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 133 章 大结局(上)

第 133 章 大结局(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撞马的动作很危险,伊尔根觉罗氏没敢再做,不过她发现太子下半场球技暴涨,仿佛上半场并没尽全力。
    大阿哥很快也发现了,因为太子那边的筹旗已然追了上来。
    不仅是太子的球技暴涨,石静殊的球技也比三格格好了太多,几乎可以与伊尔根觉罗氏比肩。
    最后进这几个球,虽然是别人照顾她第一次上场,故意喂球给她,石静殊也都能接住,巧妙进球。
    对方两人球技暴涨,大阿哥这边除了他和他的哈哈珠子,其他人的球技好像都下降了。
    伊尔根觉罗氏是女子,之前打了半场,大约体能出了问题,影响了发挥。
    纳兰一的骑射并不在他之下,怎么只打了半场,也变得迟滞麻木起来,失误连连。
    大阿哥刚想去找纳兰一问个明白,便听见伊尔根觉罗氏在旁边压低声音提醒了一句。大阿哥闻言睁大眼睛,转头看她。伊尔根觉罗氏笃定地点点头,还抬手指了指正在场边喝彩的小七。
    原来是这样!
    大阿哥顿觉醍醐灌顶,所有一切的不合理就都说得通了。
    之后大阿哥频频放水,放得比纳兰一还明显,明显到太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大哥,何必这样?”
    石静殊骑射不错,球技也好,凭实力他们照样能赢。
    大阿哥嘿嘿笑,用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未来的弟妹嘛,我心里有数。”
    太子:“……”
    一场马球赛打下来,太子队反败为胜,还是压倒性的胜利。
    郝如月听小七夹带私货地描述了一番,都被逗笑了,这个保清让她说什么好。
    翌日见到太子,郝如月遣了身边服侍的,问太子对石静殊的印象如何,太子轻咳一声:“很漂亮,很聪明,性格要强。”
    不愧是康熙的好大儿,漂亮很重要,必须放在首位。
    外在美过关,才有兴致去发现内在美。
    接下来的话,不必再问。自己养大的孩子自己清楚,太子回答得这样直白,就是喜欢的意思了。
    大选结束之后,康熙给太子和大阿哥分别指了婚。郝如月与两家商量先订亲,等孩子们年满二十岁再成亲。
    赐婚圣旨都颁下了,自然再无意外,两家都无异议。
    两年后,皇宫先后办了两桩喜事,又是嫁女儿又是娶儿媳,把郝如月忙够呛。
    先是三格格出嫁。
    三格格的亲事是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定下的,订亲时有太皇太后在,哈林部又是长公主掌权,郝如月只说订亲,没提条件。
    如今太皇太后故去多年,长公主也退居二线,将巴林部交到了乌尔衮手上,郝如月这才在婚前给出几点建议。
    皇后给的建议,连皇上都极重视,更不要说乌尔衮了。
    “荣宪的公主府前年就建好了,里面的家具摆设和人手也都安排好了。”郝如月说着看了荣妃一眼,“荣妃只荣
    宪这一个女儿,舍不得也是有的。”
    看完荣妃又看乌尔衮:“不光是荣妃,皇上和我也舍不得。”
    皇后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乌尔衮哪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忙含笑接话:“是是是,臣晓得,臣保证每年都带荣宪公主回京城住上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是多久,郝如月不接受这种含糊其辞:“每年至少回来住三个月。”
    乌尔衮巴不得:“若皇上允准,住上半年也无妨。”
    大清公主嫁到蒙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旗,即要跟随额驸回草原定居,另一种是驻京,在京城建府,永居京城。
    因乌尔衮接管了巴林部,无法离开部族太久,荣宪公主只能随旗。随旗的公主不能随便回京省亲,更不可能想住多久就住多久。省亲的时间和留居京城的时长,全都要经过皇上的批准,看皇上的意思。
    巴林部在羊毛线生意上落后于人,却用海贸补了回来。蒙古的羊毛线生意都是与西边邻近的国家交易,而海贸生意却要往东走。
    与赫舍里长房的船队相比,巴林部的船队根本不成规模,就一直跟在赫舍里家长房的船队后头,一来能保证安全,二来也能接到一些零散的生意。
    在赫舍里家长房看来是零散的生意,在别人眼中却是天降大单。
    也只有在这种模式下,乌尔衮才能一边管着族里的事务,一边还能集中精力去做海贸生意。
    可与赫舍里家长房合伙做生意,很多时候都要见面聊,仅靠书信往来恐怕不能及时传递消息,耽误了商机。
    今日即便皇后不说,乌尔衮也会提回京小住的事。
    他之所以含含糊糊说一段时间,不是不想跟着荣宪公主回京,而是想多住些时日,却怕皇上猜忌。
    听乌尔衮这样说,郝如月立刻想通了其中关窍:“半年就半年,皇上那边自有我去说。”
    荣妃听说荣宪婚后有一半时间在京城居住,长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等乌尔衮离开,荣妃又带着荣宪过来坤宁宫,向皇后倒了一番谢。
    三格格春天出嫁,去巴林部转了一圈又折返。理由很充分,她要与额驸一起参加成亲王大婚。
    大阿哥娶妻定在秋天。
    与公主府一起修建的,还有成亲王府。两处府邸都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原来府邸的基础上翻盖的。
    依着皇上的意思,本来要推倒重建,奈何时间赶不及了。即便如此,两处府邸依然簇新,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当初说要翻盖的时候,大阿哥和三格格都没意见。毕竟畅春园的建设还在继续,预算上不封顶。大阿哥和三格格都是孝顺的孩子,不想在这时候凑热闹,给国库增加压力,让太子难做。
    而且三格格和大阿哥都是定了亲的,新建府邸确实不赶趟。
    可翻盖也有翻盖的章程,想到此处,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太子。
    银子可以少花,但太子还是要去麻烦一下的。
    以后要住一辈子的府邸,在规划这一块可不能马虎了。
    太子欣然应下,很快拿出了两个府邸的规划。速度之快,规划之巧妙精美,令人叹服,俨然化身大清基建狂魔。
    郝如月看过两张规划图,由衷赞叹:“这样好的规划,我都没见过。”
    亭台楼阁,十步一景,景观并不会影响使用和功能,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使用面积。
    康熙也凑过去看:“治大国如烹小鲜,太子这小鲜烹得不错,该让他做些大事了。”
    郝如月抬眸看他:“注意工作量,别把保成累坏了。”
    康熙拍拍她手背:“知道了,保成过两年也要大婚了,朕还想早点抱嫡孙呢。”
    想了想又道:“过两年畅春园的主园也快建成了,咱们搬过去住好不好?只咱们两个和咱们的两个女儿,一家四口。”
    历史上畅春园建成之后,康熙就爱住在那里,一年之中要住上小半年,把奏折和早朝都搬了过去,就连最后薨逝都是在畅春园。
    可见有多喜欢。
    在南巡回来的路上,他问她倘若有的选,她是不是根本不会进宫。她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自己不喜欢宫里的四角天空,她想住在有山有水的地方。
    当时他只是附和她的说法,说自己也不喜欢住在宫里。
    她以为那次的对话已经结束了,他却将对话的内容全都记在了心里,并且把她喜欢的山水和江南园林全都搬来了京城。
    一片山水,一家四口,远离凡尘,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郝如月陶醉片刻,补充说:“把太子也带上,一家五口。”
    康熙摇头:“带不了太子。”
    郝如月蹙眉:“为什么?”
    康熙笑着给她解释:“太子要留下继承朕的皇位。朕和他总要有一个留下,不能全走了。”
    全走了,谁来管朝廷和天下。
    郝如月顷刻梦碎:“再过两年太子才二十岁,皇上就打算把江山的重担全都压他肩上吗?不行,绝对不行!”
    再过两年康熙才四十岁,还不老,怎么也要等到五六十岁才能退休。
    朝政多忙啊,皇上每天吃饭睡觉都得算着时辰。
    这还是熟手,做惯了的。
    太子现在化身基建狂魔,虽然在基建中历练得越发成熟,皇上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也说得没错,可没做过就是没做过,生手就是生手,不能一笔带过。
    一想到太子接班之后,可能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睡觉,郝如月就心疼。
    她把太子从一个奶团子养到现在,每走一步都精打细算,可不是让他长大之后过劳死的。
    就像她穿越前那样。
    人没了,有钱又怎样,要江山有何用?
    郝如月亲手规划了太子从出生到如今的人生轨迹,把什么都算到了,就没算到康熙想提前退位。
    明明可以干到六十几岁将近七十岁,凭什么四十岁就想辞职!
    从前她让太子韬光养晦,太子就一直韬光养晦,甚少染指政事。
    眼瞧着太子即将成年,郝如月已经把太子未来十年的接班规划都做好了。
    按照这个规划走,十年之后太子接班,也算是半个熟手了,会有些辛苦,但不会很辛苦。
    求稳的话,还可以再跟着皇上学几年。
    可眼下什么情况,太子才成年,皇上就想退休了?
    那怎么行!
    计划被打乱的郝如月,心情更乱。
    此时比郝如月心情还乱的,是康熙。
    皇后说她不喜欢皇宫的四角天空,想住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康熙便把山水和江南原样搬来,捧到她面前。
    两年后主园建好就能搬进去了,他们终于可以停下来,过上向往中的生活,怎么皇后还不愿意了呢?
    再过两年,太子都二十岁了,已经是弱冠之年,且已娶妻。这时候站出来替君父分忧,接过他肩上的担子,怎么就不行了!
     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二十一岁手握天下,他说什么了?
    累肯定是累,也会很辛苦,可谁不是从那时候走过来的!
    先帝比他登基还早,当时太宗皇帝都没了,只孤儿寡母两个。他登基也是赶鸭子上架,父母都没了,只与祖母相依为命。
    继位之后就是鳌拜专权,亲政之后撤藩,再之后收.台.湾,与沙俄谈判驱逐准格尔,开海禁搞海贸,到如今万国来朝。
    最难熬的岁月,他都熬过来了,留给太子一个太平盛世。
    以太子现在的能力,做一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
    别看他不到四十岁,从去年开始已经在染发了,皇后还眼圈红红,亲手给他染过。
    当时染完皇后还哭了,哭着说他太辛苦,合该给太子安排一些差事,让太子分担。
    从那时起,他就动了退位的念头,想着再培养太子两年,就把肩上的重担交出去。
    他与皇后同岁,皇后四十岁依然娇艳,而他都快枯萎了。
    他可不想以后与皇后坐在一处,不像夫妻,更像父女。
    除了白发,身体也有些吃不消。
    人生苦短,他还想多活几年,好好陪陪皇后和一双女儿呢。
    没想到皇后竟然说一套做一套,嘴上说着他累,心疼他,等到他想让太子顶上的时候,皇后忽然翻脸说不行。
    太子在皇后心里排第一,康熙没意见,其实他已经适应了,可他没想到自己在皇后心里一点地位都没有。
    就纯属一头拉磨的驴。
    还是干到死的那种拉磨驴。
    他有点伤心了,很伤心,哄不好的那种。
    皇后说话太伤人,莫说皇上,就是梁九功这样一个有着多年斗争经验的成熟“家具”,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为了太子,就不管皇上死活了吗?
    多少年没见过康熙黑脸了,郝如月梦碎之后猛醒,刚才的话说得太
    直白,有些伤人。
    想起上个月才给他染过头发,郝如月也怕康熙像历史上的雍正帝那样英年早逝。
    太子还未成年,康熙不能死,郝如月也舍不得他死:“太子暂时接不下这万里江山,不过可以让太子协助皇上。等他能顺利处置朝政,皇上再退下来安享晚年,好不好?”
    安享晚年是什么意思?要等晚年才能退下来,还是皇后嫌弃他老了?
    是夜,郝如月都哭了,还被人掐着腰问他老了吗,郝如月:一把年纪了,还逞强,这男人真是……
    “不老,不老,我就是心疼皇上不容易。”郝如月软着腰,有气无力说,“朝政上的事,皇上多教教太子,咱们也好搬去畅春园……”
    刚想说养老,赶紧咽下:“到时候,我陪着皇上一起变老。”
    经过一晚上的反复试探,郝如月觉得康熙确实有了退休的念头,并不是在测试太子的反应。
    既然这样,太子就没必要继续韬光养晦了,是时候接触朝政。
    有了修陵建园的打磨和历练,太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上到内阁,下到六部衙门,全都打过交道,被皇上亲自带着,上手很快。
    “额娘,汗阿玛今天让我单独批阅奏折了……是什么意思?”大约韬光养晦了太长时间,忽然接触到政事,太子有些诚惶诚恐,不知道如何拿捏这个度。
    表现不好,怕汗阿玛觉得他没用,表现得太好,又怕被忌惮。
    这个郝如月早替他试探过了,闻言笑道:“做了三十年皇帝,从登基开始事情就没断过,皇上有些累了,有要退下来的意思。”
    冷静自持如太子都怔住了:“汗阿玛今年还不到四十岁……”
    是不到四十岁,可架不住人家八岁登基啊,上班早。
    在后世,二十岁出头上班,连续上三十年的班,也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更不要说皇帝这个职业,并非其他普通职业可比。
    当政三十年,真的不算短了。
    而且圣主明君几乎都有晚年综合症,即年轻时雄才伟略,到了晚年不是追求长生,就是疑神疑鬼,总要干出些晚节不保的事来。
    就比如康熙,一生的高光时刻几乎都在四十五岁之前,晚年没什么事了,搞出一个九龙夺嫡,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鉴于历史上的康熙也是“晚年综合症”患者,郝如月忽然觉得康熙在五十岁之前退下来也挺好。
    她斟酌措辞,宽慰太子:“皇上也不是铁打的,也会累。皇上教你什么,你尽管学,能为君父分担的,尽量去做。”
    额娘最懂汗阿玛的心,且在大事上的判断从未出过错,太子知晓这件事的分寸在哪里了。
    一年后,康熙已经是半隐退状态,朝政陆陆续续都交到了太子手上,只差退位。
    康熙想退,郝如月不让,康熙:……皇后管得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好吧,朕再多考察你几年。”面对太子的苦苦挽留,
    康熙如是说。
    太子其实早出师了,不过是皇后不放心,怕太子独掌朝政会出错,留着他给太子挡枪。
    康熙做了一辈子的下棋人,到了晚年却沦为别人的棋子。
    可谁让那个下棋人是如月呢,自己的女人,自己不宠谁宠。
    太子大婚当天,郝如月含泪受了新婚夫妇的礼,含泪对太子妃说:“我把保成交给你了,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子孙满堂。”
    石静殊以为皇后娘娘会说一些勉励她的话,或者告诉她该怎样侍奉太子,怎样孝敬公婆,就像她出家门之前,额娘和祖母教她的那样。
    可皇后娘娘没有,她没有摆婆婆的谱儿,更没有端皇后的架子,只简简单单祝福几句,让人听了心中十分熨帖。
    从她第一次见到皇后娘娘,石静殊就觉得皇后娘娘跟宫里的其他娘娘,或者说与她见过的所有长辈,都不一样。
    皇后人很随和,没有架子,跟人说话的时候不会颐指气使,就好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
    荣宪公主要嫁去蒙古,想学骑射,皇后就允许她在景山围场办马球赛。
    马球都是男人打的,石静殊从来没见过女人抛头露面打马球。
    就算有,也都是在自家的庄子上,与自家的姐妹玩乐。
    若是被家中长辈发现,少不得要挨一顿训斥。
    皇后不但允许公主打马球,还让荣宪公主叫上了伊尔根觉罗氏,让七公主带自己去马球场。
    荣宪公主远嫁蒙古,马球赛由七公主接管,伊尔根觉罗氏在婚后仍然是马球赛的常客。
    因为马球赛的关系,石静殊仍然与伊尔根觉罗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她私下问过伊尔根觉罗氏,大阿哥成亲之前屋里有几个侍妾,伊尔根觉罗氏摇头,说一个都没有。
    “一个都没有?”成亲王可是亲王啊,别说亲王了,便是普通的贵族子弟在婚前怎么也该有个通房,石静殊睁大眼睛,吃惊不小。
    伊尔根觉罗氏含笑说:“一开始我也不信,问过惠娘娘才知道,是皇后不许。”
    虽然有些不合规矩,可哪个清清白白的女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夫君同自己一样,也是清清白白的呢?
    谁也不希望一进门就要跟小妾斗法,甚至荣升庶子庶女们的后妈。
    平常人家都难做到的事,皇家居然做到了,说不惊喜是假的。
    越了解,越觉得皇后娘娘与众不同。所以石静殊听见皇后娘娘的新婚祝福,只是短暂地错愕了一下,很快欣然接受。
    她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开明的婆母,就连新婚的紧张都被冲淡了。
    转过年,康熙如愿搬进了畅春园。好消息是能过二人世界了,坏消息是只有两个人。
    孩子们都没跟来。
    太子要主持朝政,不能来,太子妃要留下照顾太子,来不了。小六和小七都在国子监读书,住在皇宫更近便。
    太子、小六和小七都不来,其他人
    也没来。
    “这畅春园多好,他们怎么都不肯来?”太子要忙政事,不来就不来,小六和小七是怎么回事,康熙忍不住吐槽。
    国子监最近来了一批西洋科学家,小六要跟着交流,暂时过不来还说得过去。别告诉他,小七也是因为热爱学习才走不开。
    郝如月看了一眼窗外的冰天雪地,亲手倒了杯热茶给康熙推过去:“畅春园,畅春园,怎么也得春天住过来。皇上非要冬天搬,什么景色都没有,也难怪孩子们不愿意过来住。”
    康熙端起茶杯喝下一口,感觉心里暖洋洋的:“所以说呀,孩子们都靠不住,还是皇后对朕最好。”
    其实郝如月也不想来,冰天雪地看什么,这里还冷,不如宫里暖和。
    再过半个月她就四十岁了,格外怕冷,吹凉风膝盖会疼。
    之所以选择跟着皇上过来住,一则她是皇后,总不能自己住在皇宫,让皇上孤零零一个人搬进畅春园吧,二则冬日里她习惯了有人暖被窝,人的体温均衡,比汤婆子暖的面积大,还不会有烫伤的风险。
    听康熙腆脸说自己对她好,郝如月想怼他两句,话到嘴边,瞥见他头上的一丝灰白,又改口:“皇上的白头发又长出来了,等会儿歇过午觉,我给皇上染一染。”
    康熙转头看她:“朕老了,你倒是看起来没什么变化。”
    郝如月穿越前身经百战,后宫里这点事对她来说只是有些琐碎,没什么难度,并不曾耗费太多心力。
    这些年要说最累的,还是带着太子宫斗那会儿。
    幸亏只有几年时间,很快就熬过来了。
    郝如月含笑看他,除了头顶时不时冒出的白发,其实皇上的变化也不大。眉眼依然英俊,尤其是眼睛,很亮,有光彩。
    大约自己打量对方的时间有些长,让男人产生了误会,他抬手屏退屋里服侍的,倾身过来对她说:“皇后,咱们再生一个孝顺的孩子吧,宫里那些个不能要了。”
    郝如月躲他远远的:“皇上想办法自己生吧,我爱莫能助。”!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我的师兄太强了 大乾憨婿 替嫁战王后,神妃携带空间去流放 灵魂摆渡之又见孟婆 我们,浪漫不起来 循梦向阳 穿成种田文里的极品姑姑 我爱他马尾飘扬的少年模样 半壁诡城 血色漫月 nba历史最强球员 吞天妖帝 战神狂飙 她的封后之路 东晋北府一丘八 剑道飘仙 人间隐秘事件目录 大唐:九五至尊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