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不做炮灰一[综]> 389、第 389 章

389、第 389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九章
    刘妙离开小诊所后,林琳就想到她放在仓房里那几样她刚来时买的高粱秆帘子和箱子,眼珠子转了转,笑着拜托村里来例诊的女村民离开的时候帮她捎到知青点。
    同时让人捎过去的还有十斤玉米面,五斤高粱米,一块盐肉,两颗土豆......
    杂七杂八的东西装了不少,看得这帮子女村民们心中都不由的感慨。
    她不仁,自己却得有个义不是。
    反正那些东西放在她那里也没啥用处,还不如给自己换个好名声。
    林琳觉得这笔买卖值了,女村民们却觉得林琳亏大发了。在今后的言谈间也更偏向林琳。
    哪怕刘妙说了林琳许多坏话,可女村民们却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刘妙挟恩图报,品性恶劣。
    夏小雪出工回来,听说了刘妙的事,气得跟姚天一阵嘀咕。
    姚天多精明一人,他能看不出来林琳这么做的意图。而且那些东西对于别人,哪怕是他们俩口子都算是好东西,可对于林琳来说,姚天却知道那些东西林琳跟本没放在心上。
    劝了夏小雪几句,又让她远着点刘妙,姚天就低头看着林琳送给他们的高中课本了。
    堂姐妹明显感情不深,而且互相不对付。新来的那个叫刘妙的,若真有本事和能耐也不会又被发配到乡下来了。
    而且旁的不说,就以最功利的心思来看,堂妹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心计手腕更值得交好。
    “这还用你说?我只是气不过罢了。”夏小雪拿起针线给姚天缝开档的裤子,又缝了两针突然抬起头,“你说刘妙来了,刘姩会不会再回到城里去?”
    她可舍不得刘姩走,不过若是有机会回城,她也会祝福她就是了。
    想到自从去年腊月二十四就回城的张悦,夏小雪神情有些黯淡。
    快三个月了,她真的没有回来。
    想到当初姚天与刘姩的推断,夏小雪却是怎么也没想到张家真的给张悦找到了门路。
    姚天被夏小雪的假设弄得一怔,将算了一半的数学题放下,皱着眉毛想了半晌,最后摇头否定了自家媳妇这个假设。
    “应该不会。”那人一看就是极精明的心性,她能在这村子里又是盖房又是开诊所的,可见对回城的事并不热衷。
    再一个,姚天不相信刘家堂姐下乡这事没有堂妹的手笔在这里面。
    说不定还是她离开b市前做了什么手脚也未可知呢。
    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书,姚天又肯定的说道,“她怕是压根就不想回城。”
    “怎么会?”
    怎么不会,说以后会高考的人是她,可将书送人自己却看都不看一眼的也是她。
    计划等地开化的时候去山上采药并且将相中的果子树移回来的也是她。
    想到前儿看见在自家院子里来回转圈说是想要盖个大棚的某位房东,姚天真想不明白这里有什么好的。
    看一眼媳妇,姚天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夏小雪眨巴了好半天的眼睛,才接受了这个推理。不过在接受了这个推理的同时,夏小雪也给了姚天一个林琳留在这里比在城里过得顺心舒服的理由。
    虽然对于大多数知青来说,乡下没有城里好。可对林琳这样有本事有身手的人来说乡下这地方更能让林琳过得舒服。
    住的宽敞,吃的顺口,日常给人看诊不用下地干活不说,村里还给工分,村民还以物换药给诊费。这样的日子不比城里宽裕?
    姚天对着夏小雪笑笑,说了一句我媳妇真聪明,得了夏小雪一个白眼后,俩口子便又各干各的了。
    一会儿姚天又有一道数学题算不明白,咬了半天笔杆子还是转头求到了自家媳妇那里。
    他就想不明白了,他比媳妇聪明,为什么学习上却没媳妇学得好呢?
    因为你聪明没用在正地方呗。
    →_→
    姚天小俩口的对话,同样也是村里大多数村民今晚的话题。
    铁柱跟铁柱嫂说起林琳与刘妙这对堂姐妹时,一个是赞不绝口,一个是懒得张口。
    铁柱嫂还埋怨了一回自家男人怎么将人送到小诊所去的事。听说是刘妙强烈要求的,铁柱嫂又骂了刘妙几句,这才转头说起了旁的,“一看那刘妙就不像个正经人,看人的眼神都带着勾子。你给我躲远点,要是在村里传出什么难听的话,我就抱儿子回娘家。”
    铁柱嫂不懂什么是同性相斥,但她就是觉得刘妙身上有股子狐狸精的味道。
    铁柱对于每次村里来了女知青都要来这么一回的媳妇已经无话可说了。再三的保证自己不会做出丢人的事,又抱着媳妇好一顿‘表白’,等到铁柱嫂累瘫在炕头后,这个话题倒是不了了之了。
    太叔攻那里自然也听村子里的爷们说起知青点新来了个女知青。
    漂亮娇嫩,穿着冬夜那腰都能看出来。
    太叔攻本来是听在耳里却没往心里去的。一边翻粪土,将土坷垃打碎,一边想着村里这些爷们忒不讲究了。
    就着满村人的粪还能张口说话,大声说笑,也不怕扬起的粪土进了嘴里。
    可当听说新来的女知青就是小诊所小刘大夫的亲堂姐时,太叔攻干活的动作一下子就顿住了。
    太叔攻不知道怎么的,此时此刻就特别的想要见林琳。可是想到过几天才是村里爷们的例诊日,太叔攻便只能收起心神继续闷头干活。
    他记得年前欠她的诊费还没兑现呢。
    下晌若是没事...闻了闻鼻间的味道,太叔攻决定还是回家洗个澡再去林琳那里干活也不迟。
    不是不迟,是去的太早了些。
    三月中旬的北方土地还冻着呢,现在能做的事情也不过是收拾出粪土,等到过了四月清明将粪土平铺在地里,之后再在地里发酵两天然后再将地耕出来。现在去给林琳收拾院子,真心有些早。
    最重要的是一般人家都是等到村里的土地都施了粪肥后,分一分剩下的粪肥然后才翻地的。
    好在林琳也没想过要跟村民们抢粪肥,因此太叔攻来翻地的事,对于林琳来说当真是可有可无。
    林琳到底将自己养的有些矫情了,她虽然知道这种粪肥比以后的化肥更加的绿色天然无公害,可她就是...脑补得太过。
    于是林琳准备等她院子里的地都种起来后,泡些空间里的黄豆,将黄豆泡臭了浇地,那个肥料也足足的。
    下晌,太叔攻过来给林琳翻地,林琳看着自家院子里的三亩多地,指了指,毫不犹豫的让太叔攻自己去干了。
    林琳终于选好了盖大棚的地方,那就是离屋子最远的那面院墙处。
    虽然林琳这个院子里有三亩多地,但林琳并不准备弄个多大的暖棚。
    她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弄太大的对她来说不但没有什么意义,还会是一种负担。
    虽然吃不了,可以放在空间里。但她空间里的东西真心太多太多了。
    ╮(╯▽╰)╭
    院墙都砌得极高,正好可以当大棚的主墙。
    林琳见过的大棚都是那种一面是墙,然后以墙头为基,架上几根有弧度的杆子,最后在杆子上面铺上一层极厚的塑料布的那种。
    再准备一层棉被,晚上的时候将棉被盖在塑料布上保温。白天的时候拿下来或是卷上去,让大棚里的菜疏得到充分的阳光日晒。
    大棚要保温,回头还要再在里面修上一道火墙。
    修火墙对于林琳来说就跟修火炕地龙差不多。关键在于多挖几块石板罢了。
    塑料布林琳也有一些,现在差的就是棉被和有弧度的杆子。
    这年头,布和棉花都是紧俏物资,若是人都没得用时,再拿来盖大棚,林琳便觉得这事忒高调了。
    至于有弧度的杆子,林琳倒是觉得那个倒是好弄。
    想法很丰满,只行动起来却有些难。林琳遍寻了整个村子也没有找到那种可以当支撑的弧度杆子。最后木二叔还建议林琳用两根木棍拼了一个,然后将接头用厚厚的棉布等物包上,不让它扎坏塑料布。
    林琳考虑了一会,最终还是没有采取这个建议。
    因为林琳对着她家仓房的墙又是一顿挖。等挖出一块长方形的石块后,林琳用匕.首将石块削成了镰刀形状的l形石条。然后拿到空间里用魔咒复制又放大了十根相同大小的。
    每七十公分放上一个杆子,林琳准备了十根石头杆子。
    太叔攻来翻地的时候,林琳正在那里安杆子。坐在高高的墙头,好不吓人。
    太叔攻是知道林琳的身手有多好的,所以他担心的并不是林琳会摔下来,而是...林琳的墙头上都是碎玻璃碴子。
    没错,林琳将她手中所有废弃的碎玻璃碴子都用水泥固定在墙头上了,但凡有人敢翻墙而入,必是会扎得满手血。
    林琳并不知道在院子里翻地的太叔攻有多担心她伤了自己,她一边拿着匕.首在墙上开个小洞,将石头杆子插进那个小洞里,一边又拿了草木泥和夹了石头碎的混和泥添在墙洞处,以达到杆子牢固的效果。
    十根杆子固定好,便开始给大棚上塑料布。林琳手脚利落,干活就比普通人迅速。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一个长七米,宽高各两米的简易大棚就制好了。
    大棚弄好了,林琳便朝着太叔攻挥挥手,笑眯眯的让他先将这里面的地翻出来。
    轮到你了。
    太叔攻见此,沉默的走过来,然后钻进林琳留的大棚门,吭哧吭哧的将里面的地翻了翻。
    三亩多地不是一天就能翻完的,更别提下晌太阳下山前这么点时间了。
    太叔攻将工具留在这里,说了一句明天再来,便准备回家了。
    林琳却觉得当初就给了人家那点便利就让人家像老黄牛似的卖苦力,有些个不地道。笑着将人留下,说是要请他们舅甥俩吃顿晚饭再走。
    太叔攻哪好意思留下来,可跟着太叔攻一道来的太叔陌却眼巴巴的看着舅舅,一点想走的意思都没有。
    最后在太叔陌的助功下‘勉为其难’的留了下来。
    林琳领着这对舅甥回屋,先是将一直烧在地锅里的热水用水舀子舀了几瓢让这对舅甥洗漱,她则是也端了一盆水去了仓房洗漱。
    当然了,进了仓房的林琳,只将门一锁便回了空间,在空间好好的收拾了自己一通,才拿了些食材出来。
    今天请太叔攻舅甥俩吃饭,林琳想了一下,便决定用她家那套她新打的石锅吃烤肉和刷锅子。
    有再好的东西也不敢给外人吃,林琳只能选了几样村里家常的吃食拿出来烤。
    地瓜,土豆,泡水的干香菇,酸菜丝,还有差不多一斤左右的五花肉片,一些切成片的生鱼,鲜豆腐,玉米面的馒头和几个生包子。
    这些或是改刀或是腌制,也够他们吃的。烤锅旁边的那个汤锅,林琳准备再做个锅子。
    她准备用切掉鱼肉的鱼骨熬汤,再将冻豆腐,干腐竹,木耳,大白菜准备一些回头下在里面。
    又觉得有些素,林琳又拿出一块肉,剁碎后加了剩米饭和一点点面粉搓成了丸子,准备回头也下到锅里。
    将这些东西都准备好,林琳又和了一个面团。手上用巧劲将面团揪成一个个拇指那么大小的面疙瘩后,便用盖帘装着放到了屋外。
    无论是吃火锅还是吃烤肉,味道太重容易熏了屋子,于是林琳一点都没跟这对舅甥客气的将石锅支在了厨房。
    家里没有凳子,但这难不住林琳。林琳直接提剑去了院子。
    院子里有林琳早前砍回来的几颗树,林琳挑了一颗刷刷四刀下去,三个木桩子就砍了出来。
    木桩子当凳子虽然一样硬,却比石头的凳子暖和一些。
    砍完,林琳抱着个木桩子就进屋了。剩下俩个林琳喊了刚给小孩洗漱完,正就着剩下的水也刚洗完脸的太叔攻去搬进来。
    无论是烤肉还是刷锅子,东西都是现成的。
    所以等到太叔攻搬完木桩子,林琳这边就让这对舅甥坐到石锅跟前了。
    在太叔村这里,也有好多人家为了省些灯油晚上吃饭的时候会在厨房这里,就着地锅里的火将晚饭吃了。
    也因此太叔攻并不知道林琳是怕在屋子里吃这种重气味的饭会熏了她的屋子才将他们舅甥带到厨房来吃的。
    厨房也很暖和,再加上地锅也一直在烧着。石锅热起来后,林琳便对手教这对舅甥怎么吃这种没有肉的烤肉了。
    一斤五花肉,再来一条鱼,算上涮锅里的肉丸子,林琳想她怕是请了一顿假饭。
    哪怕走出去过,太叔攻也没吃过这种怪异的吃法。
    东西非常好吃,尤其是五花肉卷着酸菜吃起来别提多香了。太叔攻不重口腹之欲,一样吃了些便不肯多动筷子了。
    挑着烤在锅边的玉米馒头就着林琳切的些咸菜丝,看起来倒是有些...可怜巴巴。
    林琳请人吃饭,哪看得了这个,一边招呼太叔陌吃,一边不停的给太叔攻夹菜。
    夹着夹着就忘记换公筷了,然后等想起来的时候见太叔攻吃得极香,倒也没放在心上。
    怕是这个年代的人不讲究这些呢。
    太叔攻:......
    林琳准备的东西不少,架不住这种吃法确实好吃,林琳又热情让客,最后仨人竟是将所有的东西都吃了不说,还一人一碗面疙瘩汤将涮锅都清干净了。
    吃过饭,太叔陌幸福的打了个饱嗝,紧接着又打了个哈欠。
    林琳见了小孩这样,便主动叫太叔攻抱着小孩回家去。
    太叔攻看着脏锅脏碗犹豫了一下,便听话的走了。
    林琳一直将二人送出门,然后又领着二人去了一趟小诊所,给二人一人一颗消食的丸药,这才打发他们舅甥走了。
    回到家,锁上大门,又锁上屋里门,林琳看着厨房里的一片狼藉,深吸一口气,开始就着地锅里的热水洗洗刷刷。
    好在林琳这人懒,做什么事情都会挑极省事的去弄。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厨房便收拾干净了。
    将三个木头桩子靠墙摞起来,林琳这才扭着脖子回屋了。
    吃了一顿火锅加烤肉,林琳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味。于是又回到空间里去洗澡了。
    洗了澡,本是不想再出空间的。可林琳想到她现在也算是拿着村里工资的村医了,总要预备一下村里人会出现什么突发事件。
    穿了一套两件式的长袖睡衣出来,林琳便上炕铺被准备睡觉了。
    刘妙的到来仿佛于林琳来说不过是处理了一批垃圾再无其他,而刘妙那里却没办法像林琳这样云淡风轻。
    知道下乡苦,刘妙带来的东西真心不少。虽然路上的时候,丢了一个包袱,可重要的东西都保住了。
    一个人睡在一侧的大炕上,刘妙翻来覆去好久都没有睡着。
    想到正月里的遭遇,再看看自己现在的落魄,刘妙对于在村子里站稳脚跟的堂妹就嫉妒得发狂。
    可转念想到被自己亲生母亲附身,刘妙又有一种悲从心来,同病相怜之感。
    枕头下,是今天安阳县的邮递员交给她的那几封电报。
    都是她发给堂妹的。
    想到这里,刘妙又感慨世事弄人起来。
    若是她先给堂妹发电报然后再在家里以死相抗,是不是堂妹就会在封山前收到电报?
    如果是那样,堂妹会不会回b市去?
    那么她的好母亲还会不会给堂妹吃扑尔敏这种她从小一吃就乏力头昏的药?
    想到今日‘婶婶’的话,刘妙微微勾起唇角无声的笑了。
    也许,她应该想办法送堂妹回b市探探亲。
    无论是堂妹吃了她妈的亏,还是她妈最终吃了她婶子的吃,自己都不亏。
    心里转过这个念头后,刘妙便有了困意,打了个哈欠,又往上拉了拉被子,阖眼睡下不提。
    日子照常在过,林琳上午出诊,中午小睡,到了下晌有人看诊的时候就给人看,没人看诊的时候就回到后院收拾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林琳家的院子,都被林琳用石板铺成小路,分成一块又一块大小不一的格局。
    太叔攻干活很卖力,平时要弄粪肥,还抽了三天时间将林琳院里的地都给翻出来了。
    这三天的时间,太叔攻舅甥都是在林琳家吃的晚饭。
    除了第一天是吃了火锅加烤肉,第二天吃了热呼呼砂锅,第三天则是林琳包了饺子给这对舅甥吃。
    这三天太叔攻一次都没提过新来的那个女知青,虽然没提,可太叔攻却一直在注意着林琳的情绪。
    发现林琳并没有因为这个女知青的到来而影响了情绪,太叔攻便放下心继续努力挣工分养活他自己和外甥了。
    在刘妙来到太叔村的一个星期左右,铁柱从县里回来便直接来了林琳的小诊所。
    县里接到b市红袖子办公室的文件,说是准备特批林琳回城。铁柱来小诊所就是来告诉林琳这个‘好消息’的。
    “回不回城都不需要问问我本人的意见吗?我记得下乡的时候是强制性的,可回城应该不是吧?”
    铁柱没想到林琳会这么问,诧异的看向林琳,有些不明白这样的好事还有什么需要问的。
    难道,
    “小刘大夫,你难道不想回城吗?”
    “不想。”林琳特别干脆的回道,“我若是想留在城里我就不下来了。我既然来了,便没打算过要回城。”
    林琳说完又笑着问铁柱是不是村子里不欢迎她呀?
    怎么可能不欢迎?
    村里能有个自己的大夫,那是一件多好的事。自从这个小诊所建起来,别管是封山还是封路,铁柱心底都特别的踏实。
    想到最近他爹的老寒脚有了缓解,他娘当初生他妹时落下的毛病也得到了改善,铁柱就更不想让林琳走了。
    这会儿子听到林琳这么说,铁柱连忙表示只要林琳愿意留下来,林琳有什么要求村子里都会酌情考虑的。
    毕竟小诊所这两个月的工作可不是白做的,方便了村民就医看病不说,还家家都有受益的地方。就连书记家的那儿媳妇胎位不正,现在还靠着小刘大夫帮着矫正胎位呢。
    就冲这个村支书也会在小刘大夫的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林琳本就没想过要回城,她跟铁柱说的也是大实话。现在见了铁柱这个态度,林琳立时便开始动脑子想着要跟村子里提什么要求。
    自古以来都是上赶子不是买卖。只有越让人觉得不容易得来的,才会珍惜。她总要让村子舍点什么来体现一下她的价值。
    只是房子有了,院子也有了。哪怕将来不分地,她也能够养活自己了。所以说她还需要从村子里得到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本书可能会在下个月进行大修,可能会将原有的个别小故事替换掉或是改得面目全非,大家若是喜欢现在的,那就想办法保存一下吧。
    如果不改的话,这本书可能会在这个故事结束后就完结了。作者还在考虑要不要将这本书的名字改成个《不做炮灰——上》,然后再来个《不做炮灰——下》继续写下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都市风流仙医 九转吞天诀 人道大圣 长生天阙 我闪婚了个财阀大佬 开局威胁女主,这个反派我当定了 全球灾变:我成了世界树 剑武独尊 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长门好细腰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穷游综艺,你却带影后吃香喝辣 凡骨 万古第一剑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大乾憨婿 重生之都市仙尊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