唇,头也低低的垂着,其实他昨天有想着去东屋找小鱼的,但心里又不停的在纠结,小鱼如果睡了怎么办,会不会吵醒她?在她不知情的状况下,自己如果真去东屋睡了,第二天醒来,她会不会觉得自己心怀不轨。
虽然他本就有不轨之心就是了。
最后思来想去,他还是没有去东屋。
小鱼说了他很久,他一个字也没辩解,这次确实是他做的不对,让小鱼担心了,他这条名=命本就是她救得,看着自己那么不注意身子,生气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他的性格,有时候就会想的比较多,也不爱去麻烦别人,有什么委屈都是自己受着,这一时半会的,也比较难改。
“行了,前儿个不是买了些姜吧,你去灶房里熬点姜汤喝吧,别得了风寒就坏了。”
看着男人的头垂的越来越低,宋小鱼也不忍心再说他了。
段惟一起身去灶房了,宋小鱼看了一会他的背影,开始继续清理屋内的积水。希望他不要生病吧,若不然可就麻烦了。
花些银子倒没什么,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就怕现在的医疗条件,万一真有个什么不测,哭都没地方哭去。
在这个时代,一场风寒有时候都能把命给送了。
来了这个时代,最让宋小鱼无法感到不习惯的,就是太没有安全感了,这个时代没啥人权,达官显贵想要捏死他们这些小平民,就想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普通人的命不是命啊!
而且医疗的发展还很落后,万一真生了什么病,宋小鱼真怕自己就这样病死了,太没安全感了。
宋小鱼叹了一口气,不再去想了,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吧。她甩了甩脑袋,开始认真清理起积水来。
清理完堂屋的积水,她又拿着木盆去西屋了,段惟一把姜汤放在灶上熬着,就来屋里帮她的忙了。
但被宋小鱼给阻止了,男人一夜都没睡好,还淋了雨,这会子精神状态也不行,她赶他去东屋睡觉了。
把两个屋的积水清理干净,宋小鱼把两个木盆都洗刷干净了,放在了廊下。
她站在院子里看了看天色,天儿已经大亮了,不再是昨儿那样灰蒙蒙的了,一时半会应该是不会再下雨了吧。
今儿个才下过雨,路上正黏着,虽然之前去镇上时买了雨靴,但走在路上还是很费劲。不能去镇上,那也就不能买材料去补屋顶,先这样放着吧,等地干的时候再去吧。
昨儿个雨下的太大了,
宋小鱼忙到现在还没洗漱,院子里很黏,不过她穿的是草鞋,沾上泥就沾上泥,待会用水冲一冲也就可以了。
她洗漱完之后,又去灶屋看了看锅,开始咕嘟咕嘟冒泡了,应该是开了吧。她先没把火熄了,而是用勺子盛了一碗出来,抿了一口,应该是可以了。
毕竟她灶上的活没怎么做过,也怕好心办了坏事。
把火熄了,宋小鱼端着姜汤慢慢悠悠的喝着,虽然她没淋雨,但喝些姜汤也是没坏处的,而且这小半锅姜汤,段惟一自己一个人也喝不完啊。
现在这个时辰已经不早了,她想着既然男人还没醒,自己就试着做顿早饭吧,段惟一昨儿个几乎一宿没睡,让他歇一会吧。
她把姜汤盛出来,把铁锅刷干净,准备煮一锅粥,相比较和面、做菜,煮粥应该是最简单的了吧,她虽然没煮过,但却看段惟一煮过,应该不难吧,应该...
这灶屋还是太小了,把火烧起来后,屋里蒸人的不行,昨儿个夜里才下了雨,今儿还不算热呢,都蒸成了这个样子,可想而知男人之前有多辛苦。
而且她觉得只有一个土灶不是很方便,比如说先用铁锅烧一锅粥出来,如果再想炒菜的话,就要把粥盛出来,比较麻烦。
只是现在就算想再起一个灶台,这灶屋也盛不下啊,没办法,屋内的空间太小了。
因着现下家中只有他们两人,她也没准备熬太多,只朝锅中舀了小半锅的水,然后又把盛糙米的罐子打开,从中舀了小半木瓢的糙米出来,淘干净后倒进了锅里。
她也不知道放这些米是多还是少,毕竟第一次没经验,而她又不想去吵醒段惟一,便只能自己估摸着放了。
因着铁锅比较大,所以小半锅也够两人今天喝的了。
等糙米粥熬好后,再配着粗面馍馍和小菜,这顿早饭就能凑活过去了。其实这样的早饭也不算差,有很多人家还只能喝稀粥呢,而且在乡下这边,很多人家都是一天只吃两顿饭,因为实在是穷啊!
其实他们俩也不富裕,虽然现在看着钱多,但待会去村长那里买了地后,也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如果不是段惟一身上还有些银子,他们估计连地都买不起。
像田婶子他们家,人口多,一大家子没分开,都在一起过活着,从官府领来的银子也是放在一起用,他们一家子那么多口人,怎么也把买地的钱凑起来了。
而不买地又不行,官府虽然给了补助银子,村里的房子也是免费给他们住的,但这土地却不是免费给的,毕竟地多值钱了,在南边这里,一亩中等田都得要五、六两银子左右了,更不要说上等田了,肯定会更贵。
而如果买下等田的话,收成又不好,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买中等田或者上等田。
这边多是水田,旱田虽然也有,但却不多,不过宋小鱼也准备买上一些,毕竟如果想要吃面食的话,只买水田还是不行的。
因着是第一次熬粥,宋小鱼也没敢离开灶房,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怕给熬坏掉了。
她坐在灶屋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在扇,实在是热,她进灶屋这一会,已经出了一身的汗了。
一直到粥快熬好时,段惟一才起来,他在正屋和院子都没找到宋小鱼,然后就进灶房来看看。
他因着刚睡醒,眼睛还惺忪着,看着灶台冒着烟,怔了一下才道,“姜汤还没烧开吗?”
“早就熬好了,我已经都盛出来了。现在天热,汤凉的也比较慢,所以现在还热着呢,你快去喝吧。”
“那你这锅里煮的什么?”
“我煮的粥啊,煮的糙米粥。”
段惟一先没去管姜汤的事,他赶紧掀开木头制的锅盖,不掀不知道,一掀吓一跳!天呢,这煮的是什么,米饭吗?
“咦?”宋小鱼也凑过来看,自从把米下了锅,她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会掀开来看一看,后来就不怎么看了。想着反正还没熬好,不着急。
可是这锅里的一坨是什么,她觉得自己也没放太多米啊,而且里面的水呢,怎么都没了?
难道已经熬干了?
宋小鱼有些明白过来了,不会是糙米放的太多了吧。。。
她连忙就要往里添水,但被段惟一给拦住了,“没有烧开的水,现在不能往里加生水了,就这样吧。”
“再熬上一会就熬透了,直接当米饭来吃吧。”
宋小鱼叹了一口气,这做的都是什么呀,米饭不像米饭,稀饭不像稀饭的。她自己都没眼看。
段惟一倒是没说什么,只问她怎么想起来做饭了。
“这不是看你睡着吗,想让你多睡一会。而且你每天做饭都那么辛苦,我也想帮你分担分担。”
两个人一起站在狭小的灶房里,有一些挤,总是时不时的就碰到对方。段惟一听罢心绪有些复杂,他既觉得小鱼很关心他,心里很高兴,又觉得自己理应去照顾小鱼,不想让她碰灶上的活。
粥很快就熬好了,段惟一盛了拿着勺子准备开始盛,这么浓稠的一锅粥,也不需要再配着粗面饼子吃了,配上凉拌黄瓜,也算是一顿简单又营养的早饭了呢。
吃完早饭,两人就拿着银子去了李村长家,李村长住在西山村的中间位置,周围有挺多户人家的,住的也都比较密。
他们昨儿个已经清点过银子了,加上朝廷补助的那四十两,他们还有一百一十五两银子,也不知道够买多少亩地。
两人也不准备把这些银子全用来买地,手里总还要攥着些余钱的,到时候给男人补身子、还有修屋顶都要花钱的。
万一两人生个病啥的,也是需要银子的,还有平日里的花用啥的,吃个什么都要去镇上买,做什么都要花钱啊。
因着外面的路很是黏腻,所以两人脚上都穿着雨靴,这样回到家洗刷一下就行了,清理起来比较方便。
两人走到村长家门口,叩响了门,虽然昨儿个想着今日要早些过来,但还是来的有些晚了,也不知道村长还在不在家。
等了没多久,门就开了,是李村长亲自过来开的门,他脚上也穿着雨靴。
“是你们啊,快进来快进来。”
“这个点过来,没打搅村长吧。”段惟一一边进门,一边说道。
“这说的哪里的话,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我是咱们西山村的村长,村民们有事,不论大事小事,来找我都是应该的。”李村长顿了顿,又问道,“你们今日来,是为着田地的事吧。”
段惟一点了点头,“正是。”
“我算着你们也该来了,这两日家中估计也收拾好了吧。”
“是的,已经都收拾妥当了。”
村长捋了捋胡须,“早买了地,也好早点种,早点种就能早点有收成啊,民以食为天,地就是我们农民的根本啊。”
他领着二人进了堂屋,这次村长身上穿的是麻子短打,估计是准备要下地干活的。宋小鱼觉得他还挺接地气的,身上没有文人的酸腐、古板。
李村长前朝也是考取了童生的红名的,虽然没考上秀才,但肚子里也是有二两墨水的。
不说别的,就说以后等大家的日子都稳定下来了,在村子里开个私塾学堂,虽然挣不了太多的钱,但也可以养活自家了。
李村长招呼他们做下,给两人倒了茶后,就开始向他们介绍村里田地的事情。
宋小鱼和段惟一通过讨论,决定买下八亩中等水田和五亩上等水田,中等水田是五两银子一亩,上等水田是八两银子一亩,这些水田加起来,就花了有八十两银子。
除此之外,两人还买了三亩的旱田,他们买的旱田属于中等田,但价钱上却没有水田贵,只花三两银子就能买上一亩,所以这三亩旱地一共花了九两银子。
两样加起来,共花了八十九两银子,差一两就满九十两了呢。地真的是值钱啊,一共也就买了十六亩地,银子却花了将近有一百两,银钱是真的不禁花啊!
两人还剩下二十六两银子,看着多,其实却有些不够用,屋顶漏雨那么严重,光修补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还有给两人调理身子要花的银钱,都要算进去,以后还是能省则省吧。
从村长家里出来,宋小鱼和段惟一先回了一趟家,换了身麻子短打,昨儿个下午,段惟一就把两人的短打给做出来了,不需要多花什么心思,能穿就行。
换好衣裳,两人就去了地里边,他们先去的是水田那里,宋小鱼手里拿着农具,头上带着草帽,身上还挂着一个水葫芦,里面装的是烧开放凉的茶水,在这方面,两人一直都挺注意的,喝生水的话还是不太卫生,万一生个病啥的,可就麻烦了。
段惟一也差不多是这个打扮,他的手上还拿着两个布巾子,这也是他昨儿个就裁好的,今儿个去地里做活,肯定要流不少汗,有个擦汗的巾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他递给宋小鱼一条,宋小鱼接过来,直接就挂在了脖子上面。到时候插秧苗的时候,什么时候流汗了,直接拿起来擦一擦就行了,很方便。
两人一路走到了水田的位置,宋小鱼昨儿个出门的时候,特意去西山村的几处田地看了看,水田在哪里她是知道的,再加上村长也是给他们具体说了位置的。
宋小鱼站在田垄前,他们买的中等田,差不多就在这个地方了,李村长刚刚说,他的地就和他们挨着,待会过来,会帮着指一指的。
而且秧苗什么的,现在再去用稻种子发也晚了,李村长人好,说今儿个先借他们一些,等以后买了秧苗再还他就是了。
宋小鱼想着今儿个先插一天的秧,明儿个早上她或者是段惟一去镇跑上一趟,买一些秧苗回来。
其实不光是他们,就连李村长家的秧苗也是买来的,没办法,现在已经是盛夏了,再泡稻种子自己发秧苗的话,就会耽误插秧了,现下多花点银钱没什么,等到以后地里有了收成,这些都是值得的。
他们到了地里没多久,李村长也过来了,他给两人指了具体的田地位置,又拿了一些秧苗给他们,“你们之前都是北地的,应该也没插过秧吧,刚开始肯定会有些慢,这些估计够你们两天插的了。”
宋小鱼和段惟一谢过李村长,拿着秧苗就下了地,买了那么多亩地呢,早插完就能早点歇下来,地里也能早点有收成。
两人对插秧都是一头雾水,宋小鱼还是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下地呢,原主倒是常在地里忙活,但北地都是旱田,没有水田啊。所以她的脑海中没有一点关于插秧的记忆。
段惟一也是北地人,估计之前也是没下过地的,所以他们两人都是第一次插秧呢。
不过所幸插秧也不难,宋小鱼看着周围的人插秧,没多久也就会了,段惟一也是如此。
刚开始两人手上的动作还有些慢,但渐渐的也就熟练起来了,特别是宋小鱼,她手上的动作越来越快,就好像打开了任督二脉一样。
段惟一冷眼看着,小鱼的插秧速度,都快和李村长差不多了。他抿抿唇,小鱼就是厉害,做什么都可以做的很好。当然,做饭可能是个例外吧。
到晌午的时候,李村长给的那些秧苗,都已经下去了一小半了,应该是撑不到两天了,宋小鱼心里想着。
两人从地里上来,去一旁的小溪边冲了冲脚,便拿着东西准备回家了,在太阳底下插了半天的秧苗,浑身都累的不行,再加上腹中也是空空如也了,肯定是不能再干下去了。
回到家中,段位一直接就去了灶屋,他看小鱼已经饿的不行了,也是,早上也没吃饼子,虽然熬的粥很浓稠,但和米饭还是有些差距的。
他自己的肚子也发出了“咕”、“咕”的声音,一干活肚子里的饭就消耗的快,这也是没法办法的事。
宋小鱼也没去歇着,她跟在男人身后进了灶屋,准备去给他打打下手。灶屋又小又闷,两人在地里流的汗还没干,这又流了一脑袋、一脖子的汗。
段惟一有心想让宋小鱼出去,但宋小鱼却没听,她知道男人是关心她,但现在那么热,她不能让他一个人忙活。
虽然她不会做饭吧,但洗个菜、切个菜什么的,还是不成问题的,也能让段惟一轻省轻省。
吃过午饭,宋小鱼用布巾子蘸上水,把浑身上下都擦了一遍,就准备东屋里歇觉了。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最近这段时间天那么热,有时候木桶里的水都烫得不行,以后可以专门在桶里倒满水,放在廊下晒着,这样以后都不用烧水洗澡了,还能省柴禾呢。
段惟一也被宋小鱼叫去东屋里歇觉了,现下虽然不下雨了,但西屋里却还潮着,常在那屋里待着对身子也不好,而且因着院子里都是一个个的水洼,也没法把竹床抬出去晒一晒,现下肯定是不能睡人的。
虽然竹床也已经干了,但不再日头下面晒晒,总觉得有些不太好,太潮了。
东屋的床很大,宋小鱼睡在里面,段惟一睡在外面,两人中间还隔着好大的距离呢,但就算是这样,段惟一还是过了很久才睡着,小鱼就在旁边,他的心总是无法静下来。
歇了午觉,等日头小了一些,两人就又提着水葫芦出了门。
一下午的时间,宋小鱼和段惟一把村长给的秧苗都插完了,一点也不剩下。
李村长之前没有注意他们这边,等他从地里上来的时候,还惊的不行,“你们俩都插完了?就这一天?”
两人正在小溪里洗腿、冲脚呢,宋小鱼听罢笑道,“是,刚开始还插的不快,后来就渐渐的上手了。”
“不错不错。”李村长点点头,“本还以为你们之前没插过秧,动作会有些慢呢。这样,明儿个你们再去我那里拿些秧苗过去插。”
“好,我们也不跟村长客气,明儿个我就准备去镇上买秧苗了,估摸着晌午左右才能回来,到时候上午还得再问村长借一些。”段惟一冲村长拱了拱手。
“行,尽管来拿就是了。”
晚上的时候,段惟一把剩下的那小半只野鸡放在铁锅里炒了,他也没放别的素菜配着炒,就两个人吃饭,这些也够他们吃的了。
吃了晚饭,两人便开始商议明儿个去镇上买秧苗的事情,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段惟一去买,宋小鱼留下来插秧苗。
宋小鱼本就是想留下来插秧的,她手上的动作比段惟一快,留下来也能多插些秧苗。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段惟一就起身去镇上了,宋小鱼也跟在他后面起了身,趁着现下太阳还没出来,插秧的时候还好受些,等一会日头上来了,那可就难熬了。
段惟一是半上午的时候回来的,他拉了一平板车的秧苗回来,平板车是雇的,那么多的秧苗他自己搬回来也不现实啊。
把秧苗都卸进院子里,段惟一把车费结了,提着一些秧苗就去了地里。他今儿个早上起的早,是做好饭才去镇上的,而且不仅仅只做了早饭,他还把午饭一起给做了。
反正现在天儿那么热,小鱼和他都不想吃热的,吃些凉的还舒坦呢。
等待会从地里回来了,也不要再进灶房忙活了,直接就能吃了去歇觉。
两人在地里连忙活了两天,才插了一亩多地的秧苗,想着还有那么多亩地,宋小鱼就有些心累,而且不只是插了秧就万事大吉了,平日里也是需要多拔拔草什么的。
插秧真的是很累人,宋小鱼这两日干下来,都感觉腰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真的是太疼了。每插秧腰都要一弓一直,一天下来,腰都要废了。
但现下不趁早插秧,以后会影响地里的收成,宋小鱼和段惟一都不敢让自己停下来,不算旱田,他们还有十三亩水田要插呢!
两人一直保持着两天插完一亩地的速度,等到把这十三亩地忙活完,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剩下的那三亩旱田,两人还没想好要种什么现下都还空着呢。
西山村的旱田并不多,宋小鱼之前去买地的时候,听村长说村里边的旱田都快被买完了,这也并不奇怪,村里住的都是从北地逃荒来的,大家都还是习惯吃面食。
他们在地里忙活的这一个月,村里边陆陆续续的又来了挺多户人家,宋小鱼家左边的院子也住人了,有时候会听到院子里传来的响动,但却一直没有见到人。
以前走在村里的小路上,都遇不到什么人,但现下却能常常遇到,有去地里忙活的,去山上捡柴禾的,去河里碰碰运气的等等等等。村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两人忙活完地里的活,先是在家中狠狠的歇了两天,他们之前因着赶路的缘故,本就清瘦的不行,现下又熬了这些天,虽然每天吃的也不差,但还是肉眼可见的瘦下来了,插秧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宋小鱼每次洗澡的时候,都摸不到一丝肉,只能摸到硬邦邦的骨头,她想着等歇过这段时间,就带着段惟一去镇上的医馆看一看,也开一些补药补补身子,这个钱是一定不能省的,身体才是本钱嘛,熬坏了就什么也没了。
在家里歇了有三四天,他们就准备去镇上了,这三四天两人也不是完全闲着的,因着前段时间一直都在地里头忙活,衣裳还没完全做好呢,所以段惟一继续在家中做衣裳,宋小鱼则时不时的出门捡个柴禾、去河里摸个鱼什么的。
就是在山上捡柴禾的时候,一直都没再遇到野鸡野兔啥的,也是,这些东西也不是那么好遇到的,得看运气。而且宋小鱼觉得,如果真的想捉到猎物,还是得去深山里面,她上次在山的外围能遇到野鸡,也是碰巧了的。
不过鱼倒是让她摸了几条上来,摸的不多,毕竟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的日子现下都不好过,会经常时不时的去河边碰个运气。
碰运气的人多了,河里的鱼也越来越少,宋小鱼有时候费了不少劲才能摸上来一两条。
至于河底的小鱼小虾啥的,每天都有人抢着去捉,宋小鱼去了两次,也摸了一些上来,只是数量也不多。
两人是步行去镇上的,到了镇上,宋小鱼发现周围的摊子并不是很多,今儿个应该不是逢集的日子吧。
镇上是有三个医馆的,两人也不知道具体哪个医馆好,就随便去了一个。他们去的是镇东头的一个医馆,坐堂的是一位年纪不小的郎中,他见有人进来,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招待。
“两位是问诊?还是抓药?”
“之前生了一场大病,虽然好了,但却不知身子有没有亏空,再加上前段时间一直忙活地里的活,身子也给熬瘦了,特来医馆想请让郎中把个脉,顺便再抓些药回去。”段惟一边说还边拱了拱手。
宋小鱼对古代的行礼规范不是很了解,她也学着段惟一的样子,对着那郎中拱了拱手。
那郎中点了点头,“你们二位是谁要问诊?”
“都要。”
老郎中走上前去,他先是看了看二人的面色,又分别给他们把了把脉,“你的身子骨还算康健,就是有些亏空,但却没有什么内症,待会我开个药方,你抓些药吃段时间也就罢了。”
这段话是对宋小鱼说的。
老郎中看了看段惟一,又接着道,“你说你之前生了一场大病,我观脉象,应该是发了高烧吧,你是有些内症在的,估计之前是自己硬抗下来的吧,脾胃有些不好,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我待会给你把药包好,你连着喝上一个月估计就好的差不多了,一个月后最好再来医馆一趟,我也好看看到底恢复的如何了。”
两人都点头应了,提着药包出了门,宋小鱼拍了拍胸口,感到有些庆幸。
幸亏来了,她一直都觉得男人的身子有些不对劲,虽然看着像是完全好了,但她观他的脸色总是有些不好,有些苍白和蜡黄。
这若是不把身子补好了,等以后又生了病,这些内症肯定会又爆发出来的。
回到家中,宋小鱼就把药熬起来了,她的身子虽然有些亏空,但却比男人好多了,她想着这段日子就不要让男人做重活了,就在家里好好养身子就行。
也就只让他做个饭啥的,毕竟她灶上的活是真的不会。而且她还可以帮忙摘菜、洗菜啥的,只让段惟一掌勺就可以了。
现在的天儿虽然渐渐凉快下来了,但还是有些热,今日去镇上,宋小鱼做主买了些腌菜回来,有时候用腌菜配着饼子和粥一起吃,也是挺不错的,并不需要顿顿吃肉,毕竟他们的银子是真的快花完了。
之前买地剩下了二十六两银子,买秧苗花了八两,去医馆花了六两,其中问诊花的不多,大头都在抓药上。
看病是真的费钱啊,宋小鱼感慨道,但这钱花的也值,比花出去的任何一笔都值。
有个好身子,才能去想以后啊。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两人的药也都喝完了,这些日子以来,凭着喝汤药加食补,宋小鱼和段惟一的气色都好了不少,而且身子上也有些肉了,不像是之前皮包骨头的样子。
宋小鱼这些日子为了两人的身子,可是没少花心思,她每日都要去河边和山上碰碰运气,鱼的话,隔个两三天就能有上一条,但是猎物的话,却是一只都没遇上。
现下地里的活也忙完了,两人的身子也渐渐好起来了,宋小鱼就想着赚银子的事,等到地里能有收成,还需要一段时间,他们现在的银子也不多了,而且屋顶还没去修,总不能就这样坐吃山空吧。
而且两人之前的身子都有亏空,他们也就不敢吃的太差,所以在吃饭上面,也不能太过俭省。
但一直买着吃,也太奢侈了些,宋小鱼前几日到镇上陪段惟一去医馆把脉的时候,顺便也买了一些菜种子,多是些萝卜白菜什么的。这个季节,种这些也合适。
那三亩旱田,早已经种好了,有两亩种的是小麦,还有一亩种的是大豆。
都是宋小鱼一个人去种的,因着那段时间男人还在养身体,她不想让他去做重活,就只能自己下地了,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她本就是一身的力气,多做点活也没什么,就是段惟一有些过意不去,他想去帮她,但宋小鱼不同意。
他也不想再因着身体的事惹宋小鱼不痛快。
所以那段日子他总是变着法的给宋小鱼做好吃的,给她补身子,他想尽自己所能,让小鱼过的好些,再好些。
在种那三亩旱田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让人不怎么愉快的事情,宋小鱼总是一个人下地干活,所以就有一些嘴碎的妇人在背后说一些有的没的。
说她男人不疼她,又说她男人是个病秧子啥的,还有的更离谱,说她男人得了肺痨就快要死了,这些话也不知道是怎么传出来的。
宋小鱼那个火大啊,说她就算了,竟然还敢说段惟一,这是活腻歪了吧,她当时先没去解释什么,而是直接搬起田垄上的大石头朝一边一扔,四周瞬间静下来了。
那块石头可大的很,一个壮劳力都不一定能搬起来,宋小鱼却轻而易举的搬动了,在场的汉子、妇人都被吓住了。
宋小鱼看着也瘦瘦巴巴的,怎么力气那么大呢!
“我男人的身子好的很,只是之前赶路时生了一场病,我因着不放心他,前些日子去医馆给他抓了补药,现下正在补身子呢。怎么,我心疼我家男人不行吗,我有力气,也不需要他养活,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当着我的面说,事先说好,我最不喜欢有人在我背后嚼舌根,万一我生起气来,可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呢。”
作者有话要说:入v第2章大概中午更新,谢谢大家,评论都会有红包哦,希望这几天大家先不要养肥,因为要上夹子啦,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