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萧然与大唐人的差异,从来不在表面的衣著谈吐,而在骨子里看待世界、待人处事的方式。
这种差异,像春日里透过窗棂的光,明明温和,却照亮了她从未留意过的“规矩之外的活法”。
李丽质见惯了大唐的等级秩序。
君臣相见需躬身垂首,世家子弟对村吏多是漠然一瞥,公主与村童之间更隔着无形的鸿沟。
可萧然待李世民,从无臣工对帝王的拘谨,会直言“世伯,辣椒炒肉少放辣才适口”。
在李丽质看来,萧然的眼里似乎没有“君臣”“尊卑”“贵贱”的分别,只看“人”本身。
待谁都平和,对谁都尽心,这种“不被身份捆绑”的态度,是长安城里连皇子公主都未曾见过的松弛。
她也熟悉大唐的行事逻辑。
织锦靠祖传花样,制茶凭茶农手感,建屋依老例样式,凡事多“跟着经验走”,少有人问“能不能更好”。
可萧然偏不如此,教萧钰建茶工坊,会拆解“选地近茶山保鲜茶、分杀青屋与烘干屋提效率”。
连灶膛改风道控火候都想得细致,每一步都有“为何这样做”的实效考量,而非凭感觉。
村里建学堂,工匠说“按老样盖就行”,他却坚持改窗户朝向。
“冬天晒得到太阳,孩子们冻不着手”,还留通风小窗防夏日闷热。
李丽质渐渐明白,萧然做事从不想“过得去”,只琢磨“过得好”。
那些大唐人忽略的细节,他都记挂在“让人舒服、省力”上,这种“不被传统束缚”的务实,与朝堂上“依例行事”的惯性截然不同。
更让李丽质触动的,是萧然对“民生”的理解。
大唐的官员论民生,多是“发粮赈灾”“劝农桑”,却少有人想“如何让百姓更轻松地过好”。
而萧然种西红柿,会算“夏粮收后地空着,种这个不费功夫,百姓能多收果子填肚子”。
教村民种菜,会把“育苗、浇水”写在纸上,怕老人记不住。
连养猪都要研究“阉割后如何长得快还不生病”。
他从不是“给百姓东西”,而是“教百姓本事”,让百姓能靠自己把日子过稳。
这种“授人以渔”的心思,比长安城里单纯的“施恩”,更贴近平民的真实需求。
也让李丽质第一次意识到:“民生”不只是朝堂上的诏令,更是藏在“怎么种得省劲、怎么活得踏实”里的细碎考量。
至于对“规矩”的突破,李丽质看得更清楚。
大唐讲究“女子不抛头露面”“孩童只需玩耍”,可萧然见她记录工坊细节,会赞“你写得比男子还细,该多记”。
见狄仁杰年纪小,会教他辨种子、认草木,说“多看看比光玩有用”。
他从不在意“男女之别”“长幼之限”,只看“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
甚至李丽质曾疑惑“为何对狄仁杰格外上心”,后来才明白,萧然从不论“狄家是否为官宦”,只看“这孩子心思定,该好好教”。
这种“不看身份看品性”的眼光,彻底跳出了大唐以家世论人的惯性。
李丽质偶尔会望着萧然在菜园里教村民辨辣椒、在工坊里帮李恪调琉璃料的身影,心底生出一种模糊却清晰的认知。
萧然的世界里,没有大唐人奉为圭臬的等级枷锁,没有“老例不可改”的执念,更没有“身份定高低”的偏见。
他活得简单却扎实,做事务实却暖心,这种与大唐截然不同的思想底色,或许正是他能带来西红柿、辣椒、工坊新法的根源。
不是他“异乡人”的身份特殊,而是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本就藏着另一种让日子过得更好的可能。
李丽质把自己的很多感受和李世民说了一下。
都知道萧然不一样,但是李世民没有天天在栲栳村,感触肯定不如李丽质深。
“阿爷,阿姐吃饭了.”豫章公主喊了一声,跑去另一边喊孙思邈李渊萧皇后几人。
程咬金秦琼倒是习惯了。
第一次来的尉迟敬德不太习惯。
程咬金拉着尉迟敬德去了另一边,“相信我,你吃过贤侄这里的饭菜,回去你家里的就不想吃了.”
“哈哈哈!那得看看尝尝了!”
李世民这一桌,年纪都比较大,还是男子。
最年轻的就是萧然。
李泰李恪都去了另一边。
“世伯,这个辣椒不怎么辣,炒起来的味道又不太一样,我觉得很香,不知道你们吃起来怎么样。”萧然指了指面前的青椒炒肉。
“我尝尝看!”
李世民依着萧然的话,伸筷夹了一筷裹着油星的青椒,入口先觉一股淡淡的焦香,嚼了两口,才品出辣椒的辛味。
这辛味没了生吃时那般直冲口鼻的烈劲,反倒像浸了油似的,温温和和地在舌尖散开,还把旁边肉片的鲜气衬得更足了。
他细细嚼着,眉头渐渐舒展开,与方才生吃辣椒时的狼狈截然不同。
“这熟的和生的,竟像是两种物件。”
李世民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
“生的时候辣得人直吐,这炒熟了,辣劲倒缓了大半,还多了股子油香,不单不冲,反倒能勾着人多吃两口饭。”
他又夹了一筷,这次特意配着米饭吃,只觉青椒的辛香混着米香,比单吃白饭爽口多了。
“之前孙老先生说它辛热能开胃,这般炒过,既留了那点辛气助食欲,又去了生辣的燥劲,倒真能当调味的好东西。”
说着,他看向旁边的秦琼和程咬金几人,抬手示意:“你们也尝尝,比生的适口多了,还能衬得肉香更足。”
“之前我还愁这东西太辣,一般人接受不了,现在看来,只要做法对了,倒能成寻常人家饭桌上的常客。”
程咬金早按捺不住,闻言立刻夹了一大口,嚼得滋滋响,边吃边点头:“可不是嘛!生的辣得人烧心,这熟的香得很!”
说完程咬金扒拉了一口米饭,还是很辣的。
萧然吃着不辣,其他人觉得很辣。
秦琼也尝了一口,细细品过后,沉稳道:“熟了之后,辣劲收了,性子也温了,炒菜时放一点,既能去肉的腥气,又能开胃,比生吃稳妥得多。”
李世民转头看向萧然,眼里多了几分赞许:“你倒会琢磨,知道生的太烈,便想着用炒的法子缓劲。这物件要是按生的吃,怕是只能你自己解馋。”
“这么一炒,倒真能成惠及百姓的好东西了。”
“夏天吃不惯,冬天这可是好东西.”萧然又加了点辣椒。
“煮起来怎么样?炖汤这些”李世民继续问道。
“煮出来口感不好,但是汤里面有辣味,不能吃辣不建议这样。”萧然说道:“烧一下,放点盐也是不一样的滋味,这个也下饭。”
萧然指了指另一个碗里的。
李世民也尝了尝,“唉,还真是辣是辣,挺香的,等一下我得多带点去.”
李世民程咬金几人吃的面红耳赤的。
好像是有点上瘾了。
“世伯,你们开始不适应,别这样吃,辣椒辣不是味觉,是痛觉!”萧然看着几人说道。
“痛觉?”李世民颇为诧异。
萧然见李世民满脸诧异,便放下筷子,指着桌上的青椒,尽量用大唐人能懂的话解释:
“世伯,你想,咱们尝到的甜、酸、苦、咸,是舌头能辨出来的‘味’,比如西红柿的甜、梅子的酸,那是真真切切的‘味觉’。”
“可这辣椒的‘辣’不一样,你刚才生吃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嘴巴里像被小火燎了似的,有点烧得慌、甚至发疼?”
“但其实嘴巴没破、没受伤,这疼不是真的伤了。”
“是辣椒里的劲刺激到了咱们嘴巴里‘能感觉到疼的地方’。”
“就像冬天手冻得发疼、被小刺轻轻扎了一下的那种‘痛’,只是这种痛轻。”
“还带着点热劲,所以咱们才会觉得‘辣’,不是尝到的‘味’,是感觉到的‘痛’。”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唇:“你看,现在吃了熟辣椒,咱们嘴唇有点发红、发热,其实就是这‘微痛’引出来的反应,不是味觉带来的。”
“要是真的味觉,只会在舌头上有感觉,不会连嘴唇、喉咙都觉得热辣辣的。”
“这就是‘痛觉’和‘味觉’的不一样,辣是借着‘痛’的劲儿,让咱们觉得刺激,不是真的‘尝’出了味道。”
李世民听得眉头微蹙,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嘴唇,果然还带着点热意:
“照你这么说,咱们吃辣,其实是在‘受小痛’?可为何明明觉得疼,还想再吃两口?”
“这就有意思了!”萧然笑了笑,“人身上的‘微痛’过后,身子会悄悄生出点‘缓劲’。”
“比如咱们不小心撞了下桌子,揉一揉反而觉得舒服。”
“这辣椒的‘微痛’也一样,辣过之后,身子会觉得松快些,尤其冬天,还能暖身子,所以才会让人觉得‘上瘾’,明明有点疼,却还想吃。”
萧然刚解释完“辣是痛觉”,孙思邈便放下筷子,目光落在桌上的青椒上,语气带着几分“刚琢磨透关键”的豁然:
“老头子这几日才随你们留意到这辣椒,前两日见小郎君生吃时,唇舌发红、连称‘不辣’,又见其他人吃了一口便吐,只觉这物件的‘烈劲’古怪。”
“寻常辛味如茱萸、大蒜,是慢慢在嘴里散开的‘味’,这辣椒却像带着‘急劲’,一碰就引着人发疼发热。”
“正琢磨这‘劲’到底是何缘由,听小郎君这么一说,倒彻底明白了!”
孙思邈语气严谨又带着新发现的欣喜:“《黄帝内经》只说‘辛味主发散’,老头子原以为,这发散是辛味直接渗进气血里,引着身子发热。”
“今日才知,这辣椒的‘辛’,竟不是寻常的‘味觉’。”
“它先借‘痛劲’刺激了嘴里‘能觉痛的地方’,就像指尖被细刺轻扎了一下,虽不伤人,却能引着气血往这处聚,才生出那股子热辣辣的发散感。”
“吃了辣后唇舌发红、额角微汗,不是味觉引的,是这‘微痛’勾着气血动了,倒比寻常辛味更直接些!”
其他人点点头,觉得孙思邈说的很有道理。
“痛觉.可以作为刑法,这个好像不伤筋动骨,但是绝对很疼吧!”李世民看着辣椒。
“世伯,你真是活阎王!”萧然笑着说道:“其他人不建议,贪官污吏可以用用,这个比撒盐疼多了,持续时间还长”
“你小子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吃就辣的受不了,弄在伤口上不敢想象.”
旁边的程咬金尉迟敬德几人也是嘴角一抽。
听着就折磨人。
萧然的菜园子不仅仅是给这里的人吃的,也是为了实验一下种植情况。
现在看起来,大唐完全可以大面积种植这些东西。
辣椒现在很多人吃不惯,但是西红柿肯定是受欢迎的。
哪怕不会炒茶,这玩意炖汤也是可以的,生吃也没没问题。
栲栳村的人现在抓紧时间种植,几个月之后,不仅仅可以自己吃,还能卖到长安城去。
现在买出去,绝对是高价!
供不应求的状态!
张锦禾听到让其他人种西红柿就想到这个。
第一时间告诉张怀才。
现在没有糖炒栗子,也没有柿子饼,张怀才店铺生意有点惨淡。
西红柿以后绝对赚钱。
这个周期不长,张锦禾是知道的。
等村里人种出来,吃不完的肯定是愿意卖出去的。
萧然和李丽质几人不会抢这种生意,那最合适的就是张明德一家。
张锦禾家想多种一点,听到宣传之后,其他人也想多种。
这玩意可以卖,这是萧然说的。
对萧然的话,是无条件相信的。
吃完饭,李世民几人要回去,顺便带走了不少西红柿还有辣椒。
尚食局现在也有铁锅炒菜了,皇宫里面也能吃到炒菜。
味道还是差一点,原因李丽质和豫章公主知道,是调味品!
这一点没办法,萧然的调味品大唐没有。
但是萧然一直有,但是又不多。
尚食局一天需要的量大,萧然肯定拿不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