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锦年一眯眼,望向外墙,试探道:“三妹,我都瞧见你了,既然你对我的婚事这么感兴趣,一块儿来商量!”
苏蕙儿心头一惊,慢慢悠悠而出,“大姐,蕙儿是瞧见秦嬷嬷一路而来,便想着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苏蕙儿柔柔弱弱,藏下眼里的寒光,“倒是大姐和赵管家在屋中谈话许久,不知在商量什么呢?”
众人议论更甚。
苏锦年早已料到,冷笑一声,“赵管家身上有伤,我来慰问,有何关系?况且赵管家还要帮我谋划成亲之事,不来探望怎么成?”
下人和宫人眼色各异。
苏蕙儿见她解释苍白,不免扬唇道:“原来是这样,可也不至于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吧……幸好这儿都是自己人,万一被其他人瞧见,恐怕多有非议!”
即便不能捉奸在床,也得叫苏锦年被剥下一层皮。
“三小姐,话不能这么说!奴婢方才是去温茶了,正巧不在!”绿萍忿忿道。
苏蕙儿眨了眨美眸,“绿萍,我还什么都没说呢,只是觉得大姐马上就要成亲,如此做法实在不得当,你怎么……”
绿萍的解释反倒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苏蕙儿看了看秦嬷嬷身后的三位嬷嬷。
她们皆点点头。
可秦嬷嬷一个狠戾眼神,她们顿时毕恭毕敬,眼神飘忽,哪敢说话?
“三妹,二殿下都没说什么呢,你怎么先急了?”苏锦年眯起眼睛,“对了,我和绿萍是替你转交药材的,你该不会是真的……”
她故意隐去后头的话,更掩唇惊呼一声。
房间里的赵管家一听这话,心头猛地一阵刺痛。
怪不得,苏锦年从不会做这些让他多想的事情。
果然是他一厢情愿。
秦嬷嬷、宫人们和粗使下人们皆是面面相觑,随即小声嘀咕起来。
“三小姐不是和三殿下定下婚约了吗?怎么又给赵管家献殷勤?”有丫鬟碎碎念。
“不是吧……赵管家做事麻利,今后必非同凡响,我还想……”一个小丫鬟扭捏着瞪向苏蕙儿。
好友推了她一把,“你快别做梦了,赵管家都和风华院哑娘的定下婚事了!大小姐还特意给哑娘改了个名字呢!”
“切,有本事的男人,三妻四妾又如何?”小丫鬟噘着小嘴,满心不悦。
听着这话,苏蕙儿脸色由青转白。
她本只想陷害苏锦年和赵甘,怎么反倒将自个儿拖下水?
“你们几个,该干嘛干嘛,别乱嚼舌根!”苏锦年嗔怪道,“万一被爹爹和三殿下听见,该责罚三妹了!”
随即,她上前挽过苏蕙儿的手。
显得格外亲昵。
旁人自然以为她这是在故意给苏蕙儿遮掩。
“呸,既然有喜欢之人,为何还要攀附三殿下啊,平时看上去柔柔弱弱,心思倒是不少!”一嬷嬷暗暗啐了一口。
苏锦年掩唇轻笑,“三妹,你瞧大家还当真了,我只是开个玩笑!三妹已有婚约,心中定然只有三殿下一人而已!”
她故意这么说,是为藏在暗中监视她的人。
苏蕙儿自然也清楚,脸色一青,正欲反驳。
“行了!”秦嬷嬷瞪了她一眼,随即看向苏锦年,“大小姐,其实也没什么事儿,不如移步风华院再说!既然赵管家身子抱恙,就别打搅他了!”
更关键的,是秦嬷嬷察觉到苏锦年眼底的寒意。
她可怕又挨板子。
苏锦年扭头,“三妹,你觉得呢?需要进去看赵管家一眼吗?”
揶揄的话在有心人耳中,皆是流言蜚语。
苏蕙儿攥紧帕子,硬挤出一抹浅笑,“自然不必!我万一进去,不就证实大姐的玩笑话了?”
如铜铃般的笑声将尴尬化解。
苏蕙儿的眼神四下朝暗中扫去,生怕上官易楚派来的人多嘴。
上官易楚近日态度不善,她不能掉以轻心。
下人和嬷嬷这才停止嘲讽。
苏锦年不动声色地推开苏蕙儿,“那一起去风华院吧?”
苏蕙儿摇摇头,“蕙儿愚钝,不敢掺和大姐的婚事!”
她抬手压着心口,似是不适,“蕙儿得回偏院休养一阵,好在大姐成亲之日有精力帮忙。”
她笑着离开,眼里却满是狠毒。
苏锦年笑声渐隐。
“那我们先走一步!”秦嬷嬷招呼着众人往外走,生怕对上苏锦年的眼神。
绿萍凑近,“小姐,方才房间里发生什么事了?”
苏锦年回头,从窗户缝隙看去,“没事,这么点小事,赵管家一定能够摆平。”
赵管家听到这声肯定,方才黯淡下的神情顿时亮起。
他看着手臂上的伤口,毫无所谓地擦去上头血迹。
众人刚回风华院,苏锦年便见一宫婢端坐在院中小亭饮茶。
“见过大小姐。”宫婢柒紫一脸热情。
皇后的贴身宫婢,她来做什么?
苏锦年压下狐疑,浅浅笑道:“柒紫姐姐,可是皇后娘娘有什么交代话儿?”
苏锦年摆摆手,众嬷嬷将东西放进卧房。
绿萍退到一边,强忍住不悦。
柒紫看向绿萍,也笑道:“皇后娘娘听闻苏大小姐和二殿下的婚事提前,便让宫婢送上贺礼,东西已放进库房!”
红蓼正关门出来,拿着手上的钥匙兴高采烈,“小姐,奴婢将贺礼放好了!”
红蓼宝贝手中小库房的钥匙,绝非是为了偷盗。她已找到比财物更宝贵的东西。
“柒紫姐姐,外头凉得很,进来坐!”苏锦年点点头,“绿萍,去沏茶。”
绿萍点点头,转身之余,却在红蓼耳畔交代了一句。
红蓼赶紧往外走。
秦嬷嬷和柒紫坐在凳椅上,望着苏锦年前往内间的背影,心头有些不安。
“大小姐,陛下交代,因筹备成亲之事过短,便允你用已故淑妃娘娘当年的凤冠霞帔。”秦嬷嬷话音刚落。
柒紫唇角一颤,“陛下当真欢喜苏大小姐!”
宫里人都知道,当年皇后和淑妃一并入宫,是温柔体贴的淑妃得了盛宠。
众人都以为她会诞下皇长子,可她却迟迟不孕,直到皇后有孕,诞下太子。
其缘由,后宫之人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