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桓听到宗泽举荐的张悫,眼中浮现出惊喜神色。
宗泽举荐的张悫很好。
这位最擅长理财。
历史上的张悫,也是抗金的主战派。靖康之变发生后二帝北狩,局势崩坏,为了稳定局势,张悫建议赵九妹登基称帝,被任命为户部尚书、措置户部财用兼御营副使。
张悫任职期间,开放了盐钞等,积极为赵构筹措钱财,为南宋初期的财政稳定立下功劳。
这人在户部担任尚书,的确极好。
赵桓很欣赏这样的举荐方式,就是要用人唯贤,他没有兜圈子,直接道:“宗相公的提议很好,就以张悫担任户部尚书。”
宗泽心头松了口气,连忙道:“陛下圣明!”
徐处仁主动道:“陛下,张叔夜转任中书侍郎,吏部尚书空缺,也要补充一个人才行。”
赵桓问道:“徐相公可有举荐的人选?”
徐处仁想着自己这一派系的许多官员,思来想去又觉得不合适。
这些人,能力不足!
要提拔人,首先要有足够的能力。如果举荐的人能力不足,即便强行推上去,最后也可能栽一个大跟头,导致皇帝对他的印象差。
除此外德不配位,皇帝也未必会同意。
既要有能力,又要有德行,还得是坚定的主战派。
用人,现在要用贤。
徐处仁心中有了方向,主动道:“陛下,臣想到了一个人,只是此人的身份有些非议。”
赵桓问道:“谁?”
徐处仁回答道:“宇文虚中!”
“陛下不可。”
李纲神色严肃,反对道:“臣不否认宇文虚中有能力,可他是太上皇的心腹,是太上皇一系的人。”
“曾经,更是去和完颜宗望谈判,促成大宋和金国初步议和的人选。一旦用了宇文虚中,他在吏部为太上皇谋划,就存在隐患。”
“任何能威胁陛下权力的人,都不允许担任要职。”
“任何能威胁朝廷稳定的事情,也都不允许发生。”
李纲正色道:“臣肺腑之言,请陛下明鉴。”
赵桓想着宇文虚中,眼中反而有期待,并没有任何的惊慌和担心。
张悫、张叔夜和刘韐等人是主战派,更不是太上皇的心腹,宇文虚中却不一样。
宇文虚中原名宇文黄中,是成都府广都县人。
宇文家在成都府,是当地世家大族。
宇文虚中的哥哥宇文粹中,以及弟弟宇文时中,都曾经在朝中任职。尤其宇文粹中是蔡京的外甥女婿,宇文家和蔡京捆绑很深。
宇文虚中得到宋徽宗的器重,赐名宇文虚中。
他考中科举后,先入翰林院再外放地方做官,又入朝担任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官、通直郎中书舍人和显谟阁待制。
一系列的官职,都是显贵清流。
历史上,童贯为了立功,拒绝和辽国休战,执意要和金国一起夹击辽国,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
当时宇文虚中担任童贯的参谋,曾冒着危险亲自去了边境探查。最后,他发现军备不足,战力不足,粮草也不够,提出诸多的问题反对开战。
可是,宇文虚中的奏表被童贯扣押。
等童贯兵败回朝后,又报复宇文虚中,将宇文虚中贬官。后来有郑居中的帮助,宇文虚中才又回朝任职。
历史上金人南下,完颜宗望杀到东京城下,宋钦宗派人去谈判,一个个大臣都不敢去,唯独宇文虚中三次出使谈判,促成了完颜宗望撤军。
只是,却被主政的李纲罢黜,就一直赋闲在家。
徐处仁想启用宇文虚中,因为这人有能力。
徐处仁听到李纲的话,反驳道:“李相公的话有一定道理,可是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在蔡京的麾下做过事情呢?哪个不是曾效忠太上皇呢?”
“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我不认为宇文虚中会心向太上皇。我更相信,宇文虚中一定会为陛下做出功绩。”
“这人有眼光有能力,更有报国之心,应该得到重用。”
徐处仁拱手道:“请陛下明察。”
李纲摇头道:“我还是觉得不合适,有风险。”
赵桓想着宇文虚中的事迹,对宇文虚中没有恶感。
这人是个传奇。
赵九妹当了皇帝后,为了安抚民心,假模假样的派人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就派了宇文虚中去。
自此,开启宇文虚中的传奇生涯。
宇文虚中身在金国,心在大宋,一方面取得金国的重用,被金人称作‘国师’,凡是金朝的官制、谥讳等制度,都是宇文虚中制定。
连金国册封赵九妹的诏命,也是宇文虚中拟定。
在宇文虚中取得金国皇帝的信任后,能接触金国的机密,就开始联络上了大宋,频频向大宋传递金国的军事动向。
有宇文虚中的消息,宋朝才能掌握优势。
到最后,宇文虚中谋划着要劫持金国皇帝,用金国皇帝当人质,带着大批人南下。
一切顺利推进的时候,赵构却把宇文虚中的计划送给金国皇帝。不仅如此,宇文虚中的家人也被秦桧送到金国。
金国皇帝得知消息,杀了宇文虚中满门。
宇文虚中死后,赵构和秦桧又把宇文虚中定性为卖国变节的小人,丝毫不提宇文虚中为大宋刺探的诸多消息。
赵构死后,宋孝宗为宇文虚中平反,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愍,赐家庙号为仁勇。
后来的南宋皇帝,又赐宇文虚中赵姓。
这是个孤胆英雄!
当金国势大,举目望去都是投降的人,连大宋皇帝都不敢和金国作战,宇文虚中却留在了金国不改其志,一腔赤诚。
这样的人,心志和魄力都不简单,更让人敬佩。
之前,赵桓没有启用这些人。
如今徐处仁提及,赵桓觉得应该启用了,要让天下人看到他这个皇帝的胸怀度量。
同时,也是千金买马骨!
当然赵桓敢这么安排的根本,是能掌握局势。最后的原因,则是朝廷中需要另外的一股势力来制衡,确保有更多的力量,而不是一个派系的力量。
如此,赵桓才能顺利施政。
赵桓想明白后,吩咐道:“宇文虚中接替张叔夜的吏部尚书,朕认为可行,这事情不必再议。”
话锋一转,赵桓吩咐道:“你们先把杨时、张叔夜和张悫的任命布置下去。朕先见一见宇文虚中,再安排宇文虚中的任命,以及其他的事情。”
“臣告退!”
李纲无奈回答,只能起身告退。
宗泽和徐处仁也起身退下。
赵桓想着宇文虚中的事情,立刻让周瑾派人去传旨召见。虽然确定宇文虚中要接替吏部尚书,还得看看宇文虚中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