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第104章 徐州世家来投

第104章 徐州世家来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4章徐州世家来投(第1/2页)
    徐庶一开始还觉得,太史慈这个绝技和名将单挑起来,可能有些逊色,但清除杂鱼方面很方便。
    难怪赵云说子义能够一人突围到处去找救兵。
    后来听了赵云描述的军团战效果。
    他又觉得太史慈的绝技大有可为。
    如果在打仗之前造出个十万八万的箭矢,甚至能让整个军团接近于一种无限箭雨的状态。
    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军团技吗?
    但事情的发展远没有徐庶想的那么简单。
    当刘备掰断箭头的那一刻,他大脑都萎缩了。
    不是!
    原来这绝技是这样用的吗!?
    你这掰的是箭头吗?
    你这是把武将技活生生掰成了内政技了啊!
    他又惊讶地看了诸葛亮一眼。
    这小孩竟然预判到刘备会这样做了?
    还是说,你小子跟刘备想到一块去了?
    不是,你小小年纪,都学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啊?
    徐庶忽然想到诸葛亮一直提到的武将组合技。
    不会也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吧?
    徐庶大脑在颤抖的同时。
    刘备叫人拿来秤过来,称量了一下,一个箭头大约17珠重,约10克。
    与现代狩猎箭头的重量相当。
    为了保证飞行距离和精准性,箭头通常不会太重。
    只有破甲箭头可能会达到30克-50克。
    但明显太史慈生产的箭头是轻装箭头,更适合骑射。
    一天一万支箭,一天也才0.1吨铁。
    如果让鲁肃给他充电,一天大概能产0.4吨铁。
    但现在农忙还没结束,鲁肃也要给其他内政人员充电啊。
    所以现在太史慈日产铁砂只有0.2吨左右。
    冀州日产20吨铁砂,按照30%的转化率来粗略计算,冀州一天能产出6吨生铁。
    毕竟冀州自古以来一直是铁矿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更有“甄氏冶铁制器,富比王侯。”
    难怪诸侯们都想占有冀州。
    这地方,不缺盐,不缺铁,不缺木头,不缺粮食,不缺马匹,不缺人口,优势实在太大了。
    刘备不缺钱,主要是有钱也买不到铁,那些诸侯们都藏着掖着的。
    跟那些世家购买,他们只会坐地起价。
    而单纯靠糜竺的路子已经供应不上刘备庞大的用铁需求。
    0.1吨就0.1吨吧,毕竟不需要消耗什么人力和物力,等农闲的时候再让鲁肃把产量提一下。
    如此一来就相当于一个小矿场的产量了。
    目前最要紧的是多搞一些工具,让流民尽快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来。
    当然,若是徐州本地牛马来投靠他,认他做大哥,把鲁肃解放出来,鲁肃马上就能投入生产。
    荀衍也激动地走了过来:
    “主公,试试子义的箭头硬不硬。”
    这段时间荀衍也是为了生铁苦恼得不行。
    以糜竺的路子,供应两三万士兵的铁器还行。
    但要在三个月内造出大量农具供应给流民劳动,糜竺也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荀衍只能不断地找世家人谈判,希望他们能匀一点铁器给他。
    结果发现跟世家买只能等着被宰。
    岂有此理!
    从来只有我们东海宰你们!
    什么时候你们也配宰我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4章徐州世家来投(第2/2页)
    荀衍正打算给他们喜欢的精盐涨涨价的时候,太史慈出现了。
    虽然太史慈的产量不多,一天只能产3石左右,加上鲁肃就是12石。
    但对于十几万流民而言,却能解燃眉之急啊!
    同时还能为东海财政省了一大笔开销。
    这些省下来的开销可以用于布置过冬的物资,让今年能够少冻死一些人。
    刘备让人拿来了普通的铁器对比测试。
    测试发现,太史慈的箭头跟普通的箭头硬度差不多,并不是什么百炼钢之类的。
    刘备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
    “子义啊,为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
    太史慈挑了挑眉,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什..什么任务?”
    刘备认真道:
    “我希望在我们找到新铁矿之前,你能日产一万支箭,缓解我们用铁的需求。”
    “因为接下来我们要给十几万流民造出一批农具,用于开垦新田,兴修水利。”
    “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却肩负着十几万流民的生存希望啊。”
    听刘备这么一说,太史慈感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
    当然,也可能是刘备的手按得太用力。
    但无论怎么说,太史慈终究是个忠义之人。
    得知自己能让十几万流民安居乐业,又是主公下发的任务,自然当仁不让。
    他拱手道:“领命!”
    刘备欣赏地拍了拍太史慈:“好好干,有空把你母亲接来,好好享享福。”
    “享福?”
    太史慈疑惑地看了刘备一眼,没有多想。
    觉得刘备只是担心他母亲一人在东莱郡没有人照顾。
    直到晚上他看到了刘备给他安排的豪宅,仆人,马车,以及琉璃盏,绿茶,精盐。
    我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小院而已啊!
    刘备竟这么重视我?
    太史慈出身寒门,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吏。
    他做梦都没想过有朝一日能过上这样的世家般的生活!
    原来这就是刘备让他接母亲过来享福的原因啊。
    接!
    必须接!
    这里的居住条件这么好,他没有理由不接他母亲过来享福啊!
    也让母亲尝尝绿茶,尝尝精盐,尝尝这炒菜和鸡尾酒,尝尝被仆人伺候的滋味。
    这辈子也算不白活了。
    他抬头望着月亮,不禁感慨道:
    “主公的恩情,怕是这辈子都还不完了。”
    .....
    彭城,州府内,一批人站在陶谦面前,等着陶谦批复调职申请。
    陈登没想到不只是他一个人要调职到刘备那边工作。
    其他世家也准备派人调到刘备那边工作。
    好家伙,这些人反应这么快,刘备刚打完胜仗就抢着下注刘备了。
    世家都比较有分寸,这些人本身的职位不高,调到刘备那边也不会对州府造成重大影响。
    职位最高的便是陈登这个六百石的典农校尉,陶谦也通过了。
    这些世家子弟的第一志愿都是东海郡府,不行就抢着要去泰山、琅琊当郡丞。
    陶谦一开始还仔细询问他们调职原因,认真面试他们。
    后来人越来越多,他干脆不问了。
    “去去去,自己去找刘备,让他来分配。”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玄幻:镇守剑阁!我是主角投资人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 霍格沃茨:伏地魔也别阻止我学习 修仙界来了个大学生 沪上大小姐,换亲随军后躺赢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穿越年代,带着爹妈回乡当宠宝 僵尸:我是九叔父亲,开局坟被挖 痞子当官:村长,你夫人在我手上 体制内闪婚,陆队你媳妇又孕吐了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我正在把自己修改成最终妖魔 我真没想当王爷啊 非分之想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