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章举头三尺有神明:警世果报篇 (1)
世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佛家常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恶有报,因果轮回,虽涉及迷信唯心,但怀一颗善心,做些善事,自是幸福之根,快乐之源。多行不义,终日戚戚惶惶,小人、恶人貌似风光,其实活得并不开心。
孝妇的誓言
出处:《搜神记》
阅读环境:书桌旁
恐怖系数:★★
汉朝时,东海郡(今山东郯城)有个孝妇,侍奉婆母非常恭谨孝敬。她的婆母说:“这媳妇侍奉我很是勤劳辛苦。我年纪大了,何苦为了多活几年,连累年轻人呢?”于是,婆母就自己上吊死了。婆母的女儿告到官府说:“是媳妇害死了我母亲!”官府就逮捕了孝妇,办案的官吏毒刑拷打,孝妇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便承认了不实之罪。当时于公(指于定国,后为宰相,以断案审谨而闻名)为看管监狱的衙吏,说:“这个妇女赡养婆母十多年了,因为孝而闻名四方,肯定不是她杀的。”太守不听。于公与他争辩但他不听道理,于是于公拿着论罪文书,向官府哭诉,并辞职离去。
自孝妇死后,郡中枯旱了三年,始终不下雨。后任太守到此,于公说:“孝妇不应当处死,前任太守强行杀死了她,灾祸的原因应当就在这里。”于是,新任太守就亲自前去祭奠孝妇的坟墓,并为她立碑。天上即刻降下了大雨,当年五谷丰登。
长辈老人传说:“孝妇叫周青。她被杀的时候,车上装了十丈竹竿,悬挂着五面长幅下垂的旗帜。她当众发誓:‘我要是有罪,自愿被杀,血就顺流而下;我要是被冤枉死的,血就逆流。’行完刑后,周青的血变成青黄色,沿着旗杆往上流,然后又顺着幡旗流了下来。”
经典溯源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曰:“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
鬼话歪批
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就是以孝妇周青为模特儿塑造的。日月昭昭,何人可欺?
当整个社会去碾压一个人时,个人是无法与之抗争的,更何况是一个弱女子?所谓“血上流”、“降大雨”、“六月飞雪”、“三年大旱”,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许只不过是善良人们的一种祈愿和寄托而已。
夜半喊冤的女鬼
出处:《搜神记》
阅读环境:灯下
恐怖系数:★★★★
汉朝九江郡人何敞曾任交州刺史,有一次他出外视察,来到苍梧郡高要县,晚上就住宿在鹄奔亭。
还没有到半夜,便有一个女子从楼下走出来,对他喊冤说:“我姓苏,名娥,字始珠,本来居住在广信县,是修里人氏。我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又没有兄弟,嫁给了本县的施家。我福浅命薄,丈夫也死了,留下各色各样的丝帛一百二十匹和一名叫致富的婢女。我孤苦穷困,身体又虚弱,不能自谋生计,所以想去邻县卖掉这些丝帛。于是向本县的一个男子王伯那里租了一辆牛车,价值约一万二千文钱,载了我和丝帛,叫致富牵了缰绳驾车。就在前年四月十日,我们来到这鹄奔亭外面。
“当时天色已晚,路上都没有了行人,我不敢再往前走,便到这里留宿。致富的肚子突然痛起来,我便到亭长的住处去讨一点茶水和火种。
“那亭长龚寿拿着刀和戟,来到车旁,问我:‘夫人从什么地方来?车上装的是什么?你丈夫在哪里?为什么独自行走?’我回答:‘这些不必劳累你来过问了。’龚寿就趁机抓住我的手臂想要污辱我,我不顺从,他就用刀直刺我的肋下,我当时就死了,他又杀了致富,在这个楼下挖了个坑,把我和致富一起埋了,我在下,致富在上,并取走了财物,杀了牛、烧了车,把车轴和牛骨扔到了这个亭东面的空井里。我死得好惨,无处投诉,所以才来告诉您。”何敞说:“现在要挖掘你的尸骸,凭什么作为验证呢?”女子说:“我全身穿的都是白色衣服,脚上是青丝鞋,还没有腐烂呢。”
何敞命人挖掘出来一看,果真如同她说的那样。何敞于是赶马回到官府,派遣差役逮捕龚寿,拷问之下,龚寿认了罪。他又到广信县查问,也和苏娥说的话相合。龚寿的父母兄弟,全被逮捕入狱。何敞给朝廷上表说:“按照通常的法律,杀人不至于全家被处死。但龚寿做了罪大恶极的事,家里人却隐瞒了好几年,王法自然不能让他们免受惩罚。而且,让鬼神来申诉的事,千年也碰不上一次。所以我请求把他们都杀了,用来显扬鬼魂的神灵,用来帮助阴间对恶人的惩罚。”朝廷批复同意他的意见。
经典溯源
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伯,赁牛车一乘,值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
“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从何而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一创立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
掘之果然。敞乃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合。寿父母兄弟,悉捕系狱。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寿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
所不免。令鬼神诉者,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诛。”上报听之。
鬼话歪批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古人作品中,男鬼诉冤,一般不现身,或化为一阵旋风。女子是社会弱者,冤情比男性更深更多,申诉更难,因此女鬼鸣冤正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蚁王报恩
出处:《搜神记》
阅读环境:公车上
恐怖系数:★
东吴时,富阳县的董昭之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看见江心有一只蚂蚁,爬在一根短芦苇上,两头来回奔跑,非常惊慌。董昭之说:“它是害怕被淹死啊。”他想把它捞上船来,船上的人骂道:“这是会蜇人的毒物,不能搭救它,我要踩死他。”董昭之很可怜这只蚂蚁,就用绳子把芦苇系在船边上。船靠了岸,蚂蚁得以从江中脱险。当天晚上,董昭之梦见一个穿黑衣的人,率领着一百多随从来感谢说:“我是蚁王,不小心掉进江里,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将来假如您碰上急事、难事,可以告诉我。”
过了十多年,董家附近发生了抢劫案,董昭之被横加罪名判为强盗头子,关押在余姚县的牢里。在牢中,董昭之忽然想起当年蚁王托梦之事,正当他再三琢磨时,一起被关押的人问他,董昭之如实相告。那个人说:“你只要捉两三只蚂蚁,放在手掌上对他说话即可。”董昭之依照他说的办了。晚上果然梦见穿黑衣的人说:“要赶快逃到余杭山中。天下已经混乱,赦令不久就要下来。”随后,董昭之便醒了。这时,蚂蚁已经把枷锁咬断了,他趁机逃出牢狱,渡过江,逃进余杭山。不久遇上大赦,董昭之最终被免罪。
经典溯源
吴富阳县董昭之,尝乘船过钱塘江,中央,见有一蚁,着一短芦,走一头,回复向一头,甚惶遽。昭之曰:“此畏死也。”欲取着船。船中人骂:“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蹋杀之。”昭意甚怜此蚁,因以绳系芦,着船,船至岸,蚁得出。其夜梦一人,乌衣,从百许人来,谢云:“仆是蚁中之王,不慎堕江,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历十余年,时所在劫盗,昭之被横录为劫主,系狱余杭。昭之忽思蚁王梦,缓急当告,今何处告之。结念之际,同被禁者问之。昭之具以实告。其人曰:“但取两三蚁。着掌中,语之。”昭之如其言。夜,果梦乌衣人云:“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乱,赦令不久也。”于是便觉。蚁啮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旋遇赦,得免。
鬼话歪批
佛家常说:扫地怕伤蝼蚁命,为爱飞蛾罩纱灯。善心义举不分大小。
蚂蚁虽小,也知恩图报,比起当今被救助却溜之大吉者,要高大许多。无感恩心,人比犬马还卑下。
鬼杀恶婢
出处:《杂鬼神志怪》
阅读环境:郁闷时
恐怖系数:★★★
永嘉年间,黄门将张禹曾外出路经一个大沼泽地。当时天色阴暗,将要下雨,他无处可避,忽然看见前面一户人家的大门敞开着,便走进了前厅。一个婢女走出来询问他,张禹回答说:“我赶路遇到了雨,想求借一宿。”婢女进屋报告,不一会儿就出来请张禹进去。张禹进去后,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坐在帐帷幕中,旁边有二十多个婢女,衣着都很鲜艳华丽。女子问张禹想要点什么,张禹说:“我自己带有干粮,只需要一些开水。”女子命人把锅拿来,张禹便生火烧水,虽然听见水的沸腾声了,用手一摸,水仍旧是凉的。
女子说:“我是已经死了的人。坟墓里没有什么东西供你使用,我很是惭愧。”接着她就哭泣着告诉张禹说:“我本是任城县孙家的女儿。父亲是中山郡太守。我嫁给顿丘的李家,生了一男一女,男孩十一岁,女孩七岁。我死后,我丈夫很宠爱我从前的婢女承贵。如今我的孩子经常被承贵打得死去活来,我悲痛得穿心彻骨,很想杀了承贵。可是我一个死去的人气力虚弱,须要有所凭借。我想拜托你帮助我,我一定重重报答你的恩情。”张禹说:“我虽然同情你的遭遇,但人命关天,我不敢遵命。”女子说:“我怎么能让你亲自用刀杀她?只是想请你转告我丈夫我跟你说的话,他会怀念我们过去的情意,承贵则一定会设祭除灾。那时你就说你能有法让承贵消灾免难,那时承贵必定会亲自参加祭事,我即可找机会杀了她。”张禹答应了。
第二天天亮后,张禹离开孙氏女的坟墓,就找到李氏,叙说详情。李氏非常震惊,就告诉了承贵。承贵很惧怕,就向张禹求救。这时,只见姓孙的女子带着二十多个婢女从外面涌进屋来,一齐用刀刺杀承贵,承贵倒地而死。
过了不久,张禹又经过这片沼泽地,孙氏女便派婢女送来五十匹杂色绸缎报答他。
经典溯源
永嘉中,黄门将张禹曾行经大泽中。天阴晦,忽见一宅门大开。禹遂前至厅事,有一婢出问之,禹曰:“行次遇雨,欲寄宿耳。”婢入报之。寻出呼禹前。见一女子,年三十许,坐帐中。有侍婢二十余人,衣服皆灿丽。问禹所欲。禹曰:“自有饭,唯须饮耳。”女敕取铛与之。因然火作汤,虽闻沸声,探之尚冷。女曰:“我亡人也。冢墓之间,无以相共,惭愧而已。”因歔欷告禹曰:“我是任城县孙家女。父为中山太守。出适顿丘李氏。有一男一女,男年十一,女年七岁。亡后,幸我旧使婢承贵者。今我儿每被捶楚,不避头面,常痛极心髓。欲杀此婢,然亡人气弱,须有所凭。托君助济此事,当厚报君。”禹曰:“虽念夫人言,缘杀人事大,不敢承命!”妇人曰:“何缘令君手刃!唯欲因君为我语李氏家,说我告君事状。李氏念昔,承贵必禳除。君当语之,自言能为厌断之法。李氏闻此,必令承贵莅事,我因伺便杀之。”禹许诺。及明而出,遂语李氏,具以其言告之。李氏惊愕,以语承贵,大惧,遂求救于禹。既而禹见孙氏自外来,侍婢二十余人,悉持刀刺承贵;应手仆地而死。未几,禹复经过泽中,此人遣婢送五十匹杂彩以报禹。
鬼话歪批
不怕鬼上门,就怕鬼惦记。虐人子女自是大发了雄威,可背后时时总有人诅咒、痛恨。害人者终害己,千古不变。
弘氏复仇
出处:《太平广记》(出《还冤记》)
阅读环境:床上
恐怖系数:★★★
梁武帝想在文皇帝的陵墓上修建寺庙,因为缺少良木,他就命令掌管此方面的人加紧寻找。先前有个曲阿人姓弘,家中非常富有,就和亲族携带了大量财货去湘州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