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六百零七章 激辩

第六百零七章 激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美国方面的通讯相对比较通畅,李谕很快收到了迈克尔逊的电报。
    类似的电报他收到了不少,不止美国物理学会,什么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乎每家都发了至少两封电报。
    但李谕现在确实走不开,只能先回一封电报,告诉迈克尔逊自己去的时候提前给他说一声。
    李谕之所以走不开,自然是国内涌现了不少新事情。
    首先一件就是他在全国开设的多所学校突然接纳了大量留日归国的学生。
    “二十一条”这事已经公之天下,留学生极为愤慨,反响最强烈的便是留日学生。
    他们简直气炸了,自发组织集体离开日本回国,以表示最强烈的抗议。
    这一波回国的留日学生相当多,差不多有四千名。
    李谕随即在报纸上登文,按照籍贯,这些学生可以进入武汉、长沙、广州、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学校;如果在日本已经读到大学,则可以进入上海大同大学继续学业。
    学生有血性很正常,李谕支持他们。但就像当年蔡元培在上海组织中国公学收留从日本抗议回国的学生一样,他本人还有要做的事,必须让这些人继续读完书。——知识越多,作用越大,对日本的威胁才更大嘛。
    这是第三次大规模的留日学生集体返国。
    第一次是在1905年,即日本发布“留学生取缔规则”,陈天华投海自尽的那次。
    第二次是辛亥时期,留日学生为了回国参加革命。
    第三次就是当下因为“二十一条”回国的。
    幸亏李谕当年早有准备,学堂建设的面积不小,均分开,每个学校不至于承担太大的压力。
    但怎么说也超出了设计容量,有些方面只能将就一下,比如住宿条件差一点,上课没有足够桌椅,需要站着等等。
    倒是大同大学由于足够大,大学生又没有那么多,反而充盈了不少。
    日本的大学相比欧美差了点意思,但基础教育还算拿得出手,所以归国的留日学生水平倒是可以。
    李谕特意带上吕碧城南下上海,探望一下进入大同大学的留日学生。
    搭乘火车到达上海后,李谕看到这里仍旧有浓厚的抵制日货行动。
    几个月前袁世凯再度命令各省严格禁止抵制行动,尤其不能用横幅贴出“抵制日货”字眼。
    北京城距离近,被弹压得厉害,上海则宽松一些。
    商人们虽然不敢再名正言顺抵制日货,却别出心裁地放弃了“抵制”这个名词,转而提出“振兴国货”的口号,继续不用日货,并且成立了“劝用国货会”、“知耻社”等组织。
    除了抵制日货的,还有“救国储金团”,目的是募集资金帮助发展本国工业。思路很不错,要抵制日货,肯定得拿出对应的替代品。
    此次抵制日货发生的时机比较巧,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失调的刺激,民族工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抵制日货运动爆发以后,中国多种轻工业的生产都显著增加。
    要是上升到政治层面,总感觉整个民国时期,日本的对华策略都挺失败的。他们过于强硬,总想走捷径,想快点占有整个神州大地。
    而且日本一直有这种盲目的自信,并且极度膨胀。
    实际上这样只会激起国人巨大的反感,对日本的恨一直延续到百年之后,仍然没有消散的意思。
    他们也不想想自己比英国差了那么多,英国花了百年都搞不定一个只有地理概念的印度,更何况日本这条徒有大嘴的瘦蛇,想吞下有着千年不断文化的巨象?
    李谕买了份报纸,发现就连美国人都看出了日本的适得其反,美国的通讯记者在英文报纸上分析了“二十一条”所激起的中国人团结一致的决心和中国经济与商业上的潜力。他相信此番中国努力发展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可能会“维持久远”,因此对日本的主要贸易将会给予“致命的”影响。
    因为此时的日本没啥拿得出手的工业品,主要就是纺织业。
    他在新闻稿里写道:“那么多中国人内心充满了国耻感,深切的怨愤和精神上的苦恨,使得抵制日货运动变得实际且必要,因为人民已下定决心尽量不买日货了。”
    美国记者虽说对情况估计得过于乐观,中国人的确开始觉悟到救国的必要,可是对建设经济的努力尚且只是初步,毕竟没有工业基础;但那种仇恨,却是切切实实的。
    李谕来到大同大学,与胡刚复一起安抚了安抚学生情绪,——效果不是特别好,他们漂洋过海跑到日本,现在又漂洋过海回来,气头正盛。
    只能说一点展望未来的话。但近期看的话,也没啥很好的未来,因为袁世凯要称帝了,那时候他们肯定又有得忙。
    该有的革命少不了,李谕只希望他们能在革命之余尽可能多读点书,就算对革命本身,也有好处。
    好在李谕的声望不小,学生们多少能听进去一些。
    办公室中,胡敦复哭笑不得地对李谕说:“要是我年轻几岁,也和他们一样。”
    李谕笑道:“年轻人精力旺盛,读书的同时搞点别的事没啥问题。而且也不能怪他们,谁叫北洋政府办的事这么让人上头。”
    “从报道的消息看,袁世凯真的不想做总统了,到时候必然天下大乱,为了一己私利,置万民于水火之中,算什么皇帝?”胡敦复说,“我看他必然留下骂名!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最需要的不就是名声?他到底怎么想的?”
    “逻辑上我也想不通,”李谕说,“可能是你我都没有参过政,理解不了,而政客要做的就是隐藏自己的内心吧。”
    ——
    中国科学社目前国内总社已经搬迁到大同大学校园内,李谕与胡敦复顺便来看看。
    《科学杂志》的发行保持着不错的水平,刊登文章的难度选择越来越纯熟,主要归功于有了名气后,投稿的人多了,不仅美国的留学生在供稿,日本、欧洲的留学生都有很高的热情。
    刚到门口,李谕就听见编辑金邦正大声怒斥道:“卖国贼,怎么连他都成了卖国贼!”
    李谕好奇地问道:“谁是卖国贼?”
    “啊,院士先生,我不知道您回来了!”金邦正放下手里的一篇稿件,起身说道。
    李谕摆摆手:“不用拘谨。”
    金邦正把一堆稿件递给李谕,然后说:“自从日本国提出该死的二十一条后,美国留学生们群情激昂,学生联合会所办的《中国留美学生月刊》做了大量报道,一连几期都有大量篇幅讨论这个问题。”
    李谕翻了翻稿件,留美学生的情绪没比留日学生好多少。
    有的学生说应该斗争,仿效比利时的抵抗,而不应像朝鲜一样被日本征服统治;有的主张不应被“日本化”;还有一些人认为,目前国内的危机,需要各人“放弃自己前途的原定计划”,做“重大的牺牲”。
    其中一篇有代表性的社论说:“我们应该做对国家最有贡献的事,如果必要的话,甚至牺牲生命。……中国现在需要能干的人才比需要任何其他东西更为迫切。因此,我们的责任十分简单——回国去!”
    只不过一战时期船票不好定,价格又涨到天上,远非日本回国那么方便。
    既然一时之间回不了国,他们就利用节假日,到美国的军事营地受训……
    李谕看完后,对金邦正说:“很正面,怎么就卖国贼了?”
    金邦正把刚才看的那篇稿件拿给李谕:“卖国贼是胡适,你看看他都写了些什么东西!他可是留美学生会的干事,而且是《中国留美学生月刊》的国内通讯版编辑,怎么能写出让大家保持‘清醒的爱国主义’这种话?话再漂亮,也是在帮日本人洗白!”
    李谕坐下来,摆正稿件:“我看看他都说了什么。”
    此时的胡适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跟随杜威念博士,与一众留美学生的愤怒情绪高涨不同,他写了一篇《给全体中国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保持冷静,摘取其中关键的一部分:
    “就我看来,我们留学生,在这个时候,在离中国这么远的地方,所应该做的是:让我们冷静下来,尽我们的责任,就是读书,不要被报章的喧嚣引导离开我们最重要的任务。让我们严肃地,冷静地,不被骚扰,不被动摇地去念我们的书。好好准备自己,等到我们的国家克服这个危机以后——我深信她必能克服这个危机——好去帮助她进步。或者,如果必须的话,去使她从死亡里复活过来……
    远东问题最后解决的办法,并不在于我们立刻和日本开战,或者在于其他列强的干涉……最后真正的答案,必须向其他地方寻求——也许比我们现在所想象的答案要深刻些。
    我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我只知道答案不在这里。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去把它找出来……”
    “theanswerisblowinginthewind,”李谕复述了一遍胡适最后一句话,“他说不知道答案,但其实一直想表达自己的答案。”
    “答案就是卖国贼!”金邦正气呼呼地说,“通篇全是不抵抗主义,和当年清朝政府各地赔款的做法有什么两样?去美国读书,要接触新思想,美国大学难道会教这个?!您再看看月刊总编辑新闻系邝煦堃反驳的,他说胡适这种思想只不过是根源于老子、耶稣、释迦牟尼的教训!”
    李谕摸了摸下巴说:“确实有问题。”
    李谕当初在美国告诫他们要先好好读书,是为了积蓄力量,再做大事。
    此时的胡适似乎曲解了这句话,只强调当下的不抵抗。
    而且语言本身是讲艺术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意思大不相同。
    李谕当时只告诉他们这些留学生更要好好读书。而胡适竟然堂而皇之写了个所谓的“《给全体中国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这不就是想代表全中国的学生吗?
    平心而论,此时的他还只是个普通的学生,有几个人愿意被他代表?而且他是少数派,凭什么一定要让他代表多数人?
    胡适这次显然犯了大忌。
    金邦正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二十年,大家都能看出日本人的想法,人心不足蛇吞象,要了赔款发展海军,割让了宝岛又觊觎辽东,现在更想贪图青岛。一味忍让,要让到什么时候?”
    金邦正又拿出另一名留学生的信,“我看这个叫梅贻琦的写得就很对,他同意学生的责任是读书,却不同意把一个学生非常留心当前国内的危机当作是疏忽了做学生的责任。只有认真研究国家危机的学生,才能真正尽他的责任——就是解决亟待解决问题的责任。您说对不对?”
    很多同期留美学生都认为胡适所提出的并非“清醒的爱国主义”,而是“不爱国的胡说八道”
    李谕点点头:“大是大非问题上,确应如此。胡适同学的一些观点显然受到纯理论的影响,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但就算搞研究,也不应该如此。我给他写封电报,让他注意一点。”
    金邦正说:“院士先生,您不是认识他的导师杜威教授嘛,也给他发一封。”
    李谕说:“也好。”
    胡适文章中的很多观点压根站不住脚,而且过于悲观。
    “如果有必要的话,去使她从死亡里复活过来。”
    但是用什么方法去使国家从死里复活过来?难道靠一手挟着《圣经》,另一手挟着一本同样有用的书,像是《白朗宁诗集》(胡适对它比任何其他书本都要熟悉),便办得到了吗?
    所有人都必得承认,一旦日本实行武力占据,要驱除他们就必须使用武力。
    从死里活过来,比在未侵入以前就抵抗难多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在妖怪幼儿园当大厨 明末钢铁大亨 [综武侠]黑店日常经营中 春夜来潮[先婚后爱] 死对头竹马骗婚后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水浒话事人 开局获得神照功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超维术士 武道人仙 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 超凡大谱系 长青仙尊 我都修魔了,你还想道德绑架? 这个训怪师不太靠谱 全球进化:我以符法荡诸邪! 斗罗绝世:谁让他当魂导师的! 大唐40K:盛唐武士亮出光刃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