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2章托梦传《渡魂经》,晦涩难解(第1/2页)
夜色渐深,林凡把最后一把桃木碎装进布包,指尖沾着的木屑还没来得及擦,困意就顺着脊椎往上爬——从清晨铺井沿的粗砂,到午后帮虎娃爹整理坟地,再到傍晚跟陈道长商量“内外两清”的法子,忙了整整一天,连口热粥都没顾上喝。
他把布包放在灶台上,挨着虎娃的平安符,往炕上一躺,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脸上,丹田处的清阳之气轻轻晃着,像团安静的暖火。
迷迷糊糊间,林凡感觉自己站在一片雾里——不是村里的槐雾,是泛着淡金光的雾,脚下踩着的不是泥土,是软乎乎的云。正疑惑时,前方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灰布道袍的老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卷泛黄的书,眉眼模糊,却透着股让人安心的气息。
“娃娃,虎娃的事,你办得好。”老人的声音像浸了温水,“只是普通超度,难清他十年的阴缠,这卷《渡魂经》,你拿去,能帮他魂体归正,走得安稳。”
林凡刚要伸手接,那卷书就飘到了他眼前,书页自动翻开,上面的字是暗红色的,像用朱砂写的,却认不全——“阴魄归墟,阳魂引途,三叩九拜,非力非术”“水缠之怨,以温化之;执念之结,以心解之”……字句古奥,有的字像画,有的字连在一起,根本读不通顺。
“老人家,这经文……我看不懂。”林凡急了,伸手想把字记下来,可手指一碰书页,字就像水一样晃了晃,换了个模样,“您能解释解释吗?比如‘三叩九拜,非力非术’,是要拜什么?”
老人却不说话,只是笑着往雾里退,声音越来越远:“经在心中,不在纸上;懂与不懂,看你心境……”话音刚落,雾突然散了,林凡猛地睁开眼,窗外的天已经泛了鱼肚白,炕上的被子被他攥得皱成一团。
“《渡魂经》……”林凡坐起身,脑子里还留着经文的片段,可越想越模糊,只记得“阴魄归墟”“以心解之”几个字,还有那句让他摸不着头脑的“非力非术”。他赶紧抓过灶台上的炭笔,在一张糙纸上写,可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有的甚至想不起笔画,只能画个大概的形状,看着像鬼画符。
“老牛,你醒了吗?”林凡对着空气喊,心里满是焦急,“我刚才做了个梦,有个老人给我传了《渡魂经》,说能帮虎娃超度,可那经文太晦涩了,我记不住,也看不懂!”
过了片刻,老牛的声音才慢悠悠传来,带着点刚醒的慵懒:“哦?托梦传经?看来这虎娃的事,引了善缘来帮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章托梦传《渡魂经》,晦涩难解(第2/2页)
“可我看不懂啊!”林凡把那张画满字迹的糙纸举起来,“我只记得几句,还写不全,‘阴魄归墟,阳魂引途’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非力非术’,难道不用阳气,不用桃木?”
老牛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回忆什么:“《渡魂经》是老底子的渡魂法子,讲究的不是‘镇’,是‘顺’。‘阴魄归墟’说的是帮虎娃散掉身上的阴寒,让他的魄归到该去的地方;‘阳魂引途’是用你的清阳之气护着他的魂,引他走轮回的路。至于‘非力非术’,是说别用硬劲——你之前用阳气灼黑气是‘力’,用桃木镇邪是‘术’,但渡魂时,得用‘软’,用你的心去稳他,比用术法硬引管用。”
林凡听得似懂非懂,又问:“那‘三叩九拜’呢?是我要拜,还是陈道长要拜?”
“都不是。”老牛的声音笑了笑,“是让虎娃爹娘拜——拜的不是神佛,是拜虎娃这十年的委屈,拜他们没护住孩子的愧疚。你想啊,虎娃最在意的就是爹娘,看见爹娘真心跟他道歉,他心里的结才能彻底解开,经文的力量才能顺着这心意进去,帮他魂体归正。”
这话像道光,让林凡突然明白了些——原来《渡魂经》的“晦涩”,不是字难认,是得结合人心去悟。他看着糙纸上那些歪扭的字,突然想起梦里老人说的“经在心中,不在纸上”,心里的焦急慢慢散了。
“我懂了。”林凡把糙纸叠好,放进怀里,“经文不用死记,只要我护着虎娃的魂,虎娃爹娘跟他解开心结,陈道长再念经文引路,这就是最好的‘渡魂’。”
“总算没白托这个梦。”老牛的声音里带着点欣慰,“你再去老井那边看看,烧点艾草,念遍静心咒,把最后一点余邪清了。等法事开始,你别慌,跟着自己的清阳之气走,虎娃能感觉到你的心意。”
林凡点点头,起身洗漱了一下,拿起布包里的艾草,往村东的老井走。清晨的风带着野枣花的香,老井的水面平静得像面镜子,阳光照进去,能看见井底的砖缝,再也没有一丝黑气。他点燃艾草,烟气裹着阳气往井里飘,嘴里轻轻念着《清心诀》的静心咒:“清阳绕井,邪祟皆散;井水映日,岁岁平安……”
念完咒,林凡看着井里自己的倒影,丹田处的清阳之气暖得格外稳——他知道,不管《渡魂经》多晦涩,只要守住“帮虎娃解脱”的心思,只要大家都真心待虎娃,这场超度,一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