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 第 168 章 地理历史农业6

第 168 章 地理历史农业6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实上历代都有各种自然灾害,但两宋时期发生各色灾害与前朝相比,次数逐渐增多。
    两宋自然灾害共达1534次,其中水灾268次,旱灾259次,虫灾168次,其余为风灾、震灾等等】
    巨量的数字砸在宋人心上,他们听不懂神迹深奥的言语,但水灾旱灾还是能明白,一千五百多次啊!
    老天是要绝他们生路吗?
    见乡亲躁动不安,隐隐有失控现象,村里老者厉声大喝:“慌什么慌?听到灾患就吓得不活了吗?咱们哪年不遇天灾?现在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绝望的青年身体瞬间佝偻:“叔伯爷那可是一千多次啊!”
    村里每次遇上旱灾总要卖儿卖女,天灾多降到他们头上,家中有几个儿女可卖?
    叔伯爷狠狠一拐棍砸在他肩上:“说你蠢还真蠢,天下那么大天灾都落你头上?”
    你是有多大的恶,引得一千多道灾都劈向你?
    一席话让众人欢喜起来,连忙抬手擦干泪水赔笑道:“叔伯爷说得对,俺们兀自发昏不知哩,多亏叔伯爷点醒俺们。”
    叔伯爷望了眼巨大的神迹,把手中的拐棍捏得死紧,哀叹道:“作孽啊作孽。”
    至于谁作孽他没有直接道明,只闭目不再看神迹,却挡不住神音入耳。
    【我国的气候总体走势是从暖期转向冷期,宋掐在气候转折的临界点上,除气候变化影响季雨带的活动外,还有个原因:
    植被被破坏的后遗症开始出现】
    【植被被破坏的恶果并不是在北宋突然出现,它的轨迹早已暗藏在历代数据之中。
    以汉唐关中旱灾为例:西汉关中地区总发生31次旱灾,平均7.42年/次,其中‘天下旱’级别旱灾总7次。
    唐朝关中地区共发生旱灾122次,平均约2.38年/次,与汉朝相比,唐朝干旱链远比汉朝严重,即:连续数年发生干旱、大旱、特大旱的连带性系列干旱。
    如:贞观二十二年到永徽五年连续干旱7年,第一阶段干旱结束后,次年第二段干旱又起,并持续六年】
    刘邦&吕后&刘恒&刘彻等汉帝瞬间起身:后人你说清楚,天下旱是何时?
    刘彻厉声问太史公司马谈:“自高祖起我汉历时几次大旱?”
    毫无准备的司马谈眼中闪过几丝慌乱,随即镇定回道:“禀陛下,文帝三年秋天下大旱,先皇中元三年夏旱秋大旱,今大旱仅此两例。”
    两例...刘彻恢复冷静沉吟几许才开口:“后人讲汉时曾言朕为求雨,将年号改为‘天汉’,当必是天下旱。”
    至于建元四年的旱灾,并不在天下旱范畴...按后人所言,汉家自洵儿(汉宣帝)起要经四次天下旱?
    刘彻在计算大汉旱灾在何时,李世民却是看着连续干旱差点晕厥过去。
    干旱不仅代表着粮食歉收,还伴随着蝗灾!
    他登基的次年长安大旱,祈雨挖渠打井都不仅没缓解大旱,倒使蝗虫大起,为治蝗灾,他将蝗虫价格提到与粟同价,但蝗虫太多实在无力治理,恨得他生吞蝗虫以解其恨。()
    现在后人告诉他大唐有干旱链?
    ?想看南漳写的《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第168章地理历史农业6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要逼死多少百姓?
    【关中是华夏最初的粮仓区,也是最先遭到砍伐的森林之一。
    把西汉与唐朝关中旱灾平均发生年份相比:7.42年/次VS2.38年/次;
    可以看出两朝旱灾发生频率缩短三倍之多,很骇人的数字】
    天幕顿了顿补充道:【森林存活率不是气候变化全部因素,但也是重要催化剂】
    唐
    住在杭州钱唐施水巷的王从德静静地听着神迹讲述,脑海中忆起在朝中时的史载:贞观二十三年三月至冬不雨,至于此月己未人雨。
    永徽元年,自夏不雨至七月。
    永徽三年正月,以去秋至于是月不雨。
    永徽四年,自三月至五月不雨。
    原来后人把这叫干旱链?
    要如何破干旱链保农事呢?
    正沉思间就听到小儿惟贤好奇:“耶耶,你著‘农家事略’会把天象之说写进去吗?”
    王从德点点头:“按神迹所言,今天下气候已是转冷,若能让农人多了解几分天象农时,也是功德一件。”
    房进翻到下页地图慢慢道:
    【四千年前华夏是多林大陆,绝大部分地区都被植被覆盖,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范围,森林分布开始变化。
    先秦时期:关中平原、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以北森林遭到砍伐;
    隋唐时期:太行山、华北北部等山脉遭到砍伐;
    两宋:秦岭、陇东南、江淮等地区遭到砍伐;
    明清:江南深山、岭南、云贵高原遭到砍伐】
    无数人仰头望着空中代表森林的绿意消失不见,直到舆图上剩下星星点点的绿意,有人感到委屈:“人活在世上总要吃饭烧水,总不能为树木活活饿死吧?”
    【一代代的累积砍伐,砍到明清时巨木好料缺得超级厉害。
    万历时期杨应龙给朝廷进贡十七根大木料,被嘉奖升官。
    甚至因好木料难寻,拥有森林地的云贵黔地区,把木料买卖发展成地区经济支柱。
    但云贵黔地区木料难砍,运输更难,清朝乾清宫着火缺木料维修,巨型木料难以入京,乾隆只能拆明陵应急】
    拆明陵?
    所有明朝皇帝瞬间怒火冲天:那个瘪犊子掘朕陵墓?
    同是皇帝一点规则都不讲,还要不要脸了?
    见到咱要剐了乾隆弹幕,乾隆气得暴跳如雷:“朕怎么不要脸了?朕拆你明陵那是情势所逼,后来南方木料运到京城,朕不是给你重修了吗?”
    你们不谢朕给明陵拆旧盖新也就算了,还污蔑朕!
    秦始皇望着明清两代帝王在天幕上你来我往,浑
    ()身杀气四溢:后世皇帝到底是些什么玩意?
    他的皇陵不仅要防盗墓贼,还要防皇帝?
    房进结束小故事,把话重归正题:
    【真论森林承载线,古时人口数大体上在森林承载范围内,在天灾人祸的间隙中,森林总能找到机会恢复植被覆盖率。
    直到民国人口突破4亿后,森林每况愈下,甚至跌破承载底线】
    众人庆幸,看,他就说了,砍几棵树而已,根本不影响大局。
    话刚落音就被天幕打了脸:
    【古代人口没突破森林承载力,但并不代表对森林被破坏后没有后遗症。
    森林对气候、生态非常重要,从土地而言,森林自带的植物分布,除阻止水土流失外,还会吸引到各类动物栖息。
    而各动物又通过各自活动反哺大地,如蚯蚓、蚂蚁让板实的土地得以呼吸,狼、鸟等动物粪便作为肥力滋养大地。
    土地得到肥力,乔木灌丛长势更好,能吸引到更多物类平衡生态环境。
    从气候而言:森林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碳量,释放相当的氧气。
    同时对气温进行蒸腾作用,降低气温温度,这也是为什么同是夏天,森林里的气温要比裸露大地更凉快的原因。
    蒸腾作用大于反照率时,森林会把水汽反馈给大气层,从而改变大气层中的含水量。
    比如亚马孙雨林的降水大部分是由蒸腾作用而下,每次产生的水量和亚马孙河每天流入大西洋的水量相当】
    西汉时期关中尚存郁郁林木,到唐朝时长安周围已是光秃秃一大片。
    【森林变耕地,耕地变旱地,干旱超过土地临界值时,干旱的衍生品——蝗虫到来】
    历代君民精神一振:来了!
    【历代都得出久旱必蝗的现象,并且代代不断地总结治蝗方法。
    除蝗方法最早见于诗.小雅.大田:去其螾螣...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现代破解甲骨文后,才发现商朝时期已掌握初步治虫技术,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问卜求神:贞问不会没有雨吧?蝗虫在农田中出现了啊!
    第二种:降雨杀蝗;第三种:用烟火驱杀】
    天幕顿了顿语气有些奇怪:【商朝虽迷信,但很多朝代连商周都不如,商周见蝗虫还能杀蝗,而古人只能磕头烧香祭拜蝗神,求它别吃庄稼,最后逼得唐太宗亲吃蝗虫破除迷信】
    唐朝百姓眼泪汪汪:我大唐陛下最好了,今天咱们能吃饱也受陛下恩泽啊!
    其他朝代百姓:羡慕,心底酸啊!
    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作者)苦笑:“烧香祭蝗虫?
    农人不敢杀蝗是因恐惧,因胆怯。
    他们唯恐蝗神吃尽不多的粮食,逼得一家老小走上绝路,只能下跪祈求上天留一线生机。”
    这种恐惧胆怯的累积下,想要破除何其困难?
    唐朝宰相
    姚崇为灭蝗虫,不仅用史书方法讲治蝗意义,更用官爵担保才得到唐玄宗支持,一改往日烧香膜拜蝗神做法,派御史为捕蝗杀蝗,仅一季便捕蝗900万担,大力之下蝗灾才渐渐止息。
    他抬手揉了揉额角,自言自语道:“凶饥之因有三,一水二旱三蝗,水旱为灾尚能幸免,惟旱而来的蝗最为可怖,数千里间草木皆尽,牛马毛幡皆没,其害犹水水旱。”
    自己通过春秋至元蝗灾记录,已推出涸泽是蝗灾起始地,并向朝廷建议开沟通埋蝗等治蝗法,不知后世有何治蝗良策?
    【蝗虫之后...】
    神迹不讲治蝗方法吗?
    历代大惊失色,见神迹开始将解其它,纷纷祈求上天:“求神迹赐治蝗之方!”
    “求神迹赐治蝗之方!”
    房进看着弹幕‘讲古代治蝗之方’,有些发懵,下意识道:
    【古代治蝗很难根治啊!】
    他顿了顿认真道:【全球记载的蝗虫种类就有一万两千多种,我国有六百余种,可造成农业危害的约60余种,其中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等是最大危害蝗虫。
    每种蝗虫习性不同,防治法也不同。
    古代除了商朝第二种方法外,还有人工捕杀法,扫帚、布袋、渔网等等都可以拿来捕杀蝗虫。
    捕杀时间为:漏夜、黎明或是中午时分。
    但蝗虫能飞行,机动能力很强,捕杀起来很困难。
    至于用色彩鲜艳的衣物、声音驱赶蝗虫,效果不大。
    比较有效率的是东汉时期的‘开沟陷杀法’:用锣引蝗虫入沟内后,扑杀或者直接用土掩埋。
    此方法被唐朝宰相姚崇用过,效果不错,直到近代仍在用开沟陷杀法。
    但此法有缺陷:埋坑的蝗虫没被打死,或是埋土太浅,蝗虫很容易钻出,再次危害庄稼】
    南宋
    董煟(农学家)点点头,非常认同天幕所言,当初他作‘救荒活民书’时,特检验过此法缺陷处,为此在书中特意补充:掘深阔约五尺的土坑,坑底用茅草烧之,再将袋中蝗虫倾下坑里,埋后蝗不复出。
    总之开沟陷杀法最好与火相合,方能止蝗虫蔓延。
    【到宋朝时出现挖掘蝗卵方法,如仁宗时期募民挖蝗卵,并给一定数量的菽米做报酬。
    到清代有农书‘治蝗全法’总结:带把锄头四处巡视,凡见地上有无数小孔,形如蜂巢及土微高处,应即掘出,以水煮之或以火烧之。
    后来陈崇砥的‘治蝗书’总结出更好的治卵法:用锋利的火石戳破,再用石灰水碱之,或是极酸陈醋浇之,效果更佳。
    若农作物成熟后遇见蝗虫,清朝也有总结:每桶水入麻油五六两,用竹帚洒于稻麦梢上,或是用稻草灰及石灰,或洒或筛在稻麦上。
    此法成本过高且干旱区水源难寻,想要实施比较艰难。
    成本最低的法子是深耕防虫,但虫产卵时没将卵下到田里,再深耕也无用
    】
    朱元璋有些焦躁,这不行那不行,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杀灭蝗虫?
    这些年来大明干旱蝗灾亦识是少,那些虫子遮天蔽日,让禾草绵光、饥荒四起,逼得百姓活不下去。
    他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一眼天幕,你们后世那么强大,难道连治蝗虫的法子都没有吗?
    【自宋以来几乎每隔5年就发生两次蝗灾,蝗灾频繁到清农学家开始提倡发挥华夏特色:吃!
    徐光启直言:既可除害,又佐食,何惮不为?
    同时还介绍了其食用方法,与菜同煮,或是暴晒后作干食】
    天幕突然皮了一下:【当然他们的虫子菜肯定没有现在美味。
    现代蒸的、炸的、烤的,不仅能补充蛋白质还能吃嘛嘛香。
    注:吃蝗虫请炸烤熟通,降低体内氢氰酸含量,以防中毒(不要大量吃蝗虫)】
    历代人望着天幕展出一小段视频,只觉得冷汗涔涔,见一只又一只张牙舞爪的虫子出现在眼前,秦始皇眼皮猛跳头皮发麻:“那似乎...是蝎子?”
    李斯僵硬着张脸点头:“陛下,是烤蝎子。”
    不仅有烤蝎子,还有烤蝗虫,烤毛虫...一系列秦人不会端上桌的食物。
    你们后世菜谱还挺全的啊!
    天幕叹息:【看古人治蝗史,历代能想到的治蝗方法全给用了,无论是制定官民灭蝗奖励,还是改旱田为水田...但治蝗太难了,要治蝗虫必须从生态大局出发,否则以古人蝗虫方法,根本绞杀不了蝗虫。
    比如我们提倡退耕还林,古人会在灾后鼓励农耕开荒。
    一开荒土地裸露面积就会增加,蝗虫又喜在露天地产卵,高温下蝗虫军团孵化成功,聚集侵害庄稼】
    朱棣满含希望地望向天幕,为防蝗灾,他每年会差人巡视境内,遇见蝗虫初生立马捕之。
    若蝗灾四起就临设捕蝗厂,负责治蝗事务。
     他眼含希冀:不知后世是如何治理蝗灾?
    【现在我国极少发生蝗灾,一是有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二是植被恢复减少蝗虫繁衍。
    三是我们大力推广对防灾救灾的宣传工作。
    总之重点放在‘早发现,早控制’上】
    无数人闻言心中升起浓浓失望,原来后人也没有更好手段治蝗吗?
    【2007年起,国家补助6亿元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至2015年要落实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农家书屋存在,除了各类农业书籍外,力争让每个村民知晓如何辨认灾害前兆。
    只有不断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加上科技推广,才能把虫灾灭于萌芽】
    赵匡胤&赵光义&赵祯等宋帝眼前一亮:宋朝大兴学校,这法子宋可以用!
    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等明帝连连点头:立马印刷农书,大明每社一本,务必让每户户主熟记农业内容。
    秦始皇&刘彻&
    amp;李世民:朕下令让农官教会农人辩解虫灾方法。
    玄烨&胤禛&弘历等清朝帝王:...额(),这...让农人识字?不行!
    大清有完善的救灾法令?()?『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能迅速救治灾区,只要朝廷重视天灾,定能避免灾祸。
    【正因有了国家大力科普,所以我们才知:
    蝗虫喜热不喜阴湿环境,当后足受到刺激后,会改变独居习性变得群居。
    当聚集超过30只时,它们就会成群结队、步调一致地活动,变成让人生畏的‘蝗虫军团’。
    1889年红海曾出现过有史以来最大蝗群,振翅的声音几公里外都能听见,估计虫数达2500亿只,总重量达55万吨,需万节火车才能将其装下】
    历代无数人好奇万节火车的蝗虫到底有多少,就见天空陡然一变,满天蝗虫扑面而来,吓得好奇之人惊叫连连,首次发现蝗虫成灾是这般可怖!
    不少权贵被蝗虫大军惊得跌落在地,脸色惨白得如同一张白纸,半晌后才勉强平复下情绪,狠狠地一甩手:“装神弄鬼,老子不看了!”
    说罢转身回房歇息,可闭眼后被蝗虫袭击的窒息感再次出现,几次闭眼睁眼后,权贵起身一脚踢开伺候的奴婢,恼怒地下令:把天幕治蝗法子记下交给庄头,一定要让他们教会佃户,谁不会老爷我扒了他的皮!
    为避免窒息感再次上演,他们只能再次观看天幕。
    蝗虫产卵地:土质坚硬需阳光直射,且含水量在10%-20%为适宜。
    裸露的低洼、水量减少的河、湖两岸,以及刚砍伐过的森林地是蝗虫最喜的产卵地。
    见天幕贴出蝗虫习性,狄仁杰连道:“快快快,快记下,蝗虫喜地势低洼、气候干燥、土壤盐碱之地,特别是淹水后又脱水干燥的低洼地是蝗虫产卵地。”
    蝗虫资料在缓慢地更新:
    蝗虫孵化期:4月下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
    幼虫期:5月初-六月底;
    羽化期:5月下旬-6月下旬;
    蝗虫孵化后会如蛇那般脱皮,每脱一次增加1龄,3次后翅膀出现,5龄后能飞成虫。
    6-7月是蝗虫暴乱期,实际上要防治蝗应该在3龄之前,否则5龄之后蝗虫成灾拦不住】
    姚崇神情凝重地听着,关中历来种耐旱小麦,雨大会让麦苗涝损,过旱伤麦,使麦根枯焦。
    为保证粮食丰收,大唐不断修订历法顺应农时,司天监亦是细观天象变化,以此减轻灾害对农耕影响。
    他抚须轻叹:但天灾不受人控制,为让旱涝有备只能大兴水利。
    没想到...姚崇抬起头眼中惊奇涟涟,没想到后人蝗虫习性中入手,寻得治蝗方法。
    这倒是个好法子!
    【现代预防蝗虫除了环境监测、恢复森林措施外,还是以天敌预防为主,如养牧鸡、牧鸭以及粉红椋鸟等蝗虫天敌;
    利用‘天敌治蝗法’建起经济产
    ()业,如养牧鸡吃蝗虫—鸡生蛋—蛋卖钱—购买鸡—吃蝗虫。
    如此循环下既能预防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是最好的治蝗法。
    但蝗虫聚集变黄后,天敌就会减少甚至不再吃它,因为蝗虫会大量释放笨乙腈来防御天敌,这种化合物是天敌最讨厌的气味,受到攻击时笨乙腈会转为氢氰酸毒向天敌。
    想要治蝗只能用农药或生物投放治理,如往蝗虫身上投寄生虫微孢子,来反杀蝗虫,或用绿僵菌引起蝗虫器官病变死亡。
    然后再把蝗虫晒干磨粉,成为非常棒的禽类饲料】
    历代人见粉红椋鸟图片下的备注:每日捕捉120-180只蝗虫,顿时眼前一亮:这个好!
    再细眼一瞧:产地新疆。
    顿时泄了心力,养鸡养鸭甚至让田里的青蛙吃蝗虫法子,他们都懂,没想到后世也是老调重弹,不能根治。
    他们甚至能指出天幕所说的漏缺处,天大旱时不种麦稻,改种大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作物,保证粮食丰收。
    有人听到不满者抱怨,厉喝道:“尔等也不怕老天劈了你们这些没良心的。”
    神迹介绍如此多法子,难道我等不能摸索,非要老天把具体法子送到你嘴边才行?
    抱怨者不服气:“神迹都说了无法根治蝗虫,你比神迹还厉害?能治蝗虫?”
    那布衣青年冷哼:“神迹不是已点明治蝗之法—投天敌!”
    神迹在蝗虫身上放微孢子、绿僵菌杀虫,无非是利用了毒性传染,神迹用得他们也能用。
    把痘毒刺入蝗虫体内,让其传染自灭,不就是新法子?(方法记于‘蒲圻县乡土志’,是真的)
    旁人一听觉得此言有理,连道:“我这就去捉蝗虫来试你说的法子。”
    其他人纷纷赞同:“多捉些,多捉些,蝗虫不喜阴湿,咱们就用阴湿毒来杀它,我等慢慢摸索,总能治蝗!”
    【森林遭到砍伐不仅带来旱灾,同时也会招来水患。
    绿色植被被破坏——地表无涵水功能——雨水自高向低冲击=山洪。
    更可怕的是山洪过后——有机物被冲走(水土流失)——不毛之地。
    没有森林作蒸腾作用,土地在阳光直射下只会更加干旱,没有森林扎根大地,水土流失只会更快】
    【看黄河改道就能看出,黄河在宋时改道10次,金改道1次,元改道3次,明改道19次,清改道13次,以上仅是改道数据,并不包括决溢及黄河流域水灾次数。
    长江流域的水灾同样如此】
    天幕似乎有些偷懒,直接将长江水灾次数给贴了出来,密密麻麻一大片看得人头晕目眩。
    历代农人得知天幕上是水灾详情时,连忙呼喊:“快记啊,李家娃子识字快记下来。”
    神迹怜他们生活艰难,特点未来让他们避祸!
    宋明两朝百姓大多识几个字,乡亲们相互记下熟识的字,准备私下核对凑完整神迹预言。
    而清朝百姓则是哭嚎声一片,他们大字不识一个,该怎么办?
    神迹让他们避祸也避不开啊!
    难道天要绝他们吗?
    【与黄河决口相比,长江地理环境要好得多,除了开发晚保留植被广外,整条长江开发不是全流域开发,而是分时间分地域开发。
    战国时期成都平原与中原同步开发,长江东南由孙吴开发。
    东晋南迁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地区开发,直到宋朝南迁长江中下游才进入农业开发。
    云梦泽正式化泽为江汉平原】
    房进想了想补充道:【云梦泽不是单独的湖,而是包含山地、丘陵、平原、湖泊、沼泽在内的多种地貌综合体,其范围非常广】
    秦始皇头上缓缓升起一个问号:后人不知云梦泽大小?
    秦臣亦是面面相觑,难道云梦泽在史书上仅留下名字?
    不过...张苍有些惊讶地望着粮食满仓的扬州,不禁感叹:果然是沧海桑田,时世易变!
    ‘禹贡’论及天下土壤性状时,将荆州(长江中游)等列为下中,扬州更是下下之地,直到现在关中百姓仍称南方为‘卑湿贫国’。
    谁能想到今湿热的南方到后世后,竟然成了粮仓呢?
    【史学家根据长江文明遗址分布及史料佐证,春秋时期的云梦泽包含湖北中南部:西起枝江,东到武汉及黄冈,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
    它从秦汉起就开始逐渐被人类蚕食,直到南宋时期化为江汉平原。
    经元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华夏粮仓,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房进麻利地贴出一组数据,慢吞吞道:
    【从长江水患发生数可看出,越是开发得成熟,水患间隔越短,发生灾难次数越多。
    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汉代(公元前185年)到清末2096年中,共发生大洪灾214次,平均10年一次。
    唐代平均18年一次,宋朝和元朝平均五六年一次;明清时期4年一次;其水患十之七八都在荆江爆发,才有了‘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说法】
    朱元璋&玄烨眼皮直跳:为啥老是朕大明/大清受灾最严重?
    【自民国起长江如脱缰的黄河,几乎年年水患年年灾。
    民国六年起到新中国成立,38年间荆江地区被淹灌5次,汉中中下游被洪水淹灌11次。最严重的当数民国20年长江全流域大水灾,四川、湖北、湖南等八省200县全遭到洪水破坏,武汉三镇全淹,南京低洼处全被淹没。
    全国性洪水最严重在1931年,洪水历时半年,波及十六省,武汉市积水4个月未能排出,南京全市泡在水中,仅江淮流域被淹死者就达26.5万人。
    至于全部损失及人口】
    天幕语气平直,平静得让人发颤:【无法统计】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全流域性洪水、地区性洪水轮番上演。
    195
    4年的洪水比1931还要严重,幸运的是新中国是有力量,解放军同志打头阵,人数不够咱们工人、机关干部、店员、农民全部上前线防洪。()
    防洪人数从10万大军增到14万,再到20万,最多时有30万人在抗洪前线,仅武汉一地总参与抗洪者有80万人】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最全的《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历代人呆愣地看着天上模糊的黑白抗洪影像:
    整个武汉全员动员,肆虐的洪水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他们看到男人、老人、女人、青年人奋力地挑土打夯,提高洪水防线。
    人人抗洪并不稀奇,人到绝境时他们也能豁出命抗争,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武汉收到的物资:
    吉林送去了草袋,湖北送木料,广州等地送篾缆,上海运来铁锚,太原提供蔬菜,四川大米...后世遭灾八方支援,为什么后世的官不贪?
    那些县太爷,朝堂上的大人物不要银子吗?
    为什么他们没有遇上青天大老爷?
    有青天大老爷在,他们也能忍苦咽痛,只要有好官在就能重返家园!
    【长江除了气候变化外,用民国自己总结的话讲是:森林滥伐,河渠失修造成的生态灾难。
    长江流域贯穿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小湖泊,当湖泊受到淤泥堵塞时,不仅不能发挥蓄水调水作用,相反水溢四散形成洪涝。
    若洪涝灾害遇上长江上游出现洪水,就会形成长江全流域洪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特大型洪水。
    长江洪水发生时间一般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
    长江上游干流洪水主要发生时间为7—9月;
    中下游干流因承泄上游和中下游支流的洪水,汛期为5—10月。
    其他支流湖泊汛期分别是:
    汛期为4-8月的是:鄱阳湖水系、洞庭湖水系、清江;
    汛期为5-8月的是:乌江;
    汛期为6-9月的是:金沙江下段、四川盆地各水系;
    汛期为7-10月的是:汉江】
    武则天揉了揉额角,脑海下意识地跳出一后世用语:全年无休啊!
    除11月到次年3月外,长江流域皆有汛期,难怪环境后遗症爆发时特大型洪水如此多。
    她半阖眼眸,心里想着种树事宜,要如何种树,又该种到哪里?
    【所以上世纪开展全国性退耕还林,是为了恢复家园植被,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土质进而影响气候转好】
    天幕深深叹息:【但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时,咱们在天灾面前显得非常渺小。
    1998年长江灾害bafu叠满:
    1: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
    2:干支流遭遇洪峰叠加;
    3:洪水水位高出历史线;
    4:洪峰连续出现,导致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天幕没有继续讲述,而是播放了一段模糊且彩色的视频,总理亲临前线指挥,将军带队冲锋,无数军人扛着沙包石料筑造大堤。
    无用,用车辆、货船挡住堤坝缺口,还是无用,最后无数军人以身作墙挡住洪水。
    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问小吏:“他们真是当兵的?”
    小吏心中烦闷,低声吼道:“我怎么知道是不是?”
    他是人也有家小,谁不希望自己遭难时有人相救。
    怎么可能呢?
    这年头当兵的都是贼汉子,不刮家中钱就顶好了,怎么会舍身当堤?
    看着空中被水击倒又艰难爬起来的后世兵,听着后世百姓哭喊别跳了,他恨恨地一抹脸嘟囔:“老子生在后世也敢堵堤!”
    秦始皇倒吸一口冷气:后世把百姓看到如此重要?
    刘彻大笑:哈哈哈哈,不愧是冠我大汉之名,够汉子!
    李世民不可置信:几十万精兵以身堵堤,后世朝廷舍得?
    朱元璋不解:后世不怕士卒不愿啸营?!
    ()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他献上了獠牙[西幻] 人在须弥:我真不是龙王 什么叫进攻型上单啊 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 我的技能又变异了! 我女友是大提琴家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公主被杀我背锅?那我只能无敌了 我在幼儿园假装修仙 他的坟头草 跑山:契约猛兽,承包整座大山 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斩神:明界代理人,开局帝皇铠甲 炮灰的她[快穿] 网游:1级的我,偷窃神明 龙珠:我有时间模拟器 谍战:开局化身日本贵族军官 前男友是彭格列十代目?! 农业狂魔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