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四月中旬大朝。
各地按惯例汇报春耕情况。
随后又报了几件让官员警示的事,柴桑县县丞倒卖武库中的鱼油和兵器箭矢给当地一伙强盗。
强盗们以此抢劫路过的商船,得利又分给县丞。
结果他在招待同僚时被发现家里的物品中有被强盗抢的,随后报到知县那,才被擒获,判处斩刑。
至于那伙强盗,官军还在缉拿之中。
另外鄂州治下的两个县边境上三个村子因争夺灌溉水源发生械斗。
这种事原本地方上处理即可,但此事闹得很大。
因为规模多达上千人,猎户家拿着猎弓,百姓给柴刀绑上长杆。
双方人员中许多都是地方军成员,农忙时耕作,闲暇组织军事训练。
导致双方战斗颇为专业,甚至在对峙区修起营垒,最终导致双方百余人伤亡,死了二十六人,事态非常严重。
两个县从知县到主簿等官员都因为处置不及时,控制不了局面遭受惩罚。
并以此给天下官员警示,不要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事就不作为处理,最终可能会酿成大祸。
之后天子又令平日不上朝,今天特意来了的宗正寺卿周亲王陈述了卫王的罪责。
主要是其勾结地方知府花恒田,搜刮民脂民膏,搅乱西南,间接引发叛乱的事。
大臣们虽早有耳闻卫王的事,但谁都没想到真实情况会这么离谱。
靡耗上千万两,前前后后打了三年,双方死伤数万,超百万百姓受影响的大事,起因居然与卫王密切相关。
更没想到的是,陛下居然把这件事公布出来。
陛下起身道:“卫王之事太怒人怨,祸乱朝纲,伤及大周子民,王法所不容。
朕为天下百姓之主,万民与皇子同,绝不容情。”
“陛下圣明!”百官异口同声道。
陛下点头,此事便过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向来是一种追求。
但这种追求也只是追求。
卫王间接害死的百姓数不胜数,闹得整个西南不得安宁,众多将士殒命沙场。
但最终也不过软禁而已,过几年风声过去,他照样能过上富贵生活。
当此事本身,若非吴光启、司马忠等相公谏言,只怕到花恒田就到头,查到卫王身上,也只会是构陷忠良,延误战机之类的罪名。
百官称贺天子圣明后,宦官魏浦接着宣布一个惊天消息。
那便是代国国主,太后、国相等将在五月初押抵洛阳。
这种盛况自开国以来几十年不见。
群臣激动,高呼陛下圣明,称赞天子慧眼独具,知人善任,统筹万方。
也称赞了赵立宽用兵如神,统帅有方。
这时候即便对赵立宽再有意见的人也不敢跳出来说话,那几个最嘴的老御史也没说话。
大朝会散后,政事堂,银台司,兵部等汇聚在兵部官署,讨论接下来向代国出兵的事。
兵部官署大堂中,人员密集,中书省,尚书省,银台司,户部,兵部要员都到齐了。
半数的人甚至没有落屁股的地方,只能站在部门一把手之后。
屋内气温升高,有些闷热,有眼尖的官员连把窗户全开也不管用。
气氛严肃,却没人率先开口说话。
陛下落坐在上方,兵部官员连忙奉上茶水。
天子看着大臣们,面对诸多目光,他缓了一会儿,直接道:“朕知道你们各有想法,但今天时间紧迫,不打算给你们争辩。
朕先定个基调,出兵黄河以西的事不用再议,就按赵立宽说的来,夺取黄河以西的地界。
历朝历代,国家之事,在与戎。
国君都有开疆拓土,广大中国之职。
朕不敢说与古贤君相提并论,也不能畏首畏尾,错失良机,无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说着他环视大臣们,再次肯定赵立宽:“赵立宽天禀雄才,长于武略,是难得一遇的将帅。
由他统兵,朕心安无忧。”
说着面色严肃,目光一一扫过众人:“此事乃朕乾纲独断,不必再议!
今日让诸卿来只议一事,此战该怎么打。”
战场诸相公大臣无一不肃穆行礼领命,也无人敢再提关于赵立宽的事,原本想争取一下反对继续进攻的臣子也都闭上了嘴。
司马忠站在下方,拱手行礼,与众人一道领命。
陛下始终是陛下。
哪怕最初赵立宽做出临阵杀朝廷派的统兵大将时,陛下也一度摇摆不定,心生疑虑,怀疑赵立宽的能力。
偏偏那时候,卫王那蠢货跳出来与陛下作对,还把陛下和赵立宽绑紧,迫使陛下支持赵立宽到底。
可陛下只要下了决心,就会坚决到底。
如今陛下就是为赵立宽担责,也表明态度完全支持其军事冒险。
此等魄力决心,是陛下当政数十年,大周依旧屹立,也是他两个儿子所难以比拟的。
陛下既已公然表态,群臣不敢多说什么,纷纷低声商议起来。
天子决心已表,态度也不含糊,在场诸公便能毫不含糊建言献策。
这会减少猜疑和试探环节,大大节省所有人的心力,做事也快速高效。
若是人主软弱不决,踌躇不定,不敢担责。
下面的人必然要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试探猜疑,揣摩上意,互相攻击争风,从而坏事。
既然无所顾忌,司马忠也不做保留,第一个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有拙见。”
陛下点头,“司马相公说说看。”
司马忠立即上前:“陛下,赵将军武功赫赫,已将代军主力多数尽消灭在黄河以东。
臣以为当下出兵西北,主要威胁在东,若辽国得知此事,必不会善罢甘休,坐视代国覆灭。
一旦我们占据对代国,北面边境就会推进到阴山一带,还能获得大量战马,对他们极其不利。
这样一来辽国云州、寰州等山后诸州县也会陷入两面包围之中。
幽云十六州之地不再稳固。”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议论纷纷,北方自东面燕地,到西面云州之间,十六州之地乃是太祖太宗皇帝都心心念念却又无力夺回的地方。
陛下也神情动容。
司马忠继续道:“所以臣的建议一方面就如陛下所做的,舍荣辱而就大义,暂时服软麻痹辽国。
另一方面需向雄州经略李存勇加派兵马,令其加固易州、雄州、霸州、保定军、独流堡一带防线,并将河北北部兵马统制权暂交给他,以便随时调度应对。
并派秘使告知情况,令其时刻戒备。
兵部员外郎司马芳乘机补充:“陛下,臣以为还要通知宣州三交节度使高郡王防范仙人关、金平寨、石门堡、肃远堡一带,以防辽军走西路。”
在司马相公说话时插话无礼,但谁让他们是父子,便也没人说什么。
陛下思索后微微点头,问道:“是否需要调动京城附近的禁军。”
最熟悉全国兵马部署的是兵部。
兵部员外郎司马芳拱手道:“陛下,若整合河北雄州附近兵马。
保定军、信安军、雁头寨、狼城寨、田家寨、圣佛寨、独流堡、杨庄等十余寨兵马。
加上周围易州、霸州等各地诸多,有十余万之众,只要整合起来,无须自京城出兵。
反倒是宣州附近各堡寨兵马加起来只有三万不到,可能需要增援。”
陛下看着年纪轻轻的司马芳开口道:“你年纪不大,见识不小。”
“禀陛下,臣随赵殿帅出征西南颇有见识,平日在兵部也学了不少。”
陛下点头道:“学得不错。”
司马芳受宠若惊行礼。
随后吴相公出列,拱手道:“陛下,赵立宽在奏疏中说他的兵马也死伤万余,余下人马去进攻代国......只怕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