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各位道友,今天第一更奉上,第二更马上就来,求点击,求收藏,求订阅,求推荐票,还有月票,都一并向血色砸来吧,你们砸的越多,血色越是兴奋!)
巫垕很是奇怪,妖主话说是药道子的患者,可妖主与药道子的关系似乎没那么好吧,为何妖主死了,药道子却像是死了亲娘一样。
单纯善良的小女孩突然肃然起敬,神色敬佩,心道:“一定是药道子师兄太有责任心了,妖主是他的患者,他没有治好自己的患者,于是才会痛哭流涕。”
古元走了过来,他听到妖主死了消息的时候,即便是古元这等心境修为强悍的也不禁是心头一震,以他的智慧当然是很快就弄清了现状,他搀扶起药道子,这男子现在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哪里还有跟自己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气质。
“这么说来,妖主杀了你父母,然后你把他弄死了?”
巫垕对药道子敬佩的一颗心噼里啪啦碎了一地,小女孩掩面而去,心中直呼太凶残。
古元一语成谶,药道子涩然点头:“师兄,你之前让我给妖主治疗的时候留上一手,是因为你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吧。”
古元叹息道:“我的确是想到了这一点,妖主是最看不起人族,也是最想要将人族变成妖族壮大的食粮,把我换成他,以这样的性格我也会在抓到你双亲的时候就直接弄死,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让你活着离开的可能。”
药道子厉声质问道:“那师兄为何不早说!”
“不说你还有可能活下去,但如果说了,你心一乱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况且我就算说了你也无法救下你的双亲,他们早在妖主要挟你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药道子沉默,古元说的的确没错,妖主杀他双亲多半是与他第一次见面之后,这头大妖怪自从受伤以来一直都是独来独往,没有仆从的他就算是抓住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有人来照顾他们的起居,若是想让妖主亲自照顾他们更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药道子如果能注意到这点,理应在很早之前就发现自己的父母已死的事情,但是他还是相信了妖主,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状况。
不过,也好在药道子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否则真就会按古元所说的那样,药道子心境一乱,给妖主治疗的时候一定会出现问题,若是被妖主察觉,药道子必死无疑,而现在,药道子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终于是摸清了剑痕的构造,虽说已然改变不了他父母死亡的事实,但掌握了剑痕之力的药道子却是凭借此招斩杀了妖主,既保全了自己,也给了父母报仇,算的上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古元将药道子请入院子里,这男子沉默无言,古元向他问起如何斩杀妖主的事情,药道子如实告知。
古元不是没想到药道子有可能弄死妖主,毕竟药道子的药道实在是厉害,正面打不过下毒毒死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药道子竟然没有给妖主下毒,而是通过药道将玉启明留下的剑痕拉入自己的药道框架之中,以药道解析剑痕的构成物质,然后以药理对物质进行重组,重现剑痕从而斩杀妖主。
这份本领饶是古元这等层次的存在,也不禁是赞叹连连,看药道子的眼神都带着强烈的色彩,他非常渴望把药道子变成自己的班底。
轰隆隆!
就在此刻,院落的天空忽然被阴云笼罩,古元抬头看去,只见一直处于悟道中的风昊终于是苏醒过来,这青年散开血脉的封印,重现人首蛇身,眉生三眼,妖生龙鳞的形态。
这青年身形在空中飘浮,游动,远远看去就如同一幅太极图中的太极龙纹线一般,他身形的两侧有黑白阴阳之力浮现,组成一张阴阳太极图,太极图飞速转动,而后就见转速越来越快的黑白太极图忽然从侧面一分为二,就仿佛是一张纸从薄的不能再分开的侧面被撕成了两张一样,两幅太极图!
古元赞道:“又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风昊身前身后的两幅太极图,他身前的太极图由黑白阴阳之力构成,是天地间最正统的太极形态,而在他的身后,那太极图却是呈现金黑色,金色所散发的气息是神圣而霸道,黑色散发的气息魔性而暴虐,这是神魔太极图!
但这太极图的两半不管是神的部分也好,魔的部分也罢,他们都有着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无与伦比的强悍!
这张太极图将仿佛是将神道时代的神与魔囊括在太极图之中一样,神道时代的神与魔虽然对立,但在这个霸道的时代环境中,这两个大种族都是有着无边的伟力,风昊以太极图为根基,将神魔之道融入其中,这张太极图带给他的不是境界的飞速提升,而是战力上的飞速膨胀,神魔之力加持,仅是道台境的风昊甚至不逊色一般的半步命轮强者,当真是恐怖无比。
乌云笼罩院落,古元皱眉:“不过是在太极大道的基础上再开一个框架和道路而已,并没有触碰到神道的规则,为何还会有天雷现世!”
天雷似乎是听到可古元的话,忽的一声消散的干干净净,风昊漂浮在半空之中,身前身后的两幅太极图犹自在不停的旋转,阴阳太极图给予他强大的推衍能力和太极大道的正统道路,神魔太极图提供风昊无与伦比的战力,弥补他战力上的不足。
这两道太极图一个是先天五太中之一,一个是风昊后天开创,一个先天阴阳太极图,一个后天神魔太极图,当真是精妙绝伦,令人大开眼界。
风昊睁开双眼,先天阴阳太极图与后天神魔太极图忽的一声化作无数道纹溶于他的体内,这青年淡淡开口,声音却响彻四面八方:“今日起,《先天太极道经》就是《阴阳神魔太极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