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之清和县主> 103、末日狂欢

103、末日狂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建大观园,梨香院当日被划走了,如今薛姨妈母女迁到了府上东南角一处院落。
    离荣熹堂并不远。
    王夫人听贾母说了那些话,见薛姨妈都难得变了脸色,便跟着一同过来,准备描补一二。
    一进门,薛姨妈就咳声叹气,宝钗脸上也不好看,但只劝薛姨妈:“女儿在外头也听见了些——母亲别恼。老太太那些话,也未必是说咱们家。”
    薛姨妈眼圈一红落泪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何苦劝我。其实我一个寡妇人家,有什么要紧呢。倒是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听了这些不阴不阳的话,才真真儿是可怜。”
    “好孩子,我素知你心思重,只是不爱言语。你可别想着这些话,作践坏了身子。如今咱们家不比从前,你要是有个万一,叫我靠哪一个?”
    宝钗垂首,神色凄婉:“只消母亲好,我怎么样都无妨的。”
    王夫人嘴角又开始抽。
    薛姨妈母女俩这一番做派肯定是给自己看的。
    当日为了贵妃省亲,自己从薛家支应了五十万两银子。
    自然,当日王夫人也许下了金玉良缘,也求得了宫里元春的书信给薛姨妈看,薛家自然是信的。
    然元春到底是贾母抚养长大,不欲强压着贾母行事,于是这些年一直是采取怀柔暗示的政策。
    并叫王夫人多带了宝钗去贾母跟前奉承,最好贾母心里也肯了,岂不是皆大欢喜。
    否则一家子闹得鸡犬不宁有什么意思。
    王夫人倒是肯听女儿的话,这两年也是这样做的。眼见得湘云近来也不怎么到荣国府,只觉得胜利在望。
    谁成想今日贾母却这样不给脸,几乎明着说宝钗攀附贾家,且最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宝钗攀附也攀不上的意思。
    果然这刚进门,薛家母女连茶都不叫人给她上一盏,先做出这一派受足了委屈的样子。
    王夫人深吸了口气,这才笑着拉了宝钗的手道:“好孩子,你知我心上只取中你。且不止我,娘娘也赞你稳重大方,温柔知礼,与别个不同。”
    “老太太年纪大了,想着早去的姑太太,偏疼外孙女也是有的。你只不要放在心上。”
    宝钗一听便知道王夫人在避重就轻。
    虽然贾母今儿提了几次黛玉,但薛家担忧的却是金玉良缘这桩婚事。
    如今黛玉再不可能做宝二奶奶,连贾母都断了这个痴心妄想,宝钗更不需计较她。
    于是宝钗心中不由冷笑:她这位姨妈,口中说的比谁都好听。当年哄他们家银子的时候,将金玉良缘说的板上钉钉,仿佛明日便能大婚一般。
    到了这会子,反而跟她们顾左右而言他起来了,不提湘云,反而拿黛玉来支吾。
    然宝钗也不能跟王夫人破脸,只能答道:“姨妈这话我不敢当。况且林姑娘是皇后娘娘认下的义女,哪里是我能比的。”
    说来这事,她确实也有几分伤心。
    黛玉的及笄礼宝钗有所耳闻,简直就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们的聚会。
    然而回想她的及笄……她并没有办及笄礼。
    本朝女儿可以十五岁行及笄礼,也可出嫁前再行。宝钗客居贾家,当然不便借人家的地方办礼仪。
    倒是贾母提了一句,说什么宝姑娘将笄之年,要给她过生日,请她看戏,看着花团锦簇似的。
    然对宝钗来说不过是如坐针毡:贾母这是借机暗示她年岁大了,而宝玉又不该早娶,哪怕你们持之以恒在贾家住着,也只是空等,蹉跎姑娘的岁月罢了。
    荣国府上下两只富贵眼,一颗体面心,正经的主子,不得势还叫下人欺负呢。何况是外头的亲戚。
    觑着贾母的意思不喜欢,下人们背后里自然也有些嚼说处,让薛家母女难堪。
    还是这两年,元春在宫里得意,王夫人重新拿回管家权,才少了许多风言风语。
    当然,代价还有五十万两雪花银。
    王夫人听了宝钗羡慕黛玉之语,不由冷笑道:“你以为林丫头就风光了,她倒霉的日子在后头呢。”
    “林如海自以为是赫赫扬扬的正一品大员,为了一点子小事便不依不饶,害得咱们王家贾家两门丢脸!
    从此后还不肯跟府上亲近,任由宝玉在户部叫人欺负了去。这也就罢了,到底那是商家人使坏。
    可他们父女居然连娘娘省亲都敢不来。这般不识抬举,早晚遭祸。
    果然如今惹恼了太上皇,听说上回老圣人还斥林如海跟商家同流合污呢,可见要倒台。那可别想咱们几家替他说情!”
    太上皇的话如今在宫内宫外到处流传,连元春也知道许多。
    她却不想,太上皇宫里的私言是怎么能传出来的,还以为得了私密消息,特意告诉了母亲,让他们近来不要与林家亲近,免得被牵连。
    其实这都是商太后的手笔,特意叫人放出去的消息。
    她就是要叫人人知道,太上皇因病痛顽疾,性情大改,奸忠不分。
    朝上眼明心亮的人谁分不出此事的对错呢?
    看太上皇如此狂悖的行径,一来是内心的良心理智不认同,二来就是担忧太上皇这样行为疯癫,怕不是油尽灯枯了吧。
    于是许多老臣哪怕不倒向皇上,也开始站中立,不敢再跟太上皇从前的心腹一起为甄应嘉脱罪。
    皇上在朝堂上的阻力就少一些。
    也只有元春,将这些人人都知道的消息当成了宝贝,告知娘家。
    而荣国府,因朝中无人,也将这些消息当成了第一手资料,捂着不肯跟别人交流,以为自己是先知呢。
    所以“先知”王夫人只是不屑:“及笄礼这样的面子功夫谁不会做。皇后娘娘要真的那么疼她,自己膝下还有位五殿下呢,年岁正相当。”
    “怎么不说叫林丫头做个王妃?说到底还是虚热闹罢了。”
    她自己的女儿削尖了脑袋,哪怕做个宫女也要往宫里塞。
    哪里能明白皇后为黛玉所虑的苦心。
    就算皇后当面照实告诉她,她也不能理解的,正是夏虫不可语冰。
    见薛姨妈母女听得入神,王夫人更是得意,继续说道“还有那保宁侯府,平素就十分嚣张,现在便糟了现世报。别说日后贬官削爵了,只怕家破人亡的日子也有呢!”
    王夫人对商家那是新仇旧恨真是说都说不完:商铎登门上王家要画打脸是为一恨。
    商驰在户部借贾宝玉言行不当一状告到御前,害的贾政父子被削成白身是为二恨。
    三恨则是元春素来所说,商太后只喜欢皇后,对她们这些嫔妃,尤其对她并无甚好脸色。
    贾元春也不想自己从前在商太后宫里做女官,到处收买人,给商太后添堵的事儿,也不想自己替贤妃出主意算计商家的事,这桩桩件件都对不起人家商太后。
    却只怨恨商太后不像看重皇后一样看重她。
    于是这些日子,太上皇痛斥责骂,乃至掷剪子伤了保宁侯,且不肯再见商太后这些事,元春就都告诉了王氏。
    果然王夫人神清气爽,扬眉吐气。
    天天久旱盼甘霖一样等着保宁侯府倒霉。
    宝钗毕竟在宫里待过,是知道商太后能为的,不免道:“保宁侯府毕竟是圣人的母家,应当不至于此。”
    王夫人笑道:“可见你是孩子话,不懂皇室的规矩呢。别说皇家,便是咱们这等人家,都知道父为子纲。
    你瞧宝玉日常见了他父亲怕成什么样就可知了。何况皇家更多了君臣之分。”
    “老圣人既在,自然是说了算的。哪怕皇上护短也不能违背圣意啊。”
    “所以,你只不必羡慕林丫头,以后有的她亏吃。到时候林家败落了,她再寄居在咱们家,可就不能那样痛快了——前几年她住在这里,老太太偏爱过分,居然处处跟宝玉是一样的待遇。”
    “以后再想这样的好事,却不能了。”
    宝钗不免也有些拨云见日之感:在宫里那段端茶倒水服侍人的日子,在她看来,实在是受尽了屈辱。
    尤其是后来因规矩受罚数月,更是商婵婵的缘故。
    她对二人实在没有一丝好感。只是这些年听着,保宁侯府屡屡受赏,黛玉更是被皇后娘娘认作义女。
    每回听一次,心中的乌云就重一点。
    如今听王夫人这些话,心里才痛快了些:你们不过仗着有个好家世,有个好父亲。然登高跌重,未来做了罪臣之女,吃苦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王夫人说了这些“朝中秘密”,又继续安抚薛家母女。
    “待来日商家和林家遭难,我也好叫老太太知道,她一直想跟林家修好的愚蠢之处,以压其声其气。”
    “那时再请娘娘的口谕,老太太也就说不出什么了。必能让宝丫头顺顺当当的做这宝二奶奶。”
    宝钗忙低头,借口叫莺儿去倒茶就退了下去。
    薛姨妈这里见女儿出去,便将泪擦了道:“姐姐,有句话老太太说的也不错。宝丫头的年纪是大了,这事儿还望你多操心。”
    “也请宫里娘娘费心,早定下才好,俗话说得好,夜场梦也多,久拖无益。”
    王夫人点头道:“你放心就是。”
    她心道:如今我手里已经有了一份甄家的钱财,只是到底少些。若是林家遭祸,他们府上早就没了近亲,那累世积攒的钱财,岂不就是我的了?
    到时候若有再好的亲事,便将银子还了薛家,叫宝玉另娶佳妇就是。
    王夫人心中安排的明明白白,觉得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王夫人在这里放飞梦想,商家并不知道,有人在日夜祈祷他们倒霉。
    当然知道了商铎也不会在乎,连太上皇都想他倒霉呢,他现在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仍然优哉游哉干着他宰相的本职工作,正在重订各省各级官员的考核标准——毕竟各地不可能都是风调雨顺的,总要根据天灾人祸来调整标准。
    本朝按“四格八法”,每三年考核一次,将官员按成绩分为三等: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
    优者擢,差者贬。
    此时各地已经将考评报了上来,只等着商铎的标准调整完,然后吏部好开始挨个进行终审。
    商铎自打定了儿子的亲事,便心情舒畅,连太上皇的日常责骂都不能影响他的愉悦。
    更是投桃报李,特意亲自来了一趟户部给亲家开后门。
    问林如海:“你那个外放到丹徒做县令的侄子贾琏,今年考核的成绩很不错。按理说可以就地升一等,也可以调回京城来。你怎么说?”
    林如海便道:“就地升一等又是三年。还是叫他回来吧,荣国府怕是等不得三年了。”
    王夫人是盼着商、林两家倒霉。
    但商林两家是非常清楚荣国府要倒霉。
    就以太上皇和圣上这支离破碎的父子关系。
    太上皇要是今天撒手人寰,皇上明天就会直接让甄应嘉殉葬,其余这些不法之家也得跟着抄家流放,作为丧礼的余兴节目。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霍总别虐了,付小姐她又去相亲了 超品渔夫 重启2008:从拯救绝色女老师开始逆袭 新婚老公不孕不育,我却怀孕了 乔惜霍行舟 农门锦绣 柯南之又一个名侦探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 武神主宰 错嫁高门,主母难当 刚和女帝分手,踩死蚂蚁升级了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离婚当天,被前夫小叔拐进民政局 试婚丫鬟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无双小村医 大夏国九皇子 武映三千道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