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 128 章 摊牌

第 128 章 摊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赫舍里家长房的商队经常出入蒙古,与蒙古诸部都非常熟。乌雅氏知道巴林部在迎娶固伦淑慧长公主的时候也曾经煊赫一时,后来老国公病逝,才慢慢衰败下去。
    到如今,莫说是蒙古的领头羊,恐怕连羊尾巴都摸不上了。
    也难怪固伦淑慧长公主此次进京,就火急火燎地求娶荣宪公主,想要再借皇室的东风将暮气沉沉的巴林部带起来。
    固伦淑慧长公主很聪明,皇室也确实有东风可乘,奈何海贸这一块蒙古诸部根本无人问津。
    八旗不认海贸,还有个理由,比如不会游泳害怕船翻淹死之类,蒙古干脆权当看不见,理由都懒得编。
    这种只想借东风,却又怕这怕那,总想躺着数钱的,乌雅氏半只眼睛都看不上。
    不过是皇后疼爱三格格,怕三格格嫁过去受委屈,这才想抬举一下巴林部。
    谁都知道巴林部现在是长公主当家,结果皇后一番抬举,对方只派了一个未成年过来,可见是要多敷衍有多敷衍。
    狗肉之所以上不得台面,是有原因的。
    对方足够敷衍,乌雅氏却出于对皇后的敬重,亲自带着参观,但凡能对外公布的,全都拿出来了。
    原以为对方看过就会走,谁知这位小辅国公竟然动了心思,想要个人入股。
    赫舍里家长房很忌讳稀释股份,目前在长房有股份的,只有四个人,即皇后、太子、小六和小七。
    三个孩子的股金都是皇后出的。
    在长房入股不行,在海贸生意这一块倒是可以,但也要有关系。
    考虑到荣妃一直是皇后的左膀右臂,三格格也很讨喜,颇得皇后喜爱,见到自己也是小舅母小舅母叫得亲热,乌雅氏决定给巴林部辅国公这个面子。
    让他以个人名义,在海贸生意中入股。
    半个月后,看着巴林部辅国公带来的股金,乌雅氏挑眉,还真不算少,这是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压上了吧。
    见她挑眉,乌尔衮以为带少了:“不够的话,我再回去想想办法。”
    乌雅氏摆手:“满够了。”
    又问:“辅国公这是真心想做海贸的生意?”
    乌尔衮点头:“到时候还望小舅母照拂。”
    小舅母都喊上了,可见是跟三格格搭上话了。巴林部这位辅国公脑子聪明,有远见,能屈能伸,乌雅氏越来越看好他了。
    也是,皇后是什么眼光,看人一看一个准。她想抬举的人,就没有孬种。
    况且海贸生意太大,一家哪里吃得过来,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天下一统,海晏河清,众人却都比从前更忙了,忙着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康熙二十六年的冬至,在一场鹅毛大雪中到来。
    “瑞雪兆丰年。”此时太皇太后已然病得起不来床了,她拒绝服药,却望着窗外那一片银白艰难地扯出了微笑。
    长公主过来侍疾半年
    多了(),此时见天降大雪不由心焦?()?『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迫切想要回部族看看。
    郝如月掐指一算,劝她:“雪天路滑,姑母不如等天晴了再走。”
    等天晴了,雪化了,太皇太后怕也要离开了。
    今年从入秋开始就没下过一场雨,皇上心急如焚,带着文武百官步行去天坛祈雨。
    无果。
    若不是郝如月劝着,差点都要下罪己诏了。
    没错,古代人认为天不下雨,是帝王无德,才招来天罚。
    旱灾正是天罚的一种。
    说来也怪,历史上康熙祈雨全部都有下文,基本上祈雨过后,一周之内必然有回报。
    反观乾隆,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回也不知为何,康熙雨神之名失灵了,驻守在天坛的龙王好像没在家。
    皇上心焦,太皇太后也跟着心焦,病情越发恶化。
    皇上没下罪己诏,太皇太后却让人将她抬到佛前,许愿以十年阳寿换一场大雪,免天下生灵涂炭。
    皇上得知落下泪来,郝如月却知道,太皇太后这笔买卖做得不亏。
    不但不亏,还可能胜天半子。
    天坛的龙王不靠谱,法华殿的佛祖还是要普度众生的,终于在冬至这一日飘起了鹅毛大雪。
    雪一连下了三天,在第三天傍晚渐渐放晴。
    太皇太后也在这天傍晚有了些精神,吩咐人抬她去法华殿还愿。
    病重之人的十年阳寿意味着什么,没人比太皇太后更清楚了。她病得太重,跪不住,只得趴在佛前,笑着对佛祖说:“我一生不信神佛,这一回,谢谢佛祖了!”
    太皇太后忽然到法华殿还愿,长公主是跟着来的,太后、皇上、郝如月和太子也先后赶到。
    “皇祖母,天冷了,回吧。”等太皇太后还愿结束,皇上第一个开口劝。
    长公主也劝:“皇额娘,这里头漏风,您的病才有好转,仔细染了风寒。”
    之后太后、郝如月和太子都劝了几l句。
    太皇太后挣扎着给佛祖磕了三个头,半晌才回头看身后一众人,对长公主道:“阿图,你留下,我有话要说。”
    太皇太后独留长公主说话,众人也不敢散去,郝如月吩咐将偏殿收拾出来供众人稍坐。
    “皇上,要不要传太医?”太后有些担心。
    皇上没答,郝如月道:“胡太医和夏院政应该快到了。”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明知道会发生什么,郝如月还是差人传了太医过来。
    康熙垂着眼,他虽然才三十几l岁,却早已经历过无数生死,与亲人一次一次告别。
    这些人里,有他的母亲,他的妻子,还有他的孩子。
    可他不害怕,半点也不害怕,因为他身后始终站着一个人。
    那个人便是他的祖母,历经三朝的太皇太后。
    康熙对太皇太后的感情非常复杂,有年幼时的相依为命,青年时的又爱又恨
    (),还有中年以后的近乡情怯。
    从太皇太后病重,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快。
    祖母也要离开他了吗?
    哪怕他早已手握天下,并不需要太皇太后再为他做什么,可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怕。
    就是害怕,本能的害怕。
    那种感觉就好像一直有棵大树在为你遮风挡雨,后来你手上有了伞,甚至在树下盖了房子,忽然有一天那棵树倒下了。
    你有伞,有房子,根本不需要大树遮挡什么,可当你眼睁睁看着大树倒下了,心会空一下,然后在那空处涌出无数恐惧。
    但这棵树并不会因为你的恐惧而起死回生,康熙垂着眼,沉声吩咐:“去叫人吧。”
    此言一出,太后没忍住哭出了声。
    太皇太后的脾气虽然算不得好,却也护了她这么多年。
    梁九功领命而去。
    郝如月吩咐上茶,亲自将茶盏推到康熙手边:“皇上,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康熙抬眼,几l乎看不清眼前人的模样,手被人轻轻握住,泪珠滚落,才算看清了如月的脸。
    触碰到她温热的手掌,康熙才觉出自己此刻手脚冰凉。
    他想朝她笑笑,奈何唇角僵住了,根本翘不起来。
    梁九功把喊人的差事才分配好,长公主红着眼圈走进偏殿,说太皇太后要见太后。
    太后的眼睛早就哭红了,也顾不得打水净面,只用帕子将眼泪擦干便匆匆起身。
    太后之后是皇上,郝如月端起茶盏喝下一口,看样子太皇太后是不打算见她了。
    皇上去了很久才回来,走进偏殿时,神情有些古怪:“皇后,太皇太后让你过去。”
    康熙本以为自己会是最后一个,没想到太皇太后最后想见的人居然是如月。
    郝如月诧异之余没敢耽搁,匆匆朝主殿走去。
    太皇太后过来还愿的时候,是躺在罗汉榻上被抬进法华殿的。此刻她半倚在榻上,精神明显不如刚来时好了,说话都有些费力。
    苏麻喇姑红着眼圈坐在榻边,想让太皇太后靠在她身上说话,太皇太后不肯,还朝她摆摆手:“你们都出去,我想当着佛祖的面,单独跟皇后说说话。”
    听太皇太后特意强调佛祖,郝如月眉心跳了跳,对上苏麻喇姑的目光,勉强笑道:“姑姑放心,我会照顾好太皇太后的。”
    苏麻喇姑抹了一把眼泪,带着屋中众人悄然退下,无声关上了法华殿的门。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太皇太后怕说不完,也没绕弯子:“皇后,你根本不是赫舍里家的那个丫头,对不对?”
    真不是她老了爱胡思乱想,怪力乱神,而是皇后这些年的举动委实令人匪夷所思。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太皇太后是临死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郝如月双手合十,朝佛祖拜了拜,这才转头对太皇太后说:“我已经是皇后了,是不是还重要吗
    ?”
    太皇太后瞳孔微缩,身子也跟着颤了颤,强撑着坐起来:“你到底是谁?留在皇上身边有什么目的?”
    郝如月放弃佛祖,转而走到太皇太后身边:“我是谁,说出来您也不认得。不过赫舍里如月确实死了,绝食自戕,死在了那座盛心庵。后来给仁孝皇后送礼,给您送礼的那一个便是我了。”
    太皇太后闻言抖得更厉害了,好似一片随时可能飘落的风中枯叶,郝如月满意地收回视线。
    “我不会替谁原谅,也没想给谁报仇,不过托生到这具身体里安身立命罢了。”
    她自顾自踱着步,尽量压低声音:“这些年我的所作所为,您也看见了。我没做过一件坏事,也没主动害过任何人。正相反,被我救过的人倒是有很多。等会儿您魂魄离体,大可抽空去民间看看,京城的每条街上都有我的生祠。百姓家供奉的痘疹娘娘,现在也是我。”
    似乎想起什么事,脚步顿住:“您若想告诉皇上,完全没必要,皇上早知道我不是。您若告诉别人,放心,没人信,别人只会当您是老糊涂了。”
    原来皇上早知道了,难怪她刚才问起皇后的事,皇上总是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
    也对,皇上圣明得很,又怎会连枕边人换了芯子都不知情。
    只要皇上没有被皇后蒙蔽,她死也能合上眼了。
     太皇太后瘫坐回去,倚着罗汉榻的扶手低低喘气,边喘边问:“皇后会唱曲儿吗?唱一个来听听。”
    她都要死了,还故意拿话气她。
    她不过问一句,对方有一百句等着,一句比一句噎人。
    当面说她老糊涂……可气死她了!
    郝如月一滞,心说太皇太后真是她的克星,遗言都说到最后了,居然想听她唱曲。
    原主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天生五音不全,白瞎了郝如月这个声乐艺术生的心。太子小时候那样依赖她,她哄太子睡觉,想给他唱摇篮曲催眠,都被无情拒绝了。
    若是她当真给太皇太后唱了,会不会把老人家直接送走?
    “您还有什么人要见吗?”郝如月决定岔开话题,就不用“优美”的歌声祸害一个将死的老人了。
    毕竟佛祖还在上边瞧着呢。
    哪知道太皇太后摇头:“没有了,你是最后一个。”
    她还真是幸运呢!
    郝如月不想唱歌,一点都不想,干脆喊了苏麻喇姑进来伺候。
    太皇太后这些年一直在观察郝如月的弱点,找来找去,只发现一样,唱歌难听。
    还是太子小时候偷偷告诉她的,说皇后唱曲儿可难听了。
    太皇太后当时就好奇,皇后有一把温柔的嗓子,能难听到哪里去。
    之后发生了很多事,一直没找到机会听,今天再不听怕是听不着了。
    因为继后她生了多少闲气,与皇上都差点生分了,必须找补回来。
    有人进来伺候那更好了,又多了听众,太皇太后眯眼:
    “哀家这把老骨头,怕是熬不过今日了。临走前只想听皇后唱个小曲儿,怎么,皇后不肯赏脸?”()
    郝如月:听众又多了几l个,还不如刚才唱呢。
    ?蒹葭是草提醒您《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麻喇姑刚进来,满耳朵都是太皇太后说的那句“怕是熬不过今日了”,当场泪崩,却不敢真哭出声。
    几l个跟着进来的宫女脸上也都是泪痕,与苏麻喇姑一样,眼巴巴望着郝如月。
    郝如月:还是不想献丑。
    太皇太后深深吸气:“皇后若是不愿,哀家就去求皇上。”
    “别!”她的歌声过分“美妙”,听见的人还是越少越好,郝如月朝太皇太后眨眨眼,“不知太皇太后想听什么样的小曲儿?”
    说得好像她会唱很多似的,还不是在拖延时间,盼着她熬不过去,早点去向长生天报到。
    太皇太后的好胜心都被激发出来了,偏要为难一下:“蒙古的小曲儿会吗?”
    郝如月摇头:“不然太皇太后您教教我?我现学现唱。”
    这是怕她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啊。她偏不死,就等着看对方出丑:“没力气教你了,随便唱一个吧。”
    郝如月:真顽强。
    看来今天她不唱,太皇太后死也不能瞑目了。若是殿中只有两人还好,偏又多出这么多人,眼睁睁看着她不给太皇太后面子,连最后的遗愿都不能满足。
    传出去就是大大的不孝啊!
    算了,都是太皇太后自找的,万一把人送走,她也有人证。
    蒙古小曲儿她真不会唱,但后世的蒙古歌曲她会啊。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赶上红五月歌唱比赛,她还滥竽充数跟着全班大合唱来着呢。
    一开始是真滥竽,后来听说比赛的时候尼玛每人配一只耳麦,她才彻底慌了。
    为此家里还特意从音乐学院请一个民歌专业的教授,单独给她开小灶,狠狠学了一段时间。
    因为她不懈的努力,和比赛时尽量压低的声音,班级荣获集体合唱二等奖。
    后来她痛定思痛决定学声乐,弥补一下自己不全的五音。
    那首红歌她到现在还记得,郝如月脑中回忆起当天比赛时的情景,口中低声哼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草原上升起,不落地太阳。”
    曲调勉强能听,歌词是真的好。太皇太后跟着小曲儿,缓缓闭上了眼睛,仿佛重回草原。
    天蓝蓝,草青青,远处响起牧羊人悠然的歌声,尾音拉得很长,很长。
    广阔无垠的草场上,一匹通体全黑、皮毛油亮的骏马奔驰而来,马背上坐着身穿白色骑装的英俊少年。
    骏马跑到不远处忽然停下,白衣少年跳下马背,大步朝她这边走来。
    太皇太后看清来人,笑起来,问他:“你是来接我的吗?”
    白衣少年回给她一个温和的笑,大步走到她面前,单膝跪下
    ():“布木布泰,我来娶你了。”
    听见自己哭出了声,太皇太后才睁开眼睛,对郝如月说:“麻烦你转告皇上,太宗身边人太多了,我不想过去挤。先帝亦有心中所爱,我也懒得看。请皇上让钦天监另择一处山陵给我,或者将我就近安葬在月牙河畔吧。”
    说完再次合上了眼,低声说:“接着唱,我爱听。”
    直到郝如月喉咙冒烟,皇上不放心找过来,才发现太皇太后已然走了。
    法华殿响起震天的哭声,康熙站在罗汉榻前身子晃了几l晃,被郝如月扶住才算站稳。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郝如月刚刚唱得口干舌燥,连口茶水都没喝上,此时哪里哭得出半滴眼泪。
    她将此处乱局暂时交给了贵妃和惠妃,自己扶着康熙去了偏殿。太皇太后临死之前还有遗言留下,她得赶紧说给皇上知道。
    回到偏殿先喝水,润过喉咙才转述了太皇太后的遗言。起初皇上还很平静,听到最后忽然掉了茶盏,发出“哐当”一声,紧接着屋里服侍的乌压压全跪下了。
    郝如月:“……”
    “你说太皇太后想葬去哪里?”
    对上康熙不可置信的目光,郝如月仔细回忆了一遍:“不想葬去太宗皇帝的昭陵,也不想葬去先帝的孝陵,请皇上着钦天监另择山陵安葬。”
    说到这里,看见康熙一摆手,所有跪着的宫人由梁九功带着悄然退下。梁九功关门的时候朝她这边看了一眼,眼角直抽,表情要多古怪有多古怪。
    等人退下,屋中只剩两人,康熙才问出声:“太皇太后最后说什么,想葬在月牙河畔?”
    郝如月想起来了:“太皇太后最后是这样说的。怎么,月牙河有什么不妥吗?”
    康熙蹙眉向她确认:“是月牙河没错?”
    郝如月莫名其妙:“皇上若不信,可以去问苏麻喇姑,当时她也在场。”
    康熙闭了闭眼:“月牙河在九王坟。”
    郝如月一时没想起九王是谁,她只知道后世在国贸那边有个八王坟:“太皇太后莫非想抢别人的坟?”
    不至于吧。
    康熙又闭了闭眼,艰难开口:“九王坟是多尔衮的坟。”
    多尔衮行九,被先帝挫骨扬灰之后,坟墓没了,骨灰就撒在月牙河中,京城百姓称之为九王坟。
    郝如月:……太皇太后死了还要折腾她,什么是一生之敌,这种就是。
    明知道太皇太后算计自己,郝如月还是忍不住好奇,这大约就是阳谋的最高境界了吧。
    她好奇太皇太后与多尔衮到底是什么关系,但她不敢问,转而道:“皇上怎样打算,给太皇太后另择山陵,还是……”
    后面的话也不敢问了。
    反正太皇太后说或者,就是两者都可以的意思。
    历史上,太皇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病逝,直到雍正三年才入土为安。
    结合太皇太后生前遗言,以及相应史料记载,康熙皇
    帝用了三十几l年时间,都没给太皇太后选好风水宝地下葬。
    如果历史上,太皇太后对皇上说的遗言,与她对自己说的一样,那么康熙皇帝的反应就说得通了。
    最终还是雍正帝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这一世,大约不会再有九龙夺嫡,太子可以顺利接班。郝如月才不想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太子,到时候让太子左右为难。
    所以太皇太后应该是想到了这一点,知道她舍不得太子为难,才会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在她身上,用了这辈子最后一次,也是最精彩的一次阳谋。
    “先办丧仪,等丧仪过了再说。()”果然皇上在短暂的痛苦、错愕和难堪过后垂下眼睫,变得面无表情。
    比刚刚得知太皇太后薨逝的时候,不知淡定了多少。
    之后的小殓、大殓,以及从头到尾都在进行的哭灵,皇上都平静得可怕。
    皇上从容不迫,各项安排井然有序,甚至连朝政都没落下。
    郝如月一边哭灵一边愁,怎样才能让太皇太后安然下葬,可等到哭灵结束都没想到办法。
    仪式结束之后,各自回宫休息,郝如月被贵妃追上了。贵妃将一只白色小瓶飞快塞给她,压低声音说:“太皇太后薨逝,皇后哭灵眼圈都不红,容易被人诟病。把这个涂在眼下,很快就像哭过一样了,对眼睛和皮肤都无害。?()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回到坤宁宫照镜子,可不是眼圈都没红。太皇太后临死前摆她一道,郝如月满脑子都是那个遗愿,哪里心情哭。
    再说太皇太后活着的时候,没少折腾她,她就是想哭也哭不出来呀。
    可她毕竟是皇后,太皇太后的孙媳,别人可以干打雷不下雨,她不行。
    这种时候不哭就是不孝。
    皇上以仁孝治天下,她作为皇后怎么能带头行那不孝之事。
    从前她名声不好,可以不在乎名声,现在她名声好了,也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下午哭灵的时候,郝如月涂了一些贵妃给的药膏,果然眼圈红红,如丧考妣,眼泪被熏得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同样是高门,赫舍里家怎么没有这样的好东西,连她的药膳空间里也没有。
    哭不出眼泪,就想办法熏出来,反正眼泪是自己的眼泪。
    脑中划过一道闪电,她好像知道该怎样做了。!
    ()蒹葭是草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战神狂飙 她的封后之路 东晋北府一丘八 剑道飘仙 人间隐秘事件目录 大唐:九五至尊 重生之来快活啊 女权世界之魔物娘狂想曲 弈黑弈白 宋惜冉傅南 长生天阙 孟南絮周寒之 神豪:提现一百亿后城市被封锁了!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修改超神 都市:开局抽中一万亿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湛蓝徽章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