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7章呈证(第1/2页)
林芝冷眼看着阿史那的表演,并不作声。
一旁的衙役上前,将阿史那按压住,拖到一旁,远离林芝。
张释秋一拍惊堂木,温和的责令阿史那,让他冷静。
“被告,你有何话说。”
“大人,我也有物证呈上。”
“呈上来。”
堂外的英儿听见,立即与春柳抱着两个包袱上堂,也将包袱放在那张长桌上另一端的空处,退了下去。
“张大人!此案另有内情!赤延之所以如此猖狂,胆敢深入我境屠戮百姓,皆因其父阿史那,暗中与我朝某些人勾结!意图引北戎之兵,乱我北境!证据在此!”
林芝走上前,亲手打开其中一个包袱,将其中一卷密封文书和一块刻有奇异狼首图腾的令牌交给一旁的幕府,呈给张释秋。
张释秋接过,迅速展开纸张,目光扫过,脸色越来越沉。那令牌上狰狞的狼首,泛着幽冷的光。
阿史那和格林突然见到林芝拿出代表自己部族的令牌时,都惊愣住,心里暗想,这个东西,他们只给过一些宣府的官员,林芝是从哪里得来的。
格林心里突地涌起一股恐慌,他靠近阿史那,脸色霎那间变得阴沉如水,一脸深意的盯着面前的林芝。
阿史那脸色铁青,目光闪烁不定,他未料到事情会演变成如此局面,一时间竟无言以对。他自然认得那块令牌,正是他送与宣府军指挥使刘胜的那块。那些书信不知道,只单凭那块令牌便足以令他定罪。
林芝看着阿史那的狼狈样,心中快意无比。她知道,这场官司,她已胜券在握。
宣府军指挥使刘胜,不止一次在背后捅林家的刀子,更是因宣府十三堡、十五堡主将曾帮过林芝,就设计诬陷,致使十三堡主将被冤身亡。
若不是那刘胜太过卑鄙,这些书信和令牌,她还弄不到手上呢。回到京城时,她特意没有一同上交,等得就是这个时候。
看过书信,张释秋觉得这林芝真是会搞事,当堂甩出这样一个炸雷,他也做不得主了,还是赶紧把东西递到上面去,看上面怎么说吧。
“鉴于本案有了新的物证,需要核实物证的真伪,再依据你双方证词调查案情。现,责令阿史那禁闭于馆驿中,不得随意外出。林芝留在京中,不得外出。你二人等待下次堂审,退堂。”
张释秋一说完,便看着衙役收拾好物证,带着一同走了。而阿史那也被衙役客气的押下堂去。
格林跟着下堂时,路过林芝,阴冷的看她一眼,走了。
林芝看着他们走远,才背着手,缓步走出大堂。看着远去的阿史那和格林,心里一片冰凉。
阿史那本就是做为俘虏被带到京城准备受审的人,可他现在却能离开大狱,住到招待外使的地方,一边享受大夏官员的服务,一边做着状告边军的事情。
嗤——
林芝冷笑笑,内心无奈。她抬头看看顶上的天空,灰白,不见晴朗的天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7章呈证(第2/2页)
……
左少卿张释秋几乎是捧着那份林芝呈上的、染着边关风霜与血泪的卷宗和狼首令牌,一路小跑到了正卿沈观颐的公房门外。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急促的呼吸,才恭敬叩门。
“进来。”沈观颐的声音平稳如常,他正伏案批阅一份案卷,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毫无所觉。
张释秋快步进入,将卷宗和令牌小心放在沈观颐案头最显眼的位置,压低声音,难掩激动和一丝惶恐说道:“大人,角屯堡副将林芝今日当堂呈递,事关宣府军指挥使刘胜通敌叛国、致使边堡陷落、将士殉国之铁证!下官不敢擅专,请大人定夺!”
沈观颐的笔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笔尖差点划过字迹险些污了卷宗。他缓缓放下笔,没有立刻去碰那卷宗,而是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张释秋紧张的面容,最终落在那枚泛着幽冷寒光的狼首令牌上。那狰狞的图腾,如同北境吹来的刺骨寒风,瞬间让值房内的温度降低了几分。
沈观颐,作为执掌帝国最高刑狱、消息最为灵通的大理寺正卿,关于刘胜的种种传言、关于北境那几座陷落边堡的惨烈、关于靖隋军内部的暗流、甚至关于皇帝对靖隋军日益增长的复杂态度,他岂能不知?林芝这一击,何止是捅了马蜂窝,简直是引燃了足以震动朝野的烽燧!
刘胜的罪证确凿,足以成为皇帝分化、整顿甚至肢解盘根错节的靖隋军十二将府体系的最佳借口。
同时,这也是一个绝佳的、可以顺势遏制北境新贵林家军坐大的机会。林芝递上证据的举动固然忠勇,却也暴露了她的能量和锋芒,让皇帝看到了边将“以下克上”的孤勇。皇帝必然乐意借由此案,既打击靖隋军旧势力,又给如日中天的林家套上缰绳。
只是如何递交?直接呈送,显得大理寺急于介入军权斗争,锋芒太露,易引火烧身。皇帝虽然需要这把刀,但未必喜欢递刀的人显得过于“聪明”或“主动”。
沈观颐的手指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缓慢而有力。他需要一种方式,让这份证据“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出现在皇帝面前,让皇帝觉得这是“天赐良机”而非“臣下献计”,让皇帝成为那个主动拿起刀的“执棋者”,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的“裁决者”。
沈观颐终于伸出手,缓缓拿起那份随堂卷宗,却没有翻开,而是对张释秋道:“左少卿,此案涉及边军大将,非同小可。依律,凡涉三品以上武官重大案件,大理寺初审后,须得会同刑部、都察院,三司共议,方具折上奏。”
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项寻常的规章制度。“你即刻将卷宗副本誊抄,一份送刑部,一份送都察院。言明此乃角屯堡副将林芝当堂首告,人证物证俱在,事涉通敌叛国、边军重损。请两部堂官速派得力干员,会同我寺,三司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