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属性点慈善家> 739 别了,王位(终)

739 别了,王位(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搭好石碑之后,王齐一边安排禅让王位和相关法律条文,一边整合资源,推动航天机构的成立。
    凤凰王国如今的总人口规模,只有三百余万,其中有一百多万人属于刚过扫盲的水平,这里面勤学肯干的也能做些焊接、机床工作,但无法推动产业进步。
    总体规模还是过小,不可能真的弄出航天产业来。
    “石碑”项目让部分研究人员对外层空间已经有所了解,直接丢掉又太过可惜,因为知识和技术一旦断代,后面就要从头走起,尤其是技术,一旦往资料库里存,过几十年想找都找不齐全。
    所以这个航天机构体量不能太大,整体规模必须压缩到千人级。
    几千人想做火箭肯定是痴人说梦,但参考矿洞内超古代着陆器的形式,开发空天飞机式的航天器,也能做。
    初期不需要考虑在外层空间常驻,所以现有的以小时为单位的生命维持系统也够用,基于“矢量生成”的魔法动力源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基本型舱外航天服也有,不存在技术瓶颈。
    推动航天还有个目的,就是去外层空间确认“石碑”信号的接收难度。
    电磁波在流放地大气内随距离衰减非常严重,拉出早期做无线电实验用的接收站,一点反应也没有,所以只能往外走。
    这里面还有些生产端的事情,等了几个月,蓝天重工的大飞机项目终于完成量产前的包括试飞、调整等全部工作,直接让大飞机项目组接手空天飞机。
    其中的跳跃实在有点大,主要障碍是蓝天重工基础配套设施不全,只有跨音速风洞,无法进行高超声速段的风洞实验。
    跨因素和高超声速之间,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还有两个级别风洞,分别是2.5倍音速段以下,和2.5倍至5倍因素,前者可以直接用人操作,后者主要为无人飞行物服务,比如飞弹之类的。
    现在要强行上马空天飞机,只能多做实际操作来采集数据。
    初代的外观,直接参考超古代着陆器。
    着陆器的形状是升力体加抬高的亚音速翼组成,不需要实操都知道它的低速段飞行能力非常好,但也不是没有问题。
    首先着陆器的外壳主要是铌钨合金,它的高温耐受力非常强,而凤凰钢铁至今也没有造出性能完全一致的铌钨合金,采用温度耐性更低的材料,可能存在外壳过热融毁的情况。
    但解决方法也一样,先造出样机来飞着,不一定要出大气,也不一定要那么高速度,在保障飞行器不会解体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次飞行来采集各阶段数据,来分析飞往外层空间需要突破的障碍。
    接下来需要的是制造空天飞机用的超级设备。
    这东西和飞机不同,飞机的蒙皮是以铝合金薄板材的形式运输的,而铝薄板绝对顶不住高速、高温环境,钛基也不行,钛合金在四某度以上区间的性能非常差劲,最好的还是钢,涡轮发动机用的钼钢。
    为了能够达到比较高的可靠度,必须尽可能减少焊缝,最好是能通过两到三块一体锻铸的部件凑出一个完整外壳。
    造出这样的结构,需要用到超大型设备,里面还有一系列运输课题需要解决,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
    所以初代样机只能先凑合下,直接用不锈钢外壳做一些比较简单的课题。
    至于耐热瓦,通知相关企业先储备技术,等真正有了返回大气的需求再说,突破大气的过程没有减速需求,温度不会那么高。
    这么一台凑合样机,在拥有大型飞机组装能力的蓝天重工,很快被弄出来,开启了空天飞机发展之路。
    经过一段连续试飞,空天飞机马上面临换代需求。
    不锈钢能顶住的速度上限在3.2马赫附近,再快一些就会因气动加热现象出现材料性能衰减,利用内置的魔法降温系统进行主动干涉,还可以进一步推高速度。
    所以实际在突破大气这个环节,只要比不锈钢强点就行,家里有好几种备选材料可用,甚至再糙一点,直接用不锈钢上天,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而用在炮弹上的凝固附面层技术,在空天飞机这样的超大表面上却不太好控制,还需要后续技术迭代。
    另外还实验了护盾对穿透大气过程的影响。
    该过程中,动力组也拿到了突破大气所需推力分布数据。
    现有的“矢量生成”装置推一个不锈钢飞行器上天完全够用,但如果后续飞行器重量增加,还是需要留出些余量。这组的工作方向也比较明确,在固定大小的空间内,尽可能提高输出以及动力源的可操控性。
    经过第一批试飞,二号机建造过程中就要回答回归大气方面的疑问。
    回归主要问题只有两个,姿态和热量。
    姿态,既飞行器以什么姿势冲向大气层。
    和突破大气的要求截然不同,回归大气需要在上层空间实现部分减速,否则直接拿机头迎着飞,以十几二十倍音素撞向中低层空气,就算动力够减速,人也会变成一滩血水和骨头渣子。
    古代着陆器的结构,本身就很适合降落,在风洞实验里可以用机腹对准降落方向,能实现自稳定,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控制。
    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家不知道机腹迎风会把温度提升到什么地步。
    二号机外壳材料的可靠性能耐热极限是1150度,魔法控温只能对抗热值增量,并不能提高材料耐热极限,在实际数据未知,学科不完善的前提下,还是加上隔热瓦比较保险。
    隔热瓦这东西,虽然在各种熔炉、窑炉里都有用,但没有专门给航天器设计的,相关企业凑出来的可能存在强度不够等问题,只能通过魔法体系,尽可能在突破大气过程中,保护其完整性。
    二号机的试飞工作,先重复一部分一号机的项目,确定各方面没有问题后,开始亚轨道飞行。
    亚轨道,既能够突破大气,但无法完成环球移动的线路,就像从水下往水面上丢石头,刚刚丢出水面也叫亚轨道,丢到外太空去只要能落回水里,也叫亚轨道。
    亚轨道速度和卫星轨道差远了,二号机首次亚轨道试飞的极限速度只有五马赫,最大高度达到80公里。
    全程没什么意外。
    主要助力是“矢量生成”,这是个全向动力系统,在机腹对准前进方向时,一样可以提供方向合适的作用力,更好的控制降落过程。
    接下来的试飞工作越来越麻烦,因为随着突破大气的速度提高,为确保安全,要把抛物线放得比较平,用丢石头就是越丢越远。
    两千公里、三千公里,到这里项目不得不暂停,再次对二号机进行改造,加上厕所、床位之类的东西,让航天员在飞回来的过程中舒服点。
    中间有人提出干脆让航天员把飞船再开出大气返程,被王齐直接驳回了。
    走外层空间回来,快是快了,风险的提高却不是仅仅翻倍而已,在各项支持系统都非常凑合的情况下,这么做无疑是让航天员玩命呢。
    亚轨道测试推进几次,航天局行政构架也搭得差不多,开始能够同步更多厂家的协力。
    和“石碑”计划时一样,加入项目的厂家并不是只干这事,不过是协调几个技术骨干,中间获得的新技术也是厂家自己的。
    更多的厂家意味着更强的技术支持,同时进度也会放缓。
    等待三号机消息的过程中,先利用二号机亚轨道实验启动了针对“石碑”信号的追踪。
    相关工作人员考虑得很多,但实际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大面积外露的金属壳本身就是个大型全向天线,加上流放地本身是个低频电磁波黑洞,在亚轨道很容易就收听到石碑信号。
    石碑信号由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一串密码,这个密码的主要作用,就是参与到剩余部分的破译,如果连这一步都过不去,说明数学基础太差,没有数学基础出了行星都找不到路。
    第二部分为至今为止,对魔力研究的成果以及一些猜想,其实未来收到信号的文明,能顺着这些问题深挖下去,一定会注意到流放地的魔力异常。
    最后的部分则完全是猜测,神和魔力根源的关系等等。
    到这里对索拉里斯算有交代了,王齐找索拉里斯聊了几句,迫不及待地把王位传下去,和李想两个转去航天系统当顾问。
    虽然已经把希望传递给未来,不过王齐还是想为文明发展多做一点,如果能有一个可以无限续航自适应调整轨道的空间站,这条魔法和工业结合的文明线就不会再因地表变故断绝。
    哪怕世界意志或神明什么的冒头主动毁掉空间站,也只会给未来人留下更多研究线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复仇公主的彼岸之泪 鉴宝天王 无限双修 成就华流天王,从历经生死战开始 零逝巫女 猎妖高校 攻略对象已上线 影帝他从星际来 鉴宝人生 攻略那个上将 脱北者 乒坛大魔王 基因记忆 辉煌那年 修真娱乐圈 江湖行侠传 网游之剑刃舞者 武神主宰 在霹雳中游诸天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