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职可并不是什么好事:谁都知道皇上近来厚待太子不过是因为他时日无多,萧辰上了这么一艘注定要沉没的大船,就算眼前短暂显赫,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注定败于垂成而已。
那他就这么坐以待毙吗?
顾一昭看着屋檐下垂下的铜风马,心思不宁。
“叮叮当——”窗棂前的风马叮咚作响,萧辰将思绪收了回来。他看着眼前的堪舆图,问下属:“哈密卫的人如今在何处?”
下属回话:“已经秘密往南行至星星峡,乔装成了商队继续南下,单等着命令。”
“嗯。”萧辰点点头,“不要南下,从西边走,横穿居延海,过亦不剌山,避开肃州卫、陕西行都司一路官兵。”
“可那要从鞑靼的地盘上过……”下属犹豫。
“无妨。鞑靼的阿鲁台与瓦剌部多年摩擦不断,近日听闻阿鲁台汗王去世,只怕瓦剌部要趁机报仇雪恨,两狼相争,无暇顾及我们。”萧辰胸有成竹。
“是。”下属信服,不再多问,下去布置诸事。
萧辰看着那副悬挂着的堪舆图,想起当日与太子的对话。
“在衡,这药寻回来也治不好了,莫要再浪费人力物力白白折损在北疆。”太子面色苍白,躺在床榻下,虽然面色雍容,但遮不住满身的病气。
“殿下,当初我说好了将计就计,为的就是能去北疆寻药。”萧辰毫不示弱,因着两人自小长大的情分,他一口一个“我”,甚至说到紧急处不遮掩语气里的恼怒,丝毫不惧失礼。
“咳咳咳……”太子被他的样子逗笑,却笑得剧烈咳嗽了起来。
萧辰赶紧给他倒水递过去,太子接过喝了几口才息了咳嗽,缓缓开口:“我一生得你们几个知己,足矣。”,他也不见外,连“孤”的自称都摈弃了。
“殿下说这话什么意思?”萧辰看他一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万民,都当为殿下所用。”
“我知道,你们几个不一样。”太子语气微微凝滞,如雨前闷云,“我上回跟你说的事,你意下如何?”
“殿下还是莫要多想,好好修养好身体。”萧辰语气里有斩钉截铁的坚定,“说句僭越的话,五殿下是我瞧着长大的,他待太子殿下也如我一般,再无旁的心思,殿下要早点好起来,才能庇护身边诸人。”
“真的能好起来吗?”太子轻笑一声,雪白的皮肤在阳光下脆弱得厉害,几乎能被日光照透,他的笑容也恍恍惚惚,似乎随时能乘风归去,“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我已经时日无多,能将你们几个安置好便也此生无憾。”
“殿下!”
太子摇摇头:“当初你我年幼读书时曾指点寰宇内外,摩拳擦掌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他笑了起来:“上回听你说在江南遇到了一位心仪之人,我还想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只可惜,我要违约了……”
他笑容了却多了一丝释然:“长使英雄泪满襟,命数如此,我也认了,只不过我不能就这么去了,能将我为棋,也就你有这个魄力了。”
他看着萧辰,目光格外坚定。
萧辰不语,良久才叹了口气。
*
转眼腊月到来,顾家按照习俗在初五这天煮五豆已五毒,腊八煮腊八粥,还记着给城里的穷人分赠食物,崔氏奇怪:“这曹家大太太怎么除去曹家之外又另外给我们送了一t份腊八粥?”,大户人家腊八粥上都用莲子红枣等各色杂果摆出鹤鹿同春、连升三元这样的吉利图案,大太太送来的也格外精致。
“许是过意不去?”五娘子在旁思忖,“横竖多一个友人胜过多仇敌。”
太太便也没当回事,只吩咐五娘子:“给米家的礼要厚重些。我记得你与阚家大少奶奶有些交情,回头看看能不能借由她搭上她娘家米家。”
顾一昭应了声是。
上次去阚家相亲,亲事没成,倒意外与阚家大少奶奶米娘子攀上了交情,时常邮寄送些江南风味的海味,以慰藉米娘子思念江南之情,没成想米家居然成为了新近的红人儿,炙手可热。
米家是新近的世家,他家是铁杆的三皇子拥趸,如今三皇子眼看着要成为新君,米家自然也水涨船高,得意了起来。
不过崔氏提起米家,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听说他家以肉糜浇果木,冀其实,当真是造孽。”
米家权势倾国之后,自然也就得意嚣张了起来,听说很是奢靡,光是进入腊月,就拿肉汁浇灌花木,虽然能使得明年果木葱郁,但是毕竟太过酒池肉林:外头百姓还有挨饿的呢,你拿肉汤浇灌花木,只是为了花儿鲜艳,这哪里是仁善之道?
【作者有话说】
来啦[红心]
第96章
“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顾一昭蹙眉,“见微知著,单从肉汤浇花就知道米家其他地方肯定更加奢靡。”
顾一昭思索下,就在送去阚家的帕子上写了黄庭坚“粗茶淡饭饱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的诗句提醒她。
还好,听派去的仆从说米家虽然靡衣玉食,但阚大少奶奶作为米家嫁出去的小娘子却没有那等奢靡习俗,还照样派人给顾一昭送来她自己手做的荷包和榆林府的干菜。她非但没有因为娘家得势而骄纵,反而穿着朴素深居简出,丝毫没有受娘家的影响。
崔氏就很赞许:“这才是长久过日子之道。”,又叹气:“不愧是西北王,阚家到底是有几分底气。”
便给顾一昭科普:“皇上的母舅阚家,喏,也就是你大姐夫和萧世子的母家,那个阚,与西北王这个阚同出一宗,都是将门世家,只不过百年前两家因为长辈偏心有了分歧,所以才分为了大阚和小阚,两家老死不相往来。”
百年过去,大阚没落成了皇上母舅阚家,满族入狱,若不是出了皇上这么个外孙,只怕会就此没落。
反而是当年的小阚在风沙北疆精耕细作,占据了西北的一席之地。
“这分家倒也蹊跷。也不知道诛九族时算不算?”顾一昭抿嘴笑,“莫非当初是为了保全家族血脉刻意分家?实际上百年未断绝关系?”
崔氏眼前一亮,看顾一昭的眼神很是赞许:“当初是开朝之际,大阚举家投奔了新皇,小阚则留在了本地伺机而动,想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刻意以分家为借口分了两宗,为的是保存家族血脉。”
这也是世家大族的常见操作,每每遇到天下大乱时家族里面就分好几派分别投奔不同诸侯,为的就是四处押注保存家族绵延。
至于后面大阚落魄时小阚有无出力就不得而知了。
刚提起这种操作,顾家老太爷就将崔氏请过去了,堂中还有另外几房,老太爷和老夫人两人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