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对比实在是过于惨烈了,以至于在场大部分官员都情不自禁掩住了颜面。
将他们自己稍微代入进章惇那时的处境,便是一些听闻过欧阳修为苏轼扬出的文名,对这个肉眼可见才华横溢的后生好感不小的官员,心下都忍不住有些戚戚。
这也太狠了……闹掰也是真不冤枉啊。
而苏轼处在这样微妙的环境中,哪怕是对这方面的神经并不敏锐,将在场大部分人面上感同身受般的神色收入目中,他也能知道这件事情自己其实做错了。
更何况,跳出时局的桎梏,从局外人的角度看着天幕阐述的前因后果,没有被自己同样为世俗拖累,厌倦朝堂的心理阻隔,他确实看见了自己对章惇的伤害。
于是此刻,两个尚未经历过一切的人,沉默着对视上了眼,带着未来风霜的沉重。
【我们可以直白点讲,以章惇的性格,他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恨上苏轼的。
而等到元佑二年,和苏轼乌台诗案堪称翻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蔡确的车盖亭诗案爆发了。】
【车盖亭诗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度最大的一项文字狱案。
元佑党人在这件事情中,对于新党集团展开的清算,堪称捕风捉影,斩草除根式的冷酷。
曾经追随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十五年,因此被对方称赞“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的“君子人也”的范祖禹,上书时直接干脆打破了宋朝“刑不上士大夫”的潜规则,要求将蔡确处以死刑。】
司马光手一抖。
未来党争的残酷,此刻伴着后世人含着辛辣嘲讽的语气,进一步血淋淋展现在他的面前。
君子?
在北宋很少判大臣死刑前提下的——上来就要求把自己政敌处死的,君子?
【哲宗下诏允许蔡确为自己辩驳,于是这个口才向来很伶俐,曾经因此得到了韩绛赏识,从而得以跟着韩维进开封府的存在,自然是将所有被攻讦的地方悉数回击了过去。
——他说这话甚至不算什么狡辩,毕竟他只是真的写写诗,哪里有什么忤逆的念头。
结果,辩不过他的旧党党人,以曾经追随过司马光,被对方教导为人要诚实,不能胡乱说话的刘安世带头,声称“蔡确的罪状显明,不用申辩,这必是有大臣在包庇他!”
于是将蔡确贬为光禄卿,到南京应天府——不是我们现在江苏那个南京,是北宋的“南京”,今河南商丘市。
嗯,要“诚实”,不要胡乱说话。
一个上司贪污,结果上方来人检查按例朝他询问证据的时候包庇上司,后来自己惴惴不安“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于是用“君子避碍则通诸理”安抚自己解开心结的,旧党和高太后眼中“正直”的人。
乐死。】
司马光:……
不是(),
……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啊原来。
当大部分人忙着快乐吃瓜的时候,只有朝堂上一块地方暗自阴云密布。
被蔡确用“伶俐口才”博得赏识的枢密副使韩绛,此刻麻了一整张脸,目光下意识搜寻起自家那个此刻当着开封府知府的冤种弟弟。
在天幕已然揭露了这位蔡确不算很好的名声后,他却被爆出来是那位现在都没能进入中枢的未来宰辅的引路人??
这不是把他往火上架着烤嘛!
是在内涵他耳根子软容易被小人蛊惑,还是在内涵他任人唯亲,把中意的人才安排进亲弟弟的地盘啊?
他不想在这种事情里面出现存在感!
【这个结果当然不能让旧党党人满意,于是吴安诗——这位是吴充的长子,那个在前面大怂特色官宦联姻中出现的吴安持的哥哥,和刘安世进一步开始作妖。】
王安石:。
这婚,能不能离啊?
怎么看都觉得吴充那一家子和他们新党的仇是结死了啊。
他闺女在他们家真的能过得好好的吗?真的不用离吗?他后悔了行不行啊???
打定主意,下了朝得先让老婆去和闺女交流一下婚姻和睦问题的参知政事,目光带着点不爽地幽幽望向了吴充。
吴充:。
怎么回事啊?祸不及家小谁能不知道啊?!他吴充在你王安石心中就这么个地位?这儿L媳妇嫁进来不就成他们吴家人了吗?他至于小气到去为难自家儿L媳妇?!
王安石:你最好是!
獾獾凶恶瞪眼.jpg
【“臣窃闻朝廷以蔡确为光禄卿、分司南京者。而确不知图报,犹怨望作为诗什,辄敢谤讪,罪状显着,法所不赦。”
好家伙啊,蔡确听了能被气晕过去吧?直接都窃闻,连证据都不上了就要把他往死路上逼是吧!
但谁让真正主政的高太后还真就吃这套呢,毕竟是好一个女中尧舜啊,怎么可以接受这种对朝廷不忠不义的寡廉鲜耻之臣捏——
再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
啧啧啧,新州时称“烟瘴最甚”,有“与死相邻”之名,把蔡确弄过去,是真的想让他死。
同样身为旧党的范纯仁都看不下去了,站出来为蔡确求情,甚至把吕大防都一起拉进帮对方说话的阵营。】
范仲淹:?
怎么回事,怎么还有他儿L子的事情?
这位变法头子皱起了眉,认真看了几眼天幕上随着名字出现的画面,勉强将那张已经上了年纪的脸和自家从小乖巧到甚至有点过于粘人,依恋双亲的次子对上了号。
……还真是亲儿L子啊,变法头头那保守派的亲儿L。
心·情·复·杂.jp
()g
【额,不过别对范纯仁有太多因为范仲淹产生的滤镜,这哥们之所以站出来反对,倒并不是发了什么善心。
支持他这么做的理由,更多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冷静与理智,像他拉吕大防入伙的理由说得那样:
岭南之路长满荆棘七八十年矣,今日重开,日后我们恐怕也难免有此下场。
对,他只是在担心我们前面说的那个,政治底线的问题而已。】
不同于范仲淹因为儿L子的旧党立场而内心复杂,向来脾气温和的赵祯听见这话,倒是眼前一亮,觉得对上了思维。
不管是出于感性还是理智,范纯仁这出到底是留人一线生机,不想把整件事给做绝。和未来那新旧党越来越偏激的作风相比,确实就正对了赵祯的想法了。
于是他乐呵呵地开口:“范卿,”
讲范纯仁还得特意提一句范仲淹,这个待遇和前面范祖禹比起来就知道,这肯定得是亲儿L子没错了。
“你养了个好儿L子啊!”
赵祯的认可.jpg
范仲淹哪怕心里还揣度着儿L子立场的理由,此刻口头上也得是接应着皇帝的夸赞的。
只是在君臣一派和睦的气氛背后,他忍不住叹了口气,为了后世愈来愈混乱偏执的氛围。
【除此之外,如果说在新党眼里,乌台诗案主要打击的不过是苏轼一个人而已,那么对于元佑旧党而言,车盖亭诗案是一场绝对的狂欢。
除了蔡确本人被贬新州以外,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二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二奸”,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的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
对司马光已经贬黜一轮的新党成员,他们进行追击贬谪;对尚且在朝的新党官员,他们降官警告。
御史李常、盛陶、翟恩、赵挺之、王彭年因不上疏弹劾蔡确,中书舍人彭汝砺因封驳对蔡确处理的诏旨,都获罪而被罢官出外。
这还不叫做党同伐异?
哲宗上台后旧党没有好果子吃也是真的因果报应。】
赵煦:太对了!
可不就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年轻的皇帝冷笑一声,牙又有点痒痒。
因为封驳诏书就获罪——那群胆大包天的官员有没有想过,那是谁给的权力?!
更过分的还是御史部分,只是因为没有附和你们的提议就要被弹劾?
好家伙,这个皇帝要不要给你们来当!
朕的所作所为,都有可能被指指点点,不听从谏言就要被指摘独断。而你们却都不同意起同僚的沉默来了!
活该,全都活该被贬!
要不是牵连太多,真该像章卿当初提议的那样,把他们都给杀了才好!
【而在这样一场报复性清算中,苏轼的沉默,也许就成了章惇日后,心心念念要将对方流放岭南的想法源头。
——是,苏轼确实不是那个率先提议要将蔡确流放岭南的罪魁祸首,准确来说他和整场闹剧都没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沉默而已——面对整个官场日益混乱的、狂躁的、非此即彼的、攻击性强烈的气氛,完全不能适应的苏轼满心想着的都是如何外放、归隐。
他对章惇当初写信,说的那番有关归安丘园的话语,其实都是他此时真心的反应。
然而章惇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心中对于旧党的憎恨,迫切地需要一个具体的出口。
爱之深,恨之切。
你不仁,别怪我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