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长河复生记> 第33章 定一个小目标

第33章 定一个小目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孙一面色转为沉重,开口说道,
    “今天我想了一早上,我们铁木营目前的情况十分凶险。我们同时受到四种死亡威胁:饿死、冻死、战死、病死。这四种死亡,越排在前面的越急迫,越排在后面的越凶险。刚才我们针对战争想了些办法,现在我们就说说其它的。“
    杨六和尕李广见力德尔爷要和首领们说大事,连忙撤回去同闷蛋一起接着吃饭。
    贾道士不做声悄悄在原来孙一的”餐位“蹲下来。
    孙一边走边说,
    ”说实话,我想得脑子都疼了,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只有一个笨办法。”
    日塌天想都没想就说道:“笨办法也行!”
    孙一道:“这笨办法就是不断地提高效率。我们人太少,受到粮食的限制,又不能增加人手。只有不停地提高效率,和死亡赛跑,在死亡抓住我们之前跳出去。”
    日塌天忙问:“啥地方的驴?”
    孙一答:“……”
    孙一换一种说法:“这么说吧,就是每人做的活要比过去多!”
    日塌天急道:“只要能活下去,我们不怕下苦!”
    孙一说:
    “这确实是一种办法;”
    “还有一种办法,比如今天我看到的桔槔,用桔槔提水就比用人抬水效率高。我们就是要不停地采用类似桔槔的工具,不停地让每个人做的活比过去多。”
    日塌天终于明白了爷说的不是牲口。
    “第三种提高效率的办法就是优化资源,分工合作。”孙一不自觉地把在后世公司开会时老板的套话讲了出来。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在白天把一个队里所有的小孩子都交给一两个人看管,其他人都出去干活,是不是效率就提高了?”
    日塌天点头道:“干的活是多了。”
    孙一接着道:“能提高效率的办法很多,你们自己要多动脑筋。”
    孙一顿了顿,
    “尤其是种地的事,你们千万别指望我,我今天早上才学会分清庄稼地里的谷子和糜子!”
    日塌天向王二牛拱拱手,“二牛,种地的事我也不懂,你多费心。”
    王二牛琢磨一阵,“爷说的这个分工合作的事,容我好好想想;桔槔提水么,按说翻车取水那个啥驴更高,原先因为庄稼客春来秋回不愿意下大本钱,现在既然要长住这地方,自然可以多造些农具。这样吧,我把庄稼把式和工匠叫到一起商量商量。”
    一条龙提醒:“不光是种地的事,凡是象养鸡、养猪、种菜,能多出吃食的事,都好好商量商量!”
    王二牛答应一声。
    贾道士补上一句:“力德尔爷请神农爷当咱社主的时候,爷就还许了不让神农爷操心,要咱自己琢磨着种好庄稼,要不就是不孝顺!”
    王二牛不满地看道士一眼:“我今黑里就把把式们都集中起来商量!”
    ……
    孙一等大家安静下来,又道:“除了商量种地,还有一件大事,就是造缝衣针。”
    几位首领很好奇。
    孙一解释:“我们的缝衣针要造的质量比别处好,成本比别处低,让别处都来买!只要造好缝衣针,我们就是世外桃源!这里的道理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明白,你们只要相信我就好。”
    几位老总立刻认真起来。
    制造缝衣针是孙一深思熟虑的一个重大决定。
    ——钢铁加工为代表的后世工业化既然没有捷径好走,又必须跨越,那就选择一个明确目标踏踏实实地去闯!哪怕是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
    小小的缝衣针,原料少,单价低、利润高、市场却无比巨大。
    19世纪洋货开始冲击中国市场的时候,肥皂、火柴、蜡烛、煤油的销售都比不上缝衣针。
    有记载说,中国机制缝衣针的大批量进口始于1867年。
    1891年,缝衣针的进口量已达到31亿枚。
    民国6年到20年(1917~1931年),中国累计进口机制缝衣针84.1亿支,合3400余万银元!
    机制缝衣针工序本身囊括了各种机加工技术,涉及的行业协作更体现了社会分工。
    凡是读过《国富论》的人都知道,亚当斯密关于近代工业化分工合作理论的经典例子,就是缝衣针。
    换句话说,机制小小的缝衣针不仅能挣大钱,还可以推动铁木营的全面工业化。
    而手工造缝衣针技术却十分简单,明朝人完全可以立即开始,然后在利润的驱动下不停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全面机器化生产,然后再不停地改进机器提高生产效率。
    果然王二牛立即表示,缝衣针很简单,明天就可以开工!
    孙一高兴地宣布:“让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先卖它一亿枚的缝衣针!”
    ————————————
    参考资料(与情节无关,不感兴趣的读者可跳过)
    明代《天工开物》里针的制作技术
    凡针,先锤铁为细条;用铁尺一根,锥成线眼,抽过条铁成线,逐寸剪断为针。先鎈其末成颖,用小槌敲扁其本,刚锥穿鼻,复鎈其外。然后入釜,慢火炒熬。炒后,以土末入松木火矢、豆豉三物罨盖,下用火蒸。留针二、三口插于其外,以试火候。其外针入手捻成粉碎,则其下针火候皆足。然后开封,入水健之。凡引线成衣与刺绣者,其质皆刚;惟马尾刺工为冠者,则用柳条软针。分别之妙,在于水火健法云。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港城1985 1987我的年代 长夜君主 这个洪荒不正经! 香江风云:扎职为王 神农道君 阵问长生 寻宝全世界 金殿销香 青山 守序暴君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万世之名 择日走红 异度旅社 警报!龙国出现SSS级修仙者! 清河仙族 贼天子 上城之下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