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当年本不愿意嫁给大十岁的鳏夫,可被带着从屏风里偷看了一眼顾介甫就红着脸答应了。
没想到多年后她给女儿挑夫婿还是很看重长相,这就是颜控的世界吗?
赵飞鸾却神色如常,显然已经习惯了被人围观,礼貌周到上前行礼:“见过伯母。”
太太回过神来,笑吟吟招呼:“好孩子。”又给他引见各位妹妹。
赵飞鸾目不斜视,见过诸位妹妹。丝毫没有半点失礼油腻。
有些男子稍微长相周正些,帅而自知,举手投足就增添了油腻感,自恋到恨不得每个姿势都定格成最精心的姿态,可赵飞鸾不一样,只有谦和,如山间清风拂过人心。
二娘子脸微红,三娘子有些懊恼看了自己朴素的衣裳一眼,其余几人年纪虽小,可也都沉浸在看帅哥的震惊里,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赵元风在旁边问:“哥哥,在外头跟顾大人聊什么呢?”
刚才听说顾家就他们两兄妹,看来兄妹感情很好。
赵飞鸾就答:“在聊爹带我在淮河治水的事。”
张景宜就在旁边解释:“他爹说他以后要考举人,不若跟在身边学些经世治维的知识,再去贡院考三年一次的秋闱时也能言之有物,免得在书斋读成个书呆子。”
赵飞鸾如今是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要知道他以后还要考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才能算作举人,考完秋闱考春闱便是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考中了才堪称天子门生。
家里人却已经在帮他铺路了,可见用心栽培。
太t太面露赞赏:“读万卷书不耽误行万里路,是很该知道些民生疾苦。”
她很喜欢赵少爷,赠了他一套文房四宝做见面礼,当中那块徽墨据说价值不菲。
正寒暄着,又来一名仆从端着一碟菱角米:“说是外面有门客见老爷有客,特意孝敬来的,赵大人吃过说好,一问后宅没有,老爷就让人端了一碟进来。”
太太以帕掩嘴笑:“我家老爷哪里是那么细心的性子,这肯定是沾了姐姐的光。”
张氏不好意思笑:“这老货,到人家里做客出这洋相。”,脸上却是藏也藏不住的幸福。
崔氏就面露羡慕。
张氏觉察到了,赶紧将话题转移开:“这回带飞鸾来,还带了他的制艺集子,想让顾大人这位探花郎给看看。”
原来是带着小孩点评功课,顾一昭偷笑,古代的小孩也免不了被叫出来展示才艺啊。
却被赵飞鸾捕捉到,看向了她。
四目相对,顾一昭有些不好意思,赵飞鸾却毫不在意,大大方方冲她微微颔首。
说起制艺太太也略通:“要代圣人言不提,格式对仗这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要言之有物……”
又说起赵家祖籍江南:“那岂不是飞鸾要在江南科举?多吃亏啊……不如趁着过几年赵大人去旁处做官将户籍也落过去,最好是北地……”
顾一昭想,这就类似古代版的高考移民。如今江南文风大盛,有些北方人家就让孩子在江南读书之后回北地考试,或是原本南地人想法子迁户籍到北地。
现代不也有高考移民嘛,要么在国内操作要么直接落籍国外让孩子走华侨联考。
看来从古至今都一样。
两人絮絮叨叨聊儿女经,小娘子们觉得无聊,顾一昭也假装对宴席上那碟水蜜桃很感兴趣,脑子里则神游四海,谁还不会几个职场摸鱼技呢?
“娘。”赵飞鸾忽然开口。
张氏被叫停,看一眼宴席,又看一眼儿子神色,就笑:“我这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倒折磨几个孩子。”
问太太:“妹妹这里可有什么园子,叫我家两只猴儿出去走走。”
太太自然欣然允诺,叫二娘子尽宾主之谊带几人去大湖边走走:“正好消消食。”
赵飞鸾却不去,只拱拱手:“学生还在顾大人那里请教功课,就不祟几位妹妹同去了。”
太太就叫人带赵飞鸾再回前院,目光间很是喜欢赵少爷进退有度。
顾一昭对赵飞鸾印象很好,这孩子还挺有眼力见,知道帮她们几个无聊打哈欠的人解围,再就是很有分寸感,不舔着脸跟她们去游园,知道男女有别。
太太还是挺有眼光的。
几位姐妹们带着赵元风去湖边游玩,赵元风果然性情活泼,没过几分钟就跟她们打成了一片,大家叽叽喳喳说笑个不停。
虽然走到湖边看见小船后眼前一亮,但并没有开口要坐船,免去了主人家为难。顾一昭擦擦汗,就觉得赵元风被教育得很好。
赵元风既亲近二娘子,在提及家里其余人时很自然说“我家祖辈都不许纳妾,所以家里就爹娘哥哥和我四口人”,也没有待庶女们有所不同,爬假山时伸手扶了六娘子一把,还问顾一昭:“怎得她们名字都带了宁,就你没有?”不因她是庶女而鄙视。
顾一昭就认真作答:“因着我姨娘的娘名字里有宁,虽然不是我正经外祖,到底也有违人伦,所以避讳掉了。”
二娘子随手折了一把柳枝在手里,赵元风特意帮她编了一个花篮,有提手有花边,分外精巧,惹得几个小娘子大呼小叫,围着赵元风要她编花篮。
赵元风一个个应付,给这个编花篮,给那个编鸟笼,还揪了几把狗尾巴草随手编了小狗小猫样子,放进花篮里给她们玩。大家刚才还客气称呼“世姐”,如今已经亲亲热热你一句“元风姐”我一个“赵姐姐”,不甘示弱围着她争宠。
因说起赵家家事才知道赵家没有妾室通房,赵大人身边只有一个夫人,再想起吃饭时赵大人特意送来的那碟菱角米,就知夫妻恩爱。
夫妻恩爱,说明家族里要么是祖传忠贞恩爱基因,要么是赵老爷能抵抗住,有魄力,知道护着小家。
不管哪种都说明家庭氛围好,儿子跟着爹学也不至于太变态。
说亲是个技术活,有的婆家看似表面光亮,但好多事情不深入接触不知道。
前世顾一昭就有朋友相亲时遇到一家家底殷实、男的事业有为、全家高学历,高高兴兴嫁过去之后才发现家底殷实背后是极致抠门,事业有为背后是精致利己,全家高学历背后是毫无温情,婚前待她温和亲切只不过是看中了她是家境优渥的独生女方便吃绝户,等她生完孩子利用岳父母看孩子到三岁后,婆家立刻就翻了脸,先是让她爹娘出钱换学区房,又是让岳父出钱给儿子换奔驰,还振振有词“你家的钱不都是我儿子的吗?”,等她爹中风婆家就更加嚣张,嫌弃她生不出儿子这种愚昧的话都说了出来,最后以她离婚收回资产给孩子改母姓作罢。
好多混得好的人家,或许是靠厚脸皮和算计才混起来的,表面光鲜很容易踩雷,当然穷男人就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