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87章 棉花

第187章 棉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顶点小说】 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吕顺将药当饭吃,次日周诚让隋玉瞻给吕家众人上了一堂课。
    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当地的药材治病丶强身是抱着助人的心理,若是因为乱服用药把自己给吃出好歹来,那就罪过了。
    周诚不时提问,隋玉瞻几乎无需思考便脱口而出。
    对隋玉瞻的超强大脑,周诚在心里默默流下了羡慕的眼泪。
    过目不忘是学神必备的技能之一,两辈子他都没这命,偏偏来到古代还让他一连认识三位这样的人物。
    他相信当年隋玉瞻考科举的话,必然也是惊才绝艳之人。
    一家出了两个天赋异禀的兄弟,隋家祖坟冒青烟了。
    吕素禾生产满了四十二天,周吕骁小宝宝能见风了,跟吕顺谈妥收购药材的事,一家三口便回大营子沟。
    天气还不够冷,新鲜肉容易变质,吕顺提前让杀了一头牛晒成肉乾。
    加上各种山里采的乾货,纺好的毛线,凑了一车。
    药材有一车,加上吕素禾的嫁妆和母子俩的休息空间,总共有三辆马车。
    到青州後周诚找机会将一车药材收进空间,他和隋玉瞻一人赶一辆马车。
    途经卫家村,见卫家村许多村民都在地头劳作。
    周诚找个空地停好马车,下车走到藕塘边,莲叶已经枯萎进入休眠期,鱼儿在藕塘里自由自在的游着。
    稻田里也养了鱼。
    卫家村的粮食已经收了大半,地里没收的作物只有稻谷丶莲藕丶茨菇丶萝卜和冬瓜和青菜。
    隋玉瞻也在他後面停下,跳下车走到周诚身边。
    周诚问隋玉瞻:“有没有看出今年卫家村的变化?”
    隋玉瞻视线扫过卫家村,说:“荒废的土地少了些。”
    “确实,我瞧着起码比去年多了两三百亩良田。”
    卫家村的村民今年不仅仅种了土豆丶红薯丶玉米丶五谷丶冬瓜丶大萝卜和莲藕,还种了棉花。
    只不过棉种有限,周诚只提供了能种一亩地的量。
    两斤棉种,每家就只能分一点,今年留种明年再种。
    一亩地的棉花能产出大概三十斤棉种。
    多种两年也就不愁没有种子,还能将多馀的种子分给亲戚和其他村的村民。
    只要没有天灾人祸,这日子肯定一年比一年好。
    “媳妇,外面风大,你和骁儿先别下来了。”
    吕素禾伸手掀开帘子看了眼说:“好的相公。”
    卫家村的村民见到马车往村里来,第一反应就是周诚来了,村民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去迎接。
    “周兄弟/周大哥......”各种热情激动的呼声从村民口中发出。
    村民们比周诚半年前来更加热忱。
    周诚笑着问:“各位叔伯婶子,今年收成如何?”
    “收成好啊,今年咱们家家户户都大丰收了。”
    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随後赶来的卫族长扒开人群握住周诚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周兄弟你可来了,我们卫家村感激你啊。”
    周诚笑道:“各位叔伯也帮了我,大家都是相互的。”
    “走走走,去家里说。”
    “不去了卫伯,我妻儿还在马车上,天越来越冷了我们得赶着回乡,咱们就在这儿说说话。”
    “那怎麽行,咱们早就盼着你来了,怎麽能不吃顿饭,老大,快让你媳妇杀两只鸡,再杀只鸭。”
    卫族长不由分说,使唤儿子儿媳去干活儿。
    “族长,我家有鸡。”
    “我家水缸里有鱼。”
    周诚确实是想早点回去,已经九月,越往北走天气越冷,只有他和隋玉瞻路上怎麽耽搁都无所。
    两个糙汉子没那麽多讲究,地上一倒都能睡的鼾声震天,就怕冻着媳妇儿子。
    没有尿不湿,带着奶娃娃出远门确实是多有不便。
    实在是村民们太热情,盛情难却,只能留下吃了饭再走。
    看着村民们对自家相公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感激,吕素禾与有荣焉。
    她爹其实也很厉害,但与她相公比起来相差甚远,起码,没人想用这样的眼神看她爹。
    能嫁给周诚她深觉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卫族长感激道:“周兄弟,多亏有你我们村才能种上高产粮食,其他村可没我们村分的多,多谢了。”
    官府的人来送粮种的时候特意说,是因为周诚跟他们村有交情,故而卫家村能多分一些粮种。
    “朝廷从南方运粮过来不易,没办法人人都顾忌到。
    府衙今年种出来的粮食除了留下官兵的口粮,剩下的全都是明年的粮种,一部分留着自己种,一部分送到甘州。
    今後不会再将粮种分给大家。
    所以,今年咱们得提早将粮种挑选出来,若是附近有村民跟你们买或者借粮种,就借些给他们,只有大家都好了,咱们才能越来越好。”
    你们村能吃饱我们村还饿着肚子,早晚得出事。
    又是船运又是骡马运输,从南方将大批粮种运到几千里外城镇着实是个大工程。
    青州府衙有几千亩土地要种,分到百姓手里的粮种自然就少。
    “欸欸,是这个理儿。”
    卫族长将棉花给周诚看,白白的棉絮像云朵一样,捏在手里就觉得温暖。
    跟粮食一样,让人感到幸福。
    “总共收了多少斤棉花?”
    “三百八十一斤六两,棉种有三十二斤。”卫族长兴奋地说。
    一亩地需要两斤棉种,也就是说,明年能种十六亩棉花。
    没有病虫害和乾旱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保守估计可以收六千斤棉花,五百斤棉种。
    周诚点头:“我这儿没有多馀的棉种,卫伯,明年将村里的棉种留出七成交给赵大人,棉花有多馀的也可以卖给赵大人。
    将士们保家卫国流血流汗,不仅得吃饱,也得让他们穿暖。
    价钱方面不用担心,赵大人不会压价。”
    卫族长哪有不应的道理,自是满口答应。
    周诚将纺车的图纸给卫族长,棉麻的织布机通用,这个就用不着。
    “棉花使用时间长了会变板,在太阳下多晒晒,拍一拍,当然重新弹一弹就会变得蓬松保暖。”
    周诚又将弹棉花需要什麽工具,怎麽弹告诉村民,并用木棍在地上画出工具的样子。
    至於村民能不能研究成功,这个不用担心。
    古人相当聪明,很多事只要点一下,他们做的比他更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庆云仙 末世:多子多福,从高冷班花开始 赛博封神世界 邪神的世界游戏 韩娱之崛起 半岛之我要再次伟大 重返1999激昂年代 大道怀虚宗 暗体 无上天尊 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功劳太大被猜忌?我转身加入漠北 当男主兄弟不再路人时[快穿] 娱乐圈第一深情?我可是海王 神话之后 网游之剑刃舞者 骑士与魔杖 全球副本:给世界亿点点五常震撼 陆地键仙
验证码: 提交关闭