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病宋> 第186章 忠臣孝子

第186章 忠臣孝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我们在谈论弑君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见群龙无首,吉?
    nonono,西夏人不讲易经。
    没藏讹庞想杀皇帝,但他不是民主斗士,他不想杀宋朝的皇帝,不想杀辽国的皇帝,更不想杀天下所有的皇帝。
    他只想杀自己的皇帝,西夏的皇帝,自己的妹夫李元昊。
    那么问题来了,杀皇帝需要几步?
    第一步,通过下棋跟当朝权臣结为忘年交。
    第二步,通过抄诗成名。
    第三步,造一把不明原理的手枪。
    第四步,找到两股其头目都是饥渴单身美女的武装势力,通过男主角开后宫的特异功能将其收入被中。
    第五步,让皇帝毫无理由地昏庸,杀掉自己的忘年交。
    第六步,让自己老婆跳河以增加愤怒值。
    第七步,造两个不明原理的热气球。
    第八步……
    停停停,你醒一醒,是不是又做无厘头梦了,现实一些好吗?
    没藏讹庞不是爽文男主角,没有王八之气,不会抄诗装逼打脸泡妞,也没有让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的特异功能。
    他有自己独特的弑君方法。
    上元夜,李元昊醉酒,当众搂抱没移氏。
    这应该是史书的委婉写法,至于搂抱之后的事情,给大家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李宁令哥不需要想象,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眼前。
    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最疼爱你的舅舅无辜被自己老爹杀死,作为一国之母的你老娘无端被废,你亲爱的老婆被自己老爹抢去暖床,甚至当众做那些羞羞的事情。
    你会怎么想?
    李瑁:“我会把自己老婆洗白白送到老爹床上,在自己老爹疼爱自己老婆的时候,帮老爹推屁股,千万别让他老人家累着。”
    李宁令哥:“好男儿岂可受此侮辱?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李瑁:“这句话是《战国策》吹牛的,文人最爱吹牛,唐雎当时都九十岁了……”
    李宁令哥:“你给我闭嘴!废物!”
    李瑁:“忍一时风平浪静……”
    李宁令哥:“忍?再忍,屠刀就要落到我脖子上了!”
    有血性的党项人,西夏太子李宁令哥没有李瑁的好修养,他承受不起自己老爹一次次的羞辱。
    当然,羞辱不足以让他动手,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野利家族失势,自己怎么可能在太子之位上安逸地坐下去?以后的处境只会一天不如一天,卫慕氏母子白骨上的肉还没烂干净呢,如果自己不做些什么,他们就是前车之鉴。
    不说他们,往近了说,自己大哥才死了几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趁现在手里还有些力量时先发制人。
    在他心动之时,没藏讹庞向他伸出橄榄枝——没藏家族已经决定了,下一任皇帝,由你来干。
    李宁令哥狗急跳墙了。
    他是否相信没藏讹庞?
    不好说。
    他没有意识到没藏讹庞的阴谋吗?
    不知道。
    也许他有自己的打算和后手,但无论如何,在此刻,他和没藏讹庞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至少在杀李元昊这一件事上,他们没有冲突。
    李宁令哥没有一把不明原理的手枪,他也不打算在金銮殿上一枪爆了李元昊的头。
    哦抱歉,又出bug了,金銮殿在此时三百七十年后的北京才建成,不过不重要,这么写比较爽。
    李宁令哥不需要什么计划,他没有主角的王八之气,没有不知原理的手枪,也没有美女大宗师帮自己暖被窝。
    它不需要,因为身为太子,他可以自由出入西夏皇宫。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带了个手下,他母亲野利家族的野利浪烈。
    史料中对此对此记载都不多,只有短短几句话——与野利族人浪烈等于月之望日,乘曩霄醉,入宫刺之。
    意思就是正月十五晚上,李宁令哥带着野利浪烈,趁李元昊醉酒,进宫把他杀了。
    这其中留下不少让人遐想的空间。
    比如这个“浪烈等”,他们是几个人,还是一大群人?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李宁令哥带人顺利进了李元昊的皇宫。
    然后在李元昊的门口跟侍卫起了冲突,野利浪烈死了,李宁令哥进了李元昊的卧室。
    表面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宁令哥带了一大群手下,野利浪烈死后,其他人依然跟侍卫搏斗,掩护李宁令哥只身进屋。
    但我认为另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很有可能是李宁令哥只带了野利浪烈等少数几个野利家族成员就闯进了李元昊的皇宫。
    这种操作可能吗?
    如果皇宫侍卫是没藏讹庞的人,那就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往下看。
    进屋后的事情史书记载就更少了,父子二人之间有什么对话?李元昊有没有像自己的儿子传授什么人生经验?有没有回忆起父子间曾经温馨的点点滴滴(如果有)?
    我想是没有的,因为这种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桥段的前提,是行刺之人武艺高强瞬间便制住了目标,或是被行刺者自知难逃一死,故作镇定跟刺客畅谈人生哲学让自己死得体面一些。
    所以这涉及到李宁令哥的武力值。
    据说李宁令哥的哥哥,被练气功走火入魔导致饿死的前太子李宁明是个很有学问的年轻人,经常怼得李元昊哑口无言。
    按照一般小说的逻辑,兄弟二人通常是一文一武,哥哥学文,弟弟武艺超群。(单压,skr~)
    可惜这哥俩并不符合小说的逻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李宁令哥的身手很一般。
    原因很简单,他提着刀闯进李元昊的卧室后,见到李元昊,出于对自己武力值的不自信,他没有废话,耳旁只响起了那撕心裂肺的呐喊……
    砍他!砍他!砍他!宁令哥立功啦!宁令哥立功啦!不要给李元昊任何的机会!伟大的西夏国的太子殿下,他继承了弑父者的光荣的传统!赵成、杨广、安庆绪、史朝义、刘劭、拓跋绍、朱友珪……(历史上杀自己老爹的大孝子可真不少)再加上自己老爹,弑母的李元昊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宁令哥一个人,他代表了弑父者悠久的历史的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对这次刺杀。他面对的是全世界弑父者的目光,和期待!……刀落啦!行刺成功啦!弑父获得了胜利!杀死了李元昊!他没有再一次跪在李元昊面前!伟大的弑父者!伟大的西夏国的弑父者!宁令哥,今天生日快乐!大孝子万岁!
    不负历史上全体弑父者的期望,这次刺杀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决杀,绝对的致命。弑父者迎来了新成员!胜利属于弑父者,属于宁令哥,属于赵成,属于安庆绪,属于李元昊,属于所有喜欢杀自己亲爹(妈)的大孝子!
    停一下,先停一下,这段词用在这里不合适。
    前面之所以认为李宁令哥身手很一般,因为这次刺杀是失败的。
    他一刀挥下,割掉了李元昊的鼻子。
    这没什么,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又不是职业屠夫,做不到一刀致命也不必过多苛责。
    但宁令哥接下来的操作,我愿称之为绝活。
    他跑了。
    这个跑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跑,在砍掉李元昊的鼻子后,宁令哥一溜烟跑了。
    其中原因,我想无外乎两个。
    一就是这孩子没见过血,被吓傻了。
    二是当时的场景肯定是李元昊满脸鲜血,大概在宁令哥看来是活不成了,也就是说自己已经得手。
    所以他跑了,一溜烟跑到了国相没藏讹庞的别墅。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按史书记载,他应该跑得很顺利,没受到阻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此时没藏讹庞已经控制皇宫侍卫的原因。
    因为没藏讹诈庞不能让宁令哥落在其他西夏大臣手中,不然他很可能在李元昊死后被拥立为帝,那样一来野利家族将会死灰复燃。
    所以我认为,宁令哥很可能是被没藏讹庞控制的皇宫侍卫直接抓走的。
    如果按史书记载,他自己跑到了没藏讹庞家。
    那这种行为,曹子建有句诗对其有精准的评价——不见篱间雀,但见鹞投罗。
    后人把这句诗总结成了一个成语——自投罗网。
    按照常理推断,人的智商不可能那么低,所以我更倾向与他是被抓去的。
    也就是说在宁令哥与没藏讹庞的交手中,他输了。
    谁也不知道,当时的宁令哥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总之,赢家通吃,他这个败者将失去一切,包括他和他母亲,废后野利氏的性命。
    前面说没藏讹庞已经控制了皇宫,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李元昊的死因。
    李元昊在正月十五晚上被砍,正月十六壮烈牺牲,那么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要知道,有一种从上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刑罚名为劓刑,也就是割掉鼻子,最出名的就是秦孝公的大哥公子虔触犯新法被卫鞅施以劓刑。
    所以说,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止血技术,可以对鼻子做截肢手术了。
    李元昊没有当场死亡,说明受的不是致命伤,很大可能是失血过多而死,换句话说,在正月十五晚到正月十六白天这段时间,他没有得到有效救治。
    更可怕的是,虽然没有得到有效救治,但他留下了遗言。
    《宋史》记载,李元昊临终委托诺移赏都、埋移香热、嵬名浪布、野乜浪也为顾命大臣,立自己的堂弟委哥宁令为国主。
    仔细把这些细节联系起来看一下,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可以肯定的是,李元昊的遗言不是跟没藏讹庞一人说的,不然他完全可以篡改为李谅祚即位,自己来当托孤大臣。
    所以说李元昊死时身边恐怕有国内各个派系的重臣,而他们看着李元昊流血到死,无人相救。
    李元昊的暴戾肯定不只得罪了宁令哥一人,想让他死的也不只宁令哥和没藏讹庞两人。
    之间的利益交换具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宋史》中只是记载,没藏讹庞不同意委哥宁令为主,顾命大臣之一的诺移赏都不同意没藏讹庞不同意委哥宁令为主,没藏讹庞不同意诺移赏都不同意自己不同意……(禁止套娃!)
    没藏和诺移争吵的具体情节是——
    没藏讹庞说:“委哥宁令不是先皇的孩子,也没有功绩,我看不行。”
    诺移赏都说:“皇子死光了,还能找谁,你行你上?”
    这里有个前提,李元昊在这之前一共有过五个儿子,其中一个是原配卫慕氏所生,也就是野利氏吹枕头风说不像李元昊那个,母子二人一起死了,还有一个被他沉河了。另外三个都是和野利氏所生,一个早夭,另外两个就是被练气功练死的李宁明和砍了李元昊鼻子的宁令哥。
    所以在众人眼中,李元昊已经绝后了。
    没藏讹庞说:“自古父死子继,先皇还有个孩子。”
    诺移赏都说:“你吹牛x!”
    没藏讹庞说:“就是我妹妹没藏大师的孩子。”
    众人信了,毕竟李元昊和没藏大事那摊子破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个很有恶趣味的想法,说不定他们是当着流血不止性命垂危的李元昊的面拿他的遗言做交易的。
    总之,经过一番争吵,时年不到一岁的李谅祚成为了下一任西夏国主。
    听起来很荒诞,的确,但还有另一个版本。
    细心的朋友发现了,在之前的故事中,涉及到的史书只出现了《宋史》,因为脱脱只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西夏的官方史书就是《宋史·列传·外国》中的夏国传,这些故事也大都是其中记载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脱脱修《宋史》一百多年前,绍兴年间的王称便编写过一套《西夏事略》,其中对李谅祚的身世有不同的记载。
    《西夏事略》写道——方没藏氏出为尼也,既娠而曩霄死。
    也就是说李元昊死时,没藏氏只是怀孕,还没生下孩子。
    腹中胎儿如何登基?
    据王称所写,没藏讹庞以自己妹妹怀有先帝骨肉为由,反对委哥宁令登基,他提出应该等没藏氏诞下孩子,若是男孩理当立为国主。
    这个情节比《宋史》那套故事的可信性稍高一些,但极具戏剧性的是,没藏氏生了个男孩。
    生个男孩不奇怪,令人遐想连篇的是,在李元昊死后二十天,没藏氏就生了个男孩。
    那么问题来了,没藏讹庞是否像黄歇一样移花接木了呢?
    这就不得而知了。
    对了,还有一件小事,正月十六,李元昊身死当天,大孝子李宁令哥与废后野利氏母子二人被没藏讹庞处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女儿高考被顶替?战神抗匾跪军区! 永恒之钥 咬春婚 红楼双姝记 侯门嫡女惨死重生,世子爷日日轻哄 美男全部封妃,陛下今天也在发癫 归墟仙国 恶毒男配都在我的修罗场 洪水末世,女邻居上门借粮 协议结婚曝光?她直播时孕吐了! 重生七零,大院美人靠灵泉养夫惊全场 清穿:宫斗从皇后开始 复活在魔物娘图鉴的勇者如何是好 退役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当雇佣兵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挺孕肚大院团宠,野痞糙汉轻诱哄 摊牌了,冲喜小可怜是真大佬! 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在东南亚崛起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