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四章复盘反思(第1/2页)
御前侍卫全部是勋贵子弟,或者士大夫恩荫子弟。他们在皇帝面前站岗。最重要是与皇帝混个脸熟,取得信任。
一旦朝廷有事,皇帝对下面人不信任。或者因为各部门拉扯不能一碗水端平,皇帝可以直接抽调御前侍卫参与其中。
作为皇帝的眼睛,耳朵,或者独立承担钦差的责任。
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一个御前侍卫一旦开始参与某事了。就代表他要被调走了。
一个御前侍卫,一旦开始参与外面的事情,他心思就野了,很难安心站岗了。同时,也与外面有了牵连,就不是干净的白纸了。
一般就是参与什么事情,就在哪里任职。最少是平调。
皇帝让他去枢密院调查。那么如果没有意外,他就调任枢密院。
枢密使以及几个副手,是二品官。他这个三品侍卫统领,立即成为枢密院的实权人物,虽然距离郑家在枢密院有一把交椅还很远。但是一个很好的开头。
同时,郑邦承不是傻子。他很清楚一件事情,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地选自己。
他支持贺重安与宁国公打擂这一件事情,也瞒不过人。
郑邦承心中暗暗揣摩:“莫非皇帝不乐晋王?贺重安压对了。这是对我支持贺重安的奖励?”
一时间心思浮想联翩,但有一件事情,却是确定的。
不管贺重安做了什么。他也必须好好感谢贺重安了。而且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这小子咬人又狠又准,将来万不能让他反过来咬自己。
“贺重安。”皇帝言语中带着几分和煦,似乎刚刚想杀他的人不是自己一样:“贺子忠有子如此,可谓有福了。”
贺重安松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不错,但贺家为国效力,不能不赏。”皇帝说道:“晋王不能与民争利。这丰裕号,就赏给贺家了。希望贺家不要辜负丰裕之名,让百姓过得丰裕一些。”
作为维系天下人心的皇帝,最重要的是赏罚两柄。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武宁侯贺子忠,就是这样的老实人。就一定要赏赐。也顺手让武宁侯府与晋王结死仇。
一举两得。
贺重安大喜。
丰裕号几十万的产业,在权贵云集的京城,都有一席之地。自然是一块肥肉。
但贺重安更看重的是,丰裕号对煤业的掌控。
前文说过,门头沟是京城最大的煤产地。因为这里距离京城最近。
贺重安固然能找到很多煤矿,但总体上都比不上门头沟方便。
丰裕号其他产业,贺重安可以不要,但煤矿拿捏在手中,贺重安就完成了,煤矿,煤球,整个产业链的掌控。
而煤业又能衍生出其他很多东西。
再加上这个时代惯例。
皇帝既然亲口赏给贺家了。大部分权贵都不会刻意在这个领域里与贺家争了。
现在很多人看来煤业,不过是取暖而已。只有贺重安知道煤业是多么大的产业链。这代表多么大利益空间。
至于为此得罪晋王。
贺重安对于得罪晋王,也是做过充分的准备。
一来,他没得选。
从一开始与丰裕号作对,就已经得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复盘反思(第2/2页)
二来,一个皇子,是公认的太子人选,但偏偏不是太子,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晋王如何能当太子,早就当了,何必等到今日。
晋王既然不能成为太子,将来的地位无非与宁国公相仿。
贺重安又怕什么?
“臣谢陛下隆恩。”
这一场腊八宴,关乎贺家与裴家的事情,才算到了终局。
皇贵妃也赏赐了贺夫人一些丝绸布料,还有各种花样等等,不必细提。
贺夫人到底是妇人,今日之事,很多明刀暗箭,贺重安在生死之间转了几个圈。她都看不懂。她一个劲的说道:“陛下英明,皇恩浩荡。”
似乎不会说别的事情。
贺家其他人知道之后,也纷纷高兴无比。
贺重安知道这也正常。
贺重安对大夏朝廷没有什么滤镜,将皇帝仅仅当做一个政治人物而已。但贺家不是。
贺家虽然是降将出身,但数代为朝廷效力,贺家无数子弟,为朝廷战死沙场。对大夏朝廷的感情,自然不一样。可以说只要皇帝不失德。贺家就是大夏忠臣。
一声令下,全族男丁可以为皇帝战死到最后一人。
贺重安也无意给他们解释这些政治上的博弈。
估计很多人听不懂,反而会觉得贺重安心思阴沉。
倒是贺夫人担心,得罪了晋王,将来会有后患。贺重安安抚几句不提。
等一番热闹之后。
贺重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似乎神经系统中,还残留着朝廷厮杀的兴奋。
看似几句话之间,贺重安大脑完全在超负荷运作。所消耗的能量,并不比去与人打一架少。
即便此刻,也不能停下来。
“这一次博弈,是我大意了。”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这一场博弈,不是贺重安想看见的。但却是必然发生的。
贺重安以为通过发明创造,提高效率,就能让贺家在蓝海中,赢得先机,获得利益。
但现实的情况,却狠狠打了贺重安一巴掌。
大夏天下,到而今已经极盛。
太祖太宗开业,明宣两帝守业。当今更是精明强悍,大夏推到盛极而衰的顶点。
历史周期律的本质,其实就是上层吃肉的太多,下层牛马不够用了。
对上层权贵来说,与自己同阶层的打生打死,是很不划算的。他们彼此勾连,一起太太平平吃下面人血肉。才是最优选择。
那为什么?历代王朝中后期,全部党争激烈。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还不是因为牛马不够用,不够吃了。
只能抢别人的牛马了。
而大夏就是这个情况。
纵观整个大夏,每一个环节上,都爬满了吸血虫,或者说既得利益者。
他之前预想的那种,凭借科学技术,吃上肉,根本不可能。
再来一次,无非是这一次的复制。
贺重安这一次统一北京的煤业市场,是靠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吗?不,是靠权力。
这就是所谓的,牛顿来了,也要学会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