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第233章 朕都先一步料到了,你们还让他死了?!

第233章 朕都先一步料到了,你们还让他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3章朕都先一步料到了,你们还让他死了?!(第1/2页)
    其实乾隆在历史上确实还是展现出几分能耐的。
    当他意识到明瑞极有可能被围困时,立刻下达了四道紧急调度。
    第一,命额尔登额立即舍弃老官屯,立刻南下接应明瑞大军,如有迟疑,定严惩不贷。
    第二,命海兰察带三百精兵务必找到明瑞,若寻得,则立即护送其返程。
    第三,派明瑞的胞弟奎林,带着御赐香囊前往,劝说明瑞撤军,以防万一海兰察无力劝动,耽误战机。
    第四,命阿里衮即刻启程,接替额尔登额掌军大权,以防其再度推诿拖延,坏了大局。
    布置完这一切后,乾隆才略微放下心来。
    在他看来,这四道命令只要能落实一条,明瑞就能保全性命。
    纵然有所折损,但只要明瑞活着,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毕竟乾隆对明瑞的信任与器重,远非常人可比。
    可结果呢?
    清军一败涂地,明瑞战死,全军损失七千余人。
    这并非乾隆预判失误,而是额尔登额压根没去救援。
    接到圣旨后,他直接掉头,一待就是整整一个月,眼睁睁看着明瑞被困死战。
    这期间,海兰察催过他,总督鄂宁更是连催十四次,可额尔登额铁了心按兵不动。
    等阿里衮和奎林抵达时,明瑞早已殒命。
    乾隆的四道密令,最终无一兑现。
    阿里衮只得将额尔登额押解赴帝都,随同的,还有将幸存官员分开审问后整理的调查报告。
    乾隆看罢,怕是心中都在发麻。
    朕都先一步料到了,你们还让他死了?
    事实上,明瑞本不必死。
    按常规行军,两日之内即可归境。
    然而明瑞心知绿营兵战力孱弱,若让其断后,极可能导致全军溃散。
    于是他毅然带五百八旗兵亲自断后,短短一日之内,硬是五度冲杀,死死挡住数万敌人,为主力赢得逃命时间。
    最终清军九千余人突围而出,而主帅明瑞,却血洒宛顶。
    这场战役,足见乾隆的军事眼光。
    而对比之下,汉武帝刘彻在这一方面的作为,就显得稀薄许多。
    多数时候,他不过是定下目标,至于战局如何,全然交给将帅自行发挥。
    他在鼓舞士气上不吝赏赐,也重用宗室,但真正置身战争细节,几乎从未显露过。
    史书所载的大捷,如漠北之战,几乎全是卫青、霍去病的临场决断。
    甚至还闹出李陵一案。
    刘彻的胡乱干预,使李陵率五千步卒硬扛匈奴八万铁骑。
    李陵拼死一搏,硬打出近一比十的战损,却因孤立无援,最终被迫投降。
    汉武帝不但未救,反而怒而夷灭李陵满门。
    但这种昏招,并非刘彻独有。
    乾隆当年也曾派兆惠以数千兵力强攻二万守敌之城,可见帝王决策中,失误并不罕见。
    ……
    贞观时期!
    论用兵,李世民自是不服任何人。
    毕竟这盛世江山,就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乾隆能做到赏罚分明,实属不易。”
    “虽未亲临沙场,却能洞察前线局势,此等眼力,确实难得。”
    李世民边点评,边笑意满面。
    他对打仗,从未怯场。
    “清朝的制度,倒也值得借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3章朕都先一步料到了,你们还让他死了?!(第2/2页)
    “身为千年之后的朝代,他们汲取了前人亡国的教训。”
    长孙无忌在旁点出。
    李世民深以为然,同时心中一动——大唐覆亡的重要根源之一,便在于藩镇割据。
    自己又该如何避免?
    “大唐在制度上,仍有缺憾。”
    “这也是朕召诸卿观天幕的原因。”
    “要学一学后世各朝如何规避弊端,好让大唐国祚更久!”
    “若能化解这些隐患,大唐自当基业长青!”
    “好!”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齐声应诺,心中压力更重。
    如此难得机缘,绝不可虚度。
    ……
    大宋!
    赵大微微颔首,算是认可了乾隆的本事。
    “虽是异族,但其制度亦有可取之处。”
    “乾隆虽说命运眷顾,可也确实有能耐。”
    “明明深居宫闱,却能借奏折推演前线战况,这点,你不及他。”
    此言一出,赵二尴尬至极。
    毕竟他素有“阵图大师”之称。
    他昔年也曾在后宫遥控军情,自信凭布阵之术可保无忧,结果却惨遭敌军痛击。
    相比之下,乾隆同样远程指挥,却不似赵二那般死抠图纸,而是在关键时机下令。
    他的命令精准无比,往往能通过零碎奏折拼凑战场局势,甚至提前预判敌势。
    若非额尔登额袖手旁观,明瑞本不至于殒命。
    相比之下,赵二的短板就暴露无遗。
    打仗怎可能只靠一张阵图?
    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唯因时因地而制。
    若真按纸面条款死打,那场仗必败无疑。
    赵二听明白了大哥的暗讽,只能干笑,默然不语。
    毕竟战事已输,他还有什么面子再开口?
    ……
    洪武时期!
    “不得不承认,这乾隆皇帝确实有几分心计和手腕,咱之前算是小瞧了他。”
    老朱眯起眼睛,神情渐渐凝重。
    先前看那天幕时,老朱只觉得乾隆不过是运气好。
    投了个好胎,有个能耐的爷爷,还有个不错的爹。
    要是他朱元璋当年也有这样的命,还用得着拼命造反?
    那个时候的世道,能填饱肚子都算烧了高香。
    老朱当年的理想,不过是吃饱饭,能和家人安稳过日子。
    可若真是如此,世上也不会有洪武大帝朱元璋了!
    随即,他又盯向天幕,目光变得更加严肃。
    原本他以为乾隆只靠运气,可看完这一幕才发现,对方的能耐也不容忽视!
    是啊,若真是庸碌之辈,就算侥幸登基,也绝不可能稳坐六十余年。
    皇帝这位置,没有手腕和本事,怎能坐得安稳?
    老朱对此再清楚不过。
    做了皇帝才知道,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口头上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各怀鬼胎。
    若是没有足够的眼光,极易被人瞒天过海。
    “大清能入关夺天下,归根结底还是咱大明自身不够强盛。”
    想到大明的江山断送在异族之手,老朱心头就是一股说不出的愤懑。
    “父皇,王朝兴衰,乃是天道常理。”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不灭的王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搅乱春潮 纨绔家的小孙子 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领证了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离婚后,被装乖奶狗缠疯了 公主权倾朝野,鱼塘挤不下了 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 静湖往事[京圈]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柯南:我真觉得米花町是天堂 斗罗:我能培育魂兽,还能超进化 全员恶仙!!! 恶毒前妻一撒娇,冷面兵哥拿命宠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大明:家妻上将军 神祇风暴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子孙烧香,把我供成真仙了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