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第 157 章 脑洞:光幕直播1

第 157 章 脑洞:光幕直播1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月初一,秦王于泰山之顶封禅祭祀,改帝号为始皇帝,改元大一统元年。
    群臣自清早起开始登山,至如今星光漫天,一整日下来几乎水米未进。终于等到封禅结束,始皇帝决定于山顶设宴共庆。
    一道道美酒佳肴被端了上来。
    太子扶苏稳稳坐在父亲身侧的席位上,倒是并不饥饿。群臣不敢偷吃才会饿到这会儿,扶苏早就悄悄吃过点心垫肚子了。
    李斯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面前的那盘烤兔肉,酱香浓郁,他能一口气吃三只。
    上首的陛下举杯说了几句开场词,李斯心分二用,一边听一边琢磨等下先吃兔腿还是先吃兔身,依然能将祝词记个七七八八。
    好不容易听到陛下说:
    “诸卿不必拘谨。”
    而后率先动箸去夹桌上的菜肴,李斯迅速拿起筷子。快准狠地一下钳住兔腿,眨眼间撕扯下来,就往嘴边送。
    虽然动作极快,却也不失优雅。比起对面狼吞虎咽的武将们,已是好上许多了。
    李斯露出一丝微笑,张嘴正要去咬那腿肉。
    忽然——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一首发音古怪的童谣响起,似是混合了十几名孩童的声音齐齐朗诵。那念诵声回荡在天地间,一时竟不知它来自何方。
    但童谣反反复复只有两句,总觉得有未尽之意。
    分明该是众人听不懂的语言,在场所有人却都直接领悟了话语里的意思。
    李斯筷子上的兔腿“啪嗒”一声,掉落在了面前碗碟里。
    但此时已经无人顾得上他了,如他这般被吓了一跳的不在少数。
    稳重的还能尽量端住表情,缓缓方下杯盏碗筷。不稳重如公子将闾那般的,已经被一口酒呛咳得惊天动地了。
    全场的目光下意识汇聚到将闾身上。
    没办法,童谣的来处听不出,将闾的咳嗽声却清晰可辨。
    将闾一惊:
    “看、咳咳、看我做什么?!”
    他求救地看向父兄。
    始皇面色难辨,不知是喜是怒。他凝眸扫视全场,正在搜寻声音的来处。
    扶苏则剜了蠢弟弟一眼,身为大秦公子怎能如此一惊一乍?
    若非他咳得惊天动地,如今大家的关注点只会放在不小心摔砸了碗碟的臣子身上。
    自己造孽自己承担,别指望父兄解围。
    歌谣没再继续了,而是换成了悠扬的音乐。随着乐声渐弱,一道泛着光的屏幕从云层上落下,半挂在空中。
    众人下意识调整自己的面向,试图正对那面光幕。
    说来也怪,分明只有一道光幕,人人看去却都觉得它是正面向着自己的。而且无论坐得近还是坐得远的人,都能清晰看见其上的任何细节。
    没给臣子们开口的机会。
    扶苏率先起身向父亲深深一拜:
    “天降神异,定是陛下一统九州、收复百越,造就了万古未有之功绩,引来了上天嘉奖,特意谢露天机。”
    别管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先盖章是好事。之后要怎么引导舆论,可以回头再细细琢磨。
    扶苏没说这是祥瑞还是灾厄,而是巧妙地用了一句“泄露天机”。既然是天机,有好有坏都能圆。
    好的天机,就是上天在为大秦歌功颂德。坏的天机,就是老天爷看不下去,主动泄密帮助大秦预知恶事、渡过难关。
    在场群臣都是玲珑心思,瞬间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意图。
    自认是太子座下第一狗腿子的李斯立刻跟上,顺着殿下的话音又吹捧了一番。
    其余臣子也不甘示弱,连忙起身恭贺。
    反应没亲爹快也就算了,连臣子也没比过的桥松忧伤地看着众人。他这个太孙,现在是该起身恭贺,还是该安静如鸡呢?
    始皇朝儿子伸手:
    “太子,坐到朕身边来。”
    这异象还不知是否有危险,还是把儿子带在身侧保护比较安心。
    见扶苏乖乖靠过来了,始皇才想起来还有臣子们。摆摆手示意他们都落座,不必多礼。
    群臣:啊,已经习惯了呢:)
    桥松:啊,我也已经习惯了呢,但是好嫉妒哦!
    驻守在山顶的士兵则在长官的命令下进入场内,分散开来侍立于陛下和诸人身后,随时准备出手保护各位。
    另有人尝试去下山招呼更多的士兵前来护卫,攀登泰山的沿途山道台阶上都有大量士兵镇守。
    然而未走出山顶范围,就被一道空气墙阻隔住了。呼唤墙外的士兵,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长官脸色难看地回来汇报此事。
    始皇颔首:
    “无妨,且先看看这光幕想做什么。”
    只有他们在场的众人能瞧见光幕反而是件好事。否则泰山周围的人全部可见的话,事态就不好控制了。
    光幕里在播放一些水墨画组成的片头。
    片头结束之后,出现了一个虚拟讲师的形象。那是个卡通化穿着古代装束的小人,看起来十分怪异。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历史小老师。今天我们来了解秦朝时期的历史,主要讲述秦二世在位期间发生的事情。】
    这应当是个后世人制作给中小学生看的历史科普小动画,不知为何连通到了大秦。
    群臣听着“秦二世”这个关键词,眼神下意识瞟向在陛下身边安静端坐的太子。
    方才父子二人才提出大秦以后的皇帝以二世、三世为计数,传之无穷。现在就来了一个秦二世,这未免也来得太快了些。
    始皇眉头微微舒展。
    如果光幕是要说阿苏在位时会发生什么的话,那倒不必担忧了。前世阿苏在位时他全程旁观,今生的阿苏也只会做得更好,不惧旁人点评。
    这光幕里的人似乎是后世之人。
    “历史小老师”,应当就是教导孩童过往之事的先生了。
    场中的气氛也松快起来。
    你要泄露天机?警惕.jpg
    泄露的是太子在位那会儿?那没事了。
    无非就是听一听太子登基后又欺负了西羌还是东胡、文臣还是武将,多大点事。
    如果换成秦三世桥松,他们才要紧张一小下,担忧太孙是不是堕了陛下的威名。
    不过很快他们又忧愁起来。
    既然要说二世登基,那岂不是会说到陛下寿数多长?万一陛下很快就驾崩了……呸呸呸!怎么能想这么不吉利的事情!
    在众人或紧张或期待的目光下,动画小人又开口了。
    【秦二世,秦始皇三十七年继位。始皇帝在沙丘病逝,享年五十岁。】
    这里的五十显然是个虚岁。
    群臣倒吸一口凉气——陛下居然只活到了五十吗?!
    悄悄掐指一算,只剩十一年好活了!
    荣禄嗷地一嗓子哭了出来:
    “父、父亲!呜呜呜!”
    当事人始皇帝:……
    脸色刚沉下去的扶苏:……
    始皇没去管他,先低声安抚爱子:
    “前世便是这个年岁。”
    言下之意这说的应是前世发生的事情,与今生无关。今生他有好好保养身体,不可能五十就离开人世。
    扶苏勉强扯起唇角笑了笑,却是沉默着没有回话。
    万一呢?万一父亲这一世也如此短寿,他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被荣禄一打岔,群臣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现在就哭丧好像不合适,但是不给反应就更不合适了。
    最后只能担忧地看向陛下,并且用眼神去剐在场的太医和侍者。
    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他们可是抓到重点了的,“病逝”,好端端的为什么会生病,是不是侍者没照顾好陛下,又或者太医没能治好陛下?
    光幕不知众人的暗潮涌动,还在继续:
    【秦二世登基之后,基本没有干过什么好事。】
    众人:正常,这很合理。
    【他先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数虐杀了。】
    众人:?你说的是这种不干好事???
    好像哪里不对。
    大家唰地又看向扶苏。
    扶苏疑惑地蹙起眉,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不等众人反应,光幕已经开始细数了。
    【秦二世下令,在咸阳的市集处死了十二个兄弟。】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
    【又在杜邮碾死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
    众人:天呐!活活碾死!
    【并且逼迫将闾等三个兄弟自尽。】
    众人:竟连公子将闾也……
    将闾唰地站了起来,指着天幕大骂:
    “一派胡言!我大兄最爱我!怎么可
    能如此对我?!”
    公子高见状不妙,怎能用手指着天幕咒骂呢?万一上天被冒犯后降下罪责,整个大秦都要跟着倒霉。
    他连忙扑过去拉扯将闾:
    “你冷静一些!”
    将闾气得挣扎:
    “二兄你放开我!我今日必要为大兄正名!”
    扶苏:好弟弟,这上头还没说秦二世是我呢,你就开始帮我揽罪了是吧?
    扶苏露出了虚假的微笑:
    “将闾,坐下。”
    将闾还是很听大兄话的,委委屈屈地看过去,没有继续发疯。
    扶苏示意他去看父亲的脸色。
    父亲都没说什么,你在这里大喊大叫,成何体统?
    将闾对上父亲蕴含怒意的双眸,吓得一个机灵,立刻清醒过来。他扑通一声就跪下去了,乖乖缩回位子上不敢再闹。
    但将闾最后还是向着父亲的方向,为大兄辩驳了一句:
    “父亲你不要信这东西妖言惑众,大兄不可能是那样的人。”
    扶苏又是气他傻,又觉得有些感动。
    到底没再训斥他,让人给三公子上了一盏温热的蜜水,喝两口水平复一下心情。
    始皇也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脸上的怒色倒是缓和了不少。
    他告诉自己,将闾是纯傻,对兄长没有恶意,也不是故意帮兄长揽罪的。他不能因为儿子脑子不好使,就责罚对方。
    天幕播放到这里,但凡有点聪明劲的人也都看出来了,这里头说的秦二世八成不是他们太子殿下。
    不因为别的,就以他们太子的心性和手腕,即便要处死兄弟姐妹,也多的是不引人诟病的法子,没必要这么残暴直白。
    那么这个秦二世会是谁呢?
    他又是如何上位的?
    大家把关注点重新放回了一开始说的,陛下在沙丘病逝。
    沙丘是个很特殊的地方。
    这里曾经是赵国行宫,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主父,在此专心处理赵军北击匈奴的军事事务。
    结果因为继位的幼子与长子不合,长子跑来哭诉日子难过。赵武灵王脑子一抽,就向幼子提议要不把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各自称王。
    幼子当然不肯,直接就地软禁了赵武灵王和长子。后来有臣子为了讨好幼子,干脆私自做主不给两人送饭,任由他们饿死在了沙丘行宫之中。
    擅长阴谋论的文臣们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一个想法——
    ‘莫非有赵国余孽藏于沙丘,害了陛下性命,而后矫诏令某个公子继位?’
    即便不是赵国余孽,也得是别国余孽想嫁祸赵国。反正和赵国脱不开关系,谁让好巧不巧就死在沙丘呢?
    王贲眼里浮现出杀气,看来他们之前对这些六国旧贵还是太仁慈了一些。
    光幕还在继续:
    【最后是公子高,他见自己恐怕也难逃厄运,干脆自请去骊山陵为父亲殉葬,
    以此保全了家人。】()
    【秦二世非常高兴,赏赐他十万钱。】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最全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尽在[],域名[(()
    听到这里,公子高倒是没什么反应,将闾又气上了。
    这秦二世是不是脑子不好?
    公子高贤名在外又排序靠前,真要忌惮兄弟的话就该重点处置他。结果反而是他死得最体面,还能保全儿女。
    这是只防备兄弟,不防备侄子?防备兄弟的时候,甚至都不讲基本法,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公子高听着将闾的嘀嘀咕咕:……
    谢谢你,好弟弟,你真是我亲弟弟。
    群臣的反应也很微妙。
    不知是哪个没忍住吐槽了一句:
    “赏了十万钱啊?那肯定不是太子,太子没有这么大方的。”
    朝野上下谁不知道太子殿下面对旁人都抠搜得很,除了阴嫚公主能动他私库之外,剩下的钱都拿去哄陛下开心了。
    其余人,呵呵,没为大秦立过功就别想从他手里抠钱!
    上首的扶苏:(微笑)(微笑)(微笑)
    始皇的视线已经开始在儿子中逡巡了。
    这个秦二世,到底是谁?
    反应过来的众公子也一个两个惊恐起来,全都缩着脖子忐忑地看着光幕,生怕最后爆出的是自己的名字。
    但光幕似乎没有公布名字的打算。
    【秦二世在处死手足之后,并没有就此收手。他把目光投向了群臣,只要是不听他话的臣子,都会被下狱处决。】
    群臣头皮一紧。
    不是吧,怎么还有我们?你上位不光彩杀兄弟姐妹也就算了,杀臣子干嘛?
    难道是觉得哪个臣子是其他兄弟的支持者,在肃清别派之人?
    【第一个被迫害的是蒙恬蒙毅兄弟。】
    蒙恬眼眸一冷,蒙毅微微皱眉。
    【秦二世原本想任用他们二人,但他的老师却告诉二世:先帝原本想立您为太子,是蒙家兄弟极力阻止,这才打消了念头。】
    【二世震怒,当即派人前往狱中,逼迫两人自尽。】
    群臣:果然!
    既然没被立为太子,那就彻底坐实了他们太子是无辜的。之前被提到处死的公子显然也能排除嫌疑,还剩二十多个公子。
    群臣:……陛下太能生了,有时候也挺为难的。
    更糟糕的是,寻常和蒙家兄弟关系相对好点的公子,似乎只有太子一人,根本没有办法从这上面进行排除。
    至于老师,几乎所有公子都有老师。
    【处死二人后,秦二世在老师的唆使下大开杀戒。所有不听他话的臣子都被诛杀,丞相冯去疾与将军冯劫为了免遭羞辱,选择自尽。】
    被点到名的两人一愣。
    朝中如此多公卿重臣,怎么独独提起他们了?
    【还有李斯。】
    李斯实在饿得难受,偷偷夹起兔腿正准备趁人不注意啃两口。不然光幕没把他怎么样,他自己得饿
    ()晕过去。
    结果光幕就提到他了。
    感受到周围投来的目光,李丞相故作淡定地咬了一口兔腿。夹都夹了,这会儿放下不吃只会更尴尬,而且他是真的饿。
    【李斯对秦二世的上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噗——咳咳咳!”
    一口肉喷了出来,这下子别说填饱肚子,面前的一桌菜都遭了殃,吃不得了。
    李斯哆哆嗦嗦地放下筷子:
    “一派胡言!”
    见其他人的目光意味不明,李斯超大声地反驳道:
    “臣乃太子殿下亲信,怎会弃殿下而投旁人?!就算要投,也该投公子高,二公子乃臣之女婿!”
    群臣:……
    好像是这个道理哈!
    李斯也够豁得出去的,为了洗白自己不仅大肆宣扬自己是太子党,还把女婿和岳丈的关系都搬出来了。
    怪不得人家能当丞相呢,能屈能伸。
    自从确定这个秦二世确实不是自己之后,扶苏就开始安心看戏了。
    见到这一幕,他还说风凉话:
    “说不准是孤死得早,丞相想立个好掌控的幼主做傀儡,所以才没选高弟呢?”
    李斯不可置信地看向殿下,如此温暖的体温怎么说得出这般冰冷的话语???
    不等李斯痛哭流涕地陈述自己的忠心。
    始皇先不悦地反驳起来:
    “不许胡说。”
    李斯眼露希冀,心想还是陛下最信任他。
    然后就听始皇说完了后半句:
    “阿苏你怎么可能早死?朕不许你诅咒自己。”
    李斯:……终究是错付了。
    其实群臣心里都在琢磨怎么陛下没了之后,太子仿佛也没了。若说太子死得早,大秦会出现这个局面倒也情有可原。
    可惜陛下听不得太子早逝的话,他们也都不敢提。
    李斯还在绞尽脑汁思考,要怎么才能辩解自己不是那等会立傀儡皇帝的野心家。
    光幕先背刺了他一刀:
    【大功臣李斯并不得秦二世重用,为了防止自己失宠,他写了一篇文章向二世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将大秦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李斯:???!!!
    李斯这下真哭了:
    “陛下!这绝不可能是臣!臣身为太子心腹,怎么可能酷法治民?臣谨遵太子殿下的教诲,订立的新秦律和百越律都以宽仁为主,这绝对是污蔑!”
    始皇眉头微皱:
    “好好说话,不许攀扯太子。”
    李斯是什么人他能不知道?
    若非他忖度着太子喜欢这样的律法,为了讨好太子主动修改律令。光让他自己发挥的话,可不见得会订立仁律。
    此人惯会揣测上意,以上位者的喜好来行事。以前始皇施行苛政时,他就提供严刑峻法。光幕所说的秦二世显然为人暴虐,偏好的大约是
    更严三分的律法。
    正是因为光幕曝出的行为符合李斯寻常的行事风格,周围的臣子看他才会是这种耐人寻味的眼神。
    李斯要气死了。
    这什么光幕啊,简直不给人活路!
    李斯只好继续绞尽脑汁:
    “臣、臣……()”
    扶苏饶有兴致地看着,看他能臣?[(()”出个什么东西来。
    李斯眼一闭心一横:
    “臣能力不足,无力总揽朝政。若立傀儡君王必会贻害大秦,有负陛下与殿下的大恩,臣不敢也!”
    群臣:……
    没想到有一天能听见李丞相说“我是废物别看我,我没那个本事我心里清楚,所以我不会乱来”。
    大家一时都心情微妙。
    李斯都自认无能了,他们其他人算什么,无能中的无能吗?
    始皇无语至极:
    “爱卿坐好,且听便是,朕不会因光幕一言便降罪于你的。”
    李斯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袖拭泪:
    “谢陛下!”
    他老老实实坐回去了,他倒要听听光幕还能编排他什么。
    扶苏倒是想起一事,回头冲侍者授意,让他们给丞相撤换新的菜肴来。
    群臣如今还饿着肚子呢,其他人倒是可以偷偷摸摸吃两口。李斯那一桌被他自己喷过,哪怕是自己的口水,想来李丞相也是吃不下去的。
    他又问了一句:
    “士兵可都吃饱了?”
    侍者答道:
    “殿下放心,士兵在光幕降临之前早已轮班用过膳了。”
    不吃饱可没法保卫君上,其他人在祭天的时候,士兵就提前用过食水了。
    扶苏微微颔首,那就好。
    【说起李斯,很多人都听过他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斯以《谏逐客书》获得秦始皇的重用。以及他忌惮自己的同门师兄,为了独得秦始皇恩宠而害死了韩非。】
    大家又开始偷偷摸摸去瞄李斯了。
    李斯不为所动。
    这算什么?害死韩非的黑历史,在之前和秦二世有关的事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最后一件最出名的事情,和秦二世的继位有关。】
    来了!
    大家精神一振,洗耳恭听。
    他们倒要看看那个秦二世是怎么上位的,朝中难道就没有大臣发现不对,及时制止吗?
    【当时秦始皇第五次巡游,途中病重,派遣蒙毅前去祭祀山川。身边只剩下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公子胡亥,可惜没等蒙毅回归,始皇帝就病重离世了。】
    终于又听到两个新的名字,大家立刻调动起记忆。
    这个赵高是谁?好像没什么印象。
    公子胡亥又是哪个?没听说公子里头有这么个能在陛下身边随行的人物啊。
    受宠如太孙都不能在巡游的时候随行,他胡亥凭什么?
    对啊,
    ()他凭什么!
    桥松心里也在想这件事,阴嫚将闾他们心里也在想。越想越酸,越想看始皇的目光就越哀怨。
    就算太子早逝,陛下也不该找别的儿女带在身边吧?带太孙这个长孙,或者带阴嫚这个和太子关系好的,他们都能接受。
    荣禄灵机一动:
    “难道胡亥长大了之后,长得越发像大兄了?”
    如果是把胡亥当大兄的替身带在身边,那他们还是可以稍微接受一下的。
    荣禄都好多年没见过胡亥了,上回见时胡亥还是个小娃娃。现在对方长什么模样,他完全不知道,也想不起来胡亥小时候的样貌,这才有此疑问。
    其余臣子就更没见过公子胡亥了,一听这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但是公子胡亥是哪个?今天在泰山顶上吗?还是说胡亥不是那个秦二世,他只是恰好在这个故事里有戏份?
    始皇:……
    扶苏:……
    是什么是!从哪儿看来的故事都?
    父子俩懒得搭理荣禄,心里结合前世的情况,大概把一切猜得七七八八。
    无非是扶苏早亡,胡亥仗着跟随在父亲身边,占尽先机。李斯约莫是真的就近抓了个好控制的公子,没成想抓错了人选。
    群臣们还在交头接耳讨论胡亥是谁。
    终于有人想起来了:
    “是不是那个被过继给庶人成蟜的公子?
    其他人匪夷所思。
    都过继出去了,难道还能再过继回来,接着当秦二世?而且陛下不是厌弃他很久了吗,怎么突然又带在身边了?
    立刻,他们就百分百信了替身的说辞。
    没可能是别的了!这人绝对就是太子的替身!只有太子能让陛下改变主意!
    众人惋惜地看向太子。
    多好一个殿下,怎么就早死呢?要是殿下还在,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一瞬间,别说他们陛下把太子当白月光了,他们自己都把太子当成了白月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太子殿下!您怎么就走了呢!
    扶苏嘴角微抽:
    “眼睛坏了就去吃药,太医呢?”
    群臣唰地把眼睛收了回去,再不敢乱看。
    【秦始皇驾崩之前,曾经给公子扶苏写过一封信,让他回咸阳为自己举办丧事。】
    刚刚还在难过的群臣:等等!!!
    怎么这里还有公子扶苏的事情啊?不是说太子已经没了吗?
    感觉心里的眼泪白流了,原来太子你没死啊。
    又一次被齐刷刷盯着的扶苏::)
    有完没完,就你们长眼睛了是吧?
    关键时候还是要看蒙毅,郎中令永远那么沉稳。
    他一脸不解地反问:
    “公子扶苏?”
    大家:蒙卿这是没反应过来吗?也对,突然听说太子还活着,确实应该……
    啊?公子扶苏?不是太子扶苏???
    将闾又炸了:
    “胡亥算什么东西!他老师还有脸说父亲曾经考虑过立他为太子!我大兄都没当上的太子,他做什么美梦呢?!”
    公子高抹了把脸,不想管了。
    将闾总在不该脑子灵活的时候,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但是该聪明的时候,又在那里犯蠢。
    扶苏:说得很好,下次不要说了。
    什么叫孤都没当上的太子?孤怎么没当上太子了?孤前世四岁就被封为太子了好不好!
    始皇若有所思。
    既然光幕提及的始皇帝不曾立过太子,那这光幕说的就不是他经历过的位面之事,而是关于其他大秦位面的。
    始皇倒不意外,他自己见过两个位面,自然能想到会有第三、四、五……无穷个。
    既然如此,光幕正在诉说的就不是当前大秦会发生的未来。那么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看看热闹就行了。
    正好可以看一看那个大秦有什么值得借鉴和改正的地方,毕竟他们也救不了那个位面的秦朝,只能尽量做好自己。
    ——往好处想,说不准对方也获得了光幕提点,可以自行规避危险呢。
    始皇示意将闾稍安勿躁:
    “既无太子,便不是此界之事,不必太过真情实感。”
    李斯也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其他位面的李斯有不臣之心与他何干,他可是清清白白忠心耿耿。
    群臣迅速调整好了心态。
    早说嘛,早说不是自家发生的事情,害得他们白担心这么久。
    幸好幸好,幸好他们有太子。幸好他们太子虽然不做人,但是真的很优秀。
    给这样的太子当臣子超有安全感的!
    【始皇帝给长子的信件并没有成功发出去,赵高拦下了信,并说服李斯另立诏书。他们谎称胡亥被遗诏立为太子,又写了一封信送往边郡,细数扶苏和蒙恬的罪状。】
    蒙恬:?
    蒙恬百思不得其解,这里怎么还有他的事情?他常年带兵在外,和太子殿下好像也没多少来往,给蒙毅送信都比给他合理吧?
    其他人却结合“送往边郡”明白了。
    看来公子扶苏之所以需要临时“回咸阳治丧”,是因为之前在边郡啊。
    那么他所在的边郡应该就是蒙恬所在的地方,所以矫诏者担心掌兵的蒙恬帮助扶苏起兵平乱,干脆打算连蒙恬一起干掉。
    所以问题来了,长公子为何在边郡?
    光幕偏不说这个,而是说起了赵高是如何说服李斯的。
    【赵高告诉李斯:“蒙恬将军才能、功绩与谋略皆不俗,大公子对他比对您更加信任。若公子扶苏继位,丞相之位必定落入蒙恬之手。”】
    蒙恬:我再说一遍,我和太子殿下不太熟!
    扶苏扭头去看父亲。
    始皇也看向儿子。
    两人皆从对方
    眼中看出了疑惑。
    若说蒙恬会担任国尉,那很合理。蒙恬是武将,国尉是管武将任免的。
    可是丞相一职,不是说蒙恬当不起,而是相比起来作为文臣的蒙毅更合适一些吧?
    群臣也觉得哪里怪怪的。
    更怪的还在后面。
    【“待大公子继位、蒙恬当上丞相,到时候您还能够善终吗?”】
    作为另一个丞相的冯去疾忍不住了:
    “便是蒙将军当上了丞相,他与李丞相无冤无仇,又为何要对他下杀手?”
    这个“不得善终”实在奇怪,如果换成是“您还能够继续大权在握吗”,才比较合理吧。
    群臣都没搞明白这里头的逻辑。
    扶苏忽然想到了什么:
    “或许那赵高是想说孤继位后会对李丞相下手。”
    阴嫚张口一句“可大兄也和李丞相无冤无仇啊”就要说出口。
    又听扶苏接着说:
    “诸位应当还记得,惠文王继位后车裂了商君,武王继位后与张仪不和、张仪害怕被诛杀而逃亡魏国,昭襄王降罪甘茂、致使甘茂出逃齐国。”
    “另有父亲当年贬黜吕不韦之事,凡此种种,皆是前一任君王倚重的重臣在继任之君手中下场凄凉。”
    众人陷入了沉思。
    不说还没发现,你们秦王怎么有排挤先王心腹的传统啊?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但是很快,大家又反应过来不对。
    阴嫚反驳道:
    “前三人且不提,吕不韦是自己罪有应得,如何能混为一谈?”
    换一个人可不敢拿吕不韦举例,太子殿下说出这话的时候其他人都不敢去看陛下的脸色。
    扶苏倒觉得没什么。
    臣下总爱过度揣测君王,觉得父亲肯定对过往之事讳莫如深,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阴嫚又逼视李斯:
    “李丞相是做了什么,才担忧自己会被大兄针对?还是说丞相自认为是商君第二,与大兄政见不合会受处决?”
    李斯:……
    关我什么事啊!你去光幕里头啊!你去质问里头那个李斯啊!
    我最后强调一遍——
    我,太子殿下的第一狗腿子,和太子没有矛盾,太子的一切政治主张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李斯觉得光幕里提到的那个自己简直不可理喻。
    大公子扶苏是什么人他不知道吗?老秦家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一个仁德之君,怎么可能像惠文王一样对他下手?
    顶多是用一些让人有苦说不出的方法架空他,给他封个面上好看的虚衔而已。
    说是担心自己不得善终,还不如说是担心自己不能继续执掌大权呢。
    至于认为自己是商鞅第二、怀疑自己辛辛苦苦推行的政策会被推翻……记不记得商鞅虽然死了,他的变法一点没改继续施行下去了?
    要对老秦
    家血脉有信心,他们绝对干得出来人杀了、东西留下的事情,根本不让自己吃亏。
    他们太子尤甚。
    而且太子是个爹控,他爹立下的重要政策他才不会改呢,谁改他跟谁急。顶多改改不重要的,但既然都是不重要的了,那改了也没什么要紧的。
    李斯不和公主争辩,他直接向君上跪拜请罪。
    “臣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有负圣恩!”
    给自己找一千一万个理由,都不如老老实实认罪领罚。反正那又不是他干的错事,以退为进反而能躲过严惩。
    扶苏看了父亲一眼。
    始皇对他颔首,示意他来做决定。
    这是将向臣下施恩的机会让给爱子了。
    不管本位面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都打算帮儿子多拉拢一番重臣。唯有防患于未然,才不会叫旧事重演。
    扶苏于是对李斯说道:
    “爱卿怎么又开始请罪了?都说了此事与你无关——”
    光幕说到下一句:
    【李斯在伪造的诏书中痛斥扶苏与蒙恬“不忠不孝”,令二人自裁谢罪。】
    扶苏:呵呵,你说谁不孝?
    大秦第一孝子现在很不高兴,什么拉拢李斯,拉拢个鬼。
    扶苏立刻眼刀子射过去:
    “孤方才想了想,虽然此事与丞相无关,但既然丞相总是心下有愧难以安坐,不如还是就这么跪着吧。”
    说完还抱怨一句:
    “真是恶毒的诋毁!孤怎么可能不孝顺父亲?”
    始皇:……
    群臣露出了迷之微笑。
    啊,毫不意外呢,果然太子殿下只在意这个问题!
    不过李斯胆子挺大啊,居然敢这么编排太子。活该他跪着,哈哈哈哈哈。
    始皇揉了揉太阳穴,对儿子说道:
    “别闹,让李斯起来。”
    他是让太子去和人交好的,太子总这样随心所欲怎么能行,这不是凭白给自己招惹仇恨么。
    而且这句话里头的重点是不孝吗?
    难道不该是李斯让太子自裁?
    想到这,始皇一顿。
    ——李斯、让、太子、自裁???
    始皇看一看心爱的宝贝儿子,又看一看倚重的大秦功臣,目光逐渐变得危险。
    虽然早有所料李斯可能会迫害拦了他路的扶苏,但当真听见这些话,还是觉得十分刺耳。
    李斯本就在犹豫是听太子的还是听陛下的,见状不敢再有什么奢望了。他还是老老实实跪着吧,他不配起来。
    始皇心里安慰自己。
    没关系的,就算矫诏也没事。阿苏如此聪慧,怎么可能看不出诏书是假的?
    必然是阿苏悍然反抗之后,因李斯等人掌握“遗诏”大势已去,被镇压兵败,这才导致胡亥这蠢货成功上位。
    结果就听光幕补充道:
    【扶苏见到诏书不疑有他,当即拔剑自刎。】
    始皇:!!!
    李斯:!!!
    群臣:!!!
    始皇脑子里只有“扶苏拔剑自刎”在反复循环。
    他此时完全没有心思去分析扶苏为什么不反抗而是选择了顺从,其中是不是另有隐情。唯独记得爱子会自刎全赖李斯所赐,都是此等乱臣贼子害了他家太子性命。
    始皇帝勃然大怒:
    “李斯!你给朕跪到中间去!”
    李斯:呜呜呜,吾命休矣!!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煤气罐没用?看好,我只教一次! 修罗丹帝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 穿成炮灰小师妹后我把满门揍哭了 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超级保安在都市 想当神医被告,果断转行做兽医 武道长生:从觉醒生死眼开始 官海沉浮之美人泪 陆竟池江澜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潜风唐 逆天双宝:神医娘亲又掉马了 鉴宝金瞳 顶级豪雄:开局秒赚10亿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凌皓秦雨欣 独宠太子妃月千澜 大仙武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