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宇行都市> 第43章:特意栽的面榆树

第43章:特意栽的面榆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认识宅子下边的那些树吗?那是我特意栽的面榆树,除了叶子和榆钱外,这种榆树的皮也是可以吃的。比较而言味道还是不错,所以叫面榆。灾年就可以救自己的命了。还有屋角那两棵香椿树,一样是可以吃的。”宇爷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
    宇行真的无语了,有口吃的就满足了,我纯朴善良的亲人啊。
    宇行的老婆孩子们这段时间并没有离开飞船,反正隐形的东西,别人也看不见。再者下面目前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某人可不希望他们受到委屈。当然阿圣也带着他们到处去看看,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这不是哪一家一户的灾难,全国人民都是如此,除了特权阶层。
    晚上,宇爸也从学校回来了。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相衬的沉稳与宇爷一起聆听宇行诉说家庭未来的事情。宇行从空间里拿出一件件未来的产品以及好多张全家的合影照片。两位小长辈终于开始相信某人是真的是他们的后辈,并且是专门前来帮助他们的。
    通知阿圣他们返回宇家庄,宇行邀请自己的老辈子一起登上飞船。真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重现,一串串的问题搞地宇行头脑发晕。最后某人还是把邱菊她们推了出来,女人们心细,绝对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看着一群如花似玉的儿、孙媳妇们,还有那四十多个孙子重孙,长辈们真地无语了,难道后世又可以妻妾成群了?
    宇行也没有闲着,安排机器人连夜进行房屋改造工作。庞大的地下空间一直延续到四百多米深的地方,四部磁悬浮电梯安装完毕。宇行知道自己父亲喜欢搞些研究,这个空间暂时可以作为他的实验室。地上房屋宇行是按照三层的小别墅建造的,为了不惊世骇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某人对房屋进行了幻象处理。从外面看上去,这里依然是那两间破房子。
    宇行费了老鼻子劲开辟了两个新的空间,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生活资料填满了这两个戒指。另外宇行还把自己所掌握的部分科研资料复制出来,以备老父学习之用。同时还转移了五千多万吨的各种原料以及大量的实验、生产设施。当然所有的这些研究真正开展起来那是需要花费海量的资金,宇行直接在空间戒指里放置了一千吨黄金作为实验室的开支。
    小爷俩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宇行只演示一遍这个戒指的用法,他们立马就记住了。本来也是傻瓜式的,嘻嘻。不过由于电脑这个东东太超前,宇父还是花费一个多小时才大致掌握。宇行特意强调保密意识,这些超现实的东西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啦,怀璧其罪啊。
    关于宇妈的情况,某人详细的介绍了,本来他们就认识,这可不能搞错的。安排宇父两年后让她参加到自己的学习与科研中来,共同进行学习研究,成为一家人还不是水到渠成。
    阿圣他们社会考察已经进行十天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阿圣他们对当前整个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将掌握的具体情况同宇行作了交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样也能够方便大家制定更合理的计划。
    自1958年6月初,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其中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文件得到了一号的首肯,并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值得认真一读”。到了6月17日,国家计委又提出“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一号看后,非常高兴。因为是领袖亲自批示的,这件事就被当作政治任务来抓,文件精神很快就传达到基层单位。
    落后的中国,能够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大家不知道如何赶超,英、美国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无人所知。此时消息的来源,只有一家官方的报纸外,没有其他的渠道。既便是对英、美国家的报道,也是社会的阴暗面——腐朽的资本主义,至于全面的情况,国人可谓一无所知。不过,在逐步神化的领袖指导下,民众的热情已经被鼓动起来。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的口号开始向全国漫延。
    到1958年7月份,从农业战线传来喜讯,各媒体先后刊登湖北省长风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15361斤,放了一个大“卫星”。随即农业部公布夏粮产量同比增长69%,总产量比美国还多出40亿斤。亩产万斤粮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都在议论纷纷,有的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否看错了听错了?
    过分虚高的产量没人怀疑是不可能的,舆论的威力同样巨大。在当时享有很高声望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称:“土地所能提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阴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不知道他的这个说法是出自内心还是政治任务。后来曾有人问过一号怎么会相信那些卫星产量的,回答说是看了钱学森的文章才相信的。呵呵,看来也不能盲目相信科学家的说法。
    榜样既出,各地纷纷效仿。之后,各地区抓农业的领导干部,亲自抓“试验田”。到了秋收季节,亩产万斤粮的报道,便接踵而来,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亩产不仅能够产万斤粮,而且还能够产十万斤粮。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到了10月8日和10日两天,《天津日报》又分别报道天津市双林农场“试验田”,亩产稻谷126339斤的特大消息,一时轰动全国,可称得起亩产之最了,真可谓压倒群雄独领风骚了。新立村的试验田,一号亲自视察过,既然是领袖肯定的事情,因此,在全国也就名声大噪了。
    新立村地处天津市的东郊区,很多单位纷纷组织人员前去学习,宇行一行也亲自前往参观。到了田间,看到在一亩地中,稻子一棵挨着一棵,不见空隙,如同一个大大的稻子垛。大家看后便问带领他们参观的人员(非农民),这些稻子是如何种植的?怎样管理的?经介绍是采用密植的办法,深翻土地,多施肥料,白天要用鼓风机向里边通风,晚上要有灯光照射。大家还是有很多疑虑,在当时也就不便多问了。还是阿圣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就是把其它地里快成熟的水稻提前一段时间栽在这一块地里。看来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大,如果把这些真正用在生产上,而不是用来弄虚作假就更好了。
    徐水县这个名字在此时是响遍全国,上了《人民日报》,又是一号参观过的,一时成为“大跃进”的明星,各地的党政领导干部纷纷来到此处学习取经。当宇行他们进入县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标语口号,什么“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等。因为各地来到此处参观者众多,宇行他们也知道都是虚假的,于是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看一遍。现在,宇行他们对浮夸风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入赘王婿 龙婿叶凡 网游之菜鸟很疯狂 神婿叶凡 医婿叶凡 王婿叶凡 锦鲤弃妇:随身空间养萌娃 活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玄天修仙录 万古帝尊 万古神帝 神魂丹帝 万妖圣祖 都市仙尊 九星霸体诀 混沌天帝诀 重生之都市仙尊(都市仙尊) 绝世高手 幽冥古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