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嬉闹三国> 第46章 第46章【不识抬举】

第46章 第46章【不识抬举】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都到庄子来了,曹『操』等人不免要去玄武池看看。
    曹冲本来懒得动,结果被曹『操』给拎上了。
    “你二哥他们接下来会住到玄武池这边,你也多过去转转,别老气你老师。”曹『操』教育道。
    知晓曹冲洋洋得意夸自己写的“绝妙好诗”“旷世佳作”之后,曹『操』就充分感受到荀攸的不容易,决定人为给荀攸放个假,免得荀攸养病不成反被气出病来。
    曹冲乖巧点头,又凑到曹丕身边问:“哥哥,父亲已经决定好让你和三哥随军出征吗?”
    曹丕说道:“对。”
    曹冲说道:“那什么时候去打荆州啊?”
    “还没确定,”曹丕答道,“怎么?你也想跟去?”
    曹冲有点纠结。
    他是挺想跟去。
    荆州不难打,只要他不去冲锋陷阵,基本不会有危险。
    有危险的应该是刘备,他记得刘备就是在这时候觉醒祖传技能:抛妻弃子率众跑路!
    这一段可是衍生出不少传奇故事,比如什么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什么刘玄德惜爱将怒摔亲子!
    曹冲是挺怂,可来都来了,总不能一辈子宅着不出去。何况他现在有初级复生丸在手,哪怕遇到最糟糕的情况也能保命,顶多就是行军打仗条件会很艰苦,他可能吃不了那种苦头而已。
    曹丕见他表情纠结,说道:“你还小,想出去以后有的是机会。”
    曹冲说道:“我倒希望这种机会越少越好。”
    曹丕听了沉默片刻,点头应和:“是这个道理。”
    要是能一举平定南方,他们随军出征的机会自然能大大减少,可大家都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
    曹『操』带着荀彧等人检阅完士兵,转头见曹丕和曹冲凑一起说小话,不由问道:“你们兄弟俩在嘀咕什么?”
    曹丕看了眼曹冲,说道:“仓舒说他也想跟随父亲南征荆州。”
    曹『操』看向曹冲的小身板儿,眼神里明显带着点嫌弃。倒不是他不喜欢曹冲这个儿子了,只是行军打仗首先得身强体壮,便是普通士兵也得等他们到了可以应征的年龄才让他们从军,十三岁的小子哪里能跟着大军一起出发?
    不过儿子有这份心思,曹『操』还是鼓励居多:“那你就先跟着你二哥他们到玄武池这边跟着水师吃住,你要是受得了我就考虑带上你。”
    曹冲:“…………”
    曹『操』瞅见他一脸不情愿,乐了。他说道:“既然这都做不到,随军南征之事就莫要再提了。”
    曹冲感觉自己被人瞧扁了。
    这有什么难的啊,不就是军训!
    还是只需要跟着吃住,不需要参加训练的那种军训!
    曹冲不由挺起腰板替自己撑场子:“我当然可以做到!”
    曹『操』说道:“那行,就这么安排了。你回去把庄子的事情交接交接,再跟你老师说一声,过几天就收拾东西到玄武池这边来。”
    曹冲乖乖应下,等于曹『操』一行人分别时才回过味来。
    他只是跟曹丕聊聊自己蠢蠢欲动的小想法,怎么直接把自己赔进玄武水师里头去了?
    曹冲思来想去,觉得罪魁祸首是曹丕。他们兄弟俩说的悄悄话,他二哥怎么能直接讲给曹『操』听!
    唉,兄弟情,薄如纸!
    曹冲一脸郁闷地回了庄子,去与荀攸说起自己要去玄武池那边的事。他还跟荀攸感慨:“都怪二哥嘴快,要不然我就不用去了,”曹冲一脸唏嘘和无奈,暗搓搓地向荀攸疯狂暗示,“我去了水师营地的话,功课可就耽搁了!”
    荀攸捋须笑道:“不耽搁,庄子这边骑马到玄武池不过一刻功夫。左右你也不用随着水师训练,到时我每日一早派人给你送功课,顺便把你前一日写的功课取回来便是。”
    曹冲:“…………”
    荀攸说道:“你华先生说我可以多走动走动活动筋骨,隔个三五天过去给你上半日课也不是不可以。”
    曹冲:“………………”
    荀攸微微一笑:“就这么安排吧。”
    荀攸说完还把一张纸推到曹冲面前,上面列着今天的必读书目和必背文章。
    暗示失败,功课照常!
    曹冲蔫耷耷地走了。
    老师难缠,作业如山,难,难,难!
    另一边,回去的路上曹丕忍不住问曹『操』:“父亲,到时果真带上仓舒吗?”
    曹『操』看了看曹丕,说道:“你觉得要不要带他?”
    曹丕说道:“仓舒年纪太小了,怕路上出什么意外。”
    曹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带上曹冲不太妥当,十几岁的小子身体还没长好,病上一场说不准命就没了,去年不就是这样?何况曹冲这文不成武不就的,旁人放个冷箭他恐怕都躲不开。
    曹『操』见曹丕一脸忧虑,瞧着有那么点当哥哥的样子,便笑着说道:“我只说他若吃得了苦就考虑带上他,又没说肯定会带,到时看看情况再说吧。若是此行会有凶险,就不带他了。”
    曹丕听曹『操』这么说,也知道自己是想岔了,以曹『操』对曹冲的喜爱,自然不会让曹冲涉险。
    荀彧对曹冲跟不跟去打荆州倒不怎么在乎。
    荀彧出身世宦之家,自幼饱读诗书,对曹冲送给他们人手一本的《伤寒杂病论》比较关注。
    这种装帧方式,这种纸张材质,简直让荀彧耳目一新。
    他家中也收到过曹丕让人送来的纸,只是纸这玩意对普通人来说挺稀奇,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也算不得多珍贵,纯粹是平日里用得不多罢了!
    现在拿到这么一套分量不小的书,再看看里头所涵盖的内容,荀彧顿时想起曹冲说过这纸张成本十分低廉,甚至能用来印刷书籍!
    听曹冲空口无凭说印书,跟真正拿到这种装帧良好的新书,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回到邺城后,荀彧便忍不住对曹『操』说道:“我觉得医书虽然该印,但别的书也不该落下。”
    哪怕是用抄的也好,好歹也多抄些儒家经典。
    如今世道那么『乱』,比之孔子所在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也不遑多让,仗固然是要打的,文教之事也不能落下!
    若是不能将礼乐教化捡起来,便是统一了天下,又如何将它治理好?
    见荀彧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曹『操』笑着说道:“你与崔琰他们商量商量,看他们要不要选几本书出来印刷。”
    荀彧点头。
    崔琰出身清河崔氏,又是曹丕老师,向来得曹『操』看重。
    荀彧走后,曹『操』读起了许都那边的来信。
    写信的人是个老熟人,郗虑。
    郗虑在信中写孔融对曹『操』多有不满,经常聚众议论朝政,最近更是时不时讽刺曹『操』几句。
    这也不是孔融头一回干这种事,以前曹『操』出征他就经常泼冷水,不是说“对方人这么多咱打不赢的吧”就是说“名不正言不顺这仗肯定不好打”,曹『操』读完信后冷哼一声,对孔融这家伙不是很满意。
    当然,曹『操』也知道郗虑与孔融有点矛盾,这些话未必能尽信。
    郗虑是北海郑玄的学生,而孔融当过北海郡守,对郑玄十分敬重。郑玄把独子派去给孔融打下手,结果孔融被黄巾军围攻,郑玄儿子去解救,最后孔融没事,郑玄儿子反而死了!
    照理说有这么一重关系在,郗虑与孔融应该交情不错才对。偏偏有次献帝与两人坐一起聊天,献帝问他们觉得对方怎么样,孔融便借用他祖先孔子的一句话来回答:“可与适道,未可与权。”
    孔子的原句是这样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这是孔子认为的四种境界:共学、适道、立道、权变。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跟你一起共同学习道理的,不可以一起去干实事;可以跟你一起去干实事的,不一定可以一起把事情干成;可以跟你一起把事情干成的,不一定能权衡变通、从容应对各种变故!
    再简单点来说,就是孔融觉得郗虑在第二层,到不了第四层!
    俗称“这家伙不太行”。
    郗虑听了顿时就来气了,当场冷笑一声,说你老孔在北海郡干一把手的时候啥事没干成,百姓流离失所,政令根本发不出去,你难道就到了第四层?!
    两个人当着献帝的面就吵了起来,相互揭短揭得叫人叹为观止。
    这事曹『操』还居中调停过。
    至于效果怎么样,看这信就知道了,至少郗虑没接受调解!
    孔融的话,曹『操』估计也没有,毕竟这家伙估计对他满肚子不满。
    只是孔融乃是孔家子弟,孔子的二十世孙,在文人之中威望颇高。这些读书人一个两个不干正事,没事就爱凑一起谈天论地,说起话来肆无忌惮,你要是没个好由头就直接诛杀他们,其他人能骂到你遗臭万年!
    曹『操』『揉』『揉』太阳『穴』,觉得脑袋又隐隐作痛。
    孔文举,不识抬举!
    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也没见做什么大事,一天到晚都不消停!
    早晚有一天,他要来个杀一儆百,告诉这些家伙他没有不杀读书人的坏习惯。
    与此同时,远在许都的孔融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叠新纸。
    文人圈子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邺城与许都离得不算太远,又因为曹『操』的存在而往来得十分密切,邺城那边出了什么新鲜事物很快便能传到许都。
    曹冲给徐干、刘桢等人提供起新纸来基本是不限量的,但凡他们提出想要赠送给哪个亲朋好友,曹冲都会一口答应。
    于是在曹冲蔫耷耷带着功课搬去玄武池的同时,一刀新纸从邺城顺利抵达许都。
    孔融『摸』着那顺滑漂亮的纸张,很难相信朋友在信中所说的“成本低廉”。
    这么好的纸要是成本低廉,谁还会用竹书和帛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神算真千金,全豪门跪下喊祖宗 我和美女董事长 桃源俏美妇 厉总玩的野,新婚小妻遭不住 退婚当天,三崽带我闪婚千亿隐富 快穿之幕后大佬 大宋贤王 武脉噬天 萌宝驾到:腹黑娘亲妖孽爹 巫蛊帝君 逆天丹尊 女神的合租神棍 无上丹尊 道士不好惹 混沌天帝诀 万古丹帝 总裁的神医高手 我在异界有座城 反派就很无敌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