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外科教父> 885章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885章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唐顺的效率非常高,能够同时管理十几个女朋友的东大高材生,杨平相信他的时间管理水平一定是一流的。
    这不,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已经摆在杨平的桌子上。
    厚厚的一份计划书,里面的内容十分规范详细,从实验室的装修、设备的配置、人员的架构、资金的预算和安全规则的建立等等,没有漏过一条,这个家伙是个搞科研的全才。如果这些事情要让杨平亲自来做的话,会耗去大量时间。
    出主意,用人才,干大事的人要善于做这两件事。
    搞科研也是一样,所谓出主意,就是自己能够想出好的研究课题,能够拿出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所谓用人才,手下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既要聪明又要勤奋。这样,科研课题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取得成功。
    杨平现在搞研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攻克医学难题,他的兴趣也在于此。
    至于什么诺贝尔奖,杨平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倒不是装逼,是真的没有多大的兴趣,对于诺贝尔奖的兴趣,源于系统承诺的算力强悍的超级计算机。
    系统给出的第三阶段长线任务是获得诺贝尔奖,目标虽然很世俗,做科研不是为了获奖,但是为了系统实验室这台计算机,杨平对这个奖还是有兴趣的。
    要知道,即使是系统实验室,一台算力强悍的计算机简直就是科研神器。
    空间导向基因的发现,如果不考虑一些人为主观因素,这种课题的科研价值完全达到诺奖的水平。
    唐顺交上来的不仅有肿瘤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书,还有干细胞培养器官课题下一步试验计划,《医学》期刊的创刊计划进度。
    当年读博士的时候,唐顺的导师福永教授手里握着日本最顶级的医学期刊,导师根本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情,事实上主导期刊工作的就是福永教授的爱徒唐顺,不仅于此,唐顺还研究过世界上好几大顶级医学期刊的运作,他精通医学期刊是如何运作的。
    杨平从唐顺交上来资料可以看出,其中期刊收到的投稿远远超出之前的预期。
    大家都很给面子,罗伯特、奥古斯特、李泽会、约翰内森、伍德海德、格里芬、高桥等等,这些家伙几乎每人都有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投稿。
    令人意外的是,德国曼因斯坦居然也投来自己的稿件,一篇关于脊髓损伤研究的论文。
    这些中文书写的论文质量非常高,难道曼因斯坦斯坦教授也学会了中文,而且这么快能够用中文写论文。
    从论文的质量来看,这本期刊完全称得上顶级期刊,杨平非常有信心,因为除了这些论文之外,自己的重量级论文——空间导向基因的发现,也将发表在期刊的首刊上,这篇论文将会轰动世界,掀开医学的新篇章。
    杨平现在全部心思都在攻克医学难题上,在攻克医学难题的道路上,每一个突破都会给杨平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超过获取任何奖项。
    论文的审稿已经完成,出版社也已经找好,期刊由南都人民出版社承印。
    《医学》期刊的推出,将让三博医院的学术地位再次提升,一家医院要成为世界顶级医院,临床只是一部分,而且只是最基础的部分,除了临床,还需要科研,科研才代表一个医院的学术水平,科研体现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一家医院自己主导某个期刊,如果这个期刊是全国性的,说明它在全国的学术界有一席之地,如果这个期刊是世界性的,那么说明它在世界上的学术界有一席之地。
    夏院长对期刊也极为重视,当然,他不会干预杨平的学术活动,绝对不会推出什么指导性的意见,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为杨平做好服务工作。
    比如协调与出版社的关系等等,把这些服务工作做好,让杨平的团队可以专心发展期刊。
    “教授,我们的期刊的第一刊还没有面世,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已经出现专门翻译我们期刊的学术组织。”
    唐顺笑着说道。
    这事很是奇怪,以前在学术界从来没有出现过,期刊还没出来,围绕期刊的各种辅助组织居然提前出现,而且不是一家,现在出现很多家。
    有几家唐顺已经知道背景,背后是罗伯特、奥古斯特和高桥,但是有些学术组织根本摸不清背后是什么人,怎么这么积极。
    ‘‘这是好事,我们即使是中文期刊,也有人帮我们翻译成各种文字,扩大影响力,这才是世界级期刊应有的样子嘛。”
    杨平哪有心思去关注这些事情。
    ‘‘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些人怎么这么积极,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期刊未来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提前投入这么多人力财力来帮助我们?不符合逻辑。”唐顺自言自语地说。
    唐顺也不去想得太多,杨教授的事情,根本没法用逻辑来解释,就说科研吧,一个课题还没结束,另一个课题就开始。
    要是一些水课题还好理解,可偏偏他的课题全是世界级的,随便一个可以冲击诺奖。
    现在搞得唐顺觉得这一切有点不真实,因为太快,太顺利,慢慢适应吧,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吧。
    ——
    农志温再一次带着病历资料来找到方主任,因为两边医生给出的意见差别太大,农志温还是想多听听其他医生的建议。
    农志温在来三博医院之前,也看过几家医院,他们估算的费用跟方主任说的差不多,对于靶向治疗、肝脏囊肿都是只字未提,不过其它医院的医生翻看病历的时候,翻着翻着就改变口气,说这手术太难,只能去原来手术医院或者去更好的医院,比如南都附一、三博医院。
    钱主任说三博医院不行,在省里排不上号,但是好几个医生将三博医院与南都附一并列在一起,说是省里最好的医院。
    如果是以前,手头比较宽松的时候,农志温一定会按照钱主任的意见去做,因为钱主任说得也对,有时候不能只考虑省钱,治病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农志温现在手头实在凑不出十几万元钱,他不得不考虑第二种选择,形势比人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次,农志温虽然没有带来病理报告,但是按照方主任的吩咐,他带上两次手术记录的复印件。
    有了手术记录,方主任对病情的判断会更加准确。
    方主任仔细看完两次手术记录,不禁皱眉头,这次的手术虽然是喉返神经修复,但是确实手术不好做,如果是以前,他就按照传统的手术去做就行,究竟手术效果好不好,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好不好碰运气呗。
    现在明显不一样,他对每台手术必须全力以赴,力争最好的手术效果。
    从手术记录看,右侧喉返神经节段性切除居然达到8厘米,这么长的缺损,拉拢缝合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做神经桥接,这么远的距离,桥接的效果也会很差。
    使用神经移位技术,按照手术记录的描叙,膈神经和舌下神经袢神经当时也被肿瘤侵犯,已经切除一大段,这样移位神经选择的余地非常小,很难找到合适的转接神经。
    难怪钱主任自己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病人去做喉返神经修复,这种情况手术根本没法做。
    也真是奇怪,这个肿瘤怎么侵犯这么多神经,这种情况方主任以前没有碰到过,他也不好下什么结论。
    现在方主任有点迷糊,迷糊归迷糊,他一点也不慌,自己不是还有一个外挂吗?外挂就是杨教授,有什么问题去请教杨教授。
    于是方主任带着农志温和病历资料再次去找杨平,杨平这几天比较忙,不过他一直记得这个病例,也正好想问问方主任,患者是不是已经把病理报告拿来。
    这次病人还是没有到来病理报告,没带来就没带来吧,不管怎么说,喉返神经是必须要修复的,所以不管病理报告的结果是什么?这次的手术目标就是修复喉返神经。
    见到病理报告的目的是必须明确诊断,从严谨的程序来说,已经做了手术,必然术后做过病理检查,这样可以更加明确肿瘤的性质、分期分级。
    方主任对杨平说:“喉返神经缺损太大,缺了足足8个厘米,如果直接拉拢缝合,根本不可能,即使想办法把神经向两端进行充分游离后也办不到。”
    别说办不到,就算能够拉拢缝合也没用,神经缝合后必须要求无张力,因为一旦张力过大,不管吻合多么好,神经根本不可能恢复。
    听方主任这么说,杨平暂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认真地看手术记录,看完后才说:“不仅拉拢缝合不行,神经移植和神经移位也不现实,如果做神经移植,神经桥接的距离太长,这样术后的恢复肯定非常差。如果进行神经移位,好像没有合适的移位神经可供选择,从手术记录看,当时肿瘤侵犯的范围非常广?切除的神经不止这一根。”
    那怎么办?
    三种方法都不行,那不是没有办法,方主任很是无奈。
    杨平皱了皱眉头说:“你让我再想一想,这个患者肯定要做手术,现在的问题是手术怎么做。”
    这时候农志温趁机问道:“杨教授,术后还需要进行靶向治疗吗?”
    杨平说:“从常规来判断,不需要,但是我必须要看到病理报告,有了病理报告,我才知道肿瘤的具体分型分期,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判断病情,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现在没有病理报告,我们根本没办法对病情做出判断,所以你最好是能够拿到病理报告。”
    “杨教授,麻烦你再帮我们看看,肝脏上面的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吗?”农志温抓住机会,把问题全部提出来。
    肝脏囊肿?
    杨平刚刚看病历资料的时候,确实,肝脏上面有一个囊肿,但是这种囊肿一般没什么大问题,所以他也没有重点关注。
    “影像片子带来没?”杨平问道。
    “带来了,全部带来了!”
    农志温立刻拿出一个又大又厚的袋子,里面的片子很多,是他父亲这几年所有做过的所有影像学检查。
    这么多片子,农志温也不懂,反正全部放在一起,每次看病都提过去给医生看。
    “没关系,我慢慢看。”
    杨平让农志温把片子拿到阅片灯旁边,然后把所有影像图片一张一张放阅片灯上过一遍,依据检查类型和日期进行分类排序,有些片子因为时间久远,图像已经出现溶解模糊。
    大概花了十几分钟,杨平才把这些片子整理好,整理好之后,他开始按照时间顺序,一张一张地阅片。
    肝脏这个部位不仅做了彩超,而且做过ct和增强ct,全身的pet-ct也有这个部位的图像。
    从第一张显示肝脏的图片开始,肝脏上是有一个肿物,当时提示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脏囊肿机化,后面一系列的关于肝脏的图片,肿物一直没有变化。
    虽然不敢100%确定,但是从影像图片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囊肿,而且是一个机化的囊肿,根本无需手术治疗,只需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彩超即可。
    杨平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农志温。
    “不需要手术?那如果万一是恶性肿瘤怎么办?”农志温很直率。
    杨平与患者沟通也是直来直去,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接近于零!”
    杨平的的回答非常肯定。
    “我明白你的意思,杨教授,如果想积极治疗,是不是应该手术呢?”
    农志温还想进一步了解。
    杨平的意见十分明确:“这个肝脏囊肿根本没有手术指征,手术是我们医生治疗疾病的工具,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滥用,有些病必须手术,有些病可手术可不手术,有些病完全不用手术。你父亲的这个肝脏囊肿,从医学上来说,完全不用手术。”
    这个说法与钱主任的说法大相径庭,钱主任不仅建议手术,而且建议进行机器人手术,他说:机器人手术更能精准彻底切除肿瘤,这样术后的效果最好,也最让人放心。普通手术没法精准彻底切除肿瘤,可能会有肿物的残留,一旦是不好的东西,残留将非常麻烦,斩草不除根,以后一定会春风吹又生。
    两边都说的都很有道理,究竟怎么办呢?农志温现在十分疑惑。
    三博医院的意见非常清晰,没有半点含糊,而且农志温从直觉判断,杨教授非常自信,与一般医生完全不同。
    钱主任的意见好像也很有道理,万一真的是不好的东西呢,万一呢?如果因为这十万块钱耽误病情,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正如钱主任所说,父亲才五十多岁。
    每一个病人都有本能的求生欲望,同时会伴生恐惧、渴望和幻想,大行其道的各路骗子也是抓住病人的心理进行行骗。
    “你回去考虑一下吧,不要再去折腾,我们医院和杨教授的口碑,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方主任叮嘱农志温。
    农志温也是满脑子疑惑地提着一大袋资料离开三博医院,他这一趟跑得很值,至少听到不一样的意见。
    待农志温走后,方主任向杨平请教:“这个手术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在方主任的印象里,杨平是无所不能的。
    杨平刚刚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喉返神经修复的难题呢?刚刚的思考也有一定的眉目:
    “我们可以直接将喉返神经断端从头臂干下方逆行解剖至迷走神经,在颈动脉后方与喉处喉返神经吻合。”
    方主任听后有点迷糊,他一下没有听得太懂。
    杨平边画图边解释给他听:“其实道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改道来解决距离的问题,神经的起点是a,锁骨下动脉这里神经经过点为b,神经的终点是c,正常的路径是从a出发,绕到锁骨下动脉b点,再到喉咙的c点,abc段经常因肿瘤侵犯需要节段性切除,神经切除后就会出现缺损,缺损一单太长,传统的方法是找其它神经来桥接,或者进行神经移位,就像电线的桥接,或者从其它房间再接一根电线。”
    “这些方法对这个病人行不通,桥接的距离太远,如果从其他房间接一根电线,现在其它房间的电线也很紧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
    “怎么办?”
    “我们直接将现有的电线不再绕b点,而是改道直接接到c点,来完成ac两点之间通电,我刚刚计算过距离,按照神经生长和恢复的速度,患者如果用这种方法,大概半年时间可以获得明显的恢复。”
    杨平一边说,一边在a4纸上画图,他画出了颈部的解剖图。
    表达解剖与手术,图画才是最好的方法,语言表达会显得苍白无力。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方主任借助杨平绘的图画,瞬间明白刚刚杨平所讲的内容,刚刚只是语言描叙的时候,方主任还有点似懂非懂,现在完全明白。
    “聪明!准确的说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杨平夸奖。
    卧槽,这不是小学数学问题吗?还夸奖我,难道在杨教授眼里,我只是小学水平?
    不过这个简单的数学公理用在这里,居然产生起效,催生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术式。
    “你会画解剖图吗?”杨平问还在盯着图画的方主任。
    方主任摇摇头。
    “这可不行,你必须学会画图。”
    画图是外科研究所医生的基本功,李民医生作为基层医生,也已经掌握医学绘图技术。
    方主任老脸一红:“我可以学,我马上学,我很快就能够学会的。”
    “嗯,你用三个月时间把医学绘图学会,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横断解剖、手术入路解剖四大块,没有问题吧?”
    杨平觉得方主任如果真的想提高,必须系统地进行学习。
    “保证做到!”
    方主任心里十分激动,这是正式入伙了吗?
    ps:关于本章喉返神经修复的新术式说明:该术式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嵇庆海教授和王玉龙教授的杰作,论文发表在《head&neck》,该术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提高了我国头颈外科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向两位教授致敬!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综漫:从杀手皇后开始 剑道余烬 无上天尊 美娱之全能巨星 猫人冲冲冲 系统:你找错人了 群星方舟 他们越反对,越是说明我做对了 秦时明月之政 华娱:从导演开始的快乐生活 末日游戏的违规者?对,我就是! 我看到了一切 自由鸟日记 刀光如月映九州 恶魔游戏:我有一枚命运之骰 我在榉坂混日子 术法界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方渔重生记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