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4章禅让大典
大年初一。
洛水之滨,早上辰时。
一座巍峨的土黄色三层受禅坛拔地而起,高约三丈,在开阔的原野上显得格外雄伟。
顶层圆形象徵天,中央设燎柴之所,堆放着乾燥的松柏木和香料,设主祭位。
中层方形象徵地,是举行禅让仪式的核心区域。
底层方形象徵人,是百官陪位及仪仗陈列之处。
受禅坛下站着三百虎责卫士,手持长戟或环首刀,腰悬弓弩,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
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杀气。
外围还有三千精兵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洛阳百姓在这警戒线外屏息等待着那历史性的一刻,真可谓是人山人海。
姜天骄和安庆绪的车队抵达受禅坛下。
安庆绪在宦官李猪儿扶下缓步走下天子驾。
姜天骄也在侍从换扶下紧随其后走下大络车攀。
他们两人都是穿着帝王象徵的天子冕服玄衣裳黑中带红意寓天地之色,衣袍上以金线和彩丝精心绣制日丶月丶星辰丶山丶龙丶华虫丶宗彝丶藻丶火丶粉米丶丶十二章纹,集天地间至善至美之物象于一身,唯天子可服。
最尊贵的冕冠前后各垂十二串白玉珠,长齐肩,行走时玉珠轻撞,发出清脆的微响,提醒帝王目不斜视,姿态端凝。
当姜天骄穿戴整齐出现在受禅坛下时,他在阳光照耀下吩附笼罩着神光,折射出令人不敢逼视的光芒,不仅仅是威严尊贵,还蕴含着深不可测的气质。
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时。
姜天骄和安庆绪在礼官的引导下,沿着铺设红毡的台阶,一步步登上受禅坛的中层。
安庆绪从衣袖中拿出亲笔所写的《禅位诏书》宣读起来:「朕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尔夏王,天纵圣德,神武睿哲,拯溺救焚,廓清八幼,功格穹苍,德造化,此实天命攸归,非人力也!」
「今朕深思,神器至重,不可虚旷。稽天象,察民心,历数在尔!今敬逊于位,命尔即皇帝位!庶几上答天心,下顺民望,永绥兆民,光启洪业。尔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钦此!」
礼官再次高唱呈—交—.神.—器—·
安庆绪揭开紫檀木盘上的明黄绸缎,盘中所盛便是象徵着大燕皇帝的天子玉玺,他把这代表着无上权力的天子玉玺转移给姜天骄。
姜天骄在所有人的见证之下,他缓缓伸出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紫檀木盘。
「天命归夏!!!」
文武百官非常默契齐声呐喊,如同燎原的野火点燃所有人,就连围观百姓都是跟着高喊天命归夏,声浪不再是此起彼伏,而是汇聚成直冲九霄的洪流巨啸。
「天命归夏!」
「天命归夏!!」
「天命归夏!!!」
洛水之滨全是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士兵们激动将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寒光在烈日下连成一片耀眼的银海,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无一被这宏大的历史时刻裹挟着发出最狂热的呼喊。
姜天骄手捧神器高高举起,他向天地展示着这新朝的诞生,一个以「夏」为号的帝国在这一刻正式降临。
禅让仪式结束以后。
姜天骄继续沿着铺设红毡的台阶,一步步登上受禅坛的最顶层。
太常卿郑虔身穿庄重祭服立于坛顶一侧,他展开玄色帛书,用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开始宣读《受禅告天文》。
「皇帝臣天骄,敢昭告于皇天上帝丶后土神。」
「臣闻: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皇天无亲,克敬惟亲。昔有唐失御,神器蒙尘。唐帝怠政于深宫,宠奸于帷。杨氏专房,国忠窃柄。忠良钳口于朝阙,黎庶涂炭于郊野。纲纪弛素,礼乐崩颓。怨气干霄,灾告屡见。此诚昊天示谴,兆民离德之秋也!」
「臣天骄,本安氏之婿子,荷之深恩。侍于帷幌,弱冠参于戎机。委质以来,肝脑涂地。
披荆棘,定三京。及燕主践祚,猥以弩钝,备位枢衡。受燕主之重托,寄社稷之安危。虽夙夜匪解,弹精竭虑,冀效涓埃,上答殊遇。然乱未靖,德化未孚。夙兴夜寐,如履薄冰。」
「囊者,燕主深惟历数之攸在,俯察讴歌之所归。谓臣微功,谬加奖擢;察臣愚诚,过蒙信倚。屡降德音,欲行揖让。日:『夫神器至重,必归有德。朕以吵身,乔承洪绪。才非拨乱,德鲜安民。仰瞻乾象,俯察人心。天命在尔,历数有徵。尔有戴难之勋,复着绥怀之惠。神武之姿,允协人望;温恭之德,克配天心。昔尧禅舜,故事具存,今其效矣。朕岂敢贪天之功,违众之欲」。」
「臣闻命震骇,五内崩摧。稽首流涕,固辞至于再三。臣本布衣寒士,遭逢际会。志在除残,
岂望非据?况君臣之分凛如天日,燕主之恩重于丘山。避让不湟,宁敢承命?」
「而燕主执意愈坚,敕旨频颁。百辟卿士,叩阙陈诚;三军黎庶,伏阙呼号。咸日:『天厌唐德,眷命大燕。先帝创业,中道崩殆。今上嗣守,克绍前烈。今稽玄象,龟协从,兆民允洽。天命在躬,非大王其谁?大王若守匹夫之小节,忘苍生之大计,上违今上之圣旨,下拂亿兆之隅隅,
岂仁者之为乎」?」
「燕主以神器宜授于臣,宪章有虞,禅让致位。天骄震畏天命,虽休勿休。群公庶尹六事之人,外及将士,泊于蛮夷君长,金曰:『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群臣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无统』。天骄抵承皇象,敢不钦承。」
「臣仰观穹昊,俯察舆情。惕然惊惧,惕焉忧惶。窃思《易》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今众心若此,天意可知。」
「若复巡固拒,必致君臣疑泪,上下离心。非惟上辜昊天眷佑之慈,燕主付托之重;亦恐下负兆民延颈之望,将士浴血之功。是陷臣于不忠不孝丶不仁不义之地也!」
「是用战兢祗栗,勉徇舆情。谨于正月初一,祗受燕主之禅,嗣承天序,临御万方。定有天下之号日大夏,纪元神武。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卜之守龟,兆有大横,签之三易,兆有革兆,谨择元日,登坛受帝玺绶,告类于尔大神;唯尔有神,尚飨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夏世享。」
随着郑虔宣读完毕《受禅告天文》,全场肃穆,唯有风声掠过旗帜的猎猎声响。
紧接着郑虔朗声高喝:「燎—祭———
姜天骄从礼官手中接过燃烧火把,他缓步走到燎柴堆前,亲手将火把投入乾燥的柴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