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穿成苏轼的冤种弟弟> 第 36 章

第 36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苏辙重重点了点头:“翁翁,您放心,我会的。”
    他更是忍不住在心里想,历史上的他可是比苏涣厉害多了!
    苏老太爷又与他说起路上的苏洵来:“……你爹爹也不知道到没到汴京,虽说他年纪不小,却一直都是小孩子心性,如今身边就平安跟着,也不知道照没照顾好他。”
    “如今虽已开春,但天气反复无常,考没考中进士倒是无所谓,可别得病了。”
    苏辙忍不住直笑:“虽说您和爹爹在一起时时常吵吵嚷嚷的,却是十分惦记他的。”
    苏老太爷正色道:“这是自然。”
    “虽说儿L行千里母担忧,父亲也是一样担忧的,别看你爹爹平日不着调,心里也是极喜欢你们几个的。”
    “到了出发前几日,他就磨磨蹭蹭不愿动身,还说想去天庆观看你们兄弟俩个,却被你娘劝住了。”
    “后来他收到你写的信,高兴的像个三四岁的孩子似的,还没你稳重,还专程拿给我看了,说你很是想念他……”
    苏辙眼前顿时浮现出苏辙那高兴雀跃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谁知下一刻,他就听见苏老太爷长长叹了口气道:“唉,说起来你从小还是在我身边长大的,敢情你在书院就只想爹爹,却不想翁翁……”
    苏辙忍不住笑出声来:“翁翁,方才您还说爹爹像几岁小孩似的。”
    “我看真比较起来,您与他也是差不多的。”
    顿了顿,他更是道:“我在书院怎会不想您?不过是平日里羞于表达罢了,这次想着爹爹要去汴京赶考,说这话要他高兴高兴!”
    苏老太爷一听这话顿时是面上一喜。
    苏辙索性乘胜追击起来:“翁翁,时候不早了,不如这剩下的菜籽明日再种吧?”
    “您又不是那等一二十岁的年轻人,若是您累病了,我肯定会担心的,哪里能够好好念书?”
    果不其然,他这话一出,苏老太爷就回去了。
    翌日一早。
    苏辙刚起身,正与苏轼一块用早饭,就听说程老太君来了。
    如今元宝与来福兄弟俩人在苏家跑跑腿,做做杂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兄弟俩人就肉眼可见胖了起来,他们记得苏家的恩情,当起差来十分用心,得了苏家上下所有人的喜欢。
    特别是元宝,嘴又甜胆子又大人又勤快,今日更是见到程老太君进门后这才跑过来,更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不好啦,不好啦,程老太君又来了!”
    苏轼一向不喜欢这位外祖母。
    想当初程老太爷在世时,他偶尔跟着程氏前去程家,程老太君对他与程之元等人就是区别对待,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程之元等人吃。
    用程老太君的话来说,嫁出去的女儿L泼出去的水,他是泼出去水的儿L子,是外人的外人!
    若程家是那等寒门小户他还好想点,可程家有钱得很,哪里会缺这点吃的
    喝的?
    所以如今他是连头都没抬一下,淡淡道:“来了就来了呗,娘去了纱縠行,哪里有时间招待她?”
    “再说了,娘当日都说了,一命抵一命,她生娘的那条命已经还到程之元身上,她还想干什么?”
    元宝摇摇头,喘着粗气道:“六少爷,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前几日程老太君都是老老实实坐着等夫人,今日却是放出话来,若是夫人不去见她,她就要去苏家门口坐着,还说要闹的苏家没脸。”
    说到这儿L,向来好脾气的元宝面上都浮现了几分怒容:“她还说如今六少爷与八少爷都是要走科举,走仕途的人,以后苏家闹出这样的事,两个哥儿L当官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她更说八姑娘以后也是要嫁人的,若以后旁人知晓八姑娘有个这样狠心的娘,说亲都难!”
    苏辙一听这话就知道背后定有高人指点程老太君。
    想也不想,他就知道这人是程浚。
    打蛇打七寸,程浚知晓三个孩子是程氏的逆鳞,这话一出,程氏定会乖乖就范。
    他站起身来:“元宝,你去与春桃姐姐说一声,不必告诉娘,我去会会太婆。”
    时人将外祖母叫太婆。
    苏轼见状,也跟着一并站了起来:“八郎,我与你一起去,免得她欺负你。”
    “她这人坏得很,可别给你扣下屎盆子!”
    苏辙与苏轼兄弟俩人一起去了正厅。
    向来养尊处优的程老太君抓着春桃的手哭的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连连道:“……你好歹也是我程家的家生子,虽如今卖身契在昭娘手上,却也是在程家长大,如今竟差人通传一声都不愿意?”
    “我看你是白吃我程家那么多年饭了!”
    春桃是一脸为难。
    其实程老太君也是不愿意来的。
    并非她顾念着与程氏的母女情,而是她一把年纪,还要做这等事实在丢脸。
    但儿L子发话,她不硬着头皮登苏家的门也不行。
    苏辙一进来,就道:“太婆,您来了!”
    程老太君见到苏辙与苏轼兄弟俩人,是眼前一亮,这表示今日这说辞还是有效的,当即就道:“你们俩个来做什么?你们娘呢?”
    苏辙一开口就道:“太婆,您别看了。”
    “方才春桃姐姐准备差人去喊娘回来,我说不必了。”
    程老太君面上原有的几分笑意顿时消散的是无影无踪:“八郎,你这是什么意思?”
    苏辙一开口就道:“太婆,您方才不是说若是娘不回来,您就要在我们苏家门口大闹一场吗?”
    “您去吧!”
    “今日苏家上下没人拦着您!”
    程老太君一愣。
    她哪里真舍得下脸面去做这等事?
    苏辙又道:“我倒是想看看到时候是程家更丢脸,还是苏家更丢脸,当日程家门口闹了那么一场,我娘与程家
    ,与您已没了关系。”
    “当时眉州不少老百姓都是在场的,他们也都可以作证。”
    “既然如此,您还来我们苏家做什么?”
    "您口口声声以我与我六哥的仕途,我八姐姐的亲事吓唬我娘,难道程家就没有表哥表弟要走仕途?就没有表姐表妹要出嫁吗?"
    他虽年纪小,但说话却掷地有声,气势非凡,不知远胜对面的程老太君多少。
    如今他明显见着程老太君面上有几分慌乱之色,更是淡淡一笑,道:“若是太婆觉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划得来,您暂且试一试。”
    苏轼跟在他身后,道:“对,您去试一试。”
    “我们苏家才不怕了!”
    俩个小小的人儿L站在一起,气势磅礴。
    一时间,程老太君竟说不出话来。
    苏辙则看向站在程老太君,几乎要哭出来的春桃道:“春桃姐姐,你不必再劝太婆了,太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说着,他微微一笑,道:“太婆,您请自便。”
    这话说完,他转身就走。
    春桃在苏轼的示意下也出来了,顿时,屋子里只剩下程老太君一个人,她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个人在那里傻站着。
    犹豫了好一会,程老太君是咬着牙走了。
    等着程氏听说了消息匆匆赶回来时,程老太君刚离开不久。
    春桃与程氏说起这件事时,面上都带着骄傲之色:“……方才奴婢急的不知怎么才好,幸好两位少爷赶了过来,特别是八少爷,方才您没看到他那模样,将老太君唬的一愣一愣的。”
    “奴婢从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碰见那等横的,只有比他们更横才能赢!”
    “大概明儿L老太君就不会来了。”
    程氏是一刻钟之前接到了消息,匆匆赶了回来。
    一路上她想到程老太君托人转告给她的话,是后怕不已。
    孩子是母亲的逆鳞。
    她想,一时情急之下,方才她答应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如今想来,她心里只有庆幸:“这件事八郎做的很好。”
    “这孩子从小就沉稳!”
    而经今日一事,程老太君是哭着回到了程家,她是又羞又愧,想着自己竟被一个几岁大的孩子给唬住,只红着眼对程浚道:“你若是不嫌丢人,你自己去找你妹子闹,我是死都不会去了!”
    “反正我已是半只脚迈进棺材的人,实在不行,我就去找你爹好了!”
    这话说的程浚是脸色沉沉,私下对着秦小娘抱怨道:“……娘这话说的好生奇怪,明明是她自个儿L听我抱怨几句,就说要去找程昭娘闹上一场,如今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怎么就变成了我的不是?”
    “哼,果然是人老了,一点道理都不讲!”
    他们母子之间的官司,秦小娘可不敢多言,毕竟程浚是出了名的喜怒无常,即便她如今是程浚心尖尖上的人,也
    不敢随便说话。()
    想在程浚手下讨日子,可不是那么简单。
    ?阿洙洙提醒您《北宋捞兄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嘴上不说,不代表她心里不清楚,她知道是程浚挑唆着程老太君去的苏家:“您这话说的,人年纪大了总会有犯糊涂的时候,您和她老人家计较什么……”
    她忍不住想,自己以后侍奉起程浚来还是小心些为好,毕竟当初程之元虽有错,但程浚当日将程之元打了个半死,如今更是一面都没去看过程之元,更说以后再没这个儿L子!
    且不提程家的恩恩怨怨,苏家却迎来了一桩大事儿L。
    原是苏轼与苏辙进了北极院后,在眉州是名声大震。
    苏轼是因一进书院就屡屡拔得头筹的缘故。
    而苏辙则因年纪小小的缘故。
    这兄弟俩人在眉州已小有名气,已被人称为“神童”,所以被官府注意到,想要他们俩人前去参加童子科。
    童子科,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年纪小的孩童设立的科举考试。
    当然,也不是什么孩子都能参加,只针对于天资过人的孩童。
    所以当官府的人找到苏老太爷说起这话时,苏老太爷很是高兴。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连官府都承认他那两个孙儿L聪明过人。
    但苏老太爷并非武断之人,儿L子不在家,便将这事与儿L媳程氏说了,只要她与俩孩子拿主意。
    所以等着苏辙与苏轼俩兄弟三月底回家时,就听说了这消息。
    因苏辙帮着设计了几款时兴的料子,纱縠行的生意是愈发好了,程氏的面上带着几分疲态,但更多的却是高兴,一开口就道:“……如今你们爹爹去了汴京赶考,你们翁翁的意思是要我与你们商量商量这件事。”
    “你们俩虽年纪不大,可凡事都很有主意,这件事啊,你们兄弟两个自己商量就是了。”
    说着,她更是笑着道:“不管你们做出什么决定,娘都支持你们。”
    苏轼是高兴坏了。
    他兴高采烈看着苏辙道:“八郎,太好了!”
    “是不是我们参加了童子科,就不用再辛辛苦苦念书了?”
    “我可是听说那等才能出众之人还能得到官家亲自考问,若是答的好了,一二十岁就能当官!”
    “我还听说像杨亿,晏殊等人都是参加童子科当的官了!”
    说起晏殊,这人可是天底下很多读书人的偶像。
    就连远在眉州的苏辙都时常听人说起这人,他几起几落,如今已官至宰相一职。
    苏辙沉吟着没有说话。
    他又何尝不知道读书辛苦?寒冬腊月天不亮就起来,自己洗衣打水,每日所食也无多少油水,夜里更是时常有人起身,根本睡不好……但参加童子科就一定好吗?
    并不见得。
    苏轼也发现了苏辙的沉默,虽说大多数时候苏辙话不多,但他们同吃同住这么些年,苏轼一眼就能发现他的不对劲。
    如今俩人已走出程氏
    ()院子,索性在不远处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苏轼这才道:“八郎,你不想参加童子科吗?”
    “为什么啊?”
    苏辙笑了笑,道:“六哥,我知道你崇拜晏殊。”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从古至今参加童子科的学童那么多,又有几个晏殊?又有几个杨亿?更多的还是淹没人海,默默无名的平常人而已!”
    “他们从小就存了不参加科举的心思,想要走捷径,落榜之后,哪里抵得上那些寒窗苦读几十年的学子?”
    “若参加童子科能够高中,那是最好,可若是落榜,以后想要再走科举之路就难了。”
    其实他是想劝一劝苏轼的,毕竟历史上的苏轼寒窗苦读十几年,历经磨难,却仍是性情不改,多次糟贬。
    若真叫苏轼一路顺风顺水的,只怕他那脾气更难以言说,以后的仕途之路会更难。
    但这话,他并没有说。
    他心底爱苏轼是一回事,想保护苏轼是一回事,想帮苏轼是一回事,却从未想过左右苏轼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都有自己的路。
    苏轼面上的笑意顿时是肉眼可见消失不见,失望道:“那八郎,你是不愿参加这童子科吗?”
    "我原还想着我们兄弟两个能够一起了。"
    “既然你不想参加童子科,那我也不去了。”
    他虽年纪小,很多道理都不懂。
    但在他的预想中,却没有与苏辙分开过。
    苏辙忙道:“六哥,你不必如此。”
    “人活一辈子,每个人的路都长的很,每一条你以为不起眼的路实则是至关重要,莫要因为旁人的选择而左右自己。”
    说着,他更是道:“六哥,童子科一事不着急的,你再好好多想几日吧。”
    苏轼面上又浮现了几分犹豫之色。
    他不免好奇道:“八郎,以你才智,去参加童子科定能高中的,你为何不愿?”
    “旁人都说我聪明过人,说你沉稳有度。”
    “但旁人不知道,我却是知道的,你比我更聪明!”
    他迎着苏辙那不解的目光,笑了起来:“想当初你才与我一起去北极院念书时,只认识几百个字。”
    “那时候我们下课之后我给你补课,很多东西只说了一遍你都记了下来,大家都以为你考试时会垫底,甚至被赶出书院,可你却考了第八名。”
    “不光如此,以后你每次考试都徘徊在□□名,既不拔尖,也不垫底!”
    “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这说明你不光对课本上的知识很是了解,更了解旁人知识掌握的如何,这比想要考第一难多了!”
    苏辙:……
    他知道自己这个哥哥聪明,却万万没想到苏轼还如此心细。
    苏轼也是有几分了解苏辙的,当即就得意洋洋道:“八郎,我没说错吧?”
    苏辙便老老实实点头道:“六哥,你说的极是。”
    顿了顿,他更是道:“可就算如此,我也不愿意参加童子科,还劳烦你帮我保密这件事!”
    “其实做学问与翁翁种菜差不多的,只有持之以恒,种出来的菜才能好看又好吃。”
    “做学问也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得远,才能站得高。”
    “当官更是将自己从前所□□用到生活中,在我看来,聪明与否倒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他这番话说的有道理归有道理,但对如今的苏轼来说却是太深奥了些,听的苏轼是直皱眉:“八郎,你小小年纪怎么懂得这样多的道理?我看你比翁翁还要唠叨!”
    苏辙:!!!
    唉,当弟弟好难!
    他无奈道:“六哥,这件事你还是多考虑一二吧。”
    苏轼原是对童子科一事兴趣盎然,但听了苏辙这番话不免多斟酌一二,后经苏辙提醒,想着自己到底年纪小,便多问了旁人几句。
    苏位与苏修一听说这件事,与苏轼反应差不多,两眼直放光,要苏轼前去参加童子科,更打趣道:“……看样子我们苏家要出位小神童了!”
    苏老太爷却与苏辙想的差不多,并不赞同此事:“……种菜是春日播种,秋日收获,即便天气再暖和,也没有冬天播种的道理。”
    “我虽只是认得几个字而已,可想着万物道理都差不多的。”
    苏轼想了又想,还是觉得拿不准主意,便又邀苏辙陪他一起前去请问张易简道长。
    他是万万没想到张易简道长与苏辙看法一样。
    等着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从张易简道长院子出来时,苏轼已是心意已等,摇着头道:“……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考科举吧,正好能陪着你一起!”
    他才不会对苏辙说这才是最重要的理由了:“我原本还以为道长会赞成我参加童子科,毕竟天庆观若能出现一个神童,多威风呀!”
    苏辙笑着道:“六哥,张道长是什么人,这么长时间你难道还不知道?”
    “他可不是看重名声的人!”
    “想必他只想着你能够学到知识!”
    苏轼想了想,笑着点了点头。
    他们兄弟两人便回绝了参加童子科一事,只是他们却是万万没想到,这件事在眉州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从古至今,眉州还无几人能参加童子科的孩童,拒绝之人更是毫无一人。
    一时间兄弟两人是神童的名声传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又过了几日,就是苏辙四岁的生辰。
    这一日一大早史无奈就早早起身,候在了苏辙寝间门口。
    没多时,苏轼就穿戴整齐走了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此时天色尚早,东边只泛起鱼肚白,并未到起身的时候。
    苏轼与史无奈皆是贪睡之人,如今两人又是偷偷摸摸朝厨房走去,一路上更是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苏轼忍不住道:“……即
    便从前我们在家里日子艰难,可每每到我们生辰娘总会吩咐大厨房给我们做好吃的,还会给我们做一碗长寿面。”
    “这长寿面里还卧了个鸡蛋,鸡蛋炸的焦焦的,一口咬下去,里头的黄更是嫩嫩的,可好吃啦!”
    他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到:“娘说了,过生辰就是要吃长寿面!”
    “今日我一定要给八郎做一碗好吃的长寿面出来!”
    史无奈不免有些担心起来:“六郎,你从前煮过面吗?我听说做饭还是挺难的……”
    他早在上个月就知晓三月里苏辙会过生辰,所以上个月底休息时就央求他爹带他去给苏辙买了礼物。
    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小陶人儿L。
    若仔细看来,与苏辙长得还有几分相似。
    他很是喜欢。
    他想,苏辙见了肯定也会喜欢的。
    苏轼也想为苏辙挑上一份合适的礼物,奈何他囊中羞涩,也不愿找人借钱,毕竟他认识的人苏辙也认识,找谁借钱兴许会传到苏辙口中,不合适!
    如今他是一脸胜券在握的模样,正色道:“做饭又有何难?做饭一事我听任乳娘说起过的,根本不难!”
    “我这样聪明,做饭一事对我来说不是信手拈来?”
    说着,他更是嘿嘿一笑,道:“再说了,礼物这事儿L讲究的是礼轻情义重,我用心煮出来的长寿面,就算不好吃,想必八郎也是爱吃的!”
    史无奈扫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但愿如此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吞灵剑主 万古神帝 都市医道龙神 天降鬼才 桃源俏美妇 盖世神医 心灵主宰 极乐轮回 鉴宝狂少 顶级赘婿 上医至明 大仙武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神魂丹帝 我家的乌龟大人 铁血残明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