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26章脑子灵光的张启福(第1/2页)
“姑父,来根儿烟,顶顶味儿。”
张启福刚走到挎斗摩托旁,刘根来就笑呵呵的递过去一根烟。
“呵呵……你小子。”张启福就着刘根来凑上来的活儿点着了,“还能搞到野猪不?”
原来是要野猪啊!
还以为是要虎骨酒呢!
刘根来想了想,“你要多少?”
“越多越好,厂里一千多人呢!多少都不够分。”张启福笑道。
“你们厂子福利不错啊!”刘根来有点后悔,早知道,昨晚就再打几头野猪。
“那是,纺织厂可是好单位,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张启福话锋一转,“你又想要工作指标?”
反应还挺快。
刘根来琢磨了一下,指了指苗婶儿一家住的西厢房,“苗婶儿还没工作呢!”
“她年纪大了点,当学徒不合适。”张启福摇了摇头,“她要是愿意当清洁工,我倒是可以跟厂领导请示一下,估计问题不大。”
“是正式工吗?”
正式工和临时工区别很大,刘根来必须先问清楚了。
“别人找,肯定是临时工,你开口,必须是正式工。”张启福一笑。
“呵呵……你还赖上我了。”刘根来笑了笑,“五百斤野猪咋样?”
怕张启福嫌少,他又解释道:“上次送的马鹿是在东北打的,咱这儿可没有,再想一次要那么多肉,只能等下次再去东北。”
“五百斤就不少了。”张启福摆摆手,“换一个清洁工的正式工作指标绰绰有余。你放心,我一定当个事儿办,就算不冲你,也得冲我丈母娘,你没听我丈母娘一直夸她吗?”
话说的真漂亮。
早干嘛了?
“那行,明天下班,我就给你送过去。”刘根来点点头。
这周末,刘敏要结婚,肯定没时间去纺织厂送野猪,既然要帮苗婶儿解决工作,那就赶早不赶晚,干脆就明天送过去。
“明天?”张启福一怔,“今儿都这么晚了,你要连夜进山打猎?”
“我有别的渠道。”刘根来摆摆手,“你甭管了,明天下班等着我去送就行。”
刘老头和刘栓柱还在呢,可不能把野猪的来源推到村里的民兵连身上,万一张启福一高兴,说漏嘴,那就穿帮了。
模棱两可的回答最好。
张启福还真没再追问,抽了口烟,又道:“你爷爷喝的那种虎骨酒,你还能弄到吗?”
来了。
这才是张启福真正想要的吧!
还真能憋的住。
刘根来笑了笑,刚要答应,张启福又来了一句,“你别误会,虎骨酒是给我们厂领导要的,我们厂领导就喜欢喝点补酒。喝酒的时候,我不是都说了嘛,这虎骨酒泡的比我们领导的药酒还好。”
还挺会为自己找借口的。
没听说过解释就是掩饰吗?
事儿到自己身上了,脑子就不灵光了?
“哦,”刘根来装作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虎骨酒,我正好还有点,差不多能有两坛子,一坛子五十斤,一共一百斤,我都给你送厂里?”
“我想想。”张启福故作思索状,“给厂里送一坛就行了,剩下那坛送我丈母娘这儿吧,有些领导不方便从厂里往家带东西,我还是直接送他们家吧!”
这理由……脑子咋又灵光了?
刘根来正笑着,张启福又加了一句,“正好,我来拿酒的时候,也能把工作指标送过来,就不用麻烦你再多跑一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26章脑子灵光的张启福(第2/2页)
夸早了,这借口绝对一百分。
张启福当车间主任屈才了。
再逗逗他。
刘根来故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说道:“给我虎骨酒的那个老中医还说,他那儿还有虎鞭酒,也是用名贵药材泡的,你不问问你们领导要不要?”
说这话的时候,刘根来盯着张启福的眼睛,眼见着他两眼一阵放光,说出的话却更谨慎了。
“嗯,我想想,要不,你也拿点来吧,我私下问问我们领导,他们要是用不着,下次再跟你要野猪的时候,你再拿回去。”
“那虎鞭酒要不要也给徐奶奶这边送一半?”刘根来实在有点绷不住,嘴角都翘起来了。
张启福一见,再也装不下去了,指着刘根来笑骂道:“你个小滑头,人不大,一肚子心眼儿,鬼精鬼精的。”
“我说什么了?”刘根来一摊手,一脸的无辜,但只是一瞬间,他就绷不住了,笑得浑身直打颤。
正笑着,刘老头、刘栓柱和金茂一块出来了,看样子也是要去放水。
“你笑啥呢?”刘老头问道。
没等刘根来扯谎,张启福先来了一句,“你们去厕所的时候,多看着点儿,别撞孩子身上,这帮孩子玩儿捉迷藏都爱往厕所藏,也不怕掉坑里。”
这借口找的,刘根来都想给他竖两个大拇指了。
刘老头愣了一下,才恍然道:“你说的是趴猫吧?这帮孩子还挺会玩儿。”
趴猫?
这又是哪儿的方言?不会是刘家的老家吧!
刘老头和刘栓柱明显都信了张启福的话,金茂却是看了刘根来一眼,直觉告诉他,刘根来笑的肯定不是这个。
可惜,他没有证据。
等刘老头他们走远了,张启福又道:“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下班,我在厂里等你。”
说完,他就进了院儿。
张启福刚进院儿,钱大志的身影又出现在院门口。
这是也要去放水?
他肾不是挺好的吗?
刘根来正琢磨着,钱大志快步朝他走来,压低声音道:“根来,我那些亲戚想拿点粮食走,你看……”
还想连吃带拿?
跑这儿打秋风来了?
刘根来才不惯他们毛病,往后腰上一摸,又摸出了一副手铐,“你把这玩意儿放粮缸上。”
“我这就放上去。”钱大志连个梗儿都没打,接过手铐就进了院儿,脚步稳当的都不像喝了酒。
这是也不想让那些亲戚打秋风啊!
钱大志还真是长进了,也算不枉刘芳对他那么死心塌地。
钱大志刚回去不多一会儿,钱家那帮亲戚就出来了,手铐的威慑还在,有刘芳婆婆和钱多多的前车之鉴,没人敢闹腾。
看到坐在挎斗上的刘根来,一个个的还都贴着墙边,低着头,走的飞快。
刘根来扫了他们一眼,发现他们每个人衣服里都鼓鼓囊囊的。
这是藏着馒头。
苦日子过惯了,那么大的馒头,他们可舍不得一顿吃完,何况还有那么多菜——他们不是把菜也打包了吧?
算了,管他是什么,馒头和菜做好了,就是给他们吃的,他们怎么吃,他就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