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惬意。”小舅舅很有几份自傲。
但看见旁边易大家的神色后,他又收敛了几分,改口道:“这里也别有一番风味。”
几人借用了山间的房舍,这房舍为有钱员外所建,平日里也能对外租赁,顾家花了钱就赁了房舍,一群人上了二楼,在亭中观赏姑苏雪景。
这座山舍专为欣赏景色所建,四面有窗,屋内却很是暖和,坐在屋舍中男女各坐一边,中间用屏风遮住,早有仆从在屋内燃起了火炭,小娘子们烤着火喝着热茶,加上手里捂着手炉,身上穿着厚重大毛衣裳,非但不冷,反而觉得浑身热乎乎,正好有闲情逸致看雪。
虎丘风景的确也不错,此时雪花越落越大,扑扑簌簌落了湖面、山顶、树梢、塔尖,到处一片纯白,偏还有扯着棉絮的雪花还在不断往下坠落。
原本熟悉的江南水乡景色映照在雪花里更显韵致。
大家赏景,李宾只惦记着吃:“我早看你们带着厨子,不知是什么好吃的?”
顾一昭笑:“带了锅子,这么冷正好吃点热乎的暖暖肚子。”
卢兰陵也惊讶:“我们范阳有锅子,不过是做好了端上来,不知道今天吃的是这种吗?”
带了两个锅子,男女分桌,寻附近一座寺庙里知事僧借了泉水,自家带来的炭火点燃,转眼就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白茫茫水蒸气在屋里弥散,让人在雪天觉得很暖和。
“难道是要泉水煮茶?”李宾纳闷,“风雅是风雅,可是有点饿啊。”,喝茶水只能让人越喝越饿。
弘哥儿回答:“是我妹妹想出来的主意,用这种锅子涮肉吃。”
李宾大喜:“风雅,风雅,这才是真风雅!”
随后有仆从将一盘盘肉和菜端上来。
这是顾一昭的主意,她们这顿饭要在户外吃,可又下着雪,从家里带食盒过来肯定都晾凉了,自家厨子来园林借主家的锅灶又觉得不干净,而且冰天雪地在外面厨房洗菜,想想就替灶娘的手指关节担忧,索性就在温暖的家里切好配菜带过来,大家省事。
锅中热水咕咚,弘哥儿自家吃过,所以自己动手将肉和菜都涮进锅里,还教李宾:“这锅子是自己动手才有意思。”
崔题赞叹:“倒让我想起《山家清供》里的拔霞供。”
炭火沸腾,手切肉在锅中蜷缩浮沉,蘸点蘸料吃进嘴里肥瘦相间,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另有香菇、木耳等物,都是各有意味。
此时窗外雪渐渐大了,雪花飘散,林中沉静,白雪皑皑,唯有楼内热气熔融,温暖如春,铜锅沸腾,美食飘香。
大家都觉得有趣。
二娘子更是赞叹:“同样的菜式,怎么在外面反倒觉得更香了?”
“就像那次我在眉山差点断粮,吃最后一根素鸡居然觉得奇香无比。”崔题就说起自己游历山河的趣事。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易大家也认真侧耳倾听,没了刚才对崔题的不屑。
吃完饭后撤走了锅灶,大家又围着炉灶煮茶。
小舅舅就提出正题:“今儿个下雪,就以此情此景每人作诗一首,作为本次赛诗会的题目。”
饭后考试不利于消化!顾一昭满腹抵触。
然而大家都饶有兴致,几位儿郎们都跃跃欲试:“我们也要比。”,四姨娘与易大家也决定在这里摊开桌面画雪景。
当即大家各自才思泉涌,纷纷落笔,或画画,或作诗。
顾一昭提笔半天,在宣纸上写一个“腊月雪忽至,送我满头霜。”
剩下就绞尽脑汁再也续不上了。眼看要交卷,就胡乱写了个“非我夸海口,天下第一妆。”
一炷香的功夫,大家都交卷,小舅舅开始一首一首评选,大家都凑在一处看热闹。
六娘子所写自然又是最好,小舅舅和易大家都赞不绝口:“自在飘逸,不落窠臼。”
二娘子的诗句也得了赞赏。
卢兰陵倒觉得大娘子写得好:“这首诗清新,如小品文一般。”
大姐赶紧打岔:“我随便写的,不算什么。”
顾一昭心里知道大姐是不愿意跟卢兰陵结亲,所以刻意疏远卢兰陵呢,不由得心里又叹息。
她在这里看别人热闹,却不提防轮到她的歪诗被点评:
腊月雪忽至,送我满头霜。非我夸海口,天下第一妆。
小舅舅皱眉:“好……”
他搜刮尽脑子,只想出一个词评价:“好毒辣的诗。”
毒辣在让他哑口无言。
姐姐妹妹们笑作一团。
儿郎们也忍俊不禁,顾一昭不依:“小舅舅才毒辣呢!我是初学者,难免笨拙,舅舅不应当取笑我。”
“实在不是取笑,而是……发自内心。”小舅舅神色沉重。
大家更加笑作一团。
这回赛诗毫无悬念是顾一昭又输了。
姐妹们就笑:“下回又是五娘子坐庄。”
二娘子曦宁调皮,故意道:“我懂了,五妹是喜欢请客,故意寻这机会呢。”,恼得顾一昭去挠她痒痒。
六娘子毫无悬念得了透明的琥珀砚台,大家都凑过去看,淡黄褐色透明琥珀磨制成的砚台,里头还包裹了小虫和松针,看着很有意思。
“多谢小舅舅,我一定妥善保管这一方砚台。”六娘子郑重答。
六娘子拿了奖,想着书上有“烹雪煎茶”的典故,就带仆从去娶雪中竹叶上的雪,打算煮沸了给大伙儿烧茶喝,大娘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去,便跟着她同去。
因着雪大周围又没人,大娘子就体贴得不让别人下去陪同:“在窗口就能看见下面,有什么事大家都尽收眼底t,下着雪,就不下去了。”
四姨娘到底还是不放心:“我陪着你们便是。”
眼看着采完雪正要上楼,就见竹林小径那头走过来几个人,为首那个抱拳就大声道:“雪天相遇,真是好大的缘分!”
四姨娘警惕拉着两位小娘子拔脚就走,将采雪的陶土钵落在了地上都没顾上拿。
大家也都围在了窗边,往下看去。
赵飞鸾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那人是邓毅连。”
邓毅连?
不就是上次山道上抢道还出言不逊的那个坏人吗?
顾一昭也想起来了,很是着急,忙两步并做一步去接姐姐。
好在种地出身的四姨娘动作远比一般内宅妇人敏捷,一手扯了一个小娘子已经进楼了,眼看就马上上二楼。
邓毅连眼见三人要走,赶紧大声喊:“小娘子,小娘子们留步,在下并非歹人,而是归华堂邓家邓毅连,因见娘子们雪下扫竹的风姿,为之倾倒,所以才上前一问。”
眼看他说得不成样子,楼上崔题冷冷开口:“大声呼喊旁人家女眷,你真是归华堂的人?”
邓毅连抬头,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