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红星卤味厂的动作很快。没过多久,宋雪芝就收到了张建军寄来的第一批批量生产的“宋记秘制辣椒酱”样品。十几个塑料罐子整齐地码在纸箱里。
宋雪芝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一罐。色泽红亮,豆豉和芝麻清晰可见,香气扑鼻。
她用干净的勺子舀了一点品尝,眉头却微微蹙了起来。
“怎么了?味道不对?”宋红梅也凑过来尝了一口,“我觉得挺好啊,又香又鲜,跟你之前做的差不多啊。”
“妈,不是味道不对。”宋雪芝摇摇头,又仔细品了品,“是‘差点意思’。豆豉的发酵香不够醇厚,辣椒的辣度似乎有点飘忽,可能批次不同?而且这包装……”她拿起瓶子看了看,直摇头“太普通了,没有任何辨识度。放在货架上,谁会注意?”
她追求的是极致的口感和品牌形象。这第一批产品,只能算合格,离她心中的完美还有距离。而且,她发现另一个问题:这种简单的包装和封口,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似乎不太理想。
“不行,得改进。”宋雪芝立刻给张建军打了电话,详细反馈了口感上的细微差异,要求他严格把控原料批次和熬制工艺的一致性,务必达到她之前寄去的样品水准。
同时,她也意识到技术瓶颈。为了延长保质期、保证风味稳定,光靠经验不行,需要科学支撑。
她利用在清华的资源,在周末找到了食品工程系和化工系的几位高年级学生,请教防腐、抗氧化以及风味锁定的技术问题,甚至愿意支付一些咨询费用。
这些学生虽然实践经验不足,但理论基础扎实,给了她不少启发性的建议和指导。
至于包装设计,宋雪芝这次没有选择自己动手。学业和家庭已经让她分身乏术。她想到了隔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托人联系,花钱请了一位颇有设计天赋的学生,提出了要求:简洁、醒目、有记忆点,不用太高级,重点突出家常的感觉。
宋雪芝给的钱太多了,几天后,设计师学生拿出了几份草图。
宋雪芝选中了其中一份主打红色系的包装,很满意。另外,她还跟宋红梅商量,想拍摄她的头像,放到罐子上作为宣传。
后世梦境里名噪一时的“老干妈”,一开始就是这么火的。
可能这种真人形象会给购买顾客一种健康放心的感觉。
而且她记得老干妈在后世可火得很,后来还上市了。可见调料品这个民生行业,大有可为。
她跟宋女士说了后,宋红梅又惊又喜,还有点不好意思:“这……这能行吗?我一个老婆子……”
“当然行!就这么定了!”宋雪芝拍板。她立刻联系了一家照相馆来给母亲拍照片。
随后打电话给厂里,让张建军再去联系本地玻璃瓶厂和印刷厂,定制了印有“宋妈妈”头像的专属玻璃罐和标签。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宋雪芝利用一个周末,亲自飞了一趟工厂所在地。亲自检查产品生产线,还跟几家供销社和商场顺利谈妥了长期、稳定、优质的供货合同。
一切准备就绪,“宋记秘制辣椒酱”带着“宋妈妈”温暖的笑容,正式大规模投产,并迅速通过之前卤味铺开的渠道,进入了首都及周边城市的合作社、副食品商店,甚至开始尝试进入百货商场。
如宋雪芝之前所预料,销售量非常可观。
这个年代,调味料还不像后世那么充足。现在供销社里是已经出现瓶装的油盐酱醋了,可再早几年,在没有改革开放,还在采用票券的时代,油盐酱醋都是放在一个大缸里,人们要买,就得自己带容器装壶,让营业员给他们称几斤半斤的。
要不然,打酱油怎么会叫打酱油呢。
所以辣椒酱的出现,恰恰弥补了城里这个庞大的市场空白。
“老板!再来两瓶那个带老太太头像的辣椒酱!拌面绝了!”
“香!真香!就是有点辣,嘶哈……但就是停不下来啊!越吃越上瘾!”
“原来这‘宋妈妈’就是那个卖卤味的‘宋记’啊!难怪味道这么正!他们家东西错不了!”
赞誉声如同潮水般涌来。那独特的鲜香复合味、恰到好处的辣度、以及瓶身上亲切的“宋妈妈”头像,迅速俘获了消费者的心和胃。
虽然也有人被辣得直灌水,但那份让人欲罢不能的“瘾”却牢牢抓住了他们。
“宋记”的品牌,从卤味延伸到了调味品领域,知名度再次飙升。
还有的北方人,专门买这样一瓶辣椒酱,就为了蘸馒头吃。
宋雪芝看着厂里节节攀升的销售额和利润,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辣椒酱的利润空间比卤味更大,走量也更快,加上卤味厂本身的收益,她的现金流变得前所未有的充裕。
光是这一个,她账户上就多出了几万块。
这天,沪市的李中介又打来了电话,兴奋不已:“宋老板!好消息!法租界那边又放出来两套位置相当不错的洋房……”
“李经理,”宋雪芝笑道:“法租界那两套,位置你觉得可以的话,直接帮我拿下。价格你谈,别太离谱就行。其他的暂时不考虑,我只要法租界和浦东的。浦东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李中介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这位宋老板对浦东那片“烂泥塘”的执着简直让他费解,但更多的是震撼于她这种“闭眼买”的豪气。法租界的洋房说买就买,连看都不看!他压下心中的疑惑,连忙应道:“好好好!法租界那两套我马上去办!浦东……浦东最近还是老样子,不过您之前看中的那片区域附近,好像有风声说要修条路?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嗯,知道了。有合适的浦东房源,第一时间通知我。”宋雪芝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李中介拿着话筒,半天没回过神来。
他看着桌上关于浦东那片荒地的资料,又想起宋雪芝那笃定的语气和一次次毫不犹豫的投入,心里突然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这位宋老板,是不是知道什么内幕消息?浦东……难道真有金子?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李中介一咬牙,做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又东拼西凑了一些,瞒着家人,在宋雪芝买的那两套破平房附近,也咬牙买下了一套平房!就当是赌一把,跟着这位神秘的女大佬喝口汤!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冲动的决定,将在若干年后,为他带来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每每想起,他都对宋雪芝感激涕零。
……
省城孟家。
孟倩丽精心打扮,穿着新买的羊绒大衣,踩着半高跟皮鞋,去华侨饭店见了那位王科长。
王科长三十出头,在市商业局任职,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戴着眼镜,相貌虽不出众但也算周正,谈吐间带着点机关干部的矜持和优越感。
他对孟倩丽的容貌气质和家世背景都很满意,再加上她还是大学生,带出去都有面子,所以这次相亲,他积极了不少。
毕竟他自己年纪都挺大了,家里人一直在催。
孟倩丽虽然心里还装着厉承渊的影子,觉得王科长差了点意思,但对方职位体面,家境殷实,已是她目前能接触到的最佳选择。两人相谈还算融洽,初步达成了交往意向。
看着孟倩丽回来后那副掩饰不住的得意和父母更加殷勤的态度,躲在小房间里的孟雨薇抱着儿子,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几天后,一个傍晚。孟倩丽和王科长约好在公园散步后各自回家。
王科长心情不错,哼着小调走在路上。经过一条相对僻静的小巷口时,一个身影“哎呀”一声,似乎被绊了一下,踉跄着直接撞进了他怀里。
温香软玉入怀,一股淡淡的雪花膏香气钻入鼻孔。王科长下意识地扶住,低头一看,是一个年轻女人,穿着素净但难掩身段的碎花衬衫,头发有些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眼神惊慌又带着点楚楚可怜。
“对、对不起!同志!我没看清路……”孟雨薇抬起头,眼中迅速蓄起一层水光,怯生生地看着王科长,正是那天在孟家楼下惊鸿一瞥、让他心里痒了一下的女人!
好像是,孟倩丽同父异母的姐姐?
“没、没关系。”王科长扶着她站好,手却有些舍不得松开那纤细的手臂,“你……你是孟倩丽同志的姐姐?孟雨薇同志?”他浅笑着问。
“您……您认识我?”孟雨薇故作惊讶,随即低下头,声音带着苦涩和自嘲,“我算什么姐姐……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可怜人罢了……”她恰到好处地露出一段白皙脆弱的脖颈。
王科长的心像是被羽毛轻轻搔了一下。孟倩丽是朵需要精心呵护的温室玫瑰,美丽却带着距离感。而眼前这个女人,柔弱、凄楚,带着一种引人探究和……蹂躏的欲望。他想起孟倩丽偶尔提及这个姐姐时那不屑的语气,再看看眼前人儿泫然欲泣的模样,喉结滚动,莫名萌生了一种保护欲。
“雨薇同志,别这么说……”王科长声音放柔了,带着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引诱,“生活总有不如意,要向前看。”
孟雨薇心中冷笑,面上却更显凄婉。她是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太懂这些道貌岸然的男人骨子里的劣根性了。面对周卫东那种正直的军人,她可以装清纯吊着。但对付王科长这种伪君子,她需要更直接、更刺激的饵。
她没有像对周卫东那样欲拒还迎,而是抬起泪眼朦胧的眸子,直勾勾地看着他,带着一种破碎的诱惑,声音低哑:“向前看?我的路在哪里?王科长,您……您能给我指条路吗?”她身体微微前倾,若有若无地蹭着他的手臂。
接下来的事情,仿佛水到渠成,又像烈火烹油。在王科长半推半就或者说半是引诱半是顺水推舟下,孟雨薇和他发生了关系。
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压抑的喘息和疯狂的纠缠。孟雨薇抛却了所有的矜持,用她熟知的一切手段,迎合着、刺激着这个初次品尝到婚外刺激滋味的男人。
王科长彻底迷失了。他从未体验过如此直白、如此放得开的滋味,与孟倩丽那种端着架子的交往截然不同。孟雨薇像一团火,将他骨子里的虚伪和欲望烧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最原始的冲动。这个年代的女人大多保守,像孟雨薇这种看着清纯,内里骚的要命的少妇,他还是头一回见。这种反差把他给迷得死死的。
他食髓知味,不知天地为何物。
当一切平息,王科长看着身边眼神复杂却带着一丝得逞笑意的孟雨薇,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和偷情的刺激感攫住了他。他明白,他离不开这个女人了,至少身体上离不开。
“你放心,”他喘着气,承诺道,从皮夹里抽出几张大团结塞给孟雨薇,“以后有困难找我。……你儿子,我也会帮忙照顾。”
孟雨薇接过钱,心中毫无波澜。
她清楚,像王科长这种爱惜羽毛又贪图享受的男人,绝不会因为她而放弃娶孟倩丽带来的仕途助力和社会地位。他只想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但既然对自己有利,孟雨薇觉得自己也不吃亏,就继续跟对方维持了下去。
只有孟倩丽被蒙在鼓里,还对王科长挺满意的。孟家父母看着“准女婿”一表人才,工作体面,对女儿也“体贴”,自然是乐见其成,于是便开始张罗着订婚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