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9章意外落水,齐家与申家结亲
向妈妈闻言,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侯爷,二哥儿,不关大娘子的事情,血枯草是奴婢混入补药中!」
小秦氏站在原处,心中暗恨但凡顾廷烨回来的晚点,这件事情就能成了。
顾偃开对向妈妈的话恍若未闻,抬了抬眼,只将目光放在小秦氏身上。
片刻后,他轻叹一声,「这件事情我自有分寸,你们全都下去,我有话要和二郎说。」
涉及家丑,不宜外扬,即便要请东昌侯府,也不是现在这等关口。
待众人离开后,此处唯有顾偃开和顾廷烨二人。
「仲怀,倘若我今日没能得条命回来,整个侯府,还能有你的容身之所吗?」
顾廷烨跪在床边,神色略有些颓然,时至今日,他索性直言了。
「小时候,我不明白大哥哥为何总是处处针对我,欺侮我,直到去年他故意设计害我春闱落榜。」
「父亲,您可知道,大哥哥一直将我的母亲视作杀害他生母的仇人!」
顾偃开凝视着他,眉头越皱越紧。
「年幼时,我也曾将秦大娘子当作亲生母亲。」
「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每当您责罚我时,她总会出面阻拦,为我隐瞒一切过错。」
「直到太子殿下同我讲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我才恍然醒悟。」
「原来我是共叔段,而她,正是郑庄公。」
「只怕父亲至今仍不知情,当年我外祖父离世,我在扬州险些丧命歹徒手中。」
「若非京城有人暗中通风报信,白家的人怎会那般精准的把握时机,派人前来暗杀我。」
「四房五房的人打小就嘲笑我的出身,整个顾家,唯有廷炜那孩子,待我还算真心。」
顾偃开胸口不断起伏着,看顾廷烨的眼神随之变了几分,咬牙道:「这些事情,你为何不早点来告诉我。」
「父亲何时信过我的话。」顾廷烨扯了扯嘴角,苦笑一声后站起身,拱手道:「父亲好生养着身子,儿子先去瞧瞧朱曼娘。」
说罢,他转身离开。
顾偃开看着他的背影,一时间,老泪纵横,难以自持。
他不敢想像,若自己一朝离世,这孩子将会遭受多少污蔑与苦楚。
长子心思深沉,手段狠厉,这侯府的爵位,或许真该换个人来继承了……
「来人。」顾偃开轻唤一声。
一名小厮当即躬身入内。
「去祠堂请族谱来。」
小厮领命后,疾步离去。
他打算在族谱上,郑重说明白氏嫁到侯府的来龙去脉,以及把她当年拯救顾家于水火的事情,昭告全族。
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方能弥补顾廷烨这些年所受的委屈,以及慰藉白氏的在天之灵。
侯府后院,一间厢房内。
朱曼娘直视着顾廷烨,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柔声问道:「二郎,侯爷他可还安好?」
「我是真不曾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一步。」
顾廷烨冷哼一声,手指在案上轻轻叩动,「朱曼娘,你最好从实招来,此番突然来汴京,究竟是不是秦大娘子暗中指使?」
「我好歹伺候二郎一场,当初我身无分文被你赶出汴京。」
「我那哥哥最是破皮无赖,险些要把我卖进青楼楚馆,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朱曼娘抿了抿唇,作出一副娇弱不能自理的模样,继而又道:「二郎你离我近些,我全都告诉你。」
顾廷烨眼下闪过一抹不易令人察觉的警惕,他故意迈步靠近。
宽大的袖袍下,朱曼娘瞅准时机,一柄削铁如泥的匕首突然出现在她的手中,猛的朝顾廷烨心口刺去。
顾廷烨当即侧身躲避,匕首擦衣而过,让她扑了个空。
守在门外的石头听到动静,当即推门而入,死死制住朱曼娘。
「顾廷烨,你不得好死!」
「你始乱终弃,害我无路可走,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朱曼娘跪伏在地上,嚎叫个不停,整个人面目扭曲。
顾廷烨拧眉看她,一时气结,咬牙道:「将她捆起来,丢进柴房,等着送去官府处置。」
「顾廷烨,你有本事就杀了我!」
石头用麻绳将她捆结结实实的,不屑道:「杀你未免脏了我家公子的手。」
「朱曼娘,我家公子最痛恨被人哄骗,他原先可是真想给你个名分。」
朱曼娘冷笑连连,她想要的是侯府正妻的身份,可不是什麽妾室。
翌日一早,皇宫,文华殿。
赵祯将手中的奏摺重重搁下,拧眉看着顾廷烨。
「今日一众言官上奏参你私德不洁,败坏官威,有辱朝纲。」
「朕本打算听晗儿的,今后重用你,结果你倒好,弄出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顾廷烨神色凝重,躬身抱拳道:「官家,此事是有内情的,还请官家听臣一言。」
「你说。」赵祯依旧满心怒火。
刚提拔他为神机营都指挥使,就出现这种事情,这不是在打他的脸面吗!
等顾廷烨将他和朱曼娘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赵祯后。
赵祯眉头紧锁,叹口气道:「你既受其蒙蔽,为何不将她送官究办,以正视听?」
「此事如今街头巷尾,妇孺皆知,口口相传下简直比瓦舍说书还有意思。」
朱曼娘在侯府门口控诉顾廷烨始乱终弃一事,已然传遍京城。
至于顾偃开病重,他只对外宣称是旧疾复发。
侯府上下也没有一人胆敢传扬了,反而被压了下去。
顾廷烨当即抱拳回答道:「臣当初想过将她送去衙门,可闺帷之事终究都是理不清的,送去衙门,只怕更添笑柄,越传越广。」
「便将她暗中逐出汴京,隐瞒此事,没想到她居然回来了。」
「那你说,眼下该如何收场?!」赵祯厉声质问,目光如刀。
顾廷烨低着头,悄悄向赵晗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赵晗沉吟片刻,抱拳道:「朱曼娘与兄长合谋骗人钱财,如今还想刺杀朝廷命官,属实罪不可恕。」
「还要刺杀他?」赵祯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女人的胆子会这麽大。
顾廷烨连连点头,「是啊,若不是臣躲的快,这会儿哪还有命站在官家您的面前。」
「你啊!」赵祯抬手指了指他。
「父皇,不如就罚他一年的俸禄,既小惩大诫,也可堵堵言官们的嘴。」
听到只罚俸禄,顾廷烨连连点头。
反正他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一年俸禄于他来说,九牛一毛。
「殿下说的极是,不过一年未免太轻,臣自请罚俸三年,以表悔过之心!」
顾廷烨说罢,深深一揖。
赵祯左右权衡一番后,沉眸道:「也罢,就依太子所言,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多谢官家开恩!」
待从文华殿离开,赵晗与顾廷烨并肩而行。
「朱曼娘死活不说是受谁指使,不过瞧她那样子,多半不是小秦氏。」
赵晗轻声道:「既然她守口如瓶,倒不如从她哥哥朱贵下手。」
「也是,臣回头就派人找朱贵的下落。」
赵晗从袖中取出顾偃开先前托付给自己,那份关于白氏嫁妆明细的书信。
「殿下,这是?」顾廷烨眉头微拧。
「顾侯的笔迹,回头看看吧。」
顾廷烨接过后,打开书信,目光轻轻扫动,眼眶逐渐泛红。
「你跟随大军前往广南平叛,顾侯可没少嘱托军中的故交,对你多加照拂」
顾廷烨怔在原地,持信的手微微颤抖。
难怪自己在军中不管到哪都是如鱼得水,将士们也毫不犹豫的随他浴血奋战。
他原本以为这一切全靠自己拼搏得来,却没想到,竟有自己父亲的手笔,心中顿时涌上一抹难以言说的酸楚与痛苦。
不出几日,顾廷烨就派人找到了朱贵在汴京的住处。
一番逼问下,朱贵说出朱曼娘是受白家的人指使。
这几年里白家二房和三房的人,一直锦衣玉食的供养他们。
此番进京,不仅是为败坏顾廷烨的名声,更想让朱曼娘伺机杀了顾廷烨。
届时,白家的家产后继无人,他们只要十之一二,其馀全部都给朱曼娘。
小秦氏不过在其中推波助澜,顺势而为。
在她看来,白家的一群蠢货就是异想天开,想要顾廷烨死,哪有这麽简单。
不过无论如何,她都是受益者。
朱曼娘也知道自己根本杀不了顾廷烨,当初千方百计的接近他,所求的一直都是侯府大娘子的名分。
一朝被拆穿,美梦破碎,身无分文流落在外,加上白家的人不断煽动,她对顾廷烨已然是恨之入骨。
查清真相后,顾廷烨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漕帮。
不出一个月,白亭预的弟弟以及白家三房的人接连「意外」落水,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漕运水道中。
至于小秦氏。
做出如此不堪之事,东昌侯府的人得到消息后,只能低声下气的恳求顾偃开网开一面。
一旦休妻必定会传扬出去,届时,族中所有待嫁姑娘的婚事必将大受影响,整个秦家也再无颜面立足于世家之间。
顾偃开为自己和侯府的脸面,又念及已故大秦氏的情分。
也只能应允继续将小秦氏留于府中。
不过他已然决定,待自己死后,便命她即刻离府,上山清修,永世不得归来。
——
今日朝会刚一结束,华兰便遣人来恭请赵晗前去一叙。
慈庆殿,刚一踏入殿内,只见华兰一袭杏黄色云纹锦裙,云髻轻绾,珠翠微摇,满眼含笑的迎了上来。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赵晗眉梢微挑,眼下有些疑惑,还不等他发问。
华兰又迫不及待道:「方才淑兰妹妹正与臣妾说话,提起近来时常倦怠乏力。」
「臣妾便差人请太医来,谁知竟诊出喜脉,如今已有近两个月的身孕了。」
听到此话,赵晗脸上满是笑意,虽然已经不是初次为人父,但得这般喜讯,心中仍涌起一抹难言的欣喜与温热。
「等今晚孤便过去瞧瞧她。」
华兰莞尔道:「臣妾想等过些时日待淑兰妹妹胎象更稳些,便为她向殿下求个恩典,让她父母进宫一见,一解思念之情。」
赵晗挽起她细嫩的双手,「也好,届时你安排就是。」
说罢,他看向一旁案上装有各式珠翠和一对玉如意的紫檀木匣。
华兰察觉到他的目光后,解释道:「明日是齐国公府小公爷的大喜之日,论起亲眷辈分,他还算是咱们的外甥呢。」
「娶的还是申阁老的嫡次女,这桩婚事,若不是平宁郡主求到大娘娘面前,多半还成不了。」
赵晗眉头微蹙,若他没记错,申时其的嫡次女名为申和珍,才德兼备,也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申氏乃晋南望族,申阁老在朝中混的如鱼得水,名望颇高。
能与申家结亲,将来齐衡入朝为官后,只要他不犯浑,申家必可保他仕途顺遂。
在赵晗看来,齐衡身上也有些才华,但打小在京中养尊处优,不外放磨砺一番,难成大器。
而且以齐衡的性子,若用好的他,完全可以培养成一代铮臣。
「前两日小公爷与平宁郡主一道进宫向大娘娘谢恩,臣妾瞧着他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身上没有半点即将成婚之人的欢喜。」华兰摇摇头,对此颇为不解。
赵晗揽住她纤细的腰肢,幽幽笑道:「许是他心中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思绪。」
这桩婚事,平宁郡主和齐国公都颇为满意,齐衡虽心有不满,但他也只能低头妥协。
「这能有什麽思绪,配申家的姑娘他就偷着乐吧……」
华兰小声嘟囔着,转头又想起自己妹妹的婚事。
这些时日,王若弗为如兰相看了不少人家,偏她没一个满意的,整日只想着吃喝玩乐。
与此同时,余家。
教导规矩的嬷嬷这会儿已经在余府,不过半月便可安排余嫣然入宫。
看着宫里送来的金银和锦缎,以及余老太师和老太太全都不留馀力的为她打点入宫后所需的一应事物,就连父亲这些时日对余嫣然都客气了起来。
余嫣红心里妒火翻涌,不止一次在屋内打砸。
她清楚荣飞燕作为荣妃的妹妹,在京中呼风唤雨,何其荣耀。
可自己和余嫣然打小关系就不好,又不是嫡亲姐妹,自己还时常欺负她,母亲也屡次刻薄她。
在余嫣红看来,等余嫣然将来站稳脚跟,不趁机报复已经是万幸,更别说提携自己了。
而余老太师,这段时日正想方设法抓住方大娘子的错处。
他很清楚,若不是涉及家族门楣之事,自己那儿子,绝不会同意休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