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 108 章 显怀

第 108 章 显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明珠跟觉罗氏吐槽时,图海也在安抚自己的人。
    图党的中坚力量是原来的索党,还有一些武将。有仗打,武将自然欢喜,但原来的索党大多都是上三旗的贵族,他们保守惯了,总觉得现在就很好,没必要掏空国库去打仗。
    朝廷招抚台.湾都招抚那么多年,郑经死了,接着派人去招抚呗,为什么非要打仗?
    撤藩的时候,他们就是主和派。甚至在皇上一锤定音之后,南边战场推进不顺时,他们还会站出来给皇上出主意,打不过就议和吧。
    至少能保住现有的利益。
    在叛军打到湖南的时候,他们还提出过与吴二桂划江而治的想法。
    二藩的封地本来就是朝廷给的,二藩反叛,朝廷有实力平叛自是应该。且二藩的封地虽然不是什么鱼米之乡,矿产倒也不少,拿回来很有必要。
    可台.湾不过打弹丸之地,与内陆相隔海峡,打起仗来又要组建水军,又要建造海船,还要与极擅海战的前明郑家打擂台,怎么算都得不偿失。
    做了半辈子的主和派,忽然要跟着图海主战,他们一时半会儿角色都转换不过来。
    最可笑的是,明党从前主战,现在主和,两边因为收.台.湾的事掐起来,经常吵着吵着就互换阵营,不知所谓。
    图海喝下一碗不加糖的浓姜水,嘴辣心苦。
    当初福建那边写奏疏鼓捣皇上收.台.湾的时候,他就不赞成。
    平二藩说起来简单,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才知道有多难。
    八年,那可是八年啊,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弹指一挥间。
    皇上把明珠和他一起留下,将奏疏拿给他们传阅,当时他站得靠前一些,奏疏便先传到他手上。
    对上皇上殷切的目光,图海知道皇上有野心,想要收.台.湾,一统天下。
    他能说什么,他敢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表示支持。
    明珠与他互为牵制,他赞成,明珠只能反对。
    两人当天就在皇上面前吵了一架。
    在南书房与明珠吵完,回去还得跟自己的党徒们吵架。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收.台.湾的好处,不得已用自己高贵的出身和朝中的威望,才算把这些八旗老爷们的反对情绪压下。
    再加上与明党的党争势同水火,图海和他的图党稀里糊涂就从原来的主和派变成了现在的主战派。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变态,每天上朝都非常割裂。
    脑子里想着,收.台.湾有什么用,嘴上却在罗列收.台.湾之后的一一二四五条好处。
    还得时刻提醒自己,你是主战派,不能被明党的人带乱了节奏。
    大膳房管着后宫的吃喝,郝如月很快知道了无糖姜汤的事,笑着问皇上:“臣妾的阿玛最不爱喝姜糖水,嫌辣,他也有份不成?”
    本来噶布喇世袭罔替的一等公是虚衔,不必上朝议事,便是议事也是充人头,根本说不
    出多少建设性意见。()
    奈何皇上非要抬举,准他上朝充人头。噶布喇还特别愿意旁听,说比待在家中有意思多了,郝如月就随他去了。
    ?蒹葭是草的作品《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康熙隔着小几握住郝如月的手:“你怀着朕的嫡子,如此辛苦,朕可舍不得迫害国丈。独国丈那一碗是加了糖的。”
    “臣妾谢主隆恩。”郝如月边笑边说。
    加了糖,阿玛也不爱喝,真是难为他了。
    不过更为难的恐怕还是明相和图相吧,把原来的主和派硬逼成主战派,然后利用党争再将原来的主战派倒逼成主和派。
    大清的根本是八旗,八旗说了算的都集中在上二旗。上二旗联起手来,皇上也要忌惮二分。
    所以撤藩时,代表上二旗的索党反对,皇上才要故意打压索党,扶明珠上位,坐视他吸纳党徒,与索党对抗。
    便是撤藩的圣旨颁下,当南边战场不顺利的时候,索额图还敢站出来建议朝廷与叛军议和。
    在任何时代,既得利者永远是阻碍新生事物发展的罪魁。
    郝如月可以想见,当时康熙的处境有多艰难,远不是后人简简单单用一个“力排众议”就能形容的。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康熙绝不允许上二旗主和。于是非常巧妙地利用党争将代表上二旗的图党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船上,替他冲锋陷阵。
    明珠是靠着揣摩圣心上台的,皇上能送他上去,自然也能拉他下来,根本不足为虑。
    皇上想要一统天下的意思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郝如月猜明珠主和,多半也不是真想主和。
    他是为了党争而党争,又为了党争被迫主和。
    历史上,康熙皇帝收.台.湾与平二藩时一样,后世之人同样用了“力排众议”来形容。
    只不过平二藩时的力排众议,排的只是索党的议,到了收.台.湾时却是与整个朝堂为敌。
    那时候索党还在,明党也在,不知为何两边竟在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
    全都反对。
    不同的是,索党认为台.湾无用,明党主张招抚或绥靖。
    当时支持皇上武.统的人少之又少,李光地算一个,剩下的都是福建那边的官员了。
    这一世,因为有郝如月这只小蝴蝶在,索党被她一翅膀扇没了。图海却因为回春仙藤支撑到了现在,没有回家养病,更不会病死在这个冬天。
    由他接替了索额图的位置。
    与明珠一样,图海也是皇上亲手扶植起来的,且立足未稳,凡事只能靠着皇上。
    他没有索额图叔国仗的身份,更没有索额图对索党的绝对掌控,这才能形成皇上想要的两党相争的局面。
    “容若在扬州待了几年了?”康熙的声音将郝如月从两党相争中拉回现实。
    迎面撞上送命题,郝如月仿佛看见皇上自己给自己准备了一大缸醋,只要她说出正确数字,随时都能把醋一饮而尽。
    被扬州学政坑了这么多回,她再不注意
    ()就是个棒槌:“臣妾记不得了。”
    果然康熙厌蠢,却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有五年了吧。”
    郝如月愉快地决定,以后但凡涉及扬州学政的问题,一律当成设问。
    她只是笑笑,不置可否,皇上就自顾自道:“听说他现在儿女双全了,还都是嫡出的。”
    说着倾身过来,摸了摸郝如月的肚子:“那两个孩子也是可怜见的,长这么大都没回过老宅,也没给玛法和玛姆请过安。”
    他只是把容若外放扬州,可没说不许回家,是明珠一家矫枉过正了:“等皇后诞下嫡子,普天同庆,就让他回来吧,总在外面飘着也不是事儿。”
    明珠这些年对容若的冷处理,和他在收.台.湾这件事上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甘心做反派的精神,让康熙非常满意。
    皇上每回提到龙胎都说是嫡子,每回都吓得两位太医脸色发白,郝如月提醒过几次也不管用,索性随便他说去了。
    几日后,前朝和后宫各发生了一件小事。
    康熙当面告诉明珠,他打算把容若从扬州调回来,调去翰林院做编修,著书立说。
    明珠就知道皇上懂他,当即跪下,叩谢皇恩。
    与此同时,科尔沁的苏迪雅郡主并没有封慧妃,而是被皇上封了“送子仙女”给打发回去了。
    “一个黄花大闺女封送子仙女,皇上是怎么想出来的?”荣妃进宫最久,越发看不懂皇上了。
    惠妃听说之后按着眼角给她解释:“她来了,皇后就怀上了,可不是送子仙女么?”
    德嫔曾跟去冬狩,知道的内情比荣妃和惠妃都多:“这位郡主在围场的时候,当着很多人的面,嘲笑皇后不好生养。这个封号是她应得的。”
    苏迪雅被人从景阳宫放出来的时候,德嫔去看过,人已经疯了。
    她也算报了仇。
    太后听说送子仙女荣誉称号的时候,人正在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看见太皇太后脸都绿了,用龙头拐杖在地上狠狠杵了一下,她只是唇角抽了抽。
    先帝在时,不喜欢元后,也不喜欢她,直接导致中宫无子。可把太皇太后愁死了,那段时间没少划拉科尔沁的姑娘进宫。
    结果先帝一个都瞧不上,一门心思宠着董鄂妃。
    太皇太后无法,只留了一个慧妃在身边,其他姑娘全都给了封号打发回家了。
    所以皇上这样做,有先例可循,并不算唐突。
    “送子仙女……苏麻喇姑,把皇后给我叫来。”太皇太后握着龙头拐杖的手都痒了。
    远在坤宁宫的郝如月浑然不觉,可她肚子里的龙胎仿佛提前预感到了什么,轻轻翻了一个身,脸朝里,屁股朝外。
    郝如月吓了一跳:“动了!”
    然后又把屋里服侍的都吓了一跳:“娘娘,什么动了?”
    郝如月摸摸才满四个月已然早早显怀的肚子:“龙胎动了!”
    上个月底,皇上轻松力排众议,决定收.台
    .湾。
    这波操作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明珠欣然接受党争的暂时失败,只在朝堂上建议了几句,便全心全意投入到了一统天下的大计当中。
    干起活儿来比图海还要卖力。
    图海本来就是主战一方,如今尘埃落定,也勉强接受了这个大计。
    图党诸人一看,怎么着,明党比他们还积极,哪怕是为了争一口气,也不能被落败的明党给比下去。
    于是角色对调,从前是图海拖着党众走,现在是党众拖着图海走,慢一点都不行。
    大局已定,朝廷上下一心,早朝省心又省力,康熙下朝都比平时早了。
    照例先去检查太子和大阿哥的功课,还有二阿哥与四阿哥的启蒙,然后才来坤宁宫看皇后,顺便留下陪皇后用午膳。
    每天如此,风雨无阻。
    今天一进门就听说龙胎动了,凑过去摸两下,没动静:“是不是睡着了?”
    郝如月两辈子第一次怀孕,也不确定:“就刚刚动了一下,可能睡着了,也可能是懒的。”
    莫名想起四阿哥学爬行时,皇上嫌弃的表情:“若是个懒的,皇上可不许嫌。”
    康熙蜜汁自信:“朕勤政,皇后贤德,咱们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个懒的?”
    这回没说嫡子,郝如月还有些不习惯:“皇上怎么不说嫡子了?”
    康熙朝她温和一笑:“宫里皇子够多了,公主却少,皇后这一胎若是个公主也好,先开花后结果。”
    本来康熙朝的公主不少,只是从前出生的大多都夭折了。
    她住进坤宁宫之后,皇上没提她也懒得操办,宫里大选小选全停。再加上她前些年一直没有怀孕,皇上几乎把所有雨露都留在了坤宁宫,就连最能生的德嫔也只生了两个儿子。
    公主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只有两个公主,一个是荣妃生的二格格,一个是布嫔生的五格格。
    如果可以,郝如月这一胎很想生个女儿,一来女儿更贴心,一来想看康熙变成女儿奴,二来康熙朝没有嫡公主,公主越少越珍贵。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一胎生儿子,正好排行第九。
    总感觉不吉利。
    不过她心中所想,皇上肯定不知道。之所以这样说,多半是想告诉她生男生女都一样,怕给她太大压力。
    “儿臣倒是觉得弟弟好,弟弟长大了可以为汗阿玛分忧。”太子走进来说。
    太子从小在坤宁宫长大,郝如月吩咐过,太子过来不必通传。
    皇上过来是要通传的,奈何皇上每回过来都不让通传,所以这对父子总是神出鬼没的。
    皇上说女儿少,所以女儿是个宝,太子说弟弟好,弟弟长大可以分忧解劳。
    郝如月知道,皇上这样说,是怕给她太大压力,而太子这样说,是表明立场,即便她生下嫡子,也不会忌惮弟弟,会好好保护弟弟。
    郝如月心中滚烫,眼圈也有些发热,难为她身边的两个男人这样体贴,说话
    做事都懂得照顾她的感受。
    恰在此时,松佳嬷嬷面色凝重地走进来说:“皇后娘娘,慈宁宫派人传话,说太皇太后让您过去说话。”
    康熙看了一眼郝如月旗装下微微隆起的小腹,沉下脸说:“朕陪你去。”
    太子蹙起眉头:“儿臣也去,正好陪老祖宗用午膳。”
    苏迪雅才被送走,太皇太后就传皇后过去问话,康熙大约猜到了太皇太后会说些什么。
    太子虽然不知缘故,只看这个时间,和太皇太后往日对额娘的态度,也知道额娘过去多半没好事。
    郝如月说不用,抬手抚了抚肚子:“我有护身符,太皇太后不会拿我怎样。”
    送子仙女荣誉称号确实有点损,但太皇太后是什么人,还没老糊涂到因为一个娘家不成器的晚辈,为难怀着龙胎的皇后。
    孰轻孰重,太皇太后心里必然有杆秤,这时候叫她过去,不过是唠叨两句。
    她听着就好。
    谁知皇上和太子坚持要陪她去,郝如月没办法只得一拖一了。
    太皇太后显然没想到皇上这么早就下了朝,更没想到太子也有时间过来。当着这两人的面,尤其是太子的面,太皇太后实在羞于提起苏迪雅。
    不提苏迪雅,她传皇后过来,总要寻个由头或者说法,于是垂眼去看皇后的肚子,慈和地问:“我记着才到四个月,怎么就显怀了?”
    太后坐着也尴尬,见太皇太后没说苏迪雅,而是说起了皇后的肚子,这才跟着看过去:“是啊,皇后穿得这样宽松,肚子却比别的妇人怀胎四月时大不少。”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还是太皇太后先开口:“会不会是双胎?”
    郝如月闻言心中一跳,原主和仁孝皇后就是双胎,原主的身体确实有这个基因。
    如果是双胎,她更希望是两个女儿了。
    荣妃生的二格格,和布嫔生的五格格都大了,多半与她肚里这两个玩不到一块。
    若当真是双胎反而好了,两个小姑娘正好是个伴,就好像原主和仁孝皇后那样。
    穿越前,郝如月是家中独女,哥哥比她大十几岁,母亲生她时已经四十岁了,从小她就觉得很孤单。
    哪怕后来有了嫂子,因为年龄差有代沟,很多话题都说不到一起去。
    而且她生女儿,不会对太子构成威胁,也省心。
    郝如月相信太子,即便她当真生下嫡子,太子也不会忌惮。可太子现在不是光杆司令,毓庆宫设了詹事府,詹事府里的人不少,太子不忌惮,那些人也不忌惮么。
    以皇上如今对她的宠爱,一旦她生下嫡子,不管太子是否忌惮,都对他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贞观年间,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就连长孙皇后这样睿智的女人,都不能避免兄弟反目,更何况是她。
    李承乾和李泰还是亲兄弟,而她肚里的龙胎与太子到底隔着一层肚皮。
    即便
    因为她身体的缘故,多年无所出,导致太子与这一胎的年龄差大了一些。奈何康熙是个长寿的皇帝,莫说这点年龄差,到了康熙晚年便是十四阿哥都有夺嫡的能力了。
    正在郝如月分析利弊,祈祷双胎都是女儿的时候,康熙垂下眼睑。
    当年仁孝皇后只生了一胎便血崩没了,如月肚里的若是双胎,岂不更危险!
    只要想一想如月也可能……心好像都不会跳了。
    他很后悔,早知如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他宁可不要嫡子。
    他们有保成,有这些儿女就够了!
    太子到底年纪小,城府不够,闻言当场白了脸,忍不住去看皇上、太皇太后和太后脸上的神情。
    都说双胎不吉,不管是男是女,抑或是龙凤胎,都不是很吉利。
    有些人家生了双胎,必要溺死一个,或者两个都不要。
    之前怀疑皇后遇喜,太子搞懂了一些食材的药性,知道孕妇的食谱里应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
    除此以外,女子怀孕期间的禁忌,太子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后来皇后被太医诊出果然遇喜,太子又着意打听了一点孕产妇护理常识,及有关禁忌。
    其中便有双胎不吉之说。
    也不知汗阿玛、皇玛姆和老祖宗是否在乎这些。若如民间有些人家那样在乎,额娘肚子里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就有危险了。
    此时,见汗阿玛垂着眼,太子心里就是一个激灵,糟糕,汗阿玛垂眼代表不高兴。
    再看皇玛姆,平时总是笑着的一张脸这会儿笑纹都没了。
    老祖宗还好,只是拄着龙头拐杖,沉默不语。
    屋中静极,落针可闻,压抑到太子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他轻轻走到额娘身边,抱着额娘说:“额娘,不管怎样,他们都是保成的亲弟弟亲妹妹。别人不喜欢他们,保成喜欢。别人不要他们,保成要。保成的毓庆宫可大了,莫说额娘只生两个,便是多生几个也住得下。”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必须表态。
    有他在,谁也别想伤害额娘腹中的孩子!
    虽然太子八岁了,已然出阁读书理应避嫌,可在郝如月眼中,他还是个孩子。
    郝如月摸摸太子的头:“好,额娘有保成这句话,什么都不怕了。”
    康熙怕太子压到皇后的肚子,刚要上手拎他,就听太子惊叫一声:“动了!额娘的肚子在动!”
    然后就被他慈爱的汗阿玛给拎走了,换成汗阿玛摸额娘的肚子:“怎么又不动了?”
    康熙不承认自己运气差,可摸了半天都没动静。
    郝如月抚着肚子笑:“她们更喜欢保成呢。”
    这时候谁也确定不了是男是女,郝如月姑且认为是两个女儿。
    太子被拎走了也不生气,再次好脾气地凑上来,果然又摸到了肚子的动静,轮到皇上,又不动了。
    看着一家二口其乐融融,太后眼圈发热。如果
    不是当年被太皇太后选中入宫做了皇后,她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家。
    太皇太后想到的,却是几十年前她刚怀上先帝那会儿,太宗的心都在海兰珠身上。听说她怀孕了,太宗只是过来打了一个照面,赏了点东西就走了。
    从慈宁宫出来,皇上传了夏院政和胡太医过来问话:“皇后的胎才满四个月就显怀了,是不是双胎?”
    胡太医退居一线,只能夏院政顶上了:“回皇上的话,这个诊脉诊不出来,倒是可以找个有经验的女医或者稳婆看看。”
    太医到底是男人,请平安脉时都不敢抬头看贵人们的脸,又怎敢一直盯着皇后的肚子看。
    且旗装宽松,看也看不真切,更不能上手去摸。
    当晚,内务府送来两个有经验的稳婆。稳婆看过皇后的肚子,又上手轻轻地摸了摸,只说看着像,也不敢确定。
    “皇后娘娘四肢纤细,腰肢也细,小腹隆起难免比旁人显怀。”一个稳婆给出判断。
    另一个稳婆小心翼翼补充:“也有天生大骨架的胎儿,看起来像是双生。”
    民间说双生子不吉利,宫里倒是没有这个说法,可从她们的职业角度讲,双生子生产时的风险是单胎的一倍。
    如果可以选,她们宁愿接生大骨架的胎儿,或者臀位的,也不想给双生子接生。
    搞不好就是一尸二命,她们俩九族加起来都不够赔的。
    稳婆在郝如月心里顶多算是助产士,她的胎必然要交给真正的医者来管。
    刚得知自己遇喜时,郝如月便让娘家帮着去寻女医了。要熟手,懂医理,有家学渊源者优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胆子大,胆小的不要。
    佟佳氏闻言睁大眼睛:“医者都是越小心越好,娘娘为何非要胆子大的?”
    天底下最胆小的医者都在太医院,小病能说成大病,没病也能看出二分病,没有十成把握根本不敢开口。
    其实郝如月是想找懂侧切术的女医,以免胎儿过大,或者她在生产时脱力,令孩子和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古代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女子生产都是硬生,撕裂伤都是小事,难产憋死孩子,甚至一尸两命的也不少见。
    远的不说,只说历史上康熙的前两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都是难产薨逝的。
    这一世郝如月是继后,说不害怕是假的:“非常之时,总要用些非常之法。大嫂不必细问,只管去寻便是。”
    侧切在古代委实匪夷所思,她敢说佟佳氏恐怕也不敢找,在皇后身上动刀子,活腻了才敢这样做吧。
    除了不可损毁身体的观念之外,侧切还有一种潜在的威胁,现代叫破伤风,古代叫七日风。
    即身体受外伤之后,七日内发起高热,几乎无药可医,只能靠免疫力硬扛。
    扛不过去也是一个死。
    索性药膳空间里有专治破伤风的灵药,虽然价格昂贵,郝如月在宫里带过这么多娃,攒了不少积分,兑换起来不费力气。
    还有多年之前为救仁孝皇后兑换的鸡血草,当时并不敢确定药性,只用了多半瓶,另外少半瓶浓缩液仍旧存储在空间中,刚好自用。
    划掉破伤风,划掉大出血,郝如月养胎也养得十分仔细。哪怕她前几个月几乎没有孕吐,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人为地减少了碳水的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别的妃嫔在孕期节食,是为了产后恢复,能够尽快侍寝,继续生孩子。
    比如荣妃和德嫔,这两个康熙朝最能生的女人,她们除了容易受孕之外,最大的秘诀便是孕期为了保持身材,不敢吃太多。
    目的确实不纯,胜在结果是好的。
    而郝如月节食只是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减少了过多碳水的摄入,主要是怕胎儿太大,导致难产。
    手握鸡血草浓缩液,并不惧怕难产带来的大出血,可孩子怎么办,在宫内憋太久也会窒息。
    现在她怀胎四个月,已然显怀,不是胎儿骨架大,就是双胎。具体是哪种情况,只能在生产那日开盲盒了。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侧切术的加持,所以女医忽然变得重要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替嫁战王后,神妃携带空间去流放 灵魂摆渡之又见孟婆 我们,浪漫不起来 循梦向阳 穿成种田文里的极品姑姑 我爱他马尾飘扬的少年模样 半壁诡城 血色漫月 nba历史最强球员 吞天妖帝 战神狂飙 她的封后之路 东晋北府一丘八 剑道飘仙 人间隐秘事件目录 大唐:九五至尊 重生之来快活啊 女权世界之魔物娘狂想曲 弈黑弈白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