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第 122 章

第 122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御驾亲征这个东西吧,他也不是是个皇帝就能御驾亲征成功的,明朝最失败的案例已经在那摆着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更何况朱祁镇那会明朝不说蒸蒸日上,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反观朱由检这边,钱是没有的,人也是没有的,内乱是一直在的,而且还有天灾。他拿什么去御驾亲征?
    朱元璋:......
    不是,你早干嘛去了?
    这时候想起来御驾亲征了。
    合着前面鞑子打进来的时候你是在装死人是吗?
    将领都被你杀完了你想起来御驾亲征了。
    你那废物手拎得动刀吗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朱由检有心跟李自成打打擂台,但是他根本没有这个实力,虽然最后他也没御驾亲征,是别人帮他去的,但是他选了个压根就不会打仗的人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使得情况是更加的雪上加霜。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李自成在来北京的路上也有被人阻拦一下,但是也就拦了那一下,而且拦他的人战死以后,他到北京的路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等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明朝其实就已经大势已去了,守北京城的守军一触即溃,还有很多投降的宦官倒向了李自成那边,朱由检到了这时候,其实也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刘彻嗤笑一声:“还选择的余地呢,他有今天这下场不都是他自己作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虽然事儿干的不咋地,但是漂亮话还挺会说的,什么君王死社稷啊、朕非亡国之君啊巴拉巴拉的,话是说得漂亮,但是事儿干得是真埋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看李自成是来真的,他这会真要玩玩了,他首先让人把他的三个儿子给带出宫逃命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来也好笑,之前李自成没来的时候,他想南迁但是最后没成,就有大臣说你留在北京,让太子先去南京,保留一下希望的火种,就像之前李隆基和他儿子李亨一样。但是吧,朱由检他也不同意,还说他不是亡国之君,但是他的臣子都是亡国之臣。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是我说,这人真挺爱往人家头上甩锅的,反正自己是永远不会错,错的都是给他出谋划策的臣子们,那你有本事你别拍板啊是吧。
    朱元璋:......
    沉默了。
    真的沉默了。
    不过就算是把太子提前送去南京了,估计也就是多苟延残喘几年。
    去不去都差不多。
    显然这个在位十七年一通瞎折腾最后把自己折腾成了亡国之君的人问题更大。
    还他不是亡国之君。
    他不是谁是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送走太子和
    儿子之后,朱由检就先对自己的老婆们下手了,他要求他的皇后和妃子们全都自杀,然后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给砍死,最后又把太后给送上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把宫里所有的女眷都整死以后,他就带着一个太监上煤山上吊自尽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儿子都送出去了,非要女儿留下来陪自己一块死,从这里也能看出明朝对女性的苛责。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既然你都派人把儿子送出去了,那你多带两个女儿怎么了,你要说人多不好跑,那你女儿就两,又不是二十个,逃跑的时候三个人和五个人也没多大区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你要说你只送太子出去,其他的孩子都一视同仁,都跟你一块死,那又另当别论了,送太子出去好歹能说成是集中最后为数不多的人手保留希望的火种以待日后复国,但是这只送儿子不送女儿这操作吧,这是真没法说。
    【汉武帝】刘彻:朕算是发现了。
    【汉武帝】刘彻:这人对外不行,杀自己人倒是挺顺手的。
    【宋太祖】赵匡胤:嘿,还真是。
    【汉武帝】刘彻:对了,朕发现这个朱由检死得方式好眼熟啊。
    【唐太宗】李世民:哪里眼熟?
    【汉武帝】刘彻:明太祖不是很喜欢劝人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吗?
    【汉武帝】刘彻:他们家这子孙后代还蛮听话的,真就一根绳子把自己给吊死了。
    【唐太宗】李世民:哇,真的诶。武帝你不说朕都没发现呢。
    【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朱元璋:.....
    朕想让你们闭嘴,你能闭嘴吗?
    算了、忍了。
    等下就去留祖训,第一条就是老朱家不要窝囊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最后他儿子和太子也没跑出去,让李自成给抓成俘虏了。
    朱元璋:......
    丢人啊。
    丢死人了。
    你还不如雨露均沾一剑都给捅死呢。
    送出宫就是为了去当俘虏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说过了嘛,有很多太监已经倒向李自成那边了,所以麻溜的就把太子和皇子的下落给出卖了,不过李自成也算是给了朱由检一点最后的体面吧,他好歹把朱由检给埋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明朝轰轰烈烈276年的历史就此落下帷幕,虽然后面还有个南明和明郑时期,但都成不了什么气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这个人吧,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干一番大事业、结果最后什么也没干成。如果说明朝覆灭文官要负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剩下百分之五十的锅得朱由检自己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北京城破以后也有那么一批忠心的
    臣子自裁殉国了,但是大部分还是跟着李自成投降了。
    “哟?还有南明?”刘彻兴趣又来了。
    虽说言羽阳说了南明和明郑时期成不了什么气候,但他还是想看看,会不会有比朱由检更疑神疑鬼、急功近利的人出现。
    【汉武帝】刘彻:帝师,聊聊南明?
    朱元璋:......
    聊什么聊聊什么聊。
    有什么可聊的。
    那明朝灭亡四个大字你是没听见是咋的啊?
    还聊聊聊。
    你没聊过天啊。
    虽然朱元璋自己也想听听南明是什么个路数,毕竟大小也算是他们明朝的延续。
    但是现在他已经可以和言羽阳私聊了。
    言羽阳完全可以私底下来跟他说。
    大可不必把所有的事情都拿到台面上来讲。
    特别是在这么多人面前讲!!
    朱元璋之前拉的小群也一直很安静。
    明成祖朱棣有好几次都想吭声,但又怕被他爹迁怒。
    于是在每个有他爹的地方都实现了手动静音。
    但是他又实在有点忍不住了,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背着他爹开个小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南明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南明是在北京城破以后,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建立的小政权,朱常洵还记得吧,朱翊钧很宠爱的跟郑贵妃的儿子,后来在河南当藩王,结果被李自成给杀了的那个。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聊南明之前,我们可以来聊聊李自成的结局。
    一说这个朱元璋就不困了。
    李自成这个覆灭他大明的罪魁祸首。
    他对李自成的下场可谓是非常的感兴趣。
    最好是特别特别特别惨。
    才能抵消他的心头之恨。
    儿孙废物是儿孙的事,但李自成造反就是他的不对!
    朱元璋在心里如是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来看一下李自成的生平,这个覆灭了明朝的男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小时候也去庙里当过和尚,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的人生经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元璋去当和尚是因为没饭吃,巧了,李自成也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时候当皇帝的人还是朱由校。前面说过,朱由校这皇帝确实当得不咋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只当和尚也吃不饱,同时还得帮地主家去放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元璋放牛他放羊,两人的人生经历又不约而同的重合了。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要这么说,那他两的人生经历重合可多了去了。
    【汉武帝】刘彻:这不还都一块起义了?
    朱元璋
    :......
    能不能闭嘴啊你。
    又没人问你。
    他突然又不想听这李自成的事儿了。
    怪没劲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李自成的前半段人生跟很多当时的民间百姓都没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很艰难的活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来李自成找了个驿站的活去当驿卒?()?[()]『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结果又赶上朱由检裁撤驿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因为户部亏空嘛,拿不出钱,朱由检就想办法从各个地方抠,他觉得驿站没用是在浪费他的钱,于是大手一挥裁了,省钱确实是省了那么一点。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省下来这么点钱根本就没有用,反而给自己惹了个天大的麻烦。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明朝的时候驿站制度确实有很多弊端,也存在一些贪污现象,但是驿站的功能也是一直存在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大手一挥裁撤驿站,明面上看着是反腐了,还节省了一些银子,实际上完全就是在把明朝往火坑里推。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驿站裁撤以后像李自成这样的驿卒就成了无业游民,朝廷既不给补贴,也不管他们。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和上面的官员只是动了动嘴巴,就造成了数以万计的驿站工作人员的失业。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样大规模的失业放在现在都是非常可怕的事件,更何况是放在摇摇欲坠的明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你缺钱,你不想办法从贪官污吏、富豪乡绅手里掏,你那眼睛就只盯着老百姓,想方设法的从老百姓手里抠钱,命都要没了,你还能指望他们忠君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一句话我一直在反复地说、反复的说。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谁会吃饱了撑得出门造反啊?
    朱元璋沉默了。
    他久违的想起他还没有当皇帝之前的那些日子。
    是啊。
    要是能活下去。
    谁会出门造反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最后这些被裁撤的驿站失业人员,大部分都投身了起义军反抗明朝的统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这个时候李自成还没有反。成了失业人员以后他就收拾收拾回老家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身为一个无业游民,自身没什么经济来源,现在回家种地也来不及了,而且种地也未必能养活自己,没办法,李自成就去借钱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借钱只能管一时,他没法管一世。而且借了钱是要还的,但是李自成还不上,就让人告到官府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明朝律法借钱不还是要挨板子的。欠五贯钱超过三个月以上不还就要被打十大板,而且越往后拖延、每
    ()拖一个月就要多加十板,最高累计到四十板、如果是欠了五十贯那起始就是三十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打完板子你还得接着还钱,李自成欠了人家多少钱尚未可知,但是县令办这事呢,也没按规矩办。
    【汉武帝】刘彻:欠钱不还这么好办的案子你们正统朝的官员都能不按例律办啊?开了眼了。
    朱元璋:......
    不是。
    这白纸黑字写在那的例律还能不按例律办?
    这人怎么当官的啊?!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谁让他欠钱不还啊?
    【明太祖】朱元璋:怎么办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打了板子之后也不一定能活,但是你上来就把人弄死显然是不合道理的,毕竟打完板子还不上钱的后续操作是以役折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俗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眼看着人都要死了,那必然是不能再沉默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的好朋友冒死把他给救了出来,然后李自成反手杀上债主家,把债主给弄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行为听上去好像是有点白眼狼的哈,人家好心借你钱,你不还就算了,你还把人家弄死,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也没人规定还钱得把命搭上,对吧。在那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统治者又没什么作为的年代,这个对错也没法那么简单的去评定。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沾上了人命,这件事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而且官府本来就是要他死的。没办法,李自成只能跟自己的侄儿一块逃到甘州当兵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在明朝当兵其实就约等于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忠心耿耿保家卫国的朝廷发不出军饷,拥兵自重烧杀抢掠的军阀呢朝廷不敢处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李自成投军也算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吧,过去的李自成马上就要死了,在你面前的是崭新的闯王李自成。
    朱元璋:?
    不是。
    这当兵当兵怎么就给当成闯王了?
    合着你当是叛军的兵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来袁崇焕被朱由检二次启用的时候皇太极不是带兵打到北京附近了,朱由检害怕然后召集各地军队进京保卫北京吗?甘肃的军队也去了,李自成刚好就在里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前面说过,朝廷不给当兵的发军饷,年年拖欠,一提到军饷就是没钱。然后在这次去北京的路上,将士们忍无可忍,开始要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结果这次钱是有了,但
    是上面的将领克扣不肯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俗话说得好(),忍得了一时忍不了一世。士兵们一忍再忍?()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底线一退再退。结果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泥人也有三分火气。这下甘肃的军队才刚到榆中,还没能走出甘肃呢,军队就发生兵变了。
    “活该。”刘彻冷哼一声:“咎由自取。”
    朱元璋:......
    他就纳闷了,这天下的贪官怎么就杀不尽呢?
    都是些知法犯法的东西!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你要说甘肃兵变吧,他其实也不是一回两回的事儿了,在朱厚熜在位期间甘肃就有事没事要给你兵变两下子,朝廷发的军饷将领要贪、灰色收入人家也要,谁让人家甘肃是边境呢,为了边境的安稳,人家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完事李自成他们这次兵变呢,朝廷也不是不想追究,那实在是没功夫追究,前有狼后有虎,自顾不暇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这里开始,李自成就走上了他的起义之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起义这事只靠自己也是不行的,独木不成林嘛,还是得找人投奔一下子,正好这会起义的人也多,李自成就带着兵变的军队去投奔王左桂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结果王左桂他们没过多久就被招安了,李自成只能换人投靠,结果新换的头头也没能坚持多久,也失败了,李自成只能接着换人。
    “这么看这李自成的起义之路也不是很顺利嘛。”刘彻摸摸下巴。
    那边朱元璋冷哼一声:“能够让这么多起义军坐大,还让这李自成换了无数个队伍,这些地方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次,李自成选择了成为第一任闯王高迎祥的部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次的投奔为日后李自成的起义累计了充足的资本。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这个时候李自成他们已经被曹文诏围剿,眼看就要覆灭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明朝除了要管内地的起义军,还得抵御北面的后金军队,而且这个时候袁崇焕已经让朱由检给杀了,皇太极的军队进来更是轻而易举。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曹文诏的离开给了李自成他们喘息的机会。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曹文诏走了之后,陈奇瑜立刻接手了他的工作,继续对李自成他们进行围剿。结果李自成他们慌不择路,给跑到山沟沟里面出不去,正好让陈奇瑜堵了个正着。这下真成了天有绝人之路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陈奇瑜他呢,也没打算对李自成他们赶尽杀绝,毕竟李自成他们人多嘛。这要全杀了指不定得杀到什么时候去。当然,也不排除他是受了身边人的影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呢,李
    ()自成他们诈降,然后呢陈奇瑜就信了,就派人把他们都送回自己老家去。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结果李自成他们是诈降,出了山沟沟以后把陈奇瑜派去送他们回家的人一杀,摇身一变,诶,咱又是起义军。
    朱元璋:......
    奸人!
    好狡诈的奸人啊!!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还能这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应该是可以这样的吧,反正李自成这么干了,兵不厌诈嘛,虽然他这么干好像有点不道德,但是乱世也不讲究这个。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反观陈奇瑜那边,犯了这么大一个错,朱由检自然不可能再让他在五省总督的位置上坐着,于是第二年的五省总督就成了洪承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起义军这东西吧,他又不是只有李自成一家,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有十三家,甚至能凑一个七十二营出来,都快跟跟当年三十六路诸侯讨伐董卓一个规模了。
    朱元璋:......
    不要拿他的大明跟董卓那厮武夫相提并论可以吗?
    他的大明可是正统。
    董卓那厮也配与他的大明相提并论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来眼看着起义越闹越大、皇觉寺都被烧了、祖坟也让人挖了,朱由检急了,卢象升啊、孙传庭啊、剩的那点能用的将领全都让朱由检扔到湖北剿灭起义军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卢象升他们也确实没辜负朱由检的期望,起义军确实打不过,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就折在了卢象升和孙传庭手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高迎祥的死去也算是为李自成的前进之路再度添了一把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收编了他的旧部。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现在也不是李自成崛起的时候,高迎祥死后,紧接着孙献忠也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了李自成前面诈降的经验,明朝还是接受了孙献忠的投降,而孙献忠也不负众望的在投降第二年,重新起义了。
    刘彻:......
    朱元璋:......
    你再说一遍。
    谁的祖坟被挖了?
    在这一刻刘彻和朱元璋的脑回路惊人的达成了一致。
    你们这些起义军为什么这么喜欢挖别人家的坟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收拾完高迎祥和张献忠就轮到李自成了,虽然这时候李自成吸收了高迎祥的残部,但是他现在对上孙传庭他们还是打不过。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一下就被击溃了,别说残部了,满打满算加上他自己,他手下剩的人只有十七个。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他带着这
    十七个人躲到山里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要不说天无绝人之路呢,这个时候皇太极又来了,孙传庭他们又顾不上李自成了,一个个都被调走了,卢象升更是直接战死了。
    ?炭烤肥啾的作品《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再次拥有了喘息的机会。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俗话说得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李自成有无数次都被逼入绝境,但又经常奇迹的逢凶化吉,谁说这不是一种命运呢?
    朱元璋:......
    纯靠运气没有实力是吧。
    说实话要是这个叫李自成的犯到他手里,绝对活不过三个月。
    没法根除源头的剿匪,剿了又有什么用?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就这么一直休养生息了下来,等到孙献忠再度起义的时候,李自成悄咪咪的跟在孙献忠屁股后面捡漏。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他趁着人都去逮孙献忠了,在后方拼命发展,框叽一下子就给军队人数干到好几万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人了这事儿不就好办了吗?打仗这玩意儿,虽然不是谁人多谁就一定赢,但是大多数的时候吧,你没有人你连赢都赢不了。
    朱元璋:?
    不是。
    等会等会......
    他干什么他就一下军队有一万多人了?
    他军队里的人是天上掉下来的啊一下就那么老多些。
    【明太祖】朱元璋:他哪来的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哦,是这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他趁着大家的视线都在张献忠身上,他直接在后方开仓放粮了。
    【汉武帝】刘彻:放的谁的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显而易见,这粮李自成自己肯定是没有的,能够达到开仓放粮级别的,不是官绅就是官府呀。
    朱元璋:......
    就多余问这一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李自成的起义口号里有一句“均田免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均田免赋,顾名思义就是平分土地、减免繁琐的赋税。这正好和明朝现在的政策完全不一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对于一直被奴役的百姓来说,李自成的起义军不亚于是黑夜里的一道曙光,会加入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算李自成没有那个口号,加入起义军至少能吃饱饭,指望明朝廷除了饿死不会有第二条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付出的第二年,他拿下了洛阳,把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洵给弄死了,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南明的第一位皇帝朱由崧他爹。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明朝的藩王都很不做人,落得这下场可以说是罪有应得哈,但是李自成对待朱常洵的
    ()手段还是有点内个什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他直接把朱常洵给煮了吃了。
    朱元璋:......
    不是。
    这干的叫人事吗?
    杀了就杀了你还把人给煮了吃了?
    你这行径跟北方的鞑子有什么区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话又说回来,明朝的藩王基本上都跟毒瘤没什么区别,有这个下场也算是自己活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同年张献忠攻克襄阳,也弄死了朱翊铭和朱常法两个藩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张献忠比李自成好上那么一点点,他没把朱翊铭和朱常法给煮了吃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之后李自成更是畅通无阻,他三围开封、击杀汪乔年和傅宗龙,这时候朱由检倒是把孙传庭放出来了,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传庭也打不赢这时候的李自成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这时候的李自成还有个绝佳的队友,朱由检。
    朱元璋:?
    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虽然不懂打仗,但是他懂添堵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在他眼里都是偷懒、是臣子无用,他除了督促将领出战,起不到一丁点的正面效果。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俗话说得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战场这么瞬息万变的地方,靠的肯定是将领自己的判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算退一万步来说,这将领不太会判断,那你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和人家正面作战的,那肯定是正面作战的人更了解他的对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朱由检之前干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是好多次。什么都不懂但是不妨碍他指手画脚。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孙传庭想要练练兵、养精蓄锐一下。他压根就不理你,就跟赶着去投胎一样往死里催,催孙传庭把李自成给弄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最后的结果是孙传庭仓皇出征,他倒是没把李自成弄死,反过来让李自成给弄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这人吧,最后落得这下场完全就是他自找的。再结合李自成之前数次的绝处逢生,和屡次被调走的将领们,说朱由检是李自成的最佳盟友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朱元璋:......
    孙传庭也死了。
    那这李自成马上就要进攻北京了啊?
    他什么时候死啊?
    他真等得挺急的。
    李自成的前半生他已经完全了解了。
    就是把他们大明的脸面反反复复的丢在地上用脚踩。
    他真的明白了。
    不用再全方位的给他转播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弄死孙传庭以后,就直接把陕西整个省都给占领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然后他就在西安称王了,建国大顺,李自成呢就是顺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建国之后李自成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攻北京,但是他遇到了周遇吉的阻拦。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前面也浅浅的提到过一嘴,周遇吉之后,李自成去往北京城的路畅通无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不能说周遇吉是明朝最后的忠臣,但他一家子确实为明朝战死到了最后一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可惜他遇上的是朱由检,再好的将领遇上朱由检这种人都算是砸手里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周遇吉一开始还有城可守,他据守代州城跟李自成硬抗了十多天,但是因为粮草问题,缺衣少食,周遇吉不得不退守宁武关、继续跟李自成作战。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吃的都没了,弹药又能有多少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最后周遇吉在宁武关战死、他的夫人也跟随他一起跟李自成的起义军战斗,最后也跟周遇吉一起死在了宁武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人说李自成在周遇吉死后气不过,直接下令屠城,但是我倒是不这么觉得,李自成自己也是从百姓堆里爬出去的,他自己应该也很清楚自己是靠什么一路走到今天的,只是为了泄愤就下令屠城,不太像他的作风。
    【则天大帝】武则天:有些人不是很瞧不起女人吗?怎么他子孙后代的江山还要女人来守?
    朱元璋:......
    朕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在周遇吉这里遭遇的挫折令他的军队死伤过万,虽然他带了十多万军队下来打架,但他要是到一个地方损失一万多人,到一个地方损失一万多人,那还没等他到北京,他的人就先被霍霍没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很显然,李自成完全没遇到这种难题,他在越过周遇吉之后一路畅通无阻,因为在宁武关之后的将领,全都投降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甚至还有的地方张灯结彩欢迎李自成他们来,可以得见明朝廷失去人心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朱元璋:?
    全、都、投、降、了???
    那朝廷养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一群软骨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到了北京城外以后,有记载说他拍让去跟朱由检谈判过,只要朱由检同意他跟明朝共存,他就愿意退兵,还愿意跟明朝一块抵御皇太极,就是他不会给明朝上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朱由检呢没同意,谈判破裂了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帝
    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更何况有的是人上赶着给李自成开城门。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就这样很轻易的得到了北京城,但是只是得到北京城对他来说是不够的,山海关那边还有吴三桂在虎视眈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本来吴三桂可以说是朱由检最后的倚仗,他驻守在宁远抵御后金的军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眼看着李自成虎视眈眈的来了,北京又要沦陷了,朱由检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直接就叫吴三桂回来保卫北京。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吴三桂来是来了,但是他没想到北京能沦陷得那么快,他的军队还在路上呢,刚到唐山就听说朱由检已经上吊自杀了。
    【汉武帝】刘彻:啊。来晚一步。
    【汉武帝】刘彻:不过也有可能是朱由检叫人叫得太晚了。
    【唐太宗】李世民:武帝何出此言?
    【汉武帝】刘彻:就朱由检这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说不定一开始压根就不想叫吴三桂过来,然后在那纠结纠结、犹豫犹豫,拖了半天才把人叫来。这也就是他死了,他要是没死说不定还要怪吴三桂路上走得太慢了。
    朱元璋:......
    你又知道了是吧。
    【唐太宗】李世民:武帝说得也有点道理。
    【汉武帝】刘彻:那是,朱由检就是这样的人,朕已经完全看透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朱由检都死了,这就完全没有再去北京的必要了,李自成已经把北京完全的拿下了,他现在再过去跟送死也没什么区别。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倒是想把吴三桂给招安了,但是不知道吴三桂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好像不太愿意投李自成,但是呢他又得给自己找个靠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吴三桂手上有兵马,但是他还是想给自己找个大腿,毕竟他现在夹在中间前有狼后有虎的,不找一方投靠的话,万一两边一块弄他他就完蛋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最后吴三桂选择了后金摄政王多尔衮,不对,这个时候清差不多已经建立了,应该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同时清朝也是我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汉武帝】刘彻:那这么说来,李自成最后让清朝人给弄了?
    【汉武帝】刘彻:那这清朝也算是明朝的恩人了,这算不算间接性的报仇?
    朱元璋:......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真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俗话说得好,诈降者,人恒诈降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吴三桂一面跟多尔衮私下联系,一面哄着李自成议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居然也信了吴三桂,带着他的军队就往山海关来了。
    【帝师一号】言
    羽阳:[语音]吴三桂为了避免出现像他驰援北京这样的情况,李自成来了多尔衮还没来,他甚至还忽悠李自成在一边等着,等多尔衮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李自成真的被吴三桂忽悠到了,错失了夺取山海关的先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多尔衮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人,本来吴三桂想的是借多尔衮之手处理掉李自成,但是多尔衮直接借李自成虎视眈眈这件事逼迫吴三桂直接投降清廷。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他真的投降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啊,他是投降了,多尔衮还封他当了平西王呢。对了,忘了说,南明也是吴三桂带人剿灭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明朝有很多官员都投靠了清朝,这事还挺常见的吧,毕竟你也不能指望所有人都自裁跟着一块殉国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吴三桂狠狠的摆了李自成一道之后,李自成可谓是元气大伤。本来带着十万人出去收复山海关,结果回来的时候连三万人都没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跟头栽的太大了,李自成气不过,为了报复,他把吴三桂全家都给杀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山海关回来以后,李自成没在北京呆多久,就很狼狈的跑去了西安。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他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把紫禁城给烧了,满打满算,李自成当皇帝大概也就当了一天左右。
    朱元璋:?
    不是。
    你自己技不如人打不过别人,你怎么还干烧人都城的事儿呢?
    言羽阳还说李自成干不出屠城的事儿?
    朕看他这贼眉鼠眼的小心眼人没什么干不出来的。
    指定就是他干的!
    【汉武帝】刘彻:听起来这李自成也没什么实力啊?
    【秦始皇】嬴政:他的对手更没实力。
    朱元璋:......
    闭嘴啊你!!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武植潘金莲 恐怖修仙路 无上霸体 长路漫漫 重生96:权力之巅 绝品邪医 沈翩枝贺厉存 回到古代当祸害 三个缩小版大佬带百亿资产上门 重生之乘风而起 极乐轮回 纵目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世界首富之我是股神 乒坛大魔王 校花的贴身高手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秦风林婉儿 诡三国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