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42章魔幻之城
闹的沸沸扬扬的斯里克里希纳报告,最近迎来了戏剧性的转折。
湿婆军党魁巴尔.萨克雷,表示愿意配合出庭调查。
这一举动不仅让下面的人大惊失色,就连国大党那边都摸不着头脑。
眼看着孟买城内剑拔弩张,一场暴乱似乎近在眼前。
卡马特之流的头目,甚至已经选好了目标。
结果作为党魁的萨克雷,竟然率先表态了。
当然啦,这头老虎没忘了再次强调那句话。
「如果把我送进大牢,送我进去的人也休想好过。」
不给外界反应的机会,萨克雷第二天由五百名警察护送着,声势浩大地来到法院。
法官宣布驳回国大党的上诉,并进一步说明针对萨克雷的指控已超出追诉时效。
萨克雷当庭获释,所用不过三刻钟。
孟买城又开始呼吸了。
这就是一场闹剧,前面铺垫了那麽久,最后却仿佛过家家。
只有萨克雷本人和孟买最高法才知道,这出闹剧,险些就变成了惨剧。
国大党是真的想把萨克雷往死里整的,孟买最高法也准备配合。
毕竟现在的马邦首席部长是国大党人,湿婆军恰好又尽失民心,法院的人也只是顺水推舟。
不过苏尔先生出马了,他只是给自己的老丈人打了个电话。
五分钟后,孟买最高法就接到了新德里合议院的指示。
萨克雷得以免除牢狱之灾,酝酿五年的斯里克里希纳报告也变成了闹剧。
这件事鲜为人知,但苏尔先生的尊号却愈发的不可名状。
无论是萨克雷,还是国大党,都没有解释太多。
萨克雷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对付牧民身上,整个湿婆军也是如此。
他们恨不得全印度的牧民,统统消失。如果条件允许,他不介意做一次小胡子,即种族屠杀。
种族屠杀是源于想要净化丶追求纯正的病态欲望。
在一些人看来,因为紊乱和混杂才导致融合与不洁。
伊克巴勒与真纳之所以要求从印度分裂出去,是因为他们想在所谓的「圣洁之地」上建立正统的牧民国家。
而印度的社会价值观,从根源上就是驳杂的。
但如果客观地看待孟买,你又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太拥挤了,必须有一部分人要离开。
那麽是谁呢?你可以从最穷的人开始算,或者是最新来的,或者是离你最远的,取决于你如何定义自己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
所有移居孟买的人都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名正言顺地拒绝别的新移民,能扬眉吐气地告诉下一个试图挤上火车的人:「下去,回老家吧,你不能待在这里。」
只有到那时你才确定:你是这座城市真正的「本地人」。
对已经住在这里的人而言,这座城市变得每况愈下。
而对所有想南下进入孟买的人而言,这又并不足以减少孟买的吸引力。
即便再发生一次暴乱,情况依然不会改变。
孟买会变成一座更糟糕的城市,同时却不会吓退那些想挤进孟买的人,甚至丝毫不能减缓新移民涌进来的速度。
即将迈入新世纪的湿婆军经历了重重艰险,尤其是这次大选之后,他们的处境每况愈下。
牧民黑帮开始对其分支进行报复,后者无法快速做出反应。
一些分支头目被杀,一些受到恐吓。
乔格什瓦里分支的卡马特收到来信,照阿莫尔的说法,是用「牧民黑话」写的。
他们告诉卡马特:他就是下一个目标,因为他在暴乱中杀过牧民。
达乌德帮的作战指挥官沙基尔,开始进行公开悬赏。
冤有头债有主,他要为暴乱的死伤者复仇,就是那些湿婆军头目:他们确实是有罪的人,比如斯里克里希纳报告中提及的前孟买市长米林德.瓦伊达。
沙基尔比照报告,竟成为替斯里克里希纳进行宣判的「大法官」。
湿婆军的分支头目和副手做出了极不明智的选择:躲在重重保镖身后,寻求警方的保护。
此举最易让他们失掉民心,下面那些火爆易冲动的小弟,会认为自己的老大贪生怕死。
他们在进行一项崇高的事业,净化印度的种族,怎麽能躲在背后停滞不前呢。
萨克雷的保镖人数从179人降至149人,有些人离开了,不再追随他,藏在洞穴里的老虎哀叫起来。
直到陆续有分支头目被害,才又急急忙忙招募人手,把保镖人数恢复到从前。
老虎的牙掉了,心脏也不好,他的儿子和侄子为了争夺继承权打得不可开交。
多年的养尊处优让湿婆军的首脑们变得肥胖丶富有且软弱。
他们一手培植起德里的政客,这个国家的内阁成员,如今反受其牵制,凡事不能出格。
印人民党成了湿婆军和其乌合之众的调解员,后者作为打手的意义正在逐渐淡化。
而在萨克雷之子乌德夫的领导下,湿婆军正彻底沦为又一个充斥无能政客的地方党派,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年事已高的萨克雷斥责下属把湿婆军变成了「发放养老金的臃肿机构」。
这座城市的草根阶层需要新的发泄怒火的渠道,如果湿婆军提供不了,兴许黑帮能。
湿婆军必须跟上群众的愤怒累加的速度,它无法压制这股怒火,不能妄图烧尽它丶消化它。
诸如卡马特之流,70后的那一代,他们为湿婆军受过苦丶打过仗,如今功成名就,成了「特许行政长官」丶成功的资产阶级商人。
他们招摇过市,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最好的国际学校。
后来的小弟眼见这等风光,自己又升官无门,是不会甘于现状的。
若湿婆军无法浇熄他们的怒火,总有别的力量可以。
这一次,可能不再是某个政党,不再是某个宗教,不再是某个黑帮。
这座城市的年轻人缺乏思想,没有信仰,有的是无形又无来由的怒火,随时可能爆发。
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在多重人格分裂的挣扎中,茫然不知「我是谁」。
他们大多数人都永无出头之日,或者离开,或者淹没在不起眼的角落。
罗恩似乎看见了孟买未来的「沉沦」,但他并没有任何想要改变的想法。
这就是印度,这就是孟买,魔幻之城。
没人能左右得了它,你能做到仅仅是顺应潮流。
与其费神费力,去做无意义的事,还不如抱着消遣的心态游戏人间。
嗯,罗恩最近又和乔普拉凑到一起,去折腾那部电影了。
现在已经是99年底,这部花费了乔普拉颇多心血的电影,足足拍摄了两年的时间。
还剩下最后一场黑帮戏,将在卡玛大院贫民窟拍摄。
卡玛大院的人们翘首以盼,宝莱坞终于要荣归故里了。
大明星即将走下银幕,来到面前,几乎触手可及。
到底是哪个明星要来?是卡丽诗玛.卡浦尔还是沙鲁.汗,取决于你信的是哪个版本的流言。
乔普拉想要最真实的黑帮戏,于是罗恩把孟买最黑暗的地下王国,介绍给了他。
他让强尼找来真正的帮派分子,确保这场黑帮戏能顺利开拍。
强尼叫来四十几个兄弟维持现场的秩序,他们控制人群的办法是推搡人群。
乔普拉亲眼看到叫做法里德的高个子来回扇了围观者四个耳光,对方是个吓得目瞪口呆的比哈尔打工仔,瘦小的他抬头看着法里德,又羞恼又害怕,似乎想说些什麽,但到底没有胆量。
目睹了全过程的警察冲上前去,用带有铁质尖端的竹棍抽打人群。
警棍击中柔软的身体,人群尖叫连连,孩子在挥舞的警棍底下抱头鼠窜,大人沿小径夺路而逃。
没办法,闻风而来的人太多,很多都不是卡玛大院的人,而是外面的路人。
为了确保拍摄现场的安全,黑帮与警察齐上阵。
鬼知道这些游手好闲的三哥,在看到宝莱坞女明星后,会发生什麽事。
群众一旦盲从起来,或者狂热起来,那是非常可怕的。
今天真是卡玛大院的大日子。
「他们五分钟内就会回来的。」强尼说。
五分钟内,刚刚逃跑的人群都回来了。
卡玛大院的小作坊停止了营业,肉铺和裁缝店无心生意,在拍摄地门前卖煎饼的师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揉着面团。
人们流连在煎饼摊前,当被警察或强尼的手下驱赶时,便藉口说在等煎饼出炉,轻易不肯走。
人们的头上是铁皮屋顶,在阳光的炙烤下变得滚烫,但上面少说站了二十个人,有些几乎倒挂屋檐,在铁板烧一样的屋顶上一律光着脚丫。
与这相邻的那间房子破了个洞,你从洞里看到三张孩子的脸,像从密林往外窥探的基路伯。
其馀的孩子则爬上四周围可俯瞰后院的房顶,不时被大人赶下屋脊,也赶出了剧组的镜头。
性格诙谐的警官把摩托车停在屋外,好笑地劝说围观群众:「没什麽好看的,走吧,走吧,回去孝敬你们的爸妈,桑杰.杜特还有李提克四点才过来呢,等一下排队还来得及!」
那可不是嘛,剧组现在走不开,女主角忙的很,忙着和苏尔先生进行深入交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