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误会,误会,我们前面就说了,是误会。”年轻的女子显然应对的能力更加的强劲一些,误会,他们只是没有把误会解释清楚而已。
配合刚才那场面,若还不清楚发生什么事情了,那就是十足的傻子了。
尤其是这平阳公主这一身打扮,连个大户人家的庶女都还不如,若是如此还不知道其中,那还真的白活一世了。
“想不到堂堂明阳侯府竟然污浊不堪,这奴才都能爬上公主的床榻了。”
“可不是,也不知道那被子里的人是谁?但若是在我府上,别说是嫡女了,就是庶女的房间也由不得这样说进就近的。”
心里明白,但是也没人准备被平阳公主出头,毕竟谁又没有交情,但是讥讽侯府还是愿意的。
尤其是越氏,不过是有个做妾的孙女,就尾巴翘上天了。
“公主,你可回来了,奴才,奴才刚才是认错人了。”旺财马上就转换了角色。“是那贱人,那贱人冒充你勾引奴才的,大小姐,奴才对你一片真心日月可鉴啊。”
大伙就这么看着他跪在公主面前一个劲的说自己的清白,然后顺便把公主抹黑了。
“这都能说清白?”杨雪一脸不懂的瞪大了眼睛,然后求解的看着璟王妃,“为什么这奴才在这里瞎掰掰这老人都不管,高门大户都是这样的做派吗?那本王妃可要把家里的奴才都阉了才行,免得以后像这狗东西一样随便瞎掰,还真说不清楚。”
在场的贵妇们都扯了扯嘴角,感觉脸皮有点儿抽搐。
“不过我书读得少,还真的是不懂了,平阳公主怎么都是皇室血脉,穿的差住的差只能说口袋里没有钱,这下面的奴才随随便便的就能上公主的榻上苟且,居然还没有人阻止,真叫人看不懂。”
这还有什么看不懂的?
不过大伙也没怀疑,人家璃王妃以前乡下来的,未必知道高门大院里的心思。
现在璃王府也就一个女人,她也不用去知道那些心思。
上没有母亲教,下没有亲身经历,不懂,自然。
如此一想,反而让人有几分羡慕,又不是脑子有病,谁真心愿意懂这些龌龊事情的?费心费力,有的时候还只能满心的委屈无处说。
只是这话说出来了,自然是要有人接的。
“平阳,你对下管教不严,才让我们侯府今日颜面尽失,从今之后,就不是我们明阳候府的人,从此与侯府再无关系!”越氏很快的就为自己找出一个合适的借口,冷硬着心肠般宣布。
接着又一副无奈地痛心疾首道:“平阳,你要理解祖母,今日的事情,确实是你做错了,这个错,太大了……祖母也是为了保住侯府的声誉啊!”
明玉公主一脸的懵懂,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般哭泣的问道:“祖母,究竟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何。为什么要赶我出府?那我能去哪里啊?”
这德行?太能作了吧?还有这平阳公主,也太弱若好欺了点,这样的人会和下人苟且,有脑子的人都是不信的。
各种言论自然如洪水帮涌了出来,各种版本的众说纷纭,虽然说越氏不要脸,但是公主的身份可是高贵着,能看着高贵的人被欺负,感觉也有种说不出的爽快来。
这时候定远侯世子妃站了出来,看着越氏质问道:“老夫人还真是会说笑,平阳公主与我家小叔早已经定下婚期,很快就要成亲了,你现在无端将公主驱走,是想要羞辱谁?!”
“对哦,那柯将军岂不是娶不到老婆了。”璃王妃又开始幸灾乐祸了。
众人很无语。
越氏似乎早就已经有了打算道:“就算平阳与侯府断绝了关系,我们明阳侯府也会给定远侯府一个交代,老身的嫡亲哥哥家的嫡长女女年纪相貌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好,与柯将军甚是般配,不知世子妃意下如何?”
“不好。”回答的人是璃王妃,似乎觉得让柯茂林娶一个一等一好的女子很是不满意。
又似乎想通其中关键般,执拗道:“又不是公主自甘下贱做了什么龌龊事情,凭什么要将公主赶出府去?再说了你们侯府管下不严,那也是主母管理后宅无方,以后改正即可,怎么就是公主配不上柯将军了?在可是父皇赐婚,岂是你能说退就退的。”
显然,璃王妃是觉得公主这个样子其实就很好。
越氏很无语。
年轻的女子对定远侯世子妃道:“我外甥女长得不说国色天香,但也是中人之上,从小教习良好,绝对不会辱没了将军。”
“不行!”璃王妃显然就准备管到底了,“你这女人说话是什么意思?凭什么说公主就辱没了将军了?难道人家堂堂一国公主,还比不上你那什么外甥女?哦,你家外甥女才不过是中人之上,人家平阳公主乃是万人之上。”
大伙都觉得这是句反话,人家平阳公主就在这里站着呢,虽然是顶着公主的封号,但是这万人之上,确实感受不到。
璃王妃就是要让公主去辱没将军的,想必也不愿意对方去娶一个一等一的好。
“璃王妃,这婚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虽然贵为王妃,但毕竟不应该插手我们的家事。”越氏是真觉得璃王妃在搅事。
璟王妃冷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在老夫人眼里,这太后赐婚是该如何?”
“不是父皇赐婚吗?”杨雪故意问道,“在老夫人面前太后是不是不够大?我看她一点都不放在眼里。”
越氏就算再不同人情世故,此刻也要吐血了。
“就算老夫人瞧不上太后,那也该是和定远侯夫人商议啊,怎么就和世子妃商议了?”
“没错,公主可是金尊玉贵的岂能一句话说逐出家门就逐出家门?!”
“此事也非公主之错,乃是主母管束不严所致,公主年幼,不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